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510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裂缝成因分析及处治Word下载.docx

(1)荷载裂缝:

混凝土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可分为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a、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

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设计计算阶段,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

计算模型不合理;

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

荷载少算或漏算;

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

结构安全系数不够。

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

设计断面不足;

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

结构刚度不足;

构造处理不当;

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

施工阶段,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

不了解预制结构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

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

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使用阶段,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

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

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分析:

箱梁裂缝的产生是不是在使用阶段产生的,但受施工人员素质,责任心,及实际操作过程不规范等因素影响,不排除因次应力产生裂缝。

采取措施:

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杜绝不规范施工操作,控制钢筋安装尺寸误差,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安全,素质教育。

b、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

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

例如两铰拱桥拱脚设计时常采用布置“X”形钢筋、同时削减该处断面尺寸的办法设计铰,理论计算该处不会存在弯矩,但实际该铰仍然能够抗弯,以至出现裂缝而导致钢筋锈蚀。

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

研究表明,受力构件挖孔后,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在孔洞附近密集,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

在长跨预应力连续梁中,经常在跨内根据截面内力需要截断钢束,设置锚头,而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

因此,若处理不当,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

箱梁裂缝的产生是不是在使用阶段产生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在箱梁上施加荷载,且设计采用的是较成熟的理论,故排除了次应力产生的裂缝。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

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

年温差。

一年中四季温度不断变化,但变化相对缓慢,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构件的纵向位移,一般可通过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相协调,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

我国年温差一般以一月和七月月平均温度的作为变化幅度。

因预应力箱梁的裂缝是在短期内,产生的局部小裂缝,故予以排除

日照。

有一定面积的混凝土构件受太阳曝晒后,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

由于受到自身约束作用,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出现裂缝。

日照和下述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

这里昼夜气温变化相对较大,受天气及气温影响,中午温度上升,故不排除使之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施工后严格按规范进行覆盖洒水养护,中午加覆盖物,并增加洒水养护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准。

另外骤然降温、水化热、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

也易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

施工过程中,没有骤然降温的情况发生,且混凝土最大厚度为25cm,不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没进入冬季施工,排除其可能性。

(3)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

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塑性收缩。

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

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

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

分析及采取措施:

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控制速度,不宜太快,振捣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缩水收缩(干缩)。

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

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

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裂缝宽度较细,且纵横交错,成龟裂状,形状没有任何规律。

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

a、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

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

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则混凝土收缩越大,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

例如,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结果收缩应力明显加大。

b、骨料品种。

骨料中石英、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长石等吸水率较小、收缩性较低;

而砂岩、板岩、角闪岩等吸水率较大、收缩性较高。

另外骨料粒径大收缩小,含水量大收缩越大。

c、水灰比。

用水量越大,水灰比越高,混凝土收缩越大。

d、外掺剂。

外掺剂保水性越好,则混凝土收缩越小。

e、养护方法。

良好的养护可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

养护时保持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则混凝土收缩越小。

蒸汽养护方式比自然养护方式混凝土收缩要小。

f、外界环境。

大气中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则混凝土水分蒸发快,混凝土收缩越快。

g、振捣方式及时间。

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混凝土收缩性要小。

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一般以5~15s/次为宜。

时间太短,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

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

h、对于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增配构造钢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根据以上研究及理论进行分析:

本箱梁预制采用的水泥、骨料等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故排除材料引起的裂纹的影响。

施工过程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搅拌,根据机械性能控制振捣时间,防止出现因振捣时间短,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的现象,防止出现因振捣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的现象。

(4)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或由于氯化物介入,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

由于锈蚀,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与混凝土握裹力削弱,结构承载力下降,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加剧钢筋锈蚀,导致结构破坏。

分析研究:

根据箱梁顶板出现的裂缝情况,箱梁顶板有的裂缝和顶板钢筋走向一致,故,顶板裂缝的产生可能与顶板钢筋有很大的关系。

防止钢筋锈蚀,对于锈蚀的钢筋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除去,采用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防止氧气侵入。

保护层亦不能太厚,否则构件有效高度减小,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

三、施工工艺的对产生裂缝的影响

施工工艺质量是引起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

(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3)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硬化后沉实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既塑性收缩裂缝。

(4)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使水分蒸发过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5)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6)增加水和水泥用量,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

(7)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接头部位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

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后浇混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

采用分段现浇时,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

(8)混凝土早期受冻,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剥落,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

(9)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

(10)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11)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2)装配式结构,在构件运输、堆放时,支承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或悬臂过长,或运输过程中剧烈颠撞;

吊装时吊点位置不当,侧向刚度较小的构件,侧向无可靠的加固措施等,均可能产生裂缝。

(13)钢筋加工与安装顺序不正确,对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

(14)施工质量控制差。

任意套用混凝土配合比,水、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结果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其他性能(和易性、密实度)下降,导致结构开裂。

3、综合以上各种原因,我预应力箱梁技术小组逐一排查,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混凝土配合比,水、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

(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准确,有时根据施工经验判断混凝土坍落度不准确。

(3)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有时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时,加入水泥浆重新搅拌,增大了水泥用量,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

(4)发现端隔板出现裂缝处钢筋布局不太合理。

结语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裂缝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关键是在于设计时的合理以及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尽可能地避免开裂或减少裂缝的数量,减少裂缝的长度和宽度,通过对裂缝的妥善处理,控制裂缝的发展,使裂缝不至于对结构产生危害,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

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结构产生裂缝裂纹很常见,但由于梁是桥梁结构中一个较重要的构件,因其特殊的受力结构及重要性,施工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以保障桥梁的正常运营。

混凝土从施工到建成进入实际使用阶段,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从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缝的原因来看,可知设计疏漏、施工控制不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均可能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