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考前指导练习答案不全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 考前指导练习答案不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 考前指导练习答案不全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若物质A为单质,反应①
的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7.由一种可溶性碱和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A,为探究组成,取适量混合物A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1)蓝色沉淀是,白色沉淀是
(2)原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另外两种物质可能的组合是:
①硫酸铜和硫酸钠②硝酸铜和硫酸钠③④
8.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下:
(1)产品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
(2
)固体B的成分是,溶液C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操作I的名称是,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请说出该仪器的另外一种用途。
(4)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并回答问题:
反应①,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③中沉淀D与
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无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云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为红色。
然后
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溶液,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反思评价】小霞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试液代替无色酚酞进行上述实验。
你认为(填
“无色酚酞”或“石蕊试液”)更适合用于验证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你的理由是
。
【实验探究二】小兰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4.00﹪
x
3
7.30﹪
8.00﹪
14
表中x=。
【反思评价】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
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但有同学认为
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不是所有的碱与盐酸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例如(填一种碱)与盐酸反应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10.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1.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变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稀盐酸的反应(填:
吸热、放热)。
(2)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填:
增大、减小),有少量固体析出。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pH<7
(1)该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2)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
②。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
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
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1:
Mg(OH)2难溶解于水
,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
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丙同学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
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该气体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1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如图),缓慢倒入CO2后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同时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了.
Ⅰ.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
性质:
、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
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外,还需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是、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①在常温下Na2O2和CO2、Na2O2和H2O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饱和的碳酸氢钠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
验步骤】①按图2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②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把稀盐酸缓缓滴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E中现象,再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和结论】
(1)B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E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交流与讨论】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小明
取少量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中变浑浊,则Na2O2和CO2反应生成白色固体物质是(写名称)。
写出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初三化学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能由同一反应生成的是
A.FeCl3、H2B.Fe、CO2C.Na2CO3、Ca(OH)2D.NaCl、Cu
2.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其中水电解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溶液均采用KOH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系统中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C.水电解系统中KOH溶液中的水经电解部分消耗后,残留溶
液的pH变小
D.水电解系统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燃料电池系统实现由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3.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不一致的是
A.一定是的碳酸钙加热至高温分解
B.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a表示钠离子数目,b表示硫酸根离子数目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
4.
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NH4NO3、CaCO3、KCl三种固体(水)
B.CaCl2、Na2CO
3、K2S
O4三种溶液〔Ba(OH)2溶液〕
C.Cu、Fe、CuO三种固体(稀盐酸)
D.MgCl2、NaNO3、K2CO3三种溶液〔Ca(OH)2溶
液〕
5.金
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NH4Cl==NH4NO2+X第二步:
NH4NO2===N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NO2的名称是硝酸钠 B.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C.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NaCl D.第二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依次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
(1)若F为二氧化碳,则B的化学式可以是,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
(1)CuO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
(2)Na2CO3+Ca(OH
)2===CaCO3↓+2NaOH
7.A、B、C、D、E、F、G七种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略去),其中A为胃液中的酸,B为红色粉末,C为固体单质,B、D、E为氧化物,D转化为F放
出大量热,
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D,G.
(2)以上转化中没有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不属于基本类型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A和B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1)Fe2O3H2ONa2CO3
(2)分解反应CO2+2NaOH=Na2CO3+H2O(3)除锈
8.A-G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E是无色气体,B是红棕色固体,X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⑴G的化学式是;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
⑶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反应②,其名称为;
(4)D与X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在滤渣F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____。
(1)Fe3O4;
(2)3CO+
Fe2O3
2Fe
+
3CO2;
(3)光合作用;
(4)Fe、Cu
9.在试管中高温加热镁粉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充分发生置换反应后,为了确定反应后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请你提出固体物质组成的所有可能猜想,并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你的一种猜想:
(1)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取反应后的固体少许,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
10、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此外还含有CO2、H2O等杂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水煤气中确实存在CO和H2,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____
(2)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证明水煤气中确实存在CO、CO2、H2O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__
(1)CADFBE或CBAFDFBE
(2)FBCDBE
11.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
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
当今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
通常天然气
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下图为天然气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1)甲烷----氧气燃料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
(2)CH4可合成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研究CH4和CO2反应生成CO和H2,重大意义在于______;
我国科研
人员首先发现CH4可直接分解获得C6H6和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
12.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测定某种铁的氧化物的组成。
①样品的质量是23.2g,当C装置中铁的氧化物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的质量为16.8g,则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去掉A装置,对测定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果影响(填“有”或“无”)
①Fe3O4②无
13.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
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
量测出x的值.
①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________,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
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则装置A中红棕色固体是
④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写出FeSO4分解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
⑤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
⑥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图2中有关数据,计算FeSO4•xH2O中的x=。
隔绝空气,防止药品变质
①水 SO2 ②偏小;
生成的部分水蒸气会在装置A处玻璃管内冷凝③Fe2O3
④2FeSO4
Fe2O3+SO2↑+SO3↑⑥Fe2O3~2XH2O
⑤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倒吸16036X
8g12.6g X=7
14.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实验探究,小林发现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与金属的状态、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等条件有关。
下表是他对铝与稀盐酸反应受哪些条件的影响的探究(其中铝和稀盐酸每次的用量都相同)。
请你根据表中的信息填空:
实验编号
温度
铝的规格
盐酸浓度
①
20℃
铝片
5%
②
10%
③
铝粉
④
30℃
(1)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②和③来探究铝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林进行实验③时的温度为;
(3)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林设计的实验组合是(填写实验编号);
(4)小林设计实验组合①②的目的是;
(5)实验探究时,小林每次收集的氢气均为30mL,则实验中他还应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
(1)2Al+6HCl=2AlCl3+3H2↑
(2)20℃(3)①④
(3)探究盐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收集30ml氢气所需的时间
15.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
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
方案设计:
小组的两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甲同学: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认为甲同学装置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C装置后他们又增加了一个装置,你认为他们增加的装置是
(选填D或E),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
利用甲同学完善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装置中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得出二氧化碳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乙同学的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此缺陷是______。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3)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4)再次打开止水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5)过滤出沉淀,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过程中,C装置应该在实验步骤______后(填序号)与B装置连接,否则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进行实验:
同学们分四组准确称取四份样品,每份均为16.00g,按照实验步骤分别进行实验,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沉淀质量(g)
7.86
7.88
7.90
9.86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第四组同学的数据不正确。
造成数据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速度太快,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吸收
B.沉淀过滤后没有洗涤
C.沉淀没有干燥直接称量
D.称量沉淀质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2)根据另外三组同学的BaCO3平均质量,计算出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g。
(3)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反思:
实验后,有同学提出用氢氧化钙溶液替代氢氧化钡溶液可以直接得到碳酸钙沉淀,称量其质量后即可算出质量分数。
大家讨论后认为用氢氧化钡溶液比氢氧化钙更好,请说出他们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E;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影响实验测定;
挥发的氯化氢气体等也进入了C装置。
实验步骤:
2;
偏大。
(1)BCD
(2)1.76。
(3)解:
设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44
x1.76g
106∶44=x∶1.76gx=4g
×
100%=25%
等质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质量大于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质量,误差较小;
或氢氧化钡的溶解性大于氢氧化钙,更容易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17.将14克不纯的氢氧化钾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放入115.8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假设操作过程中氢氧化钾和水均无损失)。
在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7.45%的溶液200克。
求:
(1)氢氧化钾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用这种盐酸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水多少毫升?
解:
200g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
200g×
7.45%=14.9g
设样品中含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
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
KOH+HCl=KCl+H2O
5636.5 74.5
x y 14.9g
56:
74.5=x:
14.9g x=11.2g
36.5:
74.5
=y:
14.9g y=7.3g
(1)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
100%=80%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
=25g50g-25g=25g,25g/1g/cm3=25ml
(1)氢氧化钾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分数80%
(2)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3)需水25毫升
18.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废料中电缆皮和其它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也不溶于水)。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想回收利用含铜废料,根据工业制备硫酸铜的流程做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1)将废料粉碎的目的是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
(2)滤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引流
(2)16%
19.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
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2)装置③的作用是: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
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g。
则计算该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