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807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考主观材料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或者基层民主制度)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因此辨题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是片面的。

(2)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有利于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分)

(3)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最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分)同时还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4)综上所述,辨题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的合理性,忽视了其他制度和形式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是错误的。

(1分)

3、(10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

有关“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人大代表怎样才能做到“为老百姓说话”?

(1)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

(2)第一,正确行使职权。

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发言、表决,提出议案,向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反映民意,维护民权。

第二,认真履行义务。

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4、2008年9月23日举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我们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运用民族、宗教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3)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融洽的社会氛围。

5、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发出了全国动员令,提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分别在5月12日夜和5月14日,两次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和进一步部署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会议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8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2分)②抗震救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理应受党的领导和指挥。

党对全国性的抗震救灾工作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2分)③在领导抗震救灾过程中,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推进救灾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并且指导和监督各级政府的贯彻执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分)

(2)这次汶川大地震中,众多校舍倒塌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请你设计两条有关校园的警示语。

想一想,我们青少年能够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如:

“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安全第一,防患未然”;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等。

(2分)关心灾区,积极宣传和动员更多的人去帮助灾区人民;

为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6、2008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做好经济工作,对于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办好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相互协商是两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1分)

(1)辨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2分)

(2)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经济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相互协商体现了两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3分)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分)③两党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事务上相互协商是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表现,有利于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分)④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

7、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

30年来,在波澜壮阔的变革中,在一次次与时俱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探寻出了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造就了中华大地30年的辉煌巨变:

从计划到市场,让中国人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身份到契约,让每个公民找到自由与尊严;

从人治到法治,让法律保障我们的公平正义;

从权力到权利,让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管理权。

30年来,我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率高速递增,现已位列世界第三位,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局面,改革开放还需要继续向纵深推进,还需要继续闯大关。

在中华大地30年辉煌巨变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

(6分)

①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风雨兼程30载。

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从“皇粮国税”、“三提五统”到免征持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再到给予农民补贴;

从城乡分割到统筹城乡,进而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串温暖的记忆。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我国农民留下一串温暖的记忆?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免征农业税,给予农民补贴等,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每个要点2分,共6分)

9、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党中央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材料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震救灾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体现了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

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能调动全国人民的力量投身抗震救灾工作。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正确履行了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10、2008年10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会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多数,要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就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必须紧紧抓住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抓住农村改革发展这个重点,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

全会认为,新时期我党及时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决策是正确的。

此前,在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曾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广泛征求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在认真听取意见并作修改的基础上,国务院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要求写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提请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讨论通过。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认识。

(10分)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分)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决策,是科学执政的体现;

(2分)中国共产党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广泛征求党内外各界意见是民主执政的表现;

(2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策被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是依法执政的表现。

11、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资金要素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比项目、扩产能的意图比较强烈。

因此,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和出口及投资方面增长都比较迅速,这势必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可以说,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

在节能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

结合材料,依照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填写下表。

艿应该怎样做

肅为什么这样做

莁中共中央

肂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肅全国人大

螂制定相关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国务院相应的工作

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和监督权

螇国务院

膅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法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膃国务院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膂人民政协

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芅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2、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上,2008年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当前经济形势和2009年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12月8日至10日,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对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周密部署。

会议确定的相关经济目标,要待国务院拟定《政府工作报告》并于2009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党是如何执政的。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

(3分)②党坚持民主执政。

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分)③党坚持依法执政。

会议确定的相关经济目标要通过法定程序后才正式实施。

13、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精神,A市市委提出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科教兴市规划的建议,形成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草案。

规划强调要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

同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坚决整治,对节约型、孤保型、创新潜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大力支持。

该规划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市委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在规划实施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执政方式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的?

①A市市委以党中央科学决策为指导,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市规划,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②A市市委在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市规划中,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由人大审议通过后实施,都坚持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党的民主执政。

③A市市委领导制定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最后由市人大审议通过,并在规划的实施中起积极带头作用,体现了党的依法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

14、2008年8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放眼今日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益完善,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000多亿;

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绝大多数群众摆脱了贫困开始迈入小康;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人们素质不断提高。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①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

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从,维护民族团结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每个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巩固好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作贡献。

(任答3点给6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出版管理条例》规定:

国家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和盲文出版物的出版发行。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在农村发行出版物,实行优惠政策。

材料二: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相当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政策、措施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和特殊照顾。

在核定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时,对民族县给予特殊照顾,提高标准,扩大扶持范围。

(1)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什么政治学原理?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为什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要采取特殊照顾政策?

(1)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了民族平等原则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②我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宏观调控履行丁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我国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必要条件。

②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很落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异。

③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有利于推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改变其落后面貌,从而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6、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

奥运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世界各国领导人进行了广泛的接触。

胡锦涛指出,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回答:

(1)中国的发展为什么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2)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应如何处理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1)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亟待和平的国际环境。

我们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也决不侵犯别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因此,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和平的方式发展自己,而不是通过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发展。

所以说,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2)①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堵塞团结与合作。

③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17、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一“神舟七号”飞船。

我国宇航员进行了出舱太空行走,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

我国毫不掩饰自己在宇宙开发方面的雄心,同时指出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

中国愿意与致力于太空和平开发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促进航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我国出于和平目的,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2分)

(2)当前困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围力的竞争,有利于增强我田的科技实力,进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

(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4)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出于和平目的,致力于太空和平开发,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一基本目标。

(2分)

18、2008年12月13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中国总理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日本福冈举行了首次三国首脑专门会晤,签署了《三国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和《国际金融和经济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

声明指出:

我们的人文关系紧密。

我们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有为本地区和国际社会创造和平、繁荣及可持续发展未来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三国合作将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方式推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

三国合作对应对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至关重要。

我们决心面向未来,在政府和非政府框架内,开展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日韩三国为什么要联手共御金融危机。

(1)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三国决心联手共御金融危机符合三国的国家利益。

②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中日韩三国联手共渡难关,有利于促进三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③三国本着公开、透明、互信、共利、尊重彼此文化差异的原则开展合作,有利于在和平共处项原则的确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④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中国致力于推动三国联手共御金融危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要求和体现。

(每点2分)

19、材料:

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的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就应对当前世界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问题的措施达成行动计划。

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限》的重要讲话,指出: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最近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愿继续积极参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合作,支持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增加融资能力,加大对受这场金融危机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主张“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原因。

①国家利益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各国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2分)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宗旨和基本目标决定了要与各国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2分)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20、2008年10月28日上午,中国神舟七号飞船成功着陆,圆满完成此次航天飞行任务。

中国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大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神七”任务的实施,牵引和带动了相关基础学科、应用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发展,提高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中国在和平开发利用太空上的原则和主张的正确性。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原则和主张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②当今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世界各国致力于增强与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

我国的立场和主张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立场和主张体现了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空间。

21、胡锦涛在第七届亚欧会议上指出:

“中国赞赏和支持有关国家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采取的积极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尽快取得成效。

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