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733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清中国的经济与法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比較與综合觀察——回應黃宗智先生〉,《歷史研究》2003,4:

3-48;

史建雲,〈重新審視中西比較史——《大分流:

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述評〉,《近代史研究》2003,3:

198-223;

王家範,2004,〈中國社會經濟史面臨的挑戰--回應《大分流》的"

問題意識"

〉,《史林》2004,4:

日本與美國的研究史可見:

(六)高明士,1996(1982),《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增訂版)》;

PaulA.Cohen,1984.DiscoveringHistoryinChina:

AmericanHistoricalResearchontheRecentChinesePast.(李榮泰等譯,古偉瀛校訂,《美國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

聯經,1991;

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

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

中華,1989);

84-111.

以下是经济学中相关讨论的分类:

(一)DouglassC.North:

1999(1973),《西方世界的興起》,厲以平、蔡磊譯;

1995(1981),《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劉瑞華譯;

1994(1990),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

劉瑞華,1994,〈新經濟史革命——介紹R.Fogel和D.North的學說〉,《新史學》5,3。

(二)RonaldH.Coase:

1988(1937)."

TheNatureoftheFirm."

TheFirm,theMarketandtheLaw.Pp.35-40.(〈廠商的本質〉,收入陳坤銘、李華夏譯《廠商、市場與法律》頁45-69);

張五常,1999,〈交易費用的範式〉,《社會科學戰線》1999,1:

1-9。

RonaldH.Coase,1988(1960)."

TheProblemofSocialCost."

InTheFirm,theMarketandtheLaw.Pp.95-156.(〈社會成本問題〉,收入《廠商‧市場與法律》頁113-179);

RobertCooterandThomasUlen,1994(1988).《法和經濟學》(張軍等譯)頁1-19;

干學平,1992,〈交易成本與經濟法學〉,《律師通訊》148:

49-53;

簡資修,2004,〈法律之經濟分析:

一個自主但開放的法學觀點〉,收入《經濟推理與法律》頁1-13;

DuncanKennedy,1998.“Law-and-econoimcsfromthePerspectiveofCriticalLegalStudies,”inTheNewPalgraveDictionaryofEconomicsandtheLaw,pp.465-474.

(三)KarlPolanyi,1957.“TheEconomyasInstitutedprocess.”InKarlPolanyi,ConradM.Arensberg,andHarryW.Pearson,eds.TradeandMarketintheEarlyEmpires:

EconomiesinHistoryandTheory,Pp.243-270(本文也收入:

MarkGranovetterandRichardSwedbergeds.,1992,TheSociologyofEconomicLife,pp.29-51.).FredBlockandMargaretR.Somers,1989.〈導論〉,收入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鉅變:

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頁1-55。

ChrisHannandKeithHart,2011,EconomicAnthropology,Ch4”TheGoldenAgeofEconomicAnthropology,”Ch5“AftertheFormalist-SubstantivistDebate,”pp.55-99.(四)E.P.Thompson,1993,CustomsinCommon:

StudiesinTraditionalPopularCulture,“Introduction:

CustomandCulture,”pp.1-15.;

錢乘旦,1995,〈轉型社會中的平民百姓——讀E.P.湯普森《鄉規民俗》〉,《二十一世紀》1995,4:

58-65。

第二講何謂「數目字管理」?

財政結構與商貿體制的變動

本讲主题阅读:

王國斌,《轉變中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頁84-135。

黃仁宇,1986,〈我對「資本主義」的認識〉,《食貨》復刊16,1/2:

26-49;

邱澎生,2000,〈「數目字管理」是洞見或是限制?

黃仁宇「大歷史觀」下的明清市場與政府〉,《台大歷史學報》26:

351-376。

(一)Ping-tiHo(何炳棣).1959.StudiesonthePopulationofChina,1368-1953.中譯: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8》(葛劍雄譯),頁3-96、99-136、302-325〈結論〉(參考:

徐泓,2012,〈何炳棣教授的明清史研究〉,《明代研究》18:

23-46);

韋慶遠,1961,《明代黃冊制度》頁7-87;

欒成顯,1987,〈明初地主制經濟之一考察:

兼敘明初的戶帖與黃冊制度〉,《東洋學報》68,1/2:

35-70;

陳樺,1990,〈清代戶口統計制度的演變〉,《清史研究集》第7輯頁1-25;

葛劍雄、曹樹基、吳松弟,1993,〈移民與人口發展〉,氏著《簡明中國移民史》頁641-659;

徐泓,1988,〈明初的人口移徙政策〉,《漢學研究》6,2:

179-190。

(二)Perkins,DwightH.1969.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China,1368-1968(宋海文等譯,頁251-288、289-325);

梁方仲,1933,〈明代魚鱗圖冊考〉,《地政月刊》1,8;

藤井宏,1943-1947,〈明代田土統計 關   一考察〉,《東洋學報》30,3-4;

31,1;

顧誠,1986,〈明前期耕地數新探〉,《中國社會科學》1986(4):

193-213;

張德信、林金樹,1987,〈明初軍屯數額的歷史考察——與顧誠同志商榷〉,《中國社會科學》1987,5:

187-206;

高王凌,1992,〈明清時期的耕地面積〉,《清史研究》1992,3:

61-66;

何炳棣,1995,《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頁77-139。

(三)RayHuang(黃仁宇),1974.TaxationandGovernmentalFinanceinSixteenth-CenturyMingChina.pp.112-133.(《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阿風、倪玉平、許文繼、徐衛東譯,2001,頁);

王業鍵,1960,〈清雍正時期(1723-1735)的財政改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2:

47-75;

Yeh-chienWang(王業鍵).1973.LandTaxationinImperialChina,1750-1911,pp.20-66.中譯:

《清代田賦芻論》(高風等譯)頁;

劉翠溶,1967,〈清初順治康熙年間減免賦稅的過程〉,《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7,2:

757-777;

曾小萍(MadeleineZelin),2005(1984),《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董建中譯)第2-6章;

莊吉發,1985,《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頁61-99;

何漢威,1988,〈清末賦稅基準的擴大及其極限:

以雜稅中的菸酒稅和契稅為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7下:

69-98;

許檀、經君健,1990,〈清代前期商稅問題新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0,2:

87-100;

香坂昌紀,1993,〈清朝中期の国家財政と関税収入——「彙核嘉慶十七年各直省銭糧出入清単」を中心にして〉,收入『明清時代の法と社会』編集委員会編《明清時代の法と社会和田博徳教授古稀記念》頁513-541。

羅玉東,1936,《中國厘金史》頁;

何烈,1972,《厘金制度新探》頁;

周育民,1989,〈甲午戰後清朝財政研究,1894-1899〉,《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4:

88-89。

岩井茂樹,2011(2004),《中國近代財政史研究》(付勇譯)第1-7章;

陳鋒,2010,《清代財政史論稿》頁。

(四)梁方仲,1989(1936),〈一條鞭法〉,收入《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原載《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4,1:

34-89;

梁方仲,1957,《明代糧長制度》頁29-53;

梁方仲,1989(1963),〈論明代里甲法和均徭法的關係〉,收入《梁方仲經濟史論文集》頁577-603;

王方中,1957,〈明代一條鞭法的產生及其作用〉,收入尚鉞編《明清社會經濟形態的研究》頁;

山根幸夫,1966,《明代徭役制度の展開》頁;

濱島敦俊,1982,〈明清江南均田均役法〉,氏著《明代江南農村社會研究》頁209-417;

唐文基,1981,〈明中葉東南地區徭役制度的變革〉,《歷史研究》1981,2:

115-134;

賴惠敏,1982,《明代南直隸賦稅制度的研究》頁10-83;

賴惠敏,1992,〈明代賦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顧〉,收入《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1487-1497;

王毓銓,1988,〈明朝徭役審編與土地〉,《歷史研究》1988,1:

162-180;

陳支平,1988,〈清初賦役財政制度的演變〉,氏著《清代賦役制度演變新探》頁1-119;

劉志偉,1990,〈廣東攤丁入地新論〉,收湯明燧、黃啟臣編《紀念梁方仲教授學術討論會文集》頁292-307;

袁良義,1995,《清一條鞭法》頁。

(五)周良霄,1957,〈明代蘇松地區的官田與重賦問題〉,《歷史研究》1957,10:

63-75;

吳緝華,1970(1968),〈論明代稅糧重心之地域及其重稅之由來:

明代前期稅糧研究〉,氏著《明代社會經濟史論叢》頁33-73;

伍丹戈,1982,《明代土地制度和賦役制度的發展》頁;

林金樹,1988,〈關於明代江南官田的幾個問題〉,《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1:

73-87;

張彬村,1986,〈賦稅與經濟發展:

以十六、七世紀的松江府為例〉,《食貨復刊》15,7-8:

268-281;

范金民,1995,〈江南重賦原因的探討〉,《中國農史》1995(4):

46-53。

(六)陳文石,1966,〈嘉靖中期的私販寇亂及朱紈禁海經過〉,氏著《明洪武嘉靖間的海禁政策》頁125-149;

林麗月,1988,〈商稅與晚明的商業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

37-61;

林仁川,1989,〈明代海關管理制度的演變〉,《平準學刊》4下:

188-207;

韋慶遠,1990,〈論康熙時期從禁海到開海政策的演變〉,收入《紀念梁方仲教授學術討論會文集》頁121-136;

鄧亦兵,2000,〈清廷有關商品流通的政策和管理〉,《中國經濟通史‧清代經濟卷》中冊頁1407-1455;

陳國棟,2005,〈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政府對進出口商品的管理〉,收入氏著《東亞海域一千年》頁287-298;

張彬村,1991,〈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

閉關自守?

〉,吳劍雄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頁45-59;

劉序楓,2005,〈清政府對出洋船隻的管理政策(1644-1842)〉,收入劉序楓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9輯頁329-374。

(七)何炳棣,1999,〈揚州鹽商:

十八世紀中國商業資本的研究〉(巫仁恕譯)《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2:

59-76;

徐泓,1972,《清代兩淮鹽場的研究》頁182-222;

汪士信,1989,〈乾隆時期徽商在兩淮鹽業經營中應得、實得利潤與流向試析〉,《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3:

95-111;

王振忠,1996,〈徽商與明清兩淮鹽政〉,氏著《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頁1-57;

陳慈玉,1988,〈從清代前期的淮安關功能論官商的關係〉,中研院近史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685-708;

陳國棟,1993,〈潘有度(潘啟官二世):

一位成功的洋行商人〉,《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五輯頁245-300;

許大齡,1950,《清代捐納制度》頁1-76;

伍躍,2011,《中国の捐納制度と社会》頁。

(八)陳國棟,1983,〈清代中葉以後重要稅差專由內務府包衣擔任的幾點解釋〉,收入許倬雲、毛漢光、劉翠溶同編《第二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73-204;

祁美琴,1998,《清代內務府》第5、7章;

賴惠敏,2002,〈從高樸案看乾隆朝的內務府與商人〉,《新史學》13,1:

71-131;

潘美月,1996,《清乾隆時期查抄案件研究》第4-5章;

山本進,2002,《清代財政史研究》第5章。

(九)BradleyReed(白德瑞),2000.TalonsandTeeth:

CountryClerksandRunnersintheQingDynastypp.;

繆全吉,1971,《清代幕府人事制度》頁;

高浣月,2000,《清代刑名幕友研究》頁;

夫馬進,1998(1993),〈明清時代的訟師與訴訟制度〉(王亞新譯),收入《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頁389-430;

夫馬進,1996,〈訟師秘本の世界〉,收入小野和子編《明末清初の社會と文化》頁189-238;

MelissaMacauley,1998.SocialPowerandLegalCulture:

LitigationMastersinLateImperialChina,pp.100-145.邱澎生,2004,〈以法為名:

明清訟師與幕友對法律秩序的衝擊〉,《新史學》15,4:

93-148。

以下是社会科学相关讨论:

Mann,Michael.1986(1984)."

TheAutonomousPoweroftheState:

ItsOrigins,MechanismsandResults."

inJohnA.Halled.Statesinhistory,pp.109-136.R.H.Coase,1988,〈經濟學上的燈塔〉,收入氏著《廠商、市場與法律》頁213-237。

JohnWallis&

DouglassNorth.1986.“MeasuringthetransactionsectorintheAmericaneconomy,1870-1970.”InStanleyL.EngermanandRobertE.Gallman,eds.Long-TermFactorsinAmericanEconomicGrowth.UniversityofChicagoPress.Pp.95-161.ChristopherStorrs,2009,“Introduction:

TheFiscal-MilitaryStateinthe‘Long’EighteenthCentury,”inIdemEd.TheFiscal-MilitaryStateinEighteenth-CenturyEurope:

EssaysinHonourofP.G.M.Dickson,Pp.1-5.福柯(MichaelFoucault),2011(2004),《生命政治的誕生:

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8-1979》(莫偉民、趙偉譯)頁1-62、258-279。

第三講舒適、品味和時尚:

市場與權力複寫下的消費

K.Pomeranz,《大分流》第三章

(一)王業鍵,1973,〈清代經濟芻論〉,《食貨復刊》2,11:

541-550;

吳承明,1985,《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頁217-246、247-265;

李伯重,2000,〈中國全國市場的形成,1500-1840〉,《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4:

48-54。

許檀,1992,〈明清時期運河的商品流通〉,《歷史檔案》1992,1:

80-85。

郭松義,1982,〈清代國內的海運貿易〉,《清史論叢》4:

92-110。

蕭國亮,1983,〈清代上海沙船業資本主義萌芽的歷史考察〉,南京大學明清史研究室編《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論文集》頁419-453。

田汝康,1987(1956),〈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帆船在東南亞洲航運和商業上的地位〉,氏著《中國帆船貿易和對外關係史論集》頁1-34。

Kuo-tungCh’en(陳國棟),1994.”ShippingandTradeofChineseJunksinSoutheastAsia,1730-1830:

ASurvey.”ResearchinMaritimeHistory6:

203-214.

(二)李伯重,1994,〈控制增長,以保富裕:

清代前中期江南的人口行為〉,《新史學》5,3:

25-71;

李伯重,1996,〈「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

對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兩個基本概念的再思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6,1:

31-37;

李中清、王豐,2000,《人類的四分之一:

馬爾薩斯的神話與中國的現實,1700-2000》(陳衛、姚遠譯,史建雲校訂)頁3-36。

劉瑞中,1987,〈十八世紀中國人均國民收入估計及其與英國的比較〉,《中國經濟史研究》1987(3):

105-120;

K.Pomeranz,2005,“StandardsofLivinginEighteenth-CenturyChina:

RegionalDifference,TemporalTrends,andIncompleteEvidence.”inRobertC.Allen,TommyBengtssonandMartinDribe,eds.,LivingstandardsinthePast:

NewPerspectivesonWell-BeinginAsiaandEurope,pp.23-54;

李伯重,2010,《中國的早期近代經濟:

1820年代華亭—婁縣地區GDP硏究》頁;

蘇成捷(MatthewSommer),2011,〈堕胎在明清時期的中国:

日常避孕抑或應急措施》,《中國鄉村研究》9:

(三)劉翠溶,1978,〈明清時代南方地區的專業生產〉,《大陸雜誌》56(3-4):

125-159;

李伯重,2007,《江南農業的發展,1620-1850》(王湘雲譯)頁;

范金民,1998,《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頁47-129。

李伯重,1986,〈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木材問題〉,《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1:

86-96;

張應強,2006,《木材之流動:

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區的市場、權力與》頁。

(四)施堅雅(G.W.Skinner),1991,王旭等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施堅雅模式》頁54-94、95-223;

章英華,1983,〈歷史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學刊》7:

215-234);

劉石吉,1987,〈明清時代江南地區的專業市鎮〉,氏著《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頁1-72;

劉石吉,1988,〈小城鎮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

綜論近年來大陸學界有關明清市鎮的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

171-198;

劉翠溶,1987,〈明清時期長江下游地區都市化之發展與人口特徵〉,《經濟論文》14,2:

43-85;

巫仁恕,1993,〈明清近代市鎮壚集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九州學刊》5,3:

95-112。

(五)CraigClunas(柯律格),1991.SuperfluousThings:

MaterialCultureandSocialStatusinEarlyModernChina.pp.91-165中譯:

2006,《長物志:

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高昕丹)頁;

柯律格(CraigClunas),2006,〈物質文化——在東西二元論之外〉,《新史學》17,4;

王家範,1988,〈明清江南消費風氣與消費結構描述──明清江南消費經濟探測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2;

方行,1996,〈清代江南農民的消費〉,《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3:

91-98;

巫仁恕,2007,《品味奢華:

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頁303-315。

徐泓,1986,〈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東亞文化》24:

83-110;

常建華,1994,〈論明代社會生活性消費風俗的變遷〉,《南開學報》1994,4:

53-63;

邱仲麟,1994,〈明代北京的社會風氣變遷——禮制與價值觀的改變〉,《大陸雜誌》88,3:

49-106。

(六)季羨林,1998,《季羨林文集:

糖史》,〈白糖問題〉、〈蔗糖在明末清前期對外貿易中的地位〉;

SuchetaS.Mazumdar,1998,SugarandSocietyinChina:

Peasants,Technology,and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