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工艺样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9251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工工艺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工工艺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工工艺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工工艺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工工艺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工工艺样卷.docx

《加工工艺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工艺样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工工艺样卷.docx

加工工艺样卷

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正确者做“√”,错误者“×”。

每小题1分,共1×10=10分。

(√)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降低塑性,提高硬度。

(×)3.常见的预备热处理有退火和淬火等形式。

(×)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

(×)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8.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没有影响

(×)9.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同一个概念。

(√)10.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计算题(本大题共计10分。

如图示套筒零件,除缺口B外,其余表面均已加工,尺寸分别为,。

试分析当加工缺口B保证尺寸时,有几种定位方案?

计算出各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并选择其最佳方案。

关键点:

第一种方案:

(本关键点3分)

如果可以的话,以D面为定位基准。

则工序尺寸为:

mm。

第二种方案:

(本关键点3分)

以C面定位,则工序尺寸为Xc=。

尺寸链图是:

()Xc

第三种方案:

(本关键点3分)

以A面定位,则工序尺寸为XA=。

尺寸链图是:

显然,T8

也就是说,XA

以A面定位时,无论如何加工,无法达到图样尺寸,()

即:

(mm)。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情况,可能第二种方案比较可行。

(结论1分)

 

 

为mm的铣槽深度。

(10分)

[解答]:

尺寸链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并将各环换算成平均尺寸得:

⑴为封闭环,

为减环,

为增环,

(同轴度影响尺寸)。

⑵计算A2的基本尺寸及公差

所以,

 

、在下图所示套筒零件上铣槽,要求保证尺寸mm,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c、d所示。

试计算3种不同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已知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

(15分)

[解答]:

1)图b)定位方案

2)图c)定位方案

心轴垂直放置时定位误差:

心轴水平放置单边接触时定位误差:

3)图d)定位方案

由上可知,保证尺寸mm的最优定位方案为图d)

 

一、判别题(30分)

1.刀具刃倾角为正时,能保护刀尖,一般用于断续切削。

………………………(╳)

2.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

3.在切削运动中,进给运动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

………………………(╳)

4.切削钢等韧性材料时,应选择YG类硬质合金。

…………………………(╳)

5.采用合理布置的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

6.加工表面的残余拉应力能提高零件的疲劳寿命。

…………………………(╳)

7.增加刀尖圆弧半径,可减小表面粗糙度的值。

…………………………………(√)

8.退火和正火一般作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

………………………………(√)

9.工序集中总是优于工序分散。

…………………………………………(╳)

10.精加工时,后角应取大值。

………………………………………………(√)

11.工序尺寸公差的布置一般采用“单向入体”原则,但毛坯尺寸和中心距尺寸应取双向对称布置。

………………………………………………………………………(√)

12.过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允许出现的。

…………………………………(√)

13.切削速度越高,切削力越大。

……………………………………………………(╳)

14.轴类零件中常用的“两顶尖加工“,是遵循了“基准统一”的原则。

………(√)

15.可调支承可以每批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

……(√)

 

1.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2.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C)。

A.生产过程B.工序过程C.工艺过程D.生产流程

3.领用夹具并安装在机床上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D)。

A.基本B.辅助C.服务D.准备、终结

4.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A)。

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

5.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圆得到的是(B)形状。

A.椭圆B.圆锥C.棱圆D.腰鼓形

6.零件装夹中由于设计基准和(D)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工艺B.测量C.装配D.定位

7.以平面和内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零件是(C)。

A.阶梯轴B.双联齿轮C.箱体D.套筒

8.自为支撑(浮动支撑)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撑数目,但(B)。

A.不起定位作用B.限制一个自由度

C.限制三个自由度D.限制两个自由度

9.试从曲线的相对比较中,判断哪种曲线形状的工序精度要求高(D)。

A.б=2B.б=1C.б=1/2D.б=1/4

10.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A)。

A.端面铣刀B.绞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

 

11.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行修正。

(×)

改正:

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

12.铣削时,切削过程是连续的,但每个刀齿的切削是断续的,因此,切削过程中存在对工件的冲击。

(√)

13.在工艺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减环和封闭环。

(×)

改正:

在工艺尺寸链中,可以没有减环,但必须有增环、封闭环。

14.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

(×)

改正:

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

15.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不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

(×)

改正:

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

16.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

(√)

17.定位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不准重复使用。

(×)

改正:

定位基准为粗基准只允许使用一次,不准重复使用。

18.进行平面尺寸链计算时,首先要把它换算成空间尺寸链。

改正:

进行平面尺寸链计算时,首先要把它换算成直线尺寸链。

19.生产系统由三个层次组成:

决策层,计划管理层,生产技术层。

(√)

20.零件图上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即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工艺基准。

(×)

改正:

零件图上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即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设计基准。

21.可以用来铣平面的铣刀有(ABD)。

A.圆柱形铣刀B.端铣刀C.键槽铣刀D.三面刃铣刀E.成形铣刀

22.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E)加工有影响。

A.车削内圆B.车削端面C.车削螺纹D.车削外圆E.车削倒角

23.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按用途可分为(ACDE)。

A.工序基准B.工步基准C.测量基准D.装配基准E.定位基准

24.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BCD)的总称。

A.nB.vC.fD.apE.L

25.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有(ABDE)。

A.基面先行B.先粗后精C.先孔后面D.先主后次E.先面后孔

 

28.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A定位,铣出表面C保证尺寸20-0.2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

(10分)

已知:

A2=40+0.05A3=65±0.05A∑=20-0.2求A

(1)尺寸链图(2分)

(2)判断封闭环A∑=20-0.2(2分)

(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分)

AΣ=A+A2―A3A=45

BsAΣ=BsA+BsA2-BxA3BsA=-0.1

BxAΣ=BxA+BxA2-BsA3BxA=-0.15

(4)入体尺寸标注:

44.9-0.05(2分)

(5)校核δ∑=δ+δ2+δ3=0.2(2分)

 

33.分析以下定位情况,各元件分别限制哪几个自由度?

属于何种定位?

(15分)

(e)加工轴

答案:

图a中:

挡销限制X的移动;三爪限制Y、Z的移动;后顶尖限制Y、Z的转动。

中心架为辅助支承。

(2分)

该定位属于不完全定位。

 (1分 )       

图b中:

三爪限制Y、Z的移动和Y、Z的转动。

中心架为辅助支承。

(2分)

属于不完全定位。

 (1分 )         

图c中:

心轴端面限制Z的移动和X、Y的转动,心轴限制X、Y的移动和X、Y的转动,(2分)

属于过定位(1分 )

图d中:

底面限制Z的移动和X、Y的转动,活动V形块限制X的移动和Z的转动。

(2分)

该定位属于不完全定位。

(1分 )

图e中:

三爪卡盘限制Y、Z的移动。

(2分)

该定位属于欠定位。

(1分 )

 

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

A、车销内外圆B、车销端面C车销螺纹

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

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D)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基准E、测量基准

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B)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

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C)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

A.增大系统刚度;B.增大系统阻尼;C.增大系统质量

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

更具加工要求,只需要少于(b)的定位,称为(d)定位

a.六个支撑点;b.具有独立定位作用的六个支撑点;c.完全;

d.不完全;e.欠定位

20.零件装夹中由于(a)基准和(e)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a.设计(或工序);b.工艺;c.测量;d.装配;e.定位

21.主轴具有纯角度摆动时,车削外圈得到的是(B)形状,产生的是(F)误差,镗出的孔得到的是(A)形状,产生(E)误差

A、椭圆B、圆锥C、棱圆D、腰鼓形E、圆度F、圆柱度G、直线度

22.在生产中批量越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越(A)

A、少B、多C、无关

四、判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3.加工箱体零件时,应选择装配基准面为精基准。

(√)

24.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

(×)

25.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

26.车床主轴的径向跳动不影响加工轴的圆度误差。

(×)

27.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

28.粗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称粗基准,精加工所用的定位基准为精基准。

(×)

29.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消除了六个自由度即为完全定位。

(×)

30.一个工序中只能包含一个安装。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