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118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0.20

0.21

0.22

0.23

0.25

0.26

0.27

0.29

0.31

U/mV

19.2

20.1

21.1

22.1

23.6

25.3

26.2

27.3

29.5

31.6

200Ω

0.15

0.16

0.24

0.32

0.35

0.37

0.39

30.8

31.8

46.4

49.7

58.3

61.8

63.9

70.1

73.7

78.2

300Ω

0.13

0.14

0.18

0.28

0.33

40.9

42.1

53.7

69.6

74.4

83.7

87.7

99.2

105.3

116.4

360Ω

0.12

43.3

47.0

54.3

68.5

80.0

90.1

100.9

112.0

115.5

126.1

510Ω

0.10

0.11

0.36

52.0

56.5

71.5

77.2

91.5

110.2

114.1

141.7

161.9

184.5

620Ω

0.07

0.08

47.4

69.2

83.1

95.7

112.9

133.5

139.3

154.8

170.2

1KΩ

0.17

U/V

0.129

0.147

0.178

0.193

0.212

0.228

0.264

0.329

0.346

0.385

1.8KΩ

0.196

0.220

0.272

0.325

0.344

0.382

0.429

0.498

0.554

0.602

2.7KΩ

0.09

0.226

0.242

0.299

0.351

0.462

0.491

0.375

0.621

0.675

0.833

3.3KΩ

0.229

0.302

0.366

0.531

0.590

0.698

0.731

0.830

1.095

U/I图像如下:

实验证明欧姆定律成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图像可知U-I关系几乎为一条直线,满足R=U/I的关系。

五.问题与讨论

1.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什么?

答:

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得到多组电流和电压值,同时可以减小误差。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电路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试分析为什么在这个实验中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

电阻/Ω

20

电流/A

0.4

0.3

0.2

在接入的R改变的时候,总电阻在改变,导致a、b两点的电压在改变,无法达到控制变量法,所以导致不成反比。

3.该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了错误的原因,他改进实验后,先后用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上述两个电路图,哪一个是他设计的电路,在这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1.第二个电路图,因为第二个电路图上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R上面的值,而第一个电路图中电流是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的总电流。

2.滑动变阻器使接入电路的总电阻不变,从而使a、b两点间的电压值不变

实验二分压电路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分压电路的设计

2.掌握串联分压电路与并联分压电路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

1.直流稳压电源(1台)

2.万用表(2只)

3.电阻3.3kΩ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

三、实验内容

1.如图所示串联分压电路,调节RAC值,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如图所示并联分压电路,调节RAC值,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2.操作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电路,接入5V电源

(2)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读出两个万用表的电流和电压值

(3)重复步骤

(2),直到得到10组数值,记录表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串联表格

电流/mA

电压/V

0.520

0.511

0.452

0.406

0.320

电阻/kΩ

3.22

3.20

2.83

2.54

1.98

0.307

0.298

0.286

0.232

0.201

1.90

1.83

1.70

1.48

1.24

并联表格

0.49

0.51

0.55

0.62

0.70

0.227

0.517

0.799

1.13

1.39

0.46

1.02

1.44

1.81

1.99

0.83

0.92

1.06

1.19

1.36

1.68

1.97

2.32

2.78

3.62

2.02

2.14

2.20

2.42

2.66

将实验数据(RAC//RZ,U)画在二维平面坐标上

上述串联分压电路及并联分压电路在分压上有何特点。

串联分压电路:

不管滑动变阻器怎么调节,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并联分压电路:

电压的调节范围比较广。

实验三移相电路设计实验

1.掌握RC移相电路原理

2.能根据需求设计出不同相移的移相电路

1.信号发生器(1台)

2.双踪示波器(1台)

3.电阻1kΩ一只,电容1μF一只,导线若干

1.分别连接如图所示电路,在示波器上观察Ui、Uo波形并记录。

如图所示,Ui为角频率ω正弦信号输入,则Uo为与Ui同频正弦量。

(1)按要求连接好电路,在Ui端输入1-5V角频率ω的正弦信号

(2)将CH1和CH2探头分别接在Ui端和U0端,观察示波器荧屏,适当调节示波器,使荧屏上出现同频率、不同相位的两列波

(3)读出T和Δ,计算Δψ

测量值:

f=4.263kHzΔt=2.5/5*0.1=0.05msT=11.5/5*0.1=0.23ms

则Δψ=(2.5/11.5)*2π=1.366

理论值:

Δψ=-arctan(ωRC)

=-arctan(4.263kHz*1kΩ*1uF)=1.801

f=4.263kHzΔt=0.5/5*50=5usT=24/5*50=240us

则Δψ=(0.5/24)*2π=0.131

Δψ=arctan(1/ωRC)

=arctan(1/4.263kHz*1kΩ*1uF)=0.230

通过哪些途径如何获得其他相移

1.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入和输出的波形,求出相移;

2.通过输入的ω进行理论计算。

实验四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

1.掌握使用三极管构成放大电路的方法

2.掌握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3.了解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指示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

1.稳压电源

2.信号发生器

3.双踪示波器

4.数字式万用表

5.毫伏表

6.实验器材:

30W烙铁,线路板,三极管,电阻,电位器,电容

一、实验制作

1.按电路图在线路板上焊接元器件。

电路参数:

R1=6.2k,R2=10k,Rc=2k,RL=10k,RW1=100k,C1=10uF,C2=10uF.

二.静态点测量和调试

1.适当调整偏置电位器RW1,使其满足设计要求(ICQ=1.5mA)。

2.分别测量三极管的直流电压VB、VC和VE(或VBE、VCE)以及集电极电流ICQ,可以采用电压测量法来换算电流。

要充分考虑到万用表之流电压档内阻对被测电路的影响。

测量静态工作点(即电流ICQ、电压VCQ),为的是了解静态工作点的位置是否合适。

如果测出VCEQ<

0.5V,则说明三极管已经饱和;

如果VCEQ≈EC+EE,则说明三极管已经截止。

为了防止当电位器阻止过小时,使IC过大烧坏管子,可增加一只固定电阻与电位器RW1串联。

3.RL=2k,从函数发生器向放大电路输入一正弦交流信号(1kHz,约10mv。

)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的波形VO,在没有明显失真的情况下,用毫伏表读出VO和Vi的大小。

三、动态指标测试

1.电压放大倍数AV=VO/Vi。

2.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Vomax(有效值)

3.在ICQ=1.5mA,RL=∞(开路)情况下,增大输入信号但使输出电压仍然保持没有失真,然后分别将电位器调向两端,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电路分别产生较明显的截止失真与饱和失真。

观察两种状态下输出波形的失真现象,测出相应的集电极电流,并说明集电极静态电流的大小对放大电路输出动态范围的影响。

1.在静态工作点下,三极管的三个极上的电压分别为VB=-5.32V、VC=3.03V和VE=-6.04V

2.读出VO=1.129V和Vi=72.8mV

3.AV=V0/Vi=1129/72.8≈15.5

4.Vomax=1.3V

5.静态电流越大,放大电路输出的动态范围越小。

1.试分析电路中的R1、R2、C1起什么作用?

R1:

将电流引向基极,调节电路中基极的偏压点;

R2:

将电流引入基极,使电流不会过大烧坏管子;

C1:

防止直流耦合进入交流信号

2.当静态工作电流ICQ通过测量VC来间接地得到,分析万用表内阻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在测试端相当于电压表内阻R与RC并联,此时的电压为3V,那么集电极的电流I=1.5+3/R>

1.5mA,所以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会导致ICQ偏大。

实验五积分与微分电路实验

1.掌握电阻电容积分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分析

2.了解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积分微分电路的方法

3.了解积分微分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5.实验器材:

30W烙铁,线路板,电阻,电容,集成运算放大器OP-07

一、电阻电容积分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电路参数:

R=10k,C=10μF。

1.取Vi频率为100Hz,幅值为±

1V(Vp-p=2V)的方波信号,观察和比较Vi和V0的幅值大小,并记录波形。

2.改变信号频率为1kHz,观察Vi和V0的幅值关系。

二、运算放大器积分电路

R1=10k,R2=10k,C=0.1μF。

1.测量饱和输出电压及有效积分时间。

2.取Vi频率为100Hz,幅值为±

1V(Vp-p=2V)的正弦波信号,观察和比较Vi和V0的幅值大小及相位关系,并记录波形。

3.改变信号频率为1kHz,观察Vi和V0的相位、幅值关系。

三.电阻电容微分

R=10K,C=10μF。

四.运算放大器微分电路

R1=10K,R2=10K,C=0.1μF。

输入正弦波信号f=160Hz有效值1V,观察Vi和V0波形并测量输出电压

五、运算放大器积分微分电路

除了R5之外均为10k,R5=100k,C1=C2=0.1μF。

在Vi输入f=200Hz,V=±

6V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Vi和V0的波形并记录。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一、电阻电容积分电路

1.f=100Hz

2.f=1kHz

饱和输出电压3V,有效积分时间1.2ms

三、电阻电容微分电路

f=1kHz

四、运算放大器微分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