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10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届九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精品文档.doc

邗江区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2016.1

(本试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H:

1O:

16N:

14Fe:

56Cu:

64Al:

2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使瘦西湖的水质进一步改善,大运河的水变得更清,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向居民宣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的重要性B.在湖边多种植树木

C.游玩时将吃剩的食品连同包装袋丢入湖内喂鱼D.使用无磷洗衣粉

2.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凿壁偷光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

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4.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铝合金B.冰水C.稀硫酸D.木炭

5.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食盐”、“增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6.我们熟悉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7.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有一种硒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其中Se的化合价是

A.+6B.+3C.-3D.-6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0.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X是一种氧化物D.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84Po

210

11.香烟燃烧会产生剧毒的放射性元素钋(Po),右图是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钋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钋原子中质子数为84

C.钋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10       D.钋原子的中子数是116

12.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撤离可燃物

13.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1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装置一定漏气的是

 

A.

B.

C.

D.

15.在FeO、Fe2O3、CuO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uO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17.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D.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1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物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MnO2和C粉末

检验MnO2

分别滴加双氧水

B

硬水和软水

鉴别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C

Cu粉中含有少量Fe粉

除去Fe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

D

固体KNO3中含少量NaCl

除去NaCl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20.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6.0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1.4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4.4g,则无X生成D.X可能含有氢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硫原子▲;

(2)碳酸氢铵▲;

(3)镁离子:

▲;(4)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

22.(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氮气、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1)能供人体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_▲____;

(3)食品包装袋中的保护气是__▲____;(4)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__▲____;

(5)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3.(6分)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填序号)

A.蒸馏水B.河水C.自来水D.石灰水

(2)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  组成的.

(3)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  ▲  (填字母编号);

A.洗手擦香皂时不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

C.农业业常采用喷灌、滴灌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5)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 ▲  (填字母编号);

A.沉降B.过滤C.消毒D.电解.

24.(6分)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类型为▲  。

(2)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类型为▲。

(3)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会慢慢地生成一层铜锈(碱式碳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25.(5分)右图为A、B、C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1)A、C交点的意义是▲;

(2)t3℃时,A、B、C三者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若在该温度时将45克A放入5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是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如果有A、B的混合物(含少量的B),将A提纯的方法是▲  ;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6.(4分)某兴趣小组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制备皓矾晶体(ZnSO4·x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中的玻璃棒作用是▲。

(2)操作II的过程是先给滤液加热浓缩、▲、过滤。

(3)配制40%的稀硫酸的步骤有:

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配制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及▲。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7.(9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

a▲,b▲。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端通入(填“c”或“d”)。

(4)若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用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的优点是▲。

28.(6分)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高兴的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实验】小明欲证明该双氧水是否失效。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mL“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

③如右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     

(2)实验结论:

         ▲  。

【第二组实验】小明欲证明二氧化锰在双氧水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实验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实验步骤

①        ▲               ;

②将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