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9739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Word文件下载.docx

  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傈僳族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傈僳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

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

很多民间技艺、傈僳族民族语言文化,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

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

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偏远地区的傈僳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

傈僳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

“一些傈僳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傈僳族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

”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傈僳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却不曾倾听傈僳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

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

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

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

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

殊不知,傈僳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如何促进傈僳族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傈僳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

只有培养傈僳族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

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

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

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

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

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傈僳族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应将傈僳族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显得不够充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建立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体系,论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岁月刻画出来的民族特点,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是每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是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有独特的文化体系、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表现形式;

二是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和谐统一的特点。

这种影响不仅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还有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更有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少数民族文化的鲜活个性曾经对汉族文化形成巨大冲击,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汉族文化,也深深地渗透到少数民族文化之中,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多元的文化环境和各民族交相辉映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选择。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振兴的必备条件。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注意维护少数民族的发展权益,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奋斗目标,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文化发展繁荣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逐步演化为文化发展问题,文化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

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

既可拉动经济增长,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经验证明,文化是更高形态和更深层次的民族问题,从文化入手做好民族工作,可以解决各少数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可以引导少数民族在自我文化认同的前提下,形成对其他民族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议

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特定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的文化定义。

由于受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偏重于文化表现形式,相当程度地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体系建设,对文化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发展民族文化的措施不够有力;

二是少数民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对整理和挖掘文化遗产、推动经济发展起不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是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的基本途径,也是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重要保障措施。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加强各级各类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牧区电影放映、农(牧)家书屋等工程,奠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要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网络,开辟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和完善一批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服务平台和文化活动平台,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

要做好少数民族语言电影电视片的创作翻译、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和少数民族戏剧节目的编创工作,保障群众文化权利,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要加强民族教育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做好双语教学工作。

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变嵌入式文化活动为内生式文化活动,激发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的内生动力,发挥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作用,增强持久发展能力。

各级政府要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在经济社会支出中的适当比例,切实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经费保障工作。

(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及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文物保护工作。

注意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物调查,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文物保护单位,形成国家、省(区)、市(州)、县级文物保护体系。

要注意挖掘文物古迹的内涵与价值,从大历史、大文化的角度看待文物古迹,从新的视角评价文物古迹,特别要注意从少数民族自身的历史发展认识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

要加大各级文物的保护力度,各级财政部门都应设立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增加文物保护的投入。

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意在保护基础上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

二是做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域,由于文化发展方式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更多地采用口头传承的方式,生产生活用品也更多地采用手工方式来完成,也更容易受到现代文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冲击,更容易在现代生活中流失。

要健全和完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大传承人规模,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

对特别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藏族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等,应设立专门研究机构,增加财政投入,拨付专项资金,进行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使之在传承基础上发扬光大。

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鼓励采用生产性保护方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群众增收服务。

要注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相对富集地区,采用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办法,采取综合措施,做整体性保护。

三是突出强化教育功能,发挥文化遗产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作用。

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把保护发展文化遗产与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性研究。

文化的差异看起来是表现形式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文化体系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经过众多学者两千多年的努力,儒家学说为主要代表的汉族文化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和挖掘。

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概括总结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和渗透到社会各方面的文化现象,重视各民族民间文化体系建设。

中国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群众性信仰宗教的民族,在长期信仰宗教过程中,宗教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为核心的部分。

要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对待宗教,肯定宗教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贡献,挖掘宗教教义中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解释,发挥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要重视宗教寺院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条件地加以保护。

要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不断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要落实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建议国家设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体系建设,为少数民族文化增添持久发展动力。

(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必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要深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国有文化企业,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要依托优势文化资源,发展有浓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品类、歌舞类产业和动漫产业,要依托丰富的文物古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要把发展文化产业与促进文化事业和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结合起来,借用市场的力量,挖掘和整合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形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创造出了五彩斑斓的生态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的生态文化曾在特定时期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起到过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日益受到现代工业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生态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扬弃,建立起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文化。

一、中国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与类型

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类生态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普遍性和规律性,而且对于我们制定正确的生态环境政策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实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真正含义。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

”而学者郭家骥则在《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对生态文化作过这样的定义:

“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袁国友先生进一步把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解析为三个层面,即观念、意识形态层面、制度(风俗习惯、节日、体制等)层面和物质的层面。

笔者认为以上两位学者都从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文化作出了自己独到的定义,尽管措辞不一样,但异曲同工,大同小异,基本涵盖了生态文化的各个层面。

其实生态文化,简单地说就是:

各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影响和产物,包括蕴含各民族相互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等。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生态文化。

首先,许多民族文化中都有神灵崇拜和神山崇拜的现象。

比如彝族撒尼人的密枝节(也称祭密枝),就蕴含有比较明显的环保意义和功能。

密枝节,其实就是撒尼人一年一度的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

祭祀的对象为撒尼村寨附近的一个密枝林,即树木茂盛的森林,密枝林在撒尼人心目中是神林,林中的一草一木都具有神性,因此任何村民都不得乱伐林中树木甚至连草也包括在内。

如果冒犯了密枝林,必将遭到密枝神的严厉惩罚。

由于有了这一宗教祭祀活动,彝族撒尼村寨的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而由于植被得到了保护,土壤的含水量就有了保障,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除了彝族撒尼人的神林崇拜体现出的生态文化外,主要分布于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如:

纳西、白、傈僳、普米、独龙、拉祜、怒、基诺等族都有形式不一的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

就全国范围来说,比如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也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

这些表现于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生态系统出现了脆弱的平衡。

其次生态文化主要表现为各民族所归属的经济文化类型。

按著名学者林耀华先生的划分,在中国主要存在三大经济文化类型,即主要分布于北方的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西北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和广大东南部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在这些生产、生活方式中,属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刀耕火种文化体系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

传统的刀耕火种也即无轮作刀耕火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粗放型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落后生产方式。

这种生态文化曾在某些地区一定时期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但自从这些民族采用长期轮歇耕作之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就得到了扭转。

森林系统与农业生产系统之间出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中存在的与现代生态文化不符的消极因素

新中国建立以来“除四旧”、“文化大革命”等各种政治文化运动频繁。

一些地方动辄把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冠予“迷信”而进行打压,致使一些民族放弃了原来的宗教信仰。

没有了原始宗教信仰约束的少数民族同胞在对待有限的生态资源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失去了原始宗教信仰,当地生态环境特别是山地森林遭到破坏的程度更严重。

除此之外,通过考察许多少数民族的蕴含生态文化意义的风俗习惯和祭祀活动后,我们发现蕴含于这些活动与制度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还很朴素和淡薄。

换名话说,这些环保意义只是这些活动的附带产物和“意外收获”,而非这些宗教祭祀活动的原旨所在。

另外,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的约束教化作用只停留于习惯法所及的层面,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还有较大的距离。

三、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方向及措施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的平衡。

但由于传统生态文化存在以上这些消极因素,因此必须创新。

笔者认为传统生态文化必须向现代生态文化转换,这也是传统生态文化能否继续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

而要进行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并不是说要全盘否定传统生态文化,而是重新审视传统生态文化并对之进行扬弃。

要做到这些,就首先必须考虑到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并以现代生态观念武装我们的头脑。

在这方面,分布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撒尼人正在对他们的传统的祭祀活动——密枝节进行创新。

他们将在只强调禁止破坏密枝林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增加植树造林这一活动。

石林彝族撒尼人的这一做法将为许多具有类似原始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信只要各民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现有的生态文化资源,就一定能找出一条传统生态文化创新的路子,并因之而为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