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9143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发现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践活动法

  2.( )是指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

  A.课堂规范

  B.课堂纪律

  C.课堂气氛

  D.课堂管理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B.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但以前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4.人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其中( )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A.童时期

  B.少年时期

  C.青年时期

  D.成年时期

  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活动使“青少年迈上了科学思维的道路”。

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外教育( )。

  A.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D.有利于发展学习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参考答案:

1-5CCBBD

  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A.榜样

  B.说服

  C.锻炼

  D.陶冶

  7.课堂上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8.(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考试大纲

  B.人才质量标准

  C.国家课程标准

  D.培养目标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

  D.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10.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 )。

  A.教育的生产性

  三、判断简析题

  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家庭情况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

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成的小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

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1.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2.为什么?

  A.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

  B.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C.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D.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一样

  E.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1.【答案】×

  2.【答案】ABC

  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历史性

  D.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6-10DACDD

 一、判断题

  1.特郎普制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与个人独立结合在一起.采用灵活的时间代替固定的上课时间。

()

  2.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课堂越安静,学生的学习效率越高。

  4.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和必须遵循的准则。

  5.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法称为谈话法。

  6.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

(  )

  7.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8.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9.人格障碍是后天教养的结果。

  10.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11.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12.初中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到形式思维的过渡。

  13.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14.掌握学习型教学策略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一种适应大多数学习者的教学策略。

  15.学生的学习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

  1.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学校德育的()。

  A.个性性功能

  B.教育性功能

  C.社会性功能

  D.发展性功能

  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开始的,它是()提出的挑战。

  A.社会信息时代

  B.知识经济时代

  C.经济发展需要

  D.我国加入WTO

  3.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教育的()。

  A.劳动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4.中小学生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A.被动的过程

  B.乐观的过程

  C.能动的过程

  D.悲观的过程

  5.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除了“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外,()的领导方式也运用得较多。

  A.“集体中心”

  B.“学生中心”

  C.“德育中心”

  D.“教师中心”

  6.美国心理学家斯拉文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A.接受性教学策略

  B.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C.程序教学策略

  D.合作学习型教学策略

  7.根据教学评价过程中获取资料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

  A.标准化学绩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B.量化的教学评价与质化的教学评价

  C.准备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8.下列不属于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的条件的是()。

  A.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B.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

  C.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D.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9.“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教育家洛克的()。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教育漫话》

  D.《普通教育学》

  10.“温故而知新”体现的学习理论是()。

  A.迁移论

  B.效果论

  C.强化论

  D.认识论

 参考答案

  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A

  1.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低年级应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2.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也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

  3.191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我国办学形式多样,教师工资标准并不统一。

  5.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6.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7.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8.小班化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9.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律。

  10.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11.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2.个体发展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13.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14.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反应,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15.相较于大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中小学生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适合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统一思想、严格要求,才能确保他们能学习更多的知识。

  1.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

  A.个案研究

  B.观察分析

  C.案卷分析

  D.轶事记录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上课

  B.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C.备课

  D.课外辅导

  3.马克思主义关于()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A.社会再生产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劳动价值理论

  4.教育史上。

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教学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杜威

  5.下列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

  C.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

  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

  6.在教学活动中,书本和专家的指导与监督由主导作用变为辅助作用。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逐渐发挥主要作用,这体现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

  A.迁移性逐渐提高

  B.从不自觉到自觉,最后达到自动化

  C.从他控到自控

  D.敏感性逐渐增强

  7.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受到()的制约。

  A.儿童想象力

  B.儿童家庭背景

  C.儿童年龄

  D.儿童逻辑思维能力

  8.教师在教学进行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测验,这属于教学评价类型中的()。

  A.形成性评价

  B.追踪性评价

  C.随机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9.下列能够有效提高动作技能与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法与讲解法相结合的方法

  B.讲解法

  C.发现法

  D.示范法

  10.“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中首先提出的。

  A.《学记》

  B.《孟子》

  C.《劝学》

  D.《论语》

√√6-10×

√√√11-15√×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9.【答案】A

 

  1.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2.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3.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4.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程度。

  5.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6.道德行为是人们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作出反应,是衡量思想品德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志。

  7.相较于大学生的启发式教育,中小学生由于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适合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统一思想、严格要求,才能确保他们能学习更多的知识。

  8.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既是意义学习,也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

  9.初中学生的思维是形象思维到形式思维的过渡。

  10.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11.掌握学习型教学策略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一种适应大多数学习者的教学策略。

  12.学生的学习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

  13.学生的心智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

  14.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的推动。

  15.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1-5×

6-10√×

√11-15√×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张红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初中任教,刚刚参加工作,张红踌躇满志,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她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上课的资料.上网查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