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8481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统计学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表1各地区2008年城镇居民收入

地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上海

26675

11443

湖北

13153

4656

北京

24735

10662

山西

13119

4097

浙江

22727

9258

宁夏

12932

3680

广东

19733

6400

安徽

12990

4203

天津

19423

7911

江西

12866

4687

江苏

18680

7357

陕西

12858

3137

福建

17961

6196

吉林

12829

4933

山东

16305

5641

四川

12633

4121

内蒙古

14431

4657

海南

12608

4390

辽宁

14393

5576

西藏

12482

3176

重庆

14368

4126

贵州

11795

2797

广西

14146

3692

青海

11648

3062

湖南

13821

4512

黑龙江

11581

4856

河北

13441

4795

新疆

11432

3505

云南

13250

3103

甘肃

10969

2725

河南

13231

4452

2.2总体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重要比例。

中国的发展靠城市,但是也离不开农村,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最重要的就是农村居民收入问题。

农民收入关系到民生问题,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农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2.2.1中国城乡收入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下图由(附录一)得到

(图一)(图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大幅改善。

如上图所示,图一为城镇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图二为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

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攀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到1985年为739.1元,1994年为3496.2元,到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增加到15781元,相比较1978年增长了45倍;

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也由1978的133.6元增加到2008年的4761.0元,增长了近35倍。

从整体来看,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均呈增长趋势,但是,很明显,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下面我们以08年为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这一问题。

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了普遍认同,那种以损害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不可持续、代价高昂的并极可能引发社会危机,这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

但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仍然在发展中国家中广泛存在,当然也包括了中国。

而且,正是这种城市偏向政策是导致中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2.2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对比

由图三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分配并不平衡,而城乡收入差距也非常大。

我们详细分析。

对于城市,大多数城市人均收入在13000元左右。

其中上海、北京、浙江三省市的城镇居民收入最高,均超过了20000元。

而其中收入最低的甘肃省城镇居民收入也高达10969元。

(图三)

(其中字母为各省市的首字母,HN1为海南,SXI为陕西,X为城市收入)

图三-图四-图五由附录二得到。

2.2.3各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对比

(图四)

(其中字母为各省市的首字母,HN1为海南,SXI为陕西,Y为农村收入)

有图四可以看出,大多数省市农村居民收入集中于4000元上下。

其中上海、北京最高,分别为11443元、10662元。

以甘肃最低,为2725元。

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高达近四倍。

而造成这一现象最大的原因是当时历史因素、政策的偏向与地域的特点,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地域交通便利等因素,使得开放政策由东部沿海城市开始,这样也使得东部的发展先于中西部,再加上政府政策扶植等因素,造成了东西省市居民收入的差距。

2.3城乡收入差距

2.3.1城乡收入对比

(图五)

(其中字母为各省市的首字母,HN1为海南,SXI为陕西,Z为城市收入与农村收入之比)

由图五可知,城乡差距比则集中于2.5到3.0,而也有地方的城乡如云南收入比高达4.27,收入比最低的地区北京也高达2.32。

由图我们看到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

而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育投资差异与社会保障的差异。

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人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城市职工享受,而农民却很少享受。

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项重要因素。

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

我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3.2城乡不同收入水平省市所占百分比

(下图利用SAS程序【附录三】得到)

由于发展的速度不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以及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历史因素、政府政策的偏向性,各省市之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现状,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同样通过不同的分类我们看到城市收入差异与农村收入差异现状。

而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我们看到只有收入最多的农村居民收入才能与收入最少的城镇居民收入相比较,由此可知二者之间的差距悬殊。

(图六)(城镇)(图七)(农村)

在图六中a表示城镇居民收入小于12000元,b表示城镇居民收入大于等于12000元并小于等于15000元,c表示城镇居民收入大于15000元。

我们看到,有将近60%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在12000到15000之间,另有25%的省市城镇居民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对于农村,我们由图七可知,。

图中d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小于4000元,e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大于等于4000元并小于等于6000元,f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大于6000元。

有将近50%的农村居民收入在4000到6000元,还有29%的省市即9个省市农村居民收入在4000元以下。

2.3.3城乡差距总体对比

下图由(附录四)利用SAS程序得到。

其中分别表示了平均值、标准差、离散系数。

X任然代表了城镇,y代表了农村。

在城乡对比中,劳动力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劳动力流动的加强和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等政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但是,一系列不利于农村人口的政策仍然存在,例如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同时,城市利益集团的慢慢形成又影响了政府政策的选择,劳动力歧视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图八)

此图是对中国整体进行分析。

得到有关平均值等方面的数据。

到此为止我们看到了中国城乡收入现状。

就平均值而言,城市居民收入平均为14942元。

而农村居民收入为5090元,相差近三倍。

二者间标准差、离散系数等无不说明了城乡收入差距之大。

也说明了城市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不均等。

农村劳动力问题即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4政策建议

4.1加强对农村扶植政策

许多政策是不可更改的,如重工业对于城市的偏向性、城市建设等等。

但是在于此同时,我们可以增加对农村的投资。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等的投入力度;

增加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通过各种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并且使广大农民拥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4.2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把农村基础教育列入中央预算,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和办学模式,并且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让广大的农村劳动者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实现教育在农村的真正普及。

此外,还要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高农村人员素质,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近年来,中央对于农村的关注逐渐增加,也颁布了一些惠农措施,如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保持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提出新举措,除了关于大家理解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这个基础还包括对于如何把“三农”作为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贯彻统筹城乡的基本方针、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基本支撑、改善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层体系、强化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等等缩小贫富差距至关重要。

希望随着政府的不断有作为,中国发展平衡、快速前进。

附录一

表二不同年份城乡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

年份

城镇

农村

1978

343.4

133.6

1980

477.6

191.3

1985

739.1

397.6

1990

1510.2

686.3

1991

1700.6

708.6

1992

2026.6

784

1993

2577.4

921.6

1994

3496.2

1221

1995

4283

1577.7

1996

4838.9

1926.1

1997

5160.3

2090.1

1998

5425.1

2162

1999

5854.02

2210.3

2000

6280

2253.4

2001

6859.6

2366.4

2002

7702.8

2475.6

2003

8472.2

2622.2

2004

9421.6

2936.4

2005

10493

3254.9

2006

11759.5

3587

2007

13785.8

4140.4

2008

15780.76

4760.62

dataaa;

inputyearxy@@;

cards;

1978343.4133.61980477.6191.31985739.1397.6

19901510.2686.319911700.6708.619922026.6784

19932577.4921.619943496.21221199542831577.7

19964838.91926.119975160.32090.119985425.12162

19995854.022210.3200062802253.420016859.62366.4

20027702.82475.620038472.22622.220049421.62936.4

2005104933254.9200611759.53587200713785.84140.4

200815780.764760.62

;

run;

procplot;

plotx*year='

*'

y*year='

/hops=40vops=20;

附录二

dataone;

inputcity$xy@@;

SH2667511443BJ2473510662ZJ227279258

GD197336400TJ194237911JS186807357

FJ179616196SD163055641NMG144314657

LN143935576CQ143684126GX141463692

HN138214512HB134414795YN132503103

HN132314452HB131534656SX131194097

NX129323680AH129904203JX128664687

SXI128583137JL128294933SC126334121

HN1126084390XZ124823176GZ117952797

QH116483062HLJ115814856XJ114323505

GS109692725;

procplotdata=one;

plotx*city='

/

hpos=60vpos=20vaxis=10000to28000by3000;

ploty*city='

hops=60vops=20vaxis=2000to12000by2000;

plotz*city='

hops=60vops=20vaxis=2to4.5by0.5;

附录三

datatwo;

ifx<

12000thenclass='

a'

if12000<

=x<

=15000thenclass='

b'

ifx>

15000thenclass='

c'

procchartlpi=2;

pieclass;

datathree;

ify<

4000thenclass='

d'

if4000<

=y<

=6000thenclass='

e'

ify>

6000thenclass='

f'

pieclass;

附录四

procmeansmeanstdcvmaxdec=2;

varx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