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7127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生物考点解析与跟踪精练汇总必修339生态系统Word文件下载.docx

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人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人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无机环境;

能量在系统中不能循环利用;

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还需要外部投人

6.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解析】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A

〖答案〗A

7.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C、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稻—鸭—萍共作这一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主要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以及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组成;

鸭子可以以水生植物红萍为食,也可以以有害昆虫为食,因此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增大了光合作用面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所以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8.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

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和。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和,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比较,主要的缺点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生物抗药性的增加,不能一劳永逸。

生物防治主要是用引入有害生物的竞争者、捕食者或寄生者等方法来达到控制有害生物的目的,可改变生物间的关系。

鱼是消费者,可捕食植物。

挺水植物与藻类都是生产者,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基石,二者之间是竞争关系。

挺水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为动物等提供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可净化水体,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环境污染,使群落发生演替。

〖答案〗

(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

(2)藻类挺水植物消费者.

(3)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9.Ⅱ.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

请回答:

(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___________。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甲组水样中的Q2含量______于乙组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解析〗大量污水进入湖泊,使水体中的矿质元素增加,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蓝藻会爆发性增殖,增加耗氧量、争夺水体空间,使其他水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或停止,进而导致氧气缺乏,生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死亡。

白天蓝藻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大于氧气的消耗,水体中含氧量增加;

夜晚则只进行呼吸作用,使水中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溶于水,使水的pH下降。

在该生态系统中,蓝藻处于生产者的地位,浮游动物、鱼和人属于消费者。

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毒素在食物链(蓝藻-浮游动物-鱼-人)中传递。

(1)无机盐(矿质元素)阳氧

(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的pH下降大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

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

椐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

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

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和。

〖解析〗考查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富营养化。

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

其他几种植物是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

从图中可以读出不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栅藻为25℃、水绵为20℃、菹藻为15℃、颤藻为30℃。

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藻,夏季高温长势最好的是颤藻。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B组栅藻的浓度高,而其净光合作用放氧率低,最可能是栅藻密度过大导致其接受的光照强度弱所致,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另外藻类的大量死亡会导致微生物繁殖,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

〖答案〗⑴栅藻、水绵和菹草⑵菹草颤藻

⑶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⑷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11.近年来在防治稻田虫害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如①构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虽有危害水稻的病菌、害虫和杂草,但鱼的活动可起到除虫、松土和增氧的作用,红萍叶片内的蓝藻固氮可促进红萍和水稻生长;

②培育转Bt基因抗虫水稻,减少虫害。

此外,一些水稻遭遇虫害时会释放某些物质,引来天敌消灭害虫,科学家称之为稻田三重营养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在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种间关系。

(各举一例)

(2)在稻田三重营养关系中,水稻通过信息引来天敌,防治害虫。

(3)转Bt基因抗虫水稻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虫害问题,因为。

(4)画出稻一萍一鱼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解析】.考查考生对生态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考查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分析与归纳等方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图表精确表达有关生态学现象的能力,正确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生态学知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8分)

〖答案〗

(1)捕食:

虫吃水稻(或杂草),或鱼吃虫竞争:

水稻(或红萍)与杂草竞争;

寄生:

病菌寄生在水稻上;

互利共生:

红萍与蓝藻共生。

(任答对两种关系得1分,共2分)

(2)化学(3)昆虫会进化(或产生抗性)。

(4)见下图(写对图中所有的箭头给3分,(或其他草食动物);

正确写出具体生物给1分,共4分)。

二、跟踪精练

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B.生物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D.M仅代表光能,N仅代表热能,P仅代表无机盐、水、CO2等物质

2.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

制作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成分和条件见下表。

表中“1”表示有,“0”表示无。

下列相应的评述正确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光照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河泥

1

①乙成分缺失,功能不健全,存活时间可能最短;

②甲和丁的成分全面,设计合理,可以长时间地存活下去;

③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均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④四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均是封闭的,而能量的流动是相对开放的;

⑤丁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3.假设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

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

B=CB.A=B+CC.A>

B+CD.A<

B+C

D.向右弯曲直立生长向左弯曲

4.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有三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

109kJ,d含1.3×

108kJ,则a至少约含4.5×

107kJ

B

5.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6.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00m3

2

1000m3

淡水湖泊

鲰鱼

10000kg

34

3600kg

山地

甘草

1000kg

20

300kg

滩涂

沙蚕

30

500kg

A.①B.②C.③D.④

7.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的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过程

B.驱蚊草培育过程必须要用到PEG

C.用这种方法培育的驱蚊草的基因中不含内含子

D.天竺葵和香茅草是同一种物种,因为其后代驱蚊草可育

8.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A.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B.高等植物细胞放入浓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

D.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

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

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10.

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C.用蛆蛹排泄物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

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11.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

12.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碳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其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

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残死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

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1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由B到C的能量传递率是15%

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4.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

102千焦/m2/年

GP

NP

R

15.91

2.81

20081103

12.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15.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

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而其它区域却安然无恙。

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

16.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处理和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被大自然淘汰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既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7.

1,3,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18.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

甲→乙→丙→丁,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a、b、c、d(单位:

kg/年)。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丙种群个体所含有机物的平均值一定大于丁种群

B.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等于a所含的能量

C.若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20%,则b+c+d=0.2a

D.甲的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

1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草原返青时的“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可以采食的信息

C.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

20.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

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21.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和。

(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

该生态系统的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

为什么?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4)不同(1分)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2分)

22.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秸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

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3)在生态系统中,基本组成元素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不断循环,为什么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4)下图a是某段时间内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的种群增长率曲线,请在下图b中画出这段时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1)太阳光能

(2)标志重捕法

(3)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

(4)如右图所示

23.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请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第②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

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

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

(1)细菌

(2)食草虫、线虫、海螺

(3)一龄幼虫(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

(5)下降

24.

发生汶川大地震的龙门山地震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80%的大熊猫种群、我国近1/5的特有种子植物属种(如久负盛名的珙桐)均分布于此。

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后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还出现了200米宽、1公里长、30米厚的大型泥石流带。

下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

y)。

(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它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可知营养级____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4)试分析相关泥石流带对该区域熊猫繁殖造成的可能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生态工程原理,震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恢复应注意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