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5990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9.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0.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铁木真D.赵构和忽必烈

11.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13.《宋史》记载:

“……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火药B.印刷术

C.造纸术D.指南针

14.下列内容不属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15.“宣德化而柔远人,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活动,都是以此为中心而展开.该材料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其中正确的是

①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②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③友好交往,促进交流;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6.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初疆域南到(  )

A.台湾岛B.海南岛

C.南海诸岛D.库页岛

17.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文、文字狱D.闭关锁国

18.如果清王朝是一座高山的话,乾隆帝就是站在山巅的那个人。

对西北边疆的巩固为他的文治武功又添了绚丽辉煌的一笔,这一事件是 (  )

A.台州大捷B.收回台湾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平定准噶尔部

19.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②当时的江南地区有不少人从事纺织行业

③当时,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④商业十分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20.“桃花诗社柳絮词”源自某明清小说的第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该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西游记》D.《红楼梦》

二、综合题

21.自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措施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加强了皇权

清朝(雍正帝)

B

它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

(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请完成材料三表格中A,B两处的填空。

A:

B: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2.在我国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国力强盛。

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向往。

……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

这些远征大大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和富足。

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李光耀

材料四:

(清朝前期)在广州,外国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他们在十三行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

(2)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宋朝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3)材料三评述的这一历史事件有着怎样的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3.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

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它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一板印刷,一板已布字。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2)栏目二材料中描述的是哪一项科技发明?

它的发明者是谁?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两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24.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两宋时期,农业和商业和前代相比,都有很大的发展。

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

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哪种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说说宋代都城的商业和唐都长安城的商业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3)清朝前期的商帮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请举出清朝前期的两个大的商帮?

三、论述题

25.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来侵略,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请回答:

(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形,清朝皇帝组织什么反击战打败沙俄,并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什么条约解决了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

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期创立科举制,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朝创建有科举制和隋朝大运河,故答案是A。

2.C

【详解】

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当时有敢于直言的魏征,他前后进谏200多次,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因此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故C符合题意。

多谋善断是指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故A不符合题意。

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在隋朝,故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

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

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

A铁农具是春秋时期的工具;

B水排是东汉时期发明的,C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

故选D。

4.A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最终导致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符合题意;

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5.A

考查点:

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开元全盛日、小邑万家室”,开元是唐玄宗年号(718—741年)。

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A符合题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是李白送别友人的诗。

B不符合题意;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是李白写的一首赠日本友人的诗。

C不符合题意;

“千歌万歌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描述的是唐玄宗爱好歌舞的史实。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依据题中时间限制“宋代”,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置诸路转运使掌一路财赋,并监察地方官吏,D项符合题意;

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A项不合题意;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B项不合题意;

通判是指一个官名。

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7.C

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在北宋的东北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C符合题意,BD排除;

金灭辽,与西夏、北宋并立,A排除。

故选择C。

8.C

依据所学可知,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大将兀术,取得了郾城大捷,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后撤,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他捍卫了人民的利益,故C符合题意;

他对皇帝忠心耿耿、他遭到奸臣的谋害、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不是人们纪念他的根本原因,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9.B

根据题干信息:

“江西景德镇瓷窑”,“交子、会子等纸币”“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北宋前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交子、会子等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南宋时期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例如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

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0.A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就是宋太祖;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的杰出首领铁木真完成了蒙古统一大业。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

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故A符合题意。

赵构是宋高宗,忽必烈是元世祖,与题干不符,故BCD不符合题意。

11.B

根据所学可知,隋朝结束了五代的战乱,而元朝结束了宋代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故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①正确;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而隋朝不是,故②错误;

根据所学,两个朝代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的科举制,元朝创立了行省制,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③④正确;

故B项正确,排除ACD。

12.C

根据所学可知,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活动的场所,北宋时期随着商业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出现了瓦子等与经济文化生活有关的娱乐场所,,C项符合题意;

科举、民族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瓦子出现的时期是北宋,而不是明清;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A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火药发明的相关史实。

根据所学知识,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箭、火枪、火炮等。

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位】

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

1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清的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ABC都符合明清八股取士规定,故ABC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选D

1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所以①和平使者,扬威异域、③友好交往,促进交流,与郑和及其远洋活动相符;

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②探寻新路,寻找黄金、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与欧洲新航路开辟有关,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C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疆域,清朝前期是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所以答案是C。

17.C

17-18世纪是我国明清统治时期。

明清时期我国实行思想文化的专制措施——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八股取士将科举出题范围局限于四书五经,且不允许考生自由发挥,因此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而文字狱则是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在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再过问政治,也不敢表露个人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和学术的发展进步。

因此C正确。

焚书坑儒是秦朝时期的文化专制措施,时间不符,A错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文化专制措施,时间不符,B错误。

闭关锁国是清朝对外政策而不是文化政策,主题不符合,D错误。

综上,故选C。

18.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故C符合题意。

A对应的是明朝戚继光抗倭,B对应的是明清之际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D对应的是康熙帝的功绩,故ABD不符合题意。

19.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明清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商业十分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如徽商、晋商。

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发生在宋朝,表明宋朝经济重心南移,故排除。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D

此题考查《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点。

依据题干“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结合所学知识,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描写了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通过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故选D。

21.

(1)三省六部制。

(2)行省制度。

(3)A: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立军机处。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1)根据材料一的图示信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故A处是废丞相,权分六部。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故B处是设立军机处。

(4)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相互制约,元朝的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获取图片信息,认识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元朝的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

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认识明朝废除丞相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的目的都是加强君主专制。

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认识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22.

(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举两例即可)

(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

市舶司。

(3)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4)闭关锁国;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如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华文化;

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外国商人在华的活动也受到严格制约。

23.

(1)故官(紫禁城);

明长城

(2)活字印刷术;

毕异

(3)图一:

(天工开物》;

图二:

《本草纲目).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等,(育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它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可知建筑是紫禁城。

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

清朝继续沿用北京作为都城。

北京城的建筑,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由“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防御工程,亦称边墙”,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明代长城城墙为主体,防御边塞外敌,亦称边墙。

(2)依据栏目二“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结合课本所学,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成陶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用来排版印刷,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依据图一中的文字“宋应星”,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业百科全书”。

依据图二中的文字“李时珍”,结合课本所学,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的插图,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依据前面材料:

我国劳动人民修建了北京城、明长城;

劳动人民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科学家宋应星和李时珍著有传世名著。

得出: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杰出的科技成就;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等。

24.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水稻。

(2)宋代都城的商业更加繁荣,街道和宅巷都可以开设店铺,突破了唐朝商业区只局限于市的范围;

商业的兴盛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方便和丰富人民的生活。

(3)晋商、徽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