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557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二轮生物练习种群群落与生态环境Word下载.docx

 

(多选)19.(2020·

威海二模)经过连续多年大力度治理后,某湖泊水质明显改善,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富营养化状态稳定在轻度。

下列关于湖泊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施加饵料等有机物中的能量

B.湖泊中的固氮细菌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固定转变成氨及铵态氮,经过这样的处理和加工,便可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和利用来合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磷脂和核酸等成分

C.研究湖岸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然后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

D.人类活动使排入湖泊的磷过量会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它们遮光耗氧,将导致水体中全部生物死亡

答案.CD

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全部来自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染物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A错误;

固氮细菌把氮气固定形成的氨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需要转化为铵盐或硝酸盐才能被植物吸收,B错误;

研究湖岸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然后采用记名计算法进行统计,C正确;

人类活动使排入湖泊的磷过量会造成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过多的藻类植物覆盖在水面遮蔽阳光,使水下的植物因缺少光照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水体中溶氧量降低,水生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大量的动植物遗体需要更多的分解者分解,消耗了水体中更多的氧气,最终将导致水体中全部生物死亡,D正确。

10.(2020·

聊城二模)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依据群落演替的规律在不冋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以改造盐碱地

B.立体农业主要运用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尽量选用本地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以避免外来物种人侵造成不良影响

D.将废弃物资源化,如垃圾分类回收,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的植物,可以改造盐碱地,A正确;

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B错误;

城市绿化时选择本地树种,可以避免外来物种入侵造成不良影响,C正确;

将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正确。

11.(2020·

天津一模)一种角蝉幼虫和蚂蚁长期栖息在一种灌木上,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

科学家随机选取样地中一半灌木,将上面的蚂蚁捕净,另一半灌木不做处理,统计角蝉幼虫数量变化,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题中食物链是灌木→角蝉→蚂蚁→跳蛛

B.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C.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灌木

D.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将持续增加

跳蛛捕食的是角蝉,不是蚂蚁,A错误;

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是蚂蚁的食物,同时蚂蚁也保护角蝉幼虫不被跳蛛捕食,所以角蝉幼虫和蚂蚁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正确;

蚂蚁所摄取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角蝉幼虫分泌的含糖分泌物,C错误;

有蚂蚁时角蝉幼虫数量会增加,但是环境资源有限,不会持续增加下去,D错误。

德州一模)麻雀是中国最常见、分布最广的鸟类,属于留鸟,不进行季节性迁徙。

某地区的麻雀有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等不同种。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所有麻雀属于一个种群

B.利用标志重捕法可精确计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

C.季节变化不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

D.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答案.D

家麻雀、树麻雀、黑顶麻雀、山麻雀是不同种,则该地区所有的麻雀不属于一个种群,A错误;

利用标志重捕法可估算出家麻雀的种群密度,B错误;

季节变化影响黑顶麻雀的种群密度,C错误;

山麻雀在觅食区集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正确。

泰安三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净零排放

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而不是大力植树造林,A错误;

温室效应是增加了CO2从生物群落到大气的排放,从而破坏了碳循环的平衡所致,由于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所以温室效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B正确;

岛国的CO排放量一般要低于内陆国的,岛国受温室效应影响更重的原因是岛国被海洋所环抱,温室效应最终会导致海平面升高,C错误;

由于要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净零排放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D错误。

(多选)9.(2020·

济南一模)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结构中重要组成结构,在其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B.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种类和层次,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D.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答案.A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A错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均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B正确;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种类和层次,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会增强,C正确;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日照一模)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是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的有效手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投放菌剂中的微生物属于分解者

B.投放菌剂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投放菌剂有利于提高农田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D.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分解农药的单个细菌菌落

投放菌剂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农药属于分解者,A正确;

该菌剂可以降解农药,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

该菌剂由多种微生物组成,投放菌剂有利于提高农田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C正确;

可以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分解农药的单个细菌菌落,D错误。

泰安一模)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所丛林中的房子里,将一只没有交配的雌蛾扣在一个纱罩里,尽管当晚风雨交加还是有40多只雄蛾穿过风雨赶来交尾,第二天,在雌蛾周围洒满樟脑丸和汽油,一点也不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的兴趣。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扰乱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

B.该实验证明雌蛾能发出行为信息

C.该实验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D.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利用雌蛾分泌的物质干扰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

雌蛾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B错误;

雌蛾分泌的某种物质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D正确。

5.(2020·

北京一模)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

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

2005年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它们以大型种子为食。

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73~2006年该岛上中地雀鸟喙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1977年旱灾诱发了中地雀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鸟喙变宽

C.2005年后,中地雀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

D.大地雀入侵后与中地雀竞争,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

由题干信息可知:

在1973-2006年之间由于该岛发生了两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因此可导致岛上中地雀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正确;

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而非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

2005年后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

2005年后共存于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而存在协同进化可能改变其鸟喙进化方向,D正确。

海淀二模)种群和群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下列描述系统特征的术语中,用于群落水平的是

A.出生卓和死亡率

B.物种丰富度

C.年龄结构

D.环境容纳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特征,A错误;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鉏成是区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正确;

年龄结构是种群特征,可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C错误;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错误。

聊城二模}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

B.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盐碱地植被较少,生产者同化量较低,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A正确;

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化,营养级数目增多,食物链不会缩短,而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与食物链长短无关,B错误;

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

盐碱化草地的改造过程,随着群落的演替,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D正确

19.(2020·

全国Ⅰ)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答案.A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

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

一些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

土壤小动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以参与碳循环,D正确。

4.(2020·

淄博二模)种群研究的核心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它与种群的特征有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一地域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B.某一草原,野兔的迁入和迁出直接决定其种群数量

C.研究某种鸟的年龄组成能够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在某一地域大量释放经绝育后的雄蚊,是通过控制性别比例控制其种群数量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故调查某地域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A正确;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死亡率可直接决定某种群的种群数量,B正确;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一般而言,幼年个体占的比例大,种群数量将增加,反之则减少),C正确;

释放绝育后的雄蚊主要是通过降低有效的交配来控制出生率,进而控制其种群密度,D错误。

石景山二模)水稻泥鳅共作是将水稻种植和泥鳅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对稻田杂草和害虫进行扰动和取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杂草、泥鳅和害虫构成一个群落

B.引人泥鳅不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此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D.此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群落是指冋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错误;

泥鰍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对稻田杂草和害虫进行扰动和取食,屬于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

此模式没有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C错误;

水稻泥鳅共作是将水稻种植和泥鰍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2.(2020·

日照二模)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多样性与基因突变有关,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关

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竟争实现的

C.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不利,但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隔离的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所以基因多样性与基因突变有关,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可以形成新的物种,所以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进化有关,A正确;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错误;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的进化,对被捕食者也是有利的,C错误;

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地理隔离也可以使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错误。

14.(2020·

山东联考)灰沼狸生活在南非,营集群生活。

一些个体在群中其他个体取食时,占据高处放哨。

放哨者通常第一个发现接近的捕食者,并且发出警告声后,迅速到达安全的地方。

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A.站岗放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

B.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互利共生关系

C.实验结果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

D.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灰沼狸的站岗放哨属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动物的声音、动作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是利己又利他的动物行为,A正确;

站岗放哨者与取食者是同一种生物,而互利共生为种间关系,B错误;

甲乙两组实验对比,说明站岗放哨的频率和时间与是否经历过站岗放哨无关,C正确;

站岗放哨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威海二模)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某作物农田划分为三个区进行一年的实验研究。

实验处理如下:

常规区:

频繁化学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9次;

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喷施化学杀虫药剂4次;

实验2区:

植物源药剂(生物农药)减施防治,喷施药剂4次。

三个区线虫数量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数量以及种类,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

B.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有利于线虫生存

C.在0~20cm土壤中,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生物防治

D.>

20cm土壤中,图示三种防治措施对土壤线虫无显著影响

答案.ABD

许多土壤中的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A正确;

据图分析可知:

在0~20cm土壤中减施防治在三种处理方法中线虫数量最多,故该防治方法有利于线虫生存,B正确;

图示处理中并无生物防治的数据,故无法得出植物源药剂防治效果优于生物防治的结论,C错误;

据图分析可知,>

20cm土壤中,图示三种防治措施对土壤线虫防治相差不大,无显著影响,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