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5424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技术学科会考资料要点Word格式.docx

【理解】

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该决定了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部分行为包括:

⑴“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⑵“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⑶“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⑷“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⑸“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⑹“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⑺“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⑻“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

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⑼“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⑽“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⑾“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

三、信息技术

1.信息加工技术发展的两次突破。

第一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

第二次突破——从使用机械设备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加工。

2、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

3、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光线传播:

到目前为止光纤通信是高速度、大容量传输信息的最佳通道。

光纤具有传送信号快、保密性强、抗干扰性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4、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实例。

(1)知道计算机可以应用的技术领域大致有哪些,例如:

影视特技、机器人应用、人脸识别、超级计算机等;

(2)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对国家的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就一直雄居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之首。

是此计算机连续第六次称雄。

5、因特网的应用实例。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3-4种因特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获取信息的渠道

1、信息获取的步骤。

在搜集信息之前,先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要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不同的信息来源。

选择信息来源时,一方面要考虑更高效地满足信息需求;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范围。

2、信息获取的方式。

明确知道有两种方式,分别是直接获取和间接获取。

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直接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我们经常参加的实践和参观等活动,都是在直接感受和获取信息。

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甄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3、获取信息的常用渠道。

⑴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⑵通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

⑶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

⑷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

⑸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

⑹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

了解这些渠道的存在,能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进行具体的应用。

4、数字化过程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过程,就是利用一些必要的仪器设备把各类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也称为模拟信号)再经过采用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最后进入计算机中存储。

5、信息数字化以后,信息所具有的特点。

根据具体实例,能够理解这些特点的存在。

易于表示和存储;

易于处理和检索;

易于传播和集成;

易于获取和共享。

6、文字信息文件的常见格式【掌握】

文本格式:

.doc格式。

纯文本格式:

.txt。

两种格式文件的区别是什么。

7、声音文件的常用格式【掌握】

声音采集到计算机里,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由于用途不同,采取的压缩和编码方式不同,声音文件有多种格式。

WAV 

格式;

MID格式;

MP3格式;

CDA格式;

RA格式;

数字音频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声道等几个因素。

常用的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及44.1kHz三种。

8、图形图像文件的常用格式【掌握】

BMP格式;

GIF格式;

JPEG格式;

TIFF格式等

9、视频文件的常用格式。

【掌握】

avi格式、mpg格式、wmv格式、mov格式、rm格式等

五、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

1、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方式【理解】

⑴WWW服务。

了解WWW提供的主要是浏览服务,需要使用浏览器软件;

⑵电子邮件服务。

注解:

(1)“电子邮件”的英文写法;

电子邮件的功能;

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及其含义;

⑶FTP服务。

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

⑷BBS服务与博客服务。

2、基于因特网的其他服务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适当补充当下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因特网服务内容,可以让学生简单了解“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3、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对搜索引擎的后台工作原理,有简单的认识。

4、使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的方式。

几类搜索方式的具体应用。

5、网上获取信息的操作技巧。

⑴一定要有目的性。

⑵先分类以利于查询。

⑶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

⑷在搜索引擎中运用查询技巧。

6、威胁信息安全的常见因素。

通过对实例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对下列提到的四种因素加以认识。

人为的无意失误;

人为的恶意攻击;

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7、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法。

通过对实例的学习和认识,能够对教材中提到的六种方法加以理解。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

安装补丁程序;

安装安全防护产品;

提高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

及时备份数据。

8、计算机的防病毒措施。

【应用】

例如:

防火墙的安装与维护,杀毒软件的维护与使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切实地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甄别信息的方法

1、因特网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双面影响。

能够正确理解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能举出实例并加以说明。

2、网络信息污染的主要表现。

信息超载和信息“垃圾”,学生应有所认识。

日常学习中的有效判断。

3、信息价值论的核心。

信息的价值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准确性,这是信息价值论的核心。

4、正确使用网络,遵守网络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了解公约内容,能够在实际行为中遵守。

七、探讨信息管理

1、信息管理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手工管理方式、文件管理方式、数据库管理方式。

【了解】

2、文件管理信息。

在管理文件过程中,通常是将信息资源进行简单分类,并建立目录结构,然后将信息分类保存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3、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使用“树形目录结构”及“按文件名访问”的管理技术。

4、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特点。

能够很到地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及高效检索,而且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数据共享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数据的重复问题,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数据的重复造成的数据不一致现象。

八、数据库

1、数据库管理的软件【了解】

知道Access是数据库管理软件。

2、Access数据库文件格式(.mdb)【掌握】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知道.mdb为数据库文件的扩展名。

2007版本以上的文件格式为.acc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记录和字段的关系。

理解“一条完整数据称为一个记录”,“记录可以有多个属性(字段)”。

九、策划表达方式

1、信息的呈现形式。

知道有文本、图表、图像、音频、视频这五种形式。

能够区分这几种呈现形式。

2、文字在文字处理软件中加工与表达。

在Word(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中,对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3、数据表格表达方式的优点。

数据表格表达是一种数据结构化的表达方式,具有清晰易读的特点。

4.网页的主要特点。

非线性、网状结构。

十、制作电子作品

1、多媒体常用软件【掌握】

文本常用处理软件:

Word、WPS、记事本和一些网页制作软件等。

图形图像常用处理软件:

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等

声音常用处理软件:

CoolEdit等

视频常用处理软件:

会声会影、PremierePro等。

动画常用处理软件:

Flsh、3DMAX等。

十一、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

1、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基本部件,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CPU的主频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CPU的时钟频率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CPU主要参数单位Hz(赫兹),如:

4GHz。

2、主板的作用。

为CPU、内存条、各种功能卡(显示卡、声卡和网卡等)提供安装插槽;

为存储设备、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外部设备提供接口。

3、内存(RAM、ROM)

理解作用和区别。

(1)计算机配置表中的内存指的是随机存储器(RAM)。

RAM主要用来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输入或输出数据和中间计算结果,并与外存储器之间作数据交换。

(2)只读存储器(ROM),内置在主板上。

4、硬盘【了解】

了解其作用、性能和相关指标。

(1)文件存储的基本单位Byte。

如1TB或512GB(远远大于内存数百倍)

(2)硬盘的性能包括存储容量、访问时间、转速以及接口类型等因素。

(3)一般来说,硬盘的转速越快,访问时间越短,性能就越高。

5、显卡、显示器

(1)了解显卡的主要作用。

是一个控制计算机发送信号到显示器的扩充插件板,能够分担CPU的部分任务。

(2)了解显示器的分辨率表示形式如800*600(像素)。

分辨率:

指构成图像的像素数目。

显示的分辨率越高,图像越细腻。

单位:

像素数/每英寸。

6、声卡【了解】

主要作用是将声音文件中的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信息号,将声音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声音文件。

第二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Java部分)(选修Java的学生)

一、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理解】

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脑中收集信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推理→采用方法和步骤解决。

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

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设计算法(设计步骤)→程序设计。

三、算法

1、算法的定义: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2、算法的结构:

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和输出数据。

3、算法的表示:

自然语言、伪代码和流程图。

4、流程图:

是用图表示算法的一种工具。

流程图中常用的符号。

四、编写与运行一个完整的Java程序的流程【掌握】

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运行程序。

五、程序设计基础

1、Java的程序结构【掌握】

Java程序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

⑴以双斜线“//”开始的语句;

⑵publicclassj_ou程序的主类;

⑶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主方法。

2、数据类型【掌握】

数据类型是数据的表示和存储形式。

每一个数据都属于一个特定的数据类型。

Java提供了四种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型、浮点型、字符型、逻辑性。

3、变量【掌握】

①变量

变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其值可以被改变的量,通常用来记录运算中间结果或保存数据。

变量包括变量名、变量值两部分。

变量名就是用户自己为变量定义的标识符,而变量值则是存储在用变量名中的数据。

②声明变量

变量必须先声明后使用。

变量声明是要告诉编译器根据数据类型为变量分配合适的存储空间。

变量声明包括为变量命名,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如果需要还可以为变量指定初始值。

声明变量的格式如下:

数据类型变量名1[,变量名2,…];

数据类型变量名1[=初值][,变量名2[=初值],…];

③变量命名原则

变量名必须以字母开头,后跟字母或数字。

变量名不能和Java关键字同名。

④数组变量

数组是一个包含多个值的变量。

任何变量都可以在数组中使用。

数组的尺寸没有最大限制,也不要求成员变量连续索引或者赋值。

数组是基于0的:

第一个元素的下标以0开始。

数组变量命名:

数据类型数组名[];

4、运算符【掌握】

⑴算术运算符:

+、-、*、/、%、++、--等。

++自加和—自减(特别注意)。

⑵关系运算符:

==等于、!

=不等于(特别注意)

⑶逻辑运算符:

&

(与)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

|(或)当两个操作数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

只要有一个操作数为真,结果就为真。

⑷赋值预算符:

将赋值运算符“=”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运算符左边的变量。

六、程序基本控制结构【掌握】

程序只有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分支(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

在顺序结构的程序中,算法的各个步骤是按语句规定的先后顺序执行的。

(一般是由上到下的执行顺序)。

2、分支(选择)结构

当程序执行到某一个步骤时,可能需要对当时的处理结果进行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再去执行不同的程序块。

在程序设计中,判断可以使用分支机构来实现。

Java语言用if语句来实现。

if(条件表达式)

{语句组1

}

Else

{语句组2

条件表达式的值为逻辑型(ture或false),当条件表达式的值值为ture时,程序执行语句组1;

否则,程序执行语句组2。

3、循环结构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重复执行某些程序段,这可以使用循环语句来实现。

被重复的程序段称为循环体。

循环一般是有条件的,即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执行循环体,或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不再执行循环体。

Java语言支持三种循环结构类型:

for、while和do…while。

一个循环语句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初始化部分:

用来设置循环的一些初始条件。

循环体部分:

这是重复循环的一段代码,可以是单一的一条语句,也可以是多条语句(语句块)。

终止部分:

通常是一个逻辑表达式,进入一次循环前要对表达式求值。

如果该值为真,就进入此次循环,否则将终止整个循环。

⑴for循环

for循环的格式如下:

for(循环变量初始化;

终止条件表达式;

循环变量增量)

{

语句或语句块;

for循环的逻辑流程图:

for语句执行时,首先初始化循环变量,然后判断终止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值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或语句块,然后按照增量更新循环变量的值。

完成一次循环后,重新判断终止条件表达式的值,如果值为false,则退出循环语句。

⑵while循环

while循环的格式如下:

while(条件表达式)

{

语句或语句块;

}

while循环的流程图:

while循环是一个条件循环。

While语句首先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当值为true时,执行循环体,否则就跳出循环语句。

在循环体内,一定要有改变条件表达式的语句,以防止死循环。

⑶do…while循环

do……while循环的格式如下:

do

}while(条件表达式);

do……while循环算法流程图:

do……while语句首先执行循环体,然后计算条件表达式的值,当值为true,则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值为false,就跳出循环。

for循环是一种计数循环,它适用于已知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

而while循环与do循环适用于循环次数事先不可确定的情况,或者用于处理各种条件控制的循环。

七、算法的常用方法【掌握】

1、解析法

通过分析问题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抽取出数学模型,得出解决问题所需的表达式,然后设计程序求解问题的方法。

2、穷举法

穷举法的基本思想是: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确定答案的大致范围,在此范围内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逐一验证,直到全部情况验证完。

适合用穷举法求解的问题是:

问题的可能答案是有限个,而且这些可能的答案必须是事先知道的。

在程序设计中,穷举法主要通过循环语句来实现。

第二部分算法与程序设计(VB部分)(选修VB的学生)

四、程序设计基础

1、VB程序的组成部分

数据类型说明部分;

数据的输入部分;

数据的处理部分;

数据的输出部分。

2、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型、长整数型、单精度实型数、双精度实型数、日期型、字符型和逻辑型。

3、变量

变量就是命名的内存单元位置。

在VB中,变量必须由英文字母开头,后面则可以由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组成,VB系统对命名中英文字母的大小写不加区分。

变量说明:

Dim变量As类型

4、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五、程序基本控制结构【掌握】

1、程序的顺序结构

执行时按语句程序的顺序执行。

即当执行第一条语句后,必须从第二句语句继续,顺序执行所有的语句,直到执行完最后一条语句为止。

顺序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在这个结构内按由上到下的书写顺序执行,它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2、程序的选择结构

VB语言用if语句来实现。

if(条件表达式)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if

常用的逻辑运算符:

And(与)当两个操作数都为真时,结果才为真。

Or(或)当两个操作数都为假时,结果才为假。

3、程序的循环结构

⑴for循环语句

For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

Next循环变量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①循环变量被赋予初值。

②判断循环变量是否超过终值,如果超过,则退出循环执行Next后面的语句;

如果没有超过则执行循环体。

③遇到Next语句,则循环变量增加一个步长,转到②,继续循环。

For循环语句,它适合于知道重复次数的循环。

⑵Do循环语句

不知道重复的次数的循环。

Do

循环体

LoopUntil循环终止条件

Do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每次进入循环都是从Do命令开始,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判断是否满足循环终止条件,若满足条件则退出循环,否则继续循环。

Do循环命令的循环体中必须有能够改变循环终止条件的语句。

六、算法的常用方法【掌握】

第二部分多媒体技术(选修_平面图像与视频技术的学生)

一、多媒体

1、多媒体的概念

能够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构成一个交互的统一整体,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2、多媒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集成性

主要是指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的集成。

通过多种媒体的融合,触动我们的各种感官,使我们得到信息。

数字化

把分散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各种媒体信息,读入计算机才能进行加工和整合。

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多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将各种媒体进行加工、处理和集成,就是因为它首先将各种媒体信息进行了数字化采集、编码和存储。

这样,各种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统一到数字编码上,才能实现多种媒体的集成。

交互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

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

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Text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