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5102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国防教育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解除警报:

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

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

包括战时和平时。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

三防:

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

噢!

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二、核武器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

空中爆炸;

地面(水面)爆炸;

地下(水下)爆炸。

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

四、资料介绍

核武器还包括:

电磁脉冲弹、伽玛射线弹、感生辐射弹、冲击波弹、红汞核弹、三项弹。

五、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仅为1-5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1996年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

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

3.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教学重点

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方法。

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

教学方法和手段

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

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二、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

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

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要做到:

1.立即切断电源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

三、核袭击时的防护

见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

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

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1和2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

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

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

巨大响声过去后,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或迅速远离爆心。

室内人员的防护方法:

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应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当有地震突然发生时,也可以按室内防护的方法去做,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卫生间躲避,那里管道多,支撑力强,这样也能减少伤亡。

四、核袭击后的行动

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

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

沾染区内坚决不许:

(1)吃食物;

(2)喝水和饮料;

(3)吸烟;

(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

3.消除放射性沾染。

(二)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

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

四、对核泄漏和自然灾害的防护

(一)对核泄漏的防护:

主要是防核沾染,防放射性尘降,撤离沾染区。

(二)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第四课化学武器的防护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化学武器使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

2.使学生清楚对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方法。

3.使学生清楚一旦染毒后如何消毒。

教学重点: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消毒。

教学难点:

化学武器中毒后的急救。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

引言:

化学武器是一种杀伤途径多,防护难度大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为避免或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应学会及时地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方法,掌握多种正确的防护手段和消毒、急救的措施。

一、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

(一)观察投放迹象。

(二)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三)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二、防护

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

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

二是个人防护。

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

三、消毒

(一)对人员消毒。

(二)对染毒服装消毒。

(三)对染毒食品消毒。

(四)对染毒水消毒。

四、急救

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

救护中毒人员时,一般应先给其穿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人员继续吸入毒剂;

根据中毒症状判明毒剂性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急救,并迅速将中毒人员移出染毒区。

练习:

1.敌化学武器袭击时,个人防护,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尔后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人员皮肤消毒时,先用_______________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_________,也可用___________或______冲洗。

第五课:

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武器。

2.使学生清楚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

3.使学生明白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武器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三)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

1.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2)误食。

(3)皮肤接触。

(4)昆虫叮咬。

2.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四)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2.污染面积广。

3.不易被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发现。

1.施放迹象。

2.发病情况。

(二)防护措施。

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

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3.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

三、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1.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2.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

1.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

第六课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

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

一、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

(一)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

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10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

工具:

剪刀、钳子等。

2.制作滤毒罐。

将生石灰与黏土按1:

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罐或瓶底均匀凿满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毫米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既做成了。

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

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T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置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

(二)防毒口罩的制作

1.浸碱口罩。

(1)准备材料:

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70厘米),1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号铁丝8厘米。

(2)制作:

按书58页8—3图将毛巾叠成12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U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U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2.装料口罩(略)。

二、防毒眼镜的制作

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

(制作过程看录象)

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

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

1.用毛巾或纱布制成口罩后,应浸入__________或______液体中,才能对毒剂起有效的防护作用。

2.为防止毒剂液滴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可用____、____、_____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遮盖身体。

3.制作装料口罩一个(课后在家完成)。

第七课人防工程

1.使学生了解人防工程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清楚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使学生清楚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

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

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

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一、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

1.口部。

口部也称工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2.主体。

主体是人防工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二、使用人防工程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

2.进入人防工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

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程。

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置坐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

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

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

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三、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

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人防工程通常由____和____两大部分组成。

2.使用人防工程要注意那些事项?

第八课部队里的千里眼——军事卫星

教学内容:

介绍军事卫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正道情报的掌握对战争的影响,知道情报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使用军事卫星获取情报。

2.能力目标:

知道观察仪器有哪些,能分清军事卫星和一般商业、民用卫星的不同。

3.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为祖国国防贡献自己的力量。

认识各种观察仪器,区分民用卫星和军事卫星的区别。

一、认识各种观察仪器

在军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要知道对方首先要看清对方。

观察仪器主要包括四大类:

(一)光学观察镜

(二)红外线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

(三)雷达和声纳(四)侦察机和军事卫星

其中要数军事卫星飞得最高,看得最远,情报最全面。

二、了解军用卫星

军用卫星种类教多,主要包括:

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测地卫星、反卫星卫星等。

一些民用卫星也兼有军事用途。

3、军用卫星的主要用途及作用

数量最多、应用最广的是侦察卫星,主要包括:

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四种。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人造卫星的数目将日趋增加,更多地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四、堂上活动

(1)欣赏各种卫星的图片。

(2)用小望远镜来观察远处的景物。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