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4034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工挖孔桩基础专项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本工程铁塔基础采用斜柱板式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接地采用水平风车式接地型式。

本工程规定由500kV洪沟变电站220kV出线构架起至新建琵琶220kV变电站构架止为线路前进方向,塔位编号按此方向递增。

本方案基础型式及数量

基础型号

数量

WKJ1007

9

WKJ1408

30

WKJ1008

34

WKJ1410

7

4.本工程混凝土强度

1)本工程基础混泥土强度为C25,护壁混泥土强度为C25。

2)素混凝土垫层及地脚螺栓保护帽为C15。

3.1.3施工实施条件

本工程中有20基铁塔基础斜柱式与人工挖孔桩式混用,对基础开挖施工影响较大;

经复测初步分坑后发现共67个基础在水田中,其中人工挖孔桩基础7个,施工临时措施较旱地更多,施工难度更大。

线路路径周围乡镇较多,乡镇间多有公路连接,且路况较好,远距离汽车运输及人力运输状况较为方便。

4.施工难点分析及对策

经复测初步分坑后发现共67个基础在水田中,其中人工挖孔桩基础7个,施工措施较旱地更多,施工难度更大。

对于斜柱式和孔桩式基础混用的塔位基础开挖,根据地形,孔桩能进行机械开孔的,可与斜柱基础同时进行,不能机械开孔的,先将斜柱式基础槽开挖完成后,在进行孔桩人工开挖;

孔桩在水田的,开挖前先做好排水、清淤工作,人工开挖时,根据坑壁的稳定情况增加护壁的层数。

5.施工工艺流程

5.1施工工艺总述

施工准备→断面复测→上报设计→分坑开挖样孔→复核根开对角→开挖→护壁→钢筋绑扎、支模→隐蔽验收→浇筑→拆模检查→完成

5.2施工工艺流程图

5.3操作流程

5.3.1基础分坑及开挖

.挖孔桩基础开挖、护壁要求

1).原状土基础均采用人工开挖成型,严禁爆破,并尽量保持原貌,即施工应原状土基础施工应尽可能不开“小平台”。

宜在原始地貌上直接采用人工开挖,锁口及第一节护壁也应根据实际的地形地貌设置。

严禁采用破坏原始地形地貌的随意大开挖。

2).原状土基础开挖须采用与基础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混凝土强度护壁,以保证施工安全。

3).护壁混凝土的厚度一般按100~150mm取用,强度为C25,视具体情况加设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8@200双向钢筋网,钢筋搭接长度47d。

4).混凝土护壁第一节应高出坑口200mm,并设置锁口。

5).混凝土护壁高度一般取0.5~0.8米,每进行下一段护壁时,上一段护壁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水田中桩孔标高-2.00以上部分护壁高度为0.5米。

6).采用了护壁方式的基础基坑开挖时,开挖直径=基础直径+护壁厚度×

2。

7).原状土基础立柱露出地面高度大于1.5米时,应设置攀爬措施。

爬梯设置于基础内角侧。

8).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米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最深埋深为9.8米,按此要求配置送风设备。

9)每节桩孔护壁做好后,必须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设在护壁的上口,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射,以半径尺杆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和孔中心。

10)应采用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手摇磨车将开挖土吊离桩孔,严禁将土堆在井口。

11)扩底部分开挖,挖扩底桩应先挖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再按扩底部分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扩底部分可不浇筑护壁。

12)开挖成型后,应清理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必要时应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封底。

5.3.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应整齐,间距均匀。

钢筋焊接接头应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断面。

钢筋绑扎误差范围如下:

1)主筋间距:

±

10mm。

2)箍筋间距:

20mm。

3)钢筋骨架直径:

4)钢筋骨架长度:

50mm。

5.3.3基础浇制

.本工程基础均为现场浇制。

.施工中对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0米的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如串筒等。

串筒末端离坑底高度不宜大于2.0米,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浇制混凝土前应反复校正基础根开、高差、地脚螺栓根开等数据。

基础混凝土不得掺入大块石。

本工程基础顶面均浇筑成水平面。

浇制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捣固。

一个腿应连续浇成,不得进行二次浇筑,浇制完成及时抹面,施工后严禁二次抹面。

.浇筑完成的基础应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残余水砂浆,并对基础及地脚螺栓进行保护。

.试块制作:

制作试块时,必须在现场取样,其养护条件同基础,并在试块上标明塔号、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制作日期。

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记录好各基试块制作人及制作时间,试块在制作前必须用脱模剂涂摸试块盒,拧紧螺栓。

混凝土分两次装入试块盒中,一次装一半高度并正确捣固。

制作混凝土试块时,应检查试块盒是否变形,变形的试块盒不能用于制作混凝土试块。

同一组试块为三个,必须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料。

混凝土试块制作数量要求:

本工程人工挖空桩基础混凝土试块应每个基础制作一组。

基础浇制原材料要求

1)水泥保管时应防止受潮;

不同批号的水泥应分别堆放,标识清晰。

2)混凝土浇筑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场浇筑混凝土,宜使用可饮用的水,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可只进行外观检查不做化验。

水中不得含有油脂,其上游亦无有害化合物流入,有怀疑时应进行化验;

3)对砂石等无质量检验资料的原材料,应抽样并经有检验资格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4)现场浇筑基础应采取措施,防止泥土等杂物混入混凝土中。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

混凝土配比材料用量每班日或每基基础应至少检查两次,以保证配合比符合施工技术设计规定。

.基础浇制质量要求

1)底板断面尺寸:

误差小于-8%。

2)立柱断面尺寸:

误差小于-8%

3)钢筋保护层厚度:

小于5mm

4)整基基础中心位移横线路、顺线路:

误差小于24mm。

5)整基基础扭转:

误差小于8′、高塔小于4′。

6)基础根开:

误差小于1.6‰。

7)同组地脚螺栓中心与立柱中心偏移:

小于8mm

8)地脚螺栓露出基础顶面高度:

0~10mm.

9)基础顶面高差:

误差小于5mm

5.3.4基础拆模与养护

.基础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特殊型式的基础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后应在12h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h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2)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

3)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4)采用养护剂养护时,应在拆模并经表面检查合格后立即涂刷,涂刷后不再浇水;

5)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5.3.5混凝土冬季施工

1.当连续5天,室外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

自贡地区2010年至2014年历时天气记录显示,四年中每年1月份最低气温均有连续5天低于5℃的天气情况,故本工程在2015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均需要做冬季施工措施。

2.混凝土冬季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

3.搅拌混凝土的骨料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4.混凝土原材料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温应低于80℃.

5.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先清除钢筋和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

6.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时间不应低于90秒。

7.混凝土养护采用暖棚法养护,棚内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设专人检测棚内温度,每昼夜测温不得低于4次。

8.在离坑底50cm高处必须设点。

9.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烟或有毒气体排至棚外,养护期间棚内应保持湿润。

10.暖棚养护法在棚内温度不低于20℃,养护时间应不低于3天。

11.拆模后,混凝土与环境温度相差大于15℃时,应及时将混凝土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施工组织

6.1项目组织机构

6.1劳动力组织

根据工期要求项目部将按基础施工需要组织人员,本方案计基础施工小组共计4个组,经过交底后参加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特种人员应持证上岗,以下为一个基础施工小组为例(见表6.1-1)

序号

工作岗位

施工人员数量

备注

1

工作负责人

2

安全负责人

3

测工

4

机械操作手

5

电工

仅在使用电动机具时配置

6

普通工人

12

表6.1-1基础施工人员配备表

6.2主要工器具

以一个施工小组为例(见表6.2-1)

名称

单位

全站仪

搅拌机

振动棒

水平尺

钢卷尺

小推车

发电机

用电气设备时增加

8

模板

根据桩大小高度选择

地脚螺栓控制板

根据地脚螺栓大小尺寸选择

10

铁丝

若干

11

钢管架

根据搭设平台大小选择

串筒

350-250

表6.2-1基础施工主要工器具

6.3工期计划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基础工期根据工期目标,计划工期为2015年10月15日-2016年4月22日结束。

(见表6.3-3)。

作业内容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分坑及土石方开挖

2015.10.15

2016.4.12

基础材料运输

2015.10.22

2016.3.20

基础混凝土施工

2015.10.25

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2016.4.20

2016.4.22

表6.3-3基础施工工期计划

7.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标准

7.1质量标准

本工程拟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中以下标准工艺:

工艺编号

项目/工艺名称

0201010504

保护帽浇筑

020*******

人工挖孔桩基础浇筑

基础防护工程

排水沟砌筑

本工程拟执行的质量标准:

1)《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

2)《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3)《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混泥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DL/T521.1-2012)

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9-2015

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

7.2检验试验

7.2.1本工程基础施工检查用表格

1)线记2杆塔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

2)线基8现浇铁塔(挖孔桩)铁塔基础检查及评级记录表

3)隐蔽工程灌注桩(挖孔桩)签证记录表

7.2.2本工程基础施工试验项目

1)砂、石检验

2)水泥检验

3)配合比设计

4)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5)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7.3工艺质量要求

1)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

同基基础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坍落度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

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规定值,并严格控制水灰比。

3)混凝土的强度检查,应以试块为依据。

试块的制作挖孔桩式基础每腿一组。

4)混凝土浇筑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

5)基础拆模经表面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并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6)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

7)浇筑铁塔基础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层厚度:

-5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0.8%。

(3)同组底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偏移:

(4)底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20mm;

0mm。

(5)整基铁塔基础在回填夯实后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整基基础尺寸施工允许偏差

项目

直线

转角

整基基础中心与中心桩间的位移(mm)

横线路方向

24

顺线路方向

----

基础顶面相对高差(mm)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尺寸/‰

地脚螺栓

1.6

插入角钢

0.8

立柱断面尺寸/%

-0.8

表7.3-1

整基基础扭转(′)

7.4质量保证措施

7.4.1施工测量

(1)测量用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其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

误差超过标准时应加以校正。

(2)分坑测量前必须复核设计勘测钉立的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

应对地形变化较大、杆塔位间被跨越物的标高、相邻塔位的相对标高进行重点复核。

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钉出必要的、作为施工质量检查的辅助桩。

施工中保留不住的杆塔中心桩必须对其钉立的辅助桩位置作记录,以便恢复该中心桩。

(3)杆塔中心桩移桩的测量精度应符合;

用钢卷尺直线测量时,两次测值之差不超过量距的:

1‰;

用视距法测距时,两次测值之差不超过量距的:

5‰;

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次测值之差不超过量距的:

1′30″。

(4)开工前应根据《杆塔明细表》、《线路平断面图》和《基础配置表》校核档距、高程、转角度数、交叉跨越的距离及位置,还需校核风偏、塔基降方量。

并在复测表上作好记录,如发现误差超出以下情况时应报告公司技术员:

档距误差

塔位横线路位移

转角度数

相对高程误差

1%设计档距

50mm

设计值1′30″

0.5m

在复测的同时,应详细调查沿线交叉跨越的具体情况,特别是10kV及以上线路的名称、跨越杆塔号、所属单位并作好记录。

如需降基面的塔位,必须定好

辅助桩以便将来恢复中心桩。

(5)铁塔基础的分坑:

必须按《杆塔明细表》、《基础配置表》及铁塔根开和结构图核实型号、呼称高、基础根开,底脚螺栓规格根开、基础型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6)当复测及开挖后,发现与设计档距或地质情况不符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工代处理。

7.4.2土石方工程

(1)有保坎的塔位,宜先砌筑保坎,再降基面。

保坎应严格按照保坎图纸施工。

保坎的厚度根据保坎的高度选取,塔位下坡侧保坎内边缘距基础立柱中心的距离一般为:

基础底宽/2+基础埋深×

tg28。

(2)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基准。

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基准。

(3)基坑开挖前,应根据《杆塔明细表》、《基础配置表》及铁塔结构图,核对塔型、呼称高、转角度数、降基面和基础根开、底脚螺栓根开及规格,如有不符请及时通知公司技术员、设计工代处理后方可施工。

(4)基础开挖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若发现与《杆塔明细表》中所述地质条件不符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和设计工代进行处理后,方可施工,并应同时作好详细记录。

(5)开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杆塔位中心桩及辅助桩。

必须从控制桩处开挖,不得从中心桩处开挖

(6)本工程基础岩石为坚硬、半坚硬岩类的灰岩、粉砂岩次之。

基坑开挖时严格按照基础配置表与基础施工说明施工,不得进行爆破。

(7)铁塔基础的坑深以施工图的设计基面为准,基坑深度的允许偏差+100mm、-50mm;

超深100mm以上的应铺石灌浆处理。

基坑挖好后必须进行操平、吊中、避免支摸前不必要的返工。

岩石基础坑深不得小于设计深度。

(8)基础挖到设计值后,应及时浇制基础。

为了安全施工,应作基坑坑壁支护

(9)操平应以最深基坑为准,基础坑允许偏差+100mm,-50mm。

7.4.3基础施工

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1)扎筋与支模:

工作前应仔细核对该塔的塔型及呼称高、基础型式、根开大小;

仔细核对基础钢筋及底脚螺栓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必须按照设计规格、数量、间距绑扎钢筋,钢筋不得嵌入土中,要保证设计护层,本工程要求,立柱保护层为50mm,底板保护层为70mm。

基础钢筋包括主筋、环筋、箍筋以及加强筋,在绑扎时应分布均匀。

规格、数量、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布置、绑扎。

基础骨架钢筋允许焊接(帮条焊),帮条应和原钢筋相同。

焊接后,两被接点应在同一轴线上,焊缝高度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焊缝宽度不小于直径的70%。

本工程挖孔桩基础断面均为圆形,模板应采用圆形模板,模板选择前应根据基础设计断面、外露高度确定模板尺寸。

(2)浇制:

基础开挖好后,应尽快浇注基础,以免基坑风化和坑底积水软化。

严禁在“浮土”上浇制基础。

为保证基础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必须使用合格的原材料、严格掌握水灰比和砂石配合比。

不得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浇制用水不得使用污水。

混凝土

配合比应在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基础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及现场施工条件,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有适当的强度储备。

储备强度值应按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历史水平确定)检验合格后方可按照配合比施工。

本工程水泥采用P.C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现浇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25级,基础保护帽混凝土标号为C15级。

转角塔应预偏,转角塔抬内角侧基础,终端塔抬线路侧及内角侧基础。

基础预抬值为铁塔基础正面根开值的5‰-9‰。

10。

以内转角可按6‰考虑,20。

以内可按7‰考虑,30。

以内可按8‰考虑,30。

及以上按9‰考虑,施工队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施工经验自己确定,确保转角塔在紧线后不内倾、终端塔在紧线后不向线路侧倾和内角侧倾,且外倾满足施工规范。

利用机械设备搅拌混凝土时,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严禁再向搅拌筒内添料,以防机械伤人。

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站人。

基础浇制前必须仔细核对基础形式、根开、基础钢筋及底脚螺栓规格、数量,认真检查地脚螺栓及配筋规格、数量,必须校核顶面高差方可进行浇制,并在浇制过程中严格控制地脚螺栓间距尺寸,随时监察测量,发现偏移及时调整;

捣固人员及其操作人员不得在模板盒及支撑上走动,插入式振动棒应遵循“快插慢放”原则,其移动距离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以免漏振。

浇制下料要保持均匀,每浇制30cm,用振动棒捣固一次,每一位置的捣固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每个基础应一次浇制完成,并分层振捣密实,以确保基础浇制后的整体强度。

(3)养护:

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混凝土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5昼夜,当使用其他品种水泥或大跨越塔基础,其养护日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或经试验决定。

3)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4)冬季天气寒冷,正确的养护能保证基础浇注的质量,避免砼基础收缩产生裂缝和达到的强度不够。

在冬季施工条件下,必须采取施工温度测量,控制基础养护温度,监测硂表面和内部温差不超过25℃,硂的养护可采用塑料薄膜加盖草帘进行保温养护。

(4)拆模:

基础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且强度不低于2.5Mpa。

拆模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

木模板外露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弯。

温度在5℃-15℃时,拆模时间为3天,15℃以上时,拆模时间为2天。

基础拆模经表面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5)基础检查:

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坍落度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以上。

其数值不得大于配合比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