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2811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档格式.docx

3.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

⑴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⑵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相互关系:

⑴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⑵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有利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5.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教训

•根本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更根本原因)

(2)技术的落后

教训:

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6.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7.《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8.《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9.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10.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上: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

①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

②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③没有正确的给名政策、方针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11.名词解释----“洋务派”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

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

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1.洋务运动的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在维护巩固阶级统治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强求

富”运动

1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3.维新运动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4.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实质

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5.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6.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③惧怕人民群众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3)准备不足(主要是组织上);

操之过急;

忽视统一战线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至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17.名词解释——三民主义

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

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

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1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0.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

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辛亥革命

主观上:

(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弱点和错误:

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22.“三座大山”:

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

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

主主义国家所有

2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第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他始终没有成为在

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二,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四(了解),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底

第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5.三种政治力量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1927年后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反动势力

民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进步势力

26.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两个中国之命运

(1)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

(2)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27.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公共选择

总的来说,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它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28.1919年物资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29.五四运动的性质:

反帝反封建运动

30.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去确定党的民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斗争实践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启蒙

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思想地位

阶级基础

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实践需求

外来影响

一战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3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那些新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明珠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第三,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第四,实行国公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3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党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是好的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历史核心

(2)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3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

从主观方面讲,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了失败

35.名词解释———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36.名词解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即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37.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除了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3)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质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4)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使许多中共党员出身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特点是重书本不重实际

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

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90%,

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起教训是极其惨痛而又深刻

38.名词解释——遵义会议

中共中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9.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从理论上阐明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农村应成为党工作中心的思想

(4)随着革命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40.名词解释----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小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力、“袭击”日本守备军队,当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大北营;

接着,驻扎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日本军队分别想沈阳城内和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发起进攻。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41.名词解释----整风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起来。

42.名词解释----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内部向导。

4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各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不同

在战略防御阶段: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一系列大战役,歼灭敌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

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有游击战略的实施

在战略相持阶段:

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战的同时,有正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由于它统治的黑暗、腐败,军队战斗力日益下降,在抗战后期遭到大溃败,迫使国民党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陷入深刻危机

4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为坚持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

(2)中国共产党开展战后游击战争,建立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对坚持抗日胜利发挥了伟大的战略作用

(3)组织和推动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对于大后方人民的爱国热情,坚持国公合作的抗日局面和支援前线抗日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国共产党正确制定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坚持抗战坚持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45.名词解释----《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工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46.名词解释-----重庆谈判

1945年,毛泽东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47.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1)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原沦陷区人民也很快对它感到极端的失望

(2)主要是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地发行纸币

(4)国民党统治区的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国民经济遭遇深刻危机

意义:

国民党当局就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就迫使全国个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

48.第三条路线破产失败的原因?

(1)社会基础过于软弱,不具备实现第三条道路的能力和勇气

(2)不掌握军队,而且在政治上没有很大分量

(3)反动统治者绝对不会对中间势力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做出让步,严酷的事实使他们放弃中间路线的幻想,转向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立场

49.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民族资产主义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难以正常发展,中国没有实现资产主义共和国的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其软弱性主要体现在对外不敢提出彻底的反帝纲领,对内不敢提出打到封建土地制度,因此他们不能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就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缺乏群众基础

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广大民众,特别是农民革命派的阶级性,决定他们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对土地的需要

当时中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的有力环境

民主思想的传播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的民众没有经过近代的思想启蒙

50.名词解释----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1935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

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5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农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

后者是辅助的、同同时又是重要的。

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

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5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

为实现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

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

内的建立

53.名词解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

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

“党在这个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54.名词解释-----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5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可能和“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行不通?

”和“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一起出)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56.名词解释----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956年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

国家

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计划生产是主体,一

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57.名词解释-----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

58.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9.名词解释------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他

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

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60.名词解释------三个代表

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下划线是重点

Bestwishesforallmyfriends

代立波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