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承台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台基坑开挖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承台底标高
1
6.1m×
10.7m×
2.5m
1076.94
1074.44
2
1075.33
1072.83
3
1077.72
1075.22
2.2.主要工程数量
部位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1#承台
草袋围堰
m³
540
2#承台
钢筋混凝土基坑护壁
C25混凝土
391.7
HRB400钢筋
kg
19584
筑岛土方
1287.4
封底混凝土
409
2.3.施工现场自然条件及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2.3.1.施工现场自然条件
现场征地工作已经完成,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施工现场临近既有公路,物资材料方便运入;
紧邻元谋县城,医疗卫生条件良好。
2.3.2.工程地质情况
当地气温为热带大陆性气候区,季风显著,冬季干燥,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雨量适中,冬季昼夜温差较大。
施工场地较为空旷、平坦,开挖区域大多为卵石土,基坑部分低于地下水位线。
2.3.3.施工特点分析
(1)本工程地质情况不利于基坑开挖及支护,且承台位置属于先回填再开挖,临近河流,渗水量大。
(2)该工程每个承台工程量小,施工工期较短,现场场地合理规划,现场机械人员物资需合理组织。
(3)现场临时设施及临时用地已到位,布设合理,工序安排恰当。
3.物资设备计划及劳动力计划
3.1.施工物资设备计划
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及机械设备如下:
主要材料及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挖掘机
卡特320
台
应急物资库
/
个
应急物资
土方运输车
15方
辆
土方外运
4
水准仪
DSZ2
测量监测
5
莱卡全站仪
TS06
6
泥浆泵
7.5kW
临时排水
7
潜水泵
QX3-35
降水施工
8
临时土斗
2方
坑内收土
9
吊机
20t
清土吊出坑外
10
柴油发电机
50kW
应急发电
3.2.劳动力计划
基坑土方开挖主要劳动力计划如下表所示:
工种
人数
备注
挖机司机
土方开挖
测量工
混凝土工
模板支立,混凝土施工
钢筋工
钢筋加工
土方运输车司机
电工
现场指挥
安全员
10
技术员
11
吊机司机
12
杂工
合计
20
4.施工方案
4.1.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开挖及支护的工艺流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务必保证后续工序的正常展开,不得延误工期。
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样→承台基坑横向两侧护壁施工→基坑靠河流一侧护壁施工→靠山体一侧护壁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基坑开挖及支护完成
4.2施工准备及方法
4.2.1施工准备
(1)经实地勘察,将施工场地土方高程降下2米到高于河面50cm处,清出土方用于河流岸边围堰筑岛,保证开挖承台工作操作空间,修整土方出入便道及土方堆放场所。
在2#承台靠近3#承台处平整出钢筋加工场地。
四周设置排水沟,出土路线畅通,安装好配电箱,现场准备污水泵机4台,一台备用。
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现场使用编织袋预装200袋粘性土用于预防沙涌突发紧急情况。
在施工地点进出入路口设置警示标志以及采用横杆或者彩钢瓦封闭施工现场,保证安全生产。
(2)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承台基坑开挖边线,并认真进行复核。
(3)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之逐项得到落实。
4.2.2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支护方式采用砼围堰支护,并采用钢管作横撑加固。
先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承台横向基坑护壁沟槽,安装护壁钢筋,浇筑护壁砼;
再进行靠河岸一侧护壁的施工。
待护壁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采取机械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设置钢管横撑,保证护壁不会坍塌,分层开挖高度1米。
当开挖到水位线高度时,进行剩余一侧的护壁施工,待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直到基坑底。
(1)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承台坐标进行复核。
测量放样所使用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
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附合测量,附合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测量定出护壁沟槽控制点,撒灰线。
基坑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承台位置进行复测。
进行基坑护壁砼施工时应进行承台位置复测,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2)承台基坑横向两侧护壁施工
开挖沟槽至基坑底,钢筋制作安装,预埋钢板,钢板用以固定钢管横撑位置,模板支立安装,护壁顶面形式采用人工挖孔桩锁口形式。
锁口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杂物落入孔中伤人。
基坑护壁施工完毕,应对护壁位置进行复测并作标记,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利用线锤复测护壁沟槽垂直度及尺寸等。
(3)基坑靠河流一侧护壁施工
待横向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靠河流一侧护壁砼沟槽开挖,护壁顶面也采用锁口顶面形式,开挖完成后,及时安装钢筋及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止沟槽壁土方坍塌。
若遇到流沙层,采用预装好的编制袋码阻挡流沙,稳定护壁沟槽,再进行钢筋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4)靠山体一侧护壁施工
待其他已施工护壁到达一定强度后,靠山体一侧护壁外按1:
1.5向下开挖1米开挖土方及平整平台及护壁位置,使此护壁低于其他三面护壁1米,以保证开挖基坑内土方时,满足机械开挖工作范围。
护壁及平台平整出来后,开挖护壁沟槽至基坑底,制作安装护壁钢筋,护壁顶面也采用人工挖孔桩锁口顶面形式。
随后支立护壁模板,浇筑护壁砼。
(5)基坑土方开挖
待四侧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并现场准备好袋装黏土及污水泵,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工作。
基坑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开挖前应开挖横纵向沟槽用于护壁横撑的设置安装。
当开挖到水位线以下时,在基坑四角设置集水坑,基坑四周开外排水沟槽连接到集水坑,集中降水开挖基坑,直至基坑底。
开挖处土方用装载机装卸至指定土方堆放场所。
(6)基坑封底及支护完成
基坑开挖到坑底设计高程后,采用C20混凝土封闭基坑底,若渗水量较大,保留集水坑及排水沟,持续降水。
基坑开挖及护壁支护完成。
4.2.3.开挖及基坑支护补充及注意事项
⑴坑底及坡顶四周做好排水措施,在坑壁1米外地面设置截水沟,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排水沟尺寸为400*400mm,土质开挖成型,基坑内设集水井沿坑底周围开挖200*200mm排水沟,使水流入1000*1000*1000mm集水井,配备水泵,及时将雨水排到指定的雨水沉砂池,最后排到雨水沟内。
防止雨水浸泡基础,每日及雨天仔细检查土壁稳定情况,在确定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本班工作。
⑵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土工作,因桩顶高出基底1m,为保护桩基,坑底必须预留30cm余土采用人工开挖。
⑶机械开挖过程中以及停置和进出场应注意安全,随时配合挖运土做好现场清洁工作,做到文明施工。
纵向护壁较长,应采用分段施工。
在护壁施工缝及基坑转角处应预留较长的钢筋,确保护壁的整体性。
若靠河流一侧渗水量过大,可以采用袋装黏土在岸边施作围堰。
当开挖到有桩头的高度时,空间狭窄使挖机无法操作时,应边破除桩头,边开挖基坑。
基坑采用素混凝土进行封底,当水压及渗水量较大时,预留集水坑持续降水。
4.2.4.异常情况处理
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基坑土质变化及基坑壁稳定情况,且人、机不同时作业,出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⑴场内如有暗浜或软弱夹层,应及时联系设计,征得同意后将於泥全部清除干净,用砂石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⑵开挖过程中如遇滑坡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报告业主并主动采取应急措施,在转移工人的同时,将滑坡现场进行封锁;
测量人员根据滑坡迹象设置观测点,以便观测坡体平面及竖向位移,为应急措施提供重要的原始资料。
4.3.施工总工期
施工开挖日期为2017年1月5日至2017年1月16日。
5.施工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5.1安全管理组织措施
5.1.1安全管理机构及措施
(1)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每天领导小组各成员开一次碰头会,对当天施工中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交底,每星期召开一次有各班组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总结过去一周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将要陆续展开的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和布置。
(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分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并对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和落实。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与"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分部各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在公司与分部、分部与各施工班组签定的经济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指标,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做到赏罚分明。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4)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本工程严格按省、市安监部门要求配备足量的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⑹建立并保存在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记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5.1.2安全检查措施
(1)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本工程进行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
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安质部复检验证。
(2)专业性检查:
由分部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
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
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5.1.3安全教育措施
(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并结合本分部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和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通过有针对性、生动鲜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员工印象深刻,牢记不忘。
(2)详细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
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3)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
5.2开挖及基坑防护安全技术措施
5.2.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坑内作业遵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基坑周边防护一律规范设置。
上下通道设置符合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的相关规定,采用成型梯笼。
(3)所有安全防护设施组织人员验收、挂牌、建档。
(4)高处悬空吊装作业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到:
安全带能生根,临空面有防护。
(5)场地周围及基坑内设置足够的照明装置。
(6)基坑四周不准堆放杂物,确保施工人员行走安全,严防杂物滚落坑内伤及作业人员。
(7)基坑边单面堆土高度不得大于2m,离坑边缘的堆土距离不得小于1倍基坑深度,挖掘基坑至2m以下后必须设置稳固防滑的人行梯;
(8)保持边坡的土体不受扰动,保证边坡土体为原状土;
为防止雨水渗透入边坡,引起边坡失稳,在施工好的边坡上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将雨水排入坑底。
(9)沿基坑底周边设200*200mm截水沟,在基坑一角设一集水坑,用潜水泵及时将坑内的水排出基坑。
5.2.2基坑防护措施
⑴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⑵在距基坑边0.6米周围用φ48钢管栏杆防护,栏杆高度1.2米,设置三道水平栏杆,立杆间距1.8米。
基坑上口边2米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
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跃护身栏杆。
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⑶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⑷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⑸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5.2.3基坑开挖监测保证措施
在地表及桩顶每隔20m埋设1个监测点,监测地表沉降及桩顶位移情况,以保证施工安全。
监测报警值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①满足设计计算要求,不能大于设计值;
②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保护的目的;
③满足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④满足各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⑤对于相同条件的保护对象,结合周围环境的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情况综合确定;
地表沉降预警值为:
30mm,限定速率3mm/d,
桩顶水平预警值为:
30mm,限定速率3mm/d。
6.质量保证措施
6.1技术管理质量保证措施
⑴规范施工。
严格按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的要求组织施工。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作业人员按章操作,现场管理人员正确履行质量管理职责。
⑵加强过程控制和旁站监督。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领工员)、测量工程师、试验员、专职质检工程师及总工程师对工程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特殊过程及隐蔽工程加强过程控制和旁站监督,并做好旁站记录。
⑶坚持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质量检查和抽查。
检查后,及时下发“质量检查通报”至作业队,责令限期整改和落实,质检工程师负责督促和反馈。
6.2土方开挖验收标准
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柱基
基坑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内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50
±
30
50
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200
+300
-100
+500
-150
+100
-
经纬仪、钢尺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坡度尺
一般项目
表面平整度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
基低土性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7.环境保护措施
⑴土方由路基施工作业班组组织运输,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⑵施工现场干燥时,应洒水润湿,以防尘土飞扬;
⑶施工材料不得堆放在施工道路上,以保证运输通畅。
8.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⑴土方开挖时尽量避开雨天,如遇下雨土方开挖应立即停止,机械设备退场,禁止雨天作业,以防不安全因素的产生。
⑵未做支护的边坡,如遇雨天,应采取塑料布覆盖边坡的方式,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⑶雨天基坑内如有积水,应立即用水泵抽水或其它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泡槽。
⑷雨天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⑸在基坑的顶面和基坑底面设置排水沟和积水坑,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
9.基坑施工应急措施
9.1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建以工区长为首的应急处理突击队。
⑵事先对在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分析,并储备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具、物资。
⑶加强工程监测、监控,实行信息化施工。
一旦监测数据出现预警值,立即报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同时监测、监控小组按程序增加监测频率和监测点。
⑷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工作小组分析原因,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及对策措施,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汇报。
⑸组织应急抢险突击队进行应急处理。
⑹应急处理完成后恢复正常,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避免类似突发事件再次发生。
9.2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
9.3危险源分析及对策
危险源分析对策表
风险点
危险源
基本措施及对策
一
基
坑
支
护
1、支护方案或设计缺乏不符合要求。
2、临边防护措施缺乏或者不符合要求。
3、未定期对支撑、边坡进行监视、测量。
4、坑壁支护不符合要求。
5、排水措施缺乏或措施不当。
6、积土料具堆放或机械设备施工不合理造成坑边荷载超载。
7、人员上下通道缺乏或设置不合理。
8、基坑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或缺乏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措施。
1、严格执行方案的报审,未经报审批复,不得进行施工。
2、开挖后支撑及时跟进,遵循“时空效应”的控制原则,并加强对支撑、边坡进行监视、测量,定期检查监视、测量记录。
3、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严格按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基坑排水畅通。
4、起重机安全装置齐全有效,起吊时严禁超载,起吊前进行试吊,确保无问题后正式吊装。
在起重范围内设置警戒。
驾驶和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到协调一致。
5、按规范设置人员上下通道,并定期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维修。
6、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设置垂直作业上下隔离防护设施。
7、积土料具堆放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堆放,尽量避免机械设备施工不合理造成坑边荷载超载
二
开
挖
1、施工机械有缺陷。
2、施工机械的位置、放坡和开挖顺序不符合要求。
3、挖土机司机无证或违章作业。
4、其他人员违规进入挖土机作业区域。
5、边坡不稳定,造成坍方。
6、围护结构位移、变形超过设计要求。
1、保证机械完好,严禁机械带“病”作业。
2、严禁无证上岗和违章作业。
3、配合机械作业的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之外工作,如果必须在回转半径内工作,必须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后方可开始。
4、开挖时严格按照基坑开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5、开挖后支撑及时跟进,遵循”时空效应”的控制原则。
三
起
吊
作
业
1、起重吊装作业方案或作业不符合要求。
2、起重机械设备有缺陷。
3、钢丝绳与索具不符合要求。
4、司机操作失误。
违章指挥。
5、起重吊装超载作业。
6、吊装时构件堆放不符合要求。
7、警戒管理不符合要求。
1、编制吊装方案并经监理审批有效。
2、吊装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3、吊装期间必须设置吊装警戒区域。
4、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
5、吊装期间须指定经培训合格的监控人员进行监控。
四
高
处
1、高处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2、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3、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缺陷。
4、未经体检、考核发证从事脚手架搭设。
1、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
2、按要求搭设好临边、洞口防护措施。
按要求穿戴好防护用品。
3、登高作业人员须经市级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纪律。
在作业中设专人看管警戒区,严禁上下同时拆除或抛物。
五
施
工
用
电
1、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
2、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乏。
3、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4、电线电缆老化、破皮未包扎。
5、非电工私拉乱接电线。
6、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7、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8、灯具金属外壳未接地。
9、潮湿环境作业漏电保护器参数过大或不灵敏。
10、闸刀及插座插头损坏、闸具不符合要求。
11、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导致防护不足。
1、按要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绝缘鞋、手套等)。
2、作业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
3、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作业期间必须指派经培训合格的监控员监控。
5、编制外电防护方案,并经总工及项目总监审批有效。
6、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做好外电防护工作。
7、防护架搭设与搭设脚手架相同做好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
六
消
防
1、无消防措施、制度或消防设施。
2、灭火器配置不合理。
3、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
1、编制方案,并经审批确认。
2、预留好消防水管口,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标识明显。
3、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