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1359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小猴子下山第二课时教案优秀版Word格式.docx

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

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

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贴词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

(3)进行说话训练。

太阳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

(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

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

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

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

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

选一种说说:

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

(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

还会觉得?

(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

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

(提示要点:

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

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

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

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

看,玉米地到了!

(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

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

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

(提示:

表情、动作。

)随机学习:

(指导书写:

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

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

捧、抱。

(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

应该扔了三样东西。

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

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示范:

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

(指导:

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

①猴妈妈会怎么问?

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

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

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

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

连贯复述;

全班展示。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此处使用手写

●板书设计: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

●教学反思:

18.小猴子下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故事内容,能复述这个故事。

2.能理解“掰、扛”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4.能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这些地方。

现在你能不能不用上“一( 

)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出示课件13:

2.过渡:

这只调皮的小猴子下山后干什么了呢?

请同学们轻轻地翻开书,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这个故事。

出示课件14:

3.教师过渡:

读完课文后,请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填一填。

出示课件15: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夯实基础,理清文章思路,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研读重点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

过渡: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我们就带着表情、动作、语气来学讲故事。

看课文哪自然段是讲这幅图的?

出示课件16:

(1)出示第一自然段:

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2句话)分别请同学读,第一句话写什么?

指名读:

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提问1:

小猴子为什么高兴?

(生回答再指导读“又大又多”)

(板贴:

又大又多) 

提问2:

小猴子看到玉米又大又多会干什么呢?

引导识字:

你来带大家读读这个生字吧!

掰)

出示课件17:

导学:

那我们能看着这个字来做动作吗?

出示“掰”字源理解掰的意思,指导理解:

是呀,用两只手把一样东西分开就是掰!

来,咱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再读读这个字。

引导学生结合图边做动作边读:

看看小猴子是怎样掰玉米的?

一起读两遍“掰玉米”。

学习“扛” 

这个字请你来读!

你也来读读!

(快速读字)

(板书:

扛)

引导:

谁也来做做这个动作?

紧接着提问:

小猴子,为什么要扛着玉米往前走啊?

预设:

因为玉米很大很重。

引导理解:

原来是这样啊!

孩子们,能得到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此时的心情一定很高兴。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出示课件18: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猴子看见玉米,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又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出示课件19:

请你结合图试着填一填?

谁来说一说。

小朋友们,你们看,桃子长得怎样呢?

桃子长得又大又红。

又大又红) 

小猴子看见桃子又大又红怎么做了呢?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

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扔、摘)

提问:

是呀,小猴子看见它的最爱又大又红心情是怎样的?

非常高兴

女生男生分别读。

3.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20:

过渡:

课文的第2自然段也是几句话?

(2句话)第一句写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第二句写它看到什么非常高兴就干什么了。

下面就按这样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两幅插图编故事,同桌互相讲一讲。

4.学习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21:

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

因为他三心二意的老毛病又犯了?

结果呢?

出示句子,学生读:

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了。

(板书:

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时结合插图,借助“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学习第一、第二段。

利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第三、四段的内容,培养孩子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简单推断出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 

三、提升主题

1.过渡:

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

结果怎么样?

小猴子下山想找吃的,结果空着手回家去。

追问:

是吃的没有吗?

为什么会空手而回?

有很多吃的,因为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所以空手回家。

出示课件22:

2.引导理解:

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

几天之后,它又准备下山。

下山前,你有什么要嘱咐小猴子的吗?

预设1:

小猴子这次下山一定要吸取上次的教训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做好一件事。

预设2:

小猴子这次下山你去摘点玉米和桃子回来吧,其他的东西都不要。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在学完课文后,借助“自己要嘱咐小猴子什么?

”这样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的理解。

同时,为后续引导学生需编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做铺垫。

四、扩展延伸 

总结:

玉米、西瓜、桃子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感到非常后悔和难过。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误。

但我们在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后,积极改正才会变得更加聪明能干起来!

新的一天又来了!

今天的小猴子要准备第二次下山去,这次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

同学之间互相试着说一说吧。

出示课件23:

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试着创新说一说《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尽量能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始终如一的道理。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边读边做动作,让学生理解“掰”、“扛”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语,模仿小猴子的动作、神态,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课文学习方面,由细节到整体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为学生学习三、四自然段的自主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年级小学生拥有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在教学结束的时,提出一个问题: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试着简要创编故事,能够表述完整即可。

学生渴望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都想把自己编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小猴子下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猴子下山》写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要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

这是一篇饶有情趣,发人深省的童话,告诉学生如果做事没有明确的目的,三心二意,将一事无成。

本篇课文配有五幅生动形象的插图,把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来,帮助学生理解句意,读懂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课文。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猴子的高兴以及空手而归的感情落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小猴子下山一事无成的故事里,让学生明白做事必须一心一意,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始有终的道理。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让学生猜歌名。

2、师:

猴哥和他的猴儿们生活在水帘洞里,这天啊,他派一只小猴子下山去巡山,这只小猴子会遇到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8课《小猴子下山》,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3、板书“猴”字时,提示反犬旁与动物有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学生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带拼音读

(2)开火车读,要求读准。

(3)小老师领读。

(4)去拼音读

(5)游戏:

我来比划,你来猜。

(三)品读课文,感情朗读

1、齐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点名读第一自然段。

(2)来到玉米地里后,小猴子见到了什么?

理解:

又大又多。

他的心情怎么样?

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3)小猴子在玉米地里看到这么多又大又多的玉米心里非常高兴,那我们就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朗读第一个自然段。

3、同桌合作学习2-4自然段。

(1)师出示自学提示:

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它看见了什么?

心情怎么样?

它是怎样做的?

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2)汇报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这么多好吃的,小猴肯定要拿不下了吧,可结果怎么样呢?

(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2)到最后,小猴子什么也没能拿回家,它的心情如何呢?

(伤心、后悔)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呢?

2、师小结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里又大又多掰扛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

瓜地里又大又圆扔摘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

——理解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一、教学背景

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一年级学生经过前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五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六、七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维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协作、自主、活动的实践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学习效率才高。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

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2.利用动作演示等教学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摘、捧、抱”等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三、教学方法

四步教学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动作“掰、扛、扔、摘、捧、抱”的理解与运用。

2.难点:

理解“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明白故事的道理。

五、课堂环节

依标自学(10分钟)

1.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小猴子图片,谈话:

同学们,瞧,今天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快跟它打招呼吧!

小猴子)引问:

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小猴子的什么故事呢?

下山),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齐读课题,引出目标。

目标1.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小猴子下山有什么收获?

小猴子最后怎样回家?

目标2.读课文,用笔圈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几个各说一句。

3.学生分组依标自学

导学达标

(18分钟)

1.1.小组合作交流:

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

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

2.【探究展示】

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

玉米結的又大又多

掰、扛

空着手、回家去

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扔、摘、捧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

扔、摘、抱

小兔子蹦蹦跳跳

扔、追 

2.读读演演,理解“掰、扛、扔、摘、捧、抱”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说说:

“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读完故事你懂

得了什么?

达标练习

(10分钟)

一、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

1.小猴子下山,先来到(    ),再来到(    ),又来到(    ),最后又回到了山上。

①桃树下  ②瓜地里  ③玉米地里

2.小猴子下山,先掰了(    ),再摘了(   ),又摘了(    ),最后去追(  ),但是没有追上。

 ①

西瓜 ②

玉米 ③

兔子 ④

桃子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抱 ②

掰 ③

扔 ④

1.秋天,农民们在地里(   )玉米。

2.吃完香蕉,不能乱(   )香蕉皮,要放进垃圾桶里。

3.我(   )着洋娃娃睡觉。

4.我去菜园里(    )黄瓜。

5.妈妈(    )着铁铲去山上栽树。

6.爸爸(      )着刚买的玉,舍不得放下。

达标总结

(2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小猴子下山(空着手回家)桃子又大又红——扔、摘、捧明确目标

西瓜又大又圆——扔、摘、抱始终如一

小兔子蹦蹦跳跳——扔、追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目标采用四步教学法展开教学,放手让学生依标自学,然后交流讨论,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适当点拨,达标练习也是围绕目标出题,整节课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