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0743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北大附中学年第二学期化学五月周测2试题word版Word格式.docx

A.原子半径:

r(X)<r(Y)<r(Z)<r(W)

B.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碱

C.Y的单质的氧化性比Z的强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方案

已知溶解度(20℃)

NaHCO3:

9.6gNa2CO3:

21.8g

将NO2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

目的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制备氨气

室温下比较

NaHCO3和

Na2CO3的溶解度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

高能LiFePO4电池,多应用于公共交通。

电池中间是聚合物的隔膜,主要作用是在反应过程中只让Li+通过,结构示意如图所示。

原理如下:

(1−x)LiFePO4+xFePO4+LixCn==LiFePO4+nC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

xFePO4+xLi++xe−==xLiFePO4

B.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用电器、导线到正极

C.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式:

xLi++xe−+nC==LixCn

D.充电时,Li+向左移动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过量氨水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SO2+2NH3·

H2O==(NH4)2SO3+H2O

B.呼吸面具中用过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C.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产生气体:

2NaCl+2H2O电解2NaOH+H2↑+Cl2↑

D.用浓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铜:

8H++2NO3−+3Cu==3Cu2++2NO↑+4H2O

9.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

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0.

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

C2H4(g)+H2O(g)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mol,容器体积为1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p1>p2>p3

C.

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5

16

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

a>b

11.线型PAA(

)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

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

其部分结构片段如

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型PAA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

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CHCH2

D.

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有关

1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产生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

B.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Ⅰ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Na2FeO4<K2FeO4

13.已知:

[FeCl4(H2O)2]−为黄色,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0.1mol/LFe2(SO4)3溶液

酸化的0.1mol/LFe2(SO4)3溶液

少量NaCl

固体

0.1mol/LFeCl3溶液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注:

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

B.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实验③中,存在可逆反应:

Fe3++4Cl−+2H2O[FeCl4(H2O)2]−

D.实验④中,加热后颜色变深可证明升高温度,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14.常温下,在HA和NaA的混合溶液中c(HA)+c(A−)=0.1mol·

L−1,溶液中c(HA)和c(A−)的大小随着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4.75

B.在pH=3.75溶液中:

c(Na+)+c(H+)+c(HA)=c(OH−)+0.1mol·

L−1

C.在pH=5.75溶液中:

c(OH−)<c(H+)<c(A−)<c(HA)

D.在K点的溶液中,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8分)

本部分共5大题。

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5.(10分)将H2S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是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1)H2S的转化

克劳斯法

铁盐氧化法

光分解法

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反应Ⅱ:

+1H2S==Fe2++S↓+(将反应补充完整)。

③反应Ⅲ体现了H2S的稳定性弱于H2O。

结合原子结构解释二者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2)反应Ⅲ硫的产率低,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低。

我国科研人员设想将两个反应耦合,实现由H2S高效产生S和H2,电子转移过程如下图。

过程甲、乙中,氧化剂分别是。

(3)按照设计,科研人员研究如下:

①首先研究过程乙是否可行,装置如右图。

经检验,n极区产生了Fe3+,p极产生了H2。

n极区产生Fe3+的可能原因:

ⅰ.Fe2+−e−==Fe3+

ⅱ.2H2O−4e−==O2+4H+,(写离子方程式)。

经确认,ⅰ是产生Fe3+的原因。

过程乙可行。

②光照产生Fe3+后,向n极区注入H2S溶液,有S生成,持续产生电流,p极产生H2。

研究S产生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经确认,S是由Fe3+氧化H2S所得,H2S不能直接放电。

过程甲可行。

(4)综上,反应Ⅱ、Ⅲ能耦合,同时能高效产生H2和S,其工作原理如右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Fe3+/Fe2+外,I3−/I−也能实现上图所示循环过程。

结合化学用语,说明I3−/I−能够使S源源不断产生的原因:

16.(13分)3−四氢呋喃甲醇是合成农药呋虫胺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2)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四氢呋喃甲醇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两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分子中有3个甲基

(4)G的结构简式为。

(5)生成G的过程中常伴有副反应发生,请写出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6)

还可以利用

与K发生加成反应合成3−四氢呋喃甲醇,写出K和H的结构简式。

17.

HIO3

①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②Ka=0.169

KIO3

①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反应:

−−−

ClO−+IO3==IO4+Cl

(10分)碘酸钾(KIO3)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步骤制取KIO3,并进行产品的纯度测定。

制取碘酸(HIO3)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Ⅰ用Cl2氧化I2制取HIO3。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的CCl4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

(3)反应结束后,获取HIO3溶液的操作中,所需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为。

步骤Ⅱ用KOH中和HIO3制取KIO3。

(4)该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中和之前,应将上述HIO3溶液煮沸至接近无色,否则中和时易生成(填化学式)而降低KIO3的产量。

(5)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经搅拌、静置、过滤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6)为验证产物,取少量上述固体溶于水,滴加适量SO2饱和溶液,摇匀,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

变蓝。

若实验时,所加的SO2饱和溶液过量,则无蓝色出现,原因是。

步骤Ⅲ纯度测定

(7)取0.1000g产品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盐酸和足量KI溶液,用0.10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蓝色消失(I2+2S2O32−==2I−+S4O62−)。

进行平行实验后,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24.00mL。

则产品中KIO3的质量分数为。

(KIO3的摩尔质量为214.0g/mol)

18.(10分)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贵重金属。

某化工厂利用氰化法从一种含金矿石中提取金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

①Zn+1/2O2+H2O==Zn(OH)2

②Zn2+(aq)CN-Zn(CN)(s)CN-Zn(CN)2−(aq)

(1)步骤2中发生的反应有:

2

①2Au(s)+4CN−(aq)+2H2O(l)+O2(g)==2Au(CN)−(aq)+2OH−(aq)+H2O2(aq)

∆H=−197.61kJ·

mol−1

②2Au(s)+4CN−(aq)+H2O2(aq)==2Au(CN)−(aq)+2OH−(aq)∆H=−386.93kJ·

则2Au(s)+4CN−(aq)+H2O(l)+1/2O2(g)==2Au(CN)−(aq)+2OH−(aq)的∆H=。

(2)

右图是步骤2中金的溶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80℃以后溶解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3)步骤4的目的是。

(4)步骤5置换的总反应是:

22422

2Au(CN)−+3Zn+4CN−+2HO===2Au+2Zn(CN)2−+ZnO2−+2H↑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步骤5进行时要先脱氧,否则会增加锌的用量

B.若溶液中c(CN−)过小,会生成Zn(CN)2,减缓置换速率

C.实际生产中加入适量Pb(NO3)2的目的是形成原电池加快置换速率

(5)脱金贫液(主要含有CN−)会破坏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可通过化学方法转化为无毒废水净化排放。

碱性条件下,用Cl2将贫液中的CN−氧化成无毒的CO2和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15分)某小组同学对FeCl3与KI的反应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室温下进行下表所列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取5mL0.1mol·

L−1KI溶液,滴加0.1mol·

L−1FeCl3溶液5~6滴

(混合溶液pH=5)

溶液变为棕黄色

实验Ⅱ

取2mL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0.1mol·

L−1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1)证明实验Ⅰ中有I2生成,加入的试剂为。

(2)写出实验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证明Fe3+与I−发生可逆反应,原因是。

【深入探究】20min后继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Ⅰ溶液棕黄色变深;

实验Ⅱ溶液红色变浅。

(4)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故甲同学提出假设:

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

I2,使实验Ⅰ中溶液棕黄色变深。

甲同学设计实验:

,20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两条)。

(5)乙同学查阅资料可知:

FeCl3与KI的反应体系中还存在I−+I2I3−,I3−呈棕褐色。

依据资料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Ⅱ中20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

(6)丙同学针对20min后的实验现象继续提出假设:

FeCl3与KI的反应、I−与I2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

为验证该假设,丙同学用4支试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具体实验方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