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Word文档格式.docx
《肝血管瘤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血管瘤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4]
疾病分类
肝血管瘤依据其纤维组织多少,病理上可分为4型:
(1)海绵状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2)硬化性血管瘤;
(3)血管内皮细胞瘤;
(4)毛细血管瘤,此种少见。
目前多采用按直径大小分类:
<
5cm(小血管瘤);
5-10cm(血管瘤);
10cm-15cm(巨大血管瘤);
>
15cm(特大血管瘤),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肝血管瘤患者治疗方案的意义,为肝血管瘤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
[5]
疾病危害
肝血管瘤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0-50岁多见,文献报道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1:
3-6。
但53859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分析显示,肝血管瘤的发生率为3.11%,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当(3.36%VS.2.88%,P>
0.05),这一现象与文献报告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析的均是门诊或住院暴露病例而非大样本的人群普查,多数小血管瘤未被统计纳入有关。
深入分析该普查病例的男性和女性血管瘤的大小构成比,可以看到在>
5cm的肝血管瘤病例占所有病例的比例中,女性是男性的2.56倍(2.90%VS.1.26%,P>
0.05),这一结果支持了先前的设想。
进一步分析年龄与发病率关系时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有所增加,到40-60岁时达高峰,随后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初始较难查出的隐匿血管瘤因逐渐生长而被检查到,使发病率增加;
在40-60岁后,部分血管瘤停止生长甚至部分血管瘤有所消退致发病率有所下降。
这一现象在随访超过5年的131例病例的分析中得到验证,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瘤增大的病例比例明显下降,血管瘤最大径增大的程度也明显缩小。
在性别、年龄与血管瘤大小的关系分析中发现女性血管瘤在各年龄段均较男性血管瘤为大,且血管瘤的大小随年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到40-60岁达高峰,此后略有缩小。
从以上资料不难得出血管瘤发展可能受到激素水平的变化的影响,雌激素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这可能也能解释为何在直径>
5cm的肝血管瘤中,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的原因。
[6-8]
疾病症状
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它们有恶变可能,但偶可与肝脏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导致误诊。
当血管瘤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包括:
(1)腹部包块:
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
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压迫症状:
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
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
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
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
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
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者,极为罕见的;
(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为血管瘤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
其发病机制为巨大血管瘤内血液滞留,大量消耗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Ⅱ、V、Ⅵ和纤维蛋白原,引起凝血机制异常,可进一步发展成DIC;
(6)其它:
游离在肝外生长的带蒂血管瘤扭转时,可发生坏死,出现腹部剧痛、发热和虚脱。
也有个别病人因血管瘤巨大有动静脉瘘形成,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和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另也有罕见的胆道出血者。
[9]
辅助检查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综合文献报道提示肝血管瘤B超确诊率为57.0%-90.5%,超声造影为94%,CT为73.0%-92.2%,MRI为84.0-92.7%,肝动脉造影为62.5%。
B超
超声检查价格便宜,简便易行,普遍率高,无创伤痛苦,安全可靠,可短期反复动态观察病灶变化,获得更多的信息,它是CT、MRI所不及的。
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多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
较大的血管瘤切面可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仍以增强为主,可呈管网状,或出现不规则的结节状或条块状的低回声区,有时还可出现钙化高回声及后方声影,系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所致。
造影超声
近年来,造影超声在肝脏占位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广大医生所认识。
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肝血管瘤病例,可考虑选择性采用肝脏造影超声检查。
典型的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于周边出现结节状或环状强化,随时间延长增范围逐渐向中心扩展,此扩展过程缓慢,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仍处于增强状态,回声等于或高于周围肝组织,这种“慢进慢出”的增强特点与螺旋增强CT类似。
有报道造影超声对小肝血管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达100%、87%、94%。
螺旋增强CT
CT平扫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病灶,少数可为不规则形,CT值约30HU左右。
动态CT或螺旋CT多期对比增强扫描多数具体典型表现:
在快速注射对比剂后20-30s内,动脉早期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脏的增强密度;
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注射对比剂后50-60s,即进入门静脉期增强,对比增强灶相互融合,逐渐向病灶中心推进,强度逐渐降低;
数分钟后延迟扫描,整个肿瘤均匀增强,增强密度也继续下降,可高于或等于周围正常肝实质的增强密度,整个对比增强过程出现“早出晚归”的特征。
部分海绵状血管瘤,延迟扫描时肿瘤中心可有无强化的不规则低密度区,然而肿瘤周围部仍显示这种“早出晚归”的特征。
MRI
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且强度均匀,边缘清晰,与周围肝脏反差明显,被形容为“灯泡征”,这是血管瘤在MRI的特异性表现。
MRI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同CT。
当CT和MRI的特征性征象已明确诊断时,则不必再行其他价格昂贵或有创检查,更要避免肝穿刺活检。
其它
肝穿活检准确率低且可导致出血,肝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多无必要。
近年来出现的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排除代谢活跃的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
[10-11]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主要的鉴别诊断有: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常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史,有肝功能异常和AFP升高;
转移性肝癌,多为多发,常有消化系统原发病灶;
肝棘球蚴病
患者有牧区生活史,有羊、犬接触史,肝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阳性,嗜酸性细胞计数增高;
肝非寄生虫囊肿
孤立单发肝囊肿易与肝血管瘤鉴别,只有少数多囊肝有时可能与肝血管瘤混淆。
多囊肝50%以上合并多囊肾,病变自开始即为多发性,大多满布肝脏,超声、CT检查示病变为大小不等、边界光滑完整的囊腔,可能有家族遗传因素;
其他
肝腺瘤、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均少见。
前者发展缓慢,但肿块坚硬似橡皮;
后者发展较快,具恶性肿瘤特征,多见于青少年。
[12-13]
手术治疗
目前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血管瘤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动脉结扎术、微波固化术、射频治疗、肝动脉栓塞术等。
对于弥漫性的肝血管瘤,或者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如肝功能失代偿或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也可行肝移植治疗。
对于需要治疗的肝血管瘤,应综合多种因素考虑,以病人获益、安全、有效为原则,依据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多种因素间权衡,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下面仅对不同的治疗方式做一阐述:
肝血管瘤切除术手术切除效果可靠、安全,完整切除是惟一能够根治的方法。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已很低。
尽管如此,手术仍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肝段切除术、血管瘤剥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血管瘤缝扎术、肝移植等。
肝段切除术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肝脏外科手术技巧的提高,肝切除术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大大减少,应用范围已经扩大到肝脏的良性病变,其中肝血管瘤是最常应用肝切除术的肝脏良性病变。
肝血管瘤病人多无肝硬化病史,有较好的肝脏代偿功能,能耐受较大范围的肝切除手术。
对于巨大肝血管瘤或多发血管瘤,通常可行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术,甚至半肝切除术,但肝切除量不可超过全肝的70%-75%。
肝段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出血,由于血管瘤血供丰富,瘤体本身易出血,从而增加手术难度,甚至有时术中操作不当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如何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肝血管瘤剥除术
肝血管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可压迫正常肝组织和胆管、血管形成一层薄的纤维包膜,该界面血管少,可沿该界面进行钝行分离,剥脱出血管瘤,即为“血管瘤包膜外剥除术”,可达到出血少、彻底切除病灶的目的。
1988年Alper等首先报告了这种术式,多个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对肝切除术和血管瘤剥离术进行比较发现:
剥离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少于肝切除术;
对肝脏损伤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肝组织,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快;
减少对重要肝内血管和胆管的损伤,减少出血,胆瘘发生率降低。
目前为国内外许多学者所推崇,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术式。
规则肝切除术仅用于疑有恶变、或者肝脏某叶完全被肿瘤占据时。
但亦有学者认为有的病例术中确认血管瘤与肝实质之间的间隙比较困难,剥除可能会出血较多,特别是靠近肝静脉主干、肝后下腔静脉等重要结构的血管瘤,钝性剥离易撕裂大血管或损伤瘤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专家意见:
(1)瘤体位于肝左外叶,由于操作较简便也应选择肝切除术。
另外,多发性血管瘤局限于某一肝叶时亦行肝切除术,此种情况若逐个摘除肿瘤,损伤大、出血多且费时;
(2)由于右肝切除术技术相对复杂,创伤较大,肝右叶血管瘤剥除术比肝切除术具有优势;
(3)肝中叶的血管瘤靠近肝门不仅与出入肝的大血管关系密切,还可能侵及左右两侧肝叶,肝切除术对于这样的肿瘤就更难处理,剥除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肝门处管道的损伤,还不必切除过多的正常的肝组织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
(4)体积巨大的血管瘤宜采用肝切除术。
因为巨大血管瘤占据肝左叶或右叶或某个肝段,压迫肝组织,使病灶所在的肝叶或肝段的正常肝组织所剩无几,规则性肝叶或肝段切除不至于损失很多正常肝组织,而且避免了因摘除术可能导致的肿瘤包膜或较大血管撕裂大出血;
(5)术前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或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病史怀疑肝转移者,宜行规则性肝切除或有一定“安全切缘”的局部切除术;
(6)分布于不同肝叶或肝段的多发性血管瘤,可结合运用两种手术方式。
腹腔镜肝切除术
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已日趋成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微创优势十分明显,其应用率逐年增加。
其术后并发症与开腹手术相似,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腹腔镜下左外叶和左半肝切除有望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标准术式。
而右肝后叶、中肝叶和尾状叶等部位的肝血管瘤,因位置特殊,易发生大出血,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目前尚存在一定难度。
尽管目前腹腔镜下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适用范围有限,然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突破,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这种手术方式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肝移植术
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肝移植术仅用于不可切除的巨大肝血管瘤及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目前尚未广泛开展。
缝扎术
肝血管瘤缝扎术肝血管瘤缝扎术是通过对血管瘤进行缝扎使瘤体萎缩、机化,甚至消失,以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
由于既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不足,采用血管瘤捆扎术,瘤体愈小,拥扎时间愈长,效果愈好,而瘤体愈大,捆扎时间愈短,则效果愈差。
单纯血管瘤瘤体缝扎术术后复发率非常高,目前已经不建议常规使用。
肝动脉结扎术
肝血管瘤通常由肝动脉供血,结扎肝动脉后可暂时使瘤体缩小变软。
结合术后放疗可使肿瘤机化变硬,对改善症状、控制肿瘤生长有一定作用。
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疗效多难以维持,长期效果有限。
肝动脉结扎术主要用于无法切除的巨大血管瘤。
由于近年来新技术的采用,以往认为不能切除的血管瘤现已能在技术条件较优越的肝胆外科中心安全切除,故单纯肝动脉结扎术治疗肝血管瘤已很少采用。
并发症
1、术后腹腔内出血 多数发生在24h以内,是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格外重视。
肝血管瘤病人多无肝硬化基础且术前肝功能良好,术后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较少,大多数是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血管结扎线脱落所引起的。
对于血管瘤术后出血应积极剖腹探查,用血管缝线严密缝合可疑出血点,术后密切关注出血情况。
2、术后胆漏 肝血管瘤剥除术后创面较大,术中未能发现和缝扎某支细小胆管是导致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
肝血管瘤术后胆漏需要保持引流通畅,一般能自行愈合,必要时需要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3、术后肝功能不全或衰竭 往往与术前未能充分评估残余肝体积、伴有肝脏的其他基础性疾病,术中大出血、长时间的低血压休克,术中损伤了保留肝叶的入肝或出肝血管,术后发生门静脉主干血栓、残余肝的扭转影响肝脏血流有关。
肝血管瘤病人术中使用肝门阻断的方法控制入肝血流,大多数病人术后出现转氨酶升高,术后2-3天达到高峰,一般在1周左右降至正常范围,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胆红素轻度增高,多能经护肝支持治疗逐渐好转。
如果发生难以扭转的肝功能衰竭,惟一的办法就是行急诊肝脏移植。
[14-16]
非手术治疗
肝动脉栓塞术(TAE)
TAE治疗肝血管瘤是借鉴于TAE治疗肝癌的经验,理论是基于肝血管瘤主要由肝动脉供血,栓塞动脉后瘤体内可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使瘤体形成纤维瘤样结构而达到缩小、硬化血管瘤的目的。
但对TAE治疗肝血管瘤仍有争议,其原因是大血管瘤的长期效果差,难以使瘤体缩小机化。
且栓塞剂术中在对血管瘤起栓塞作用的同时,也常常累及到肝门部及肝内胆管的正常血液供应,可造成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胆汁瘤、肝细胞坏死、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胆道缺血性狭窄及胆管动脉瘘等。
同时,血管硬化剂平阳霉素副作用虽少,但引起肺纤维化和大剂量动脉内使用时损伤动脉内膜的副作用也不可低估。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
肝血管瘤微波固化术及射频治疗微波可转化为热能而使周围组织凝结,使瘤体局部萎缩、变硬,达到固化肿瘤的目的。
采用此法必须阻断第一肝门,以减少瘤体内血液流动。
较大的肝血管瘤,微波治疗难以将瘤体完全固化,术后复发率较高。
射频原理与微波相似,对小血管瘤治疗效果尚可,对>
8cm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会引发大出血。
特别是瘤壁组织菲薄,纤维组织少的瘤体穿刺时易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是微波固化或射频治疗的禁忌。
同时肝血管瘤微波固化及射频消融术可引起大量红细胞破坏释放出大量血红蛋白,可引起急性肾衰和血红旦白尿。
故B超引导下穿刺微波固化或射频治疗血管瘤应非常慎重。
对瘤体位于肝脏中心靠近大血管及临近胆囊胃肠等脏器以及临近膈肌的易引起临近脏器的损伤引发严重并发症,不适宜射频消融治疗。
[17-18]
专家观点
随着对肝血管瘤自然病程的深入了解,其手术的恰当时机和指征有着新的不同认识。
血管瘤治疗的重点在于如何解除症状及预防性控制巨大的、多发性的血管瘤引起的并发症及破裂出血可能,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可能不同治疗方案带来的相应的并发症,对有争议尤其无临床症状体征患者,切勿过度治疗,带来不必要的并发症。
肝血管瘤的治疗目前的指证较为混乱,有以直径大小来确定的,认为>
4-5cm就应手术治疗,有以症状及并发症来确定的。
从资料来看,大多数血管瘤的症状是不特异的,较难与胃肠道及胆道症状相鉴别,在血管瘤直径小于5cm时较少引起症状,左肝及尾叶在直径大于6cm时才开始出现明确的血管瘤症状,而右肝血管瘤要到8cm以上才出现。
因此手术指征目前认为:
(1)右肝>
8cm、左肝及尾状叶>
6cm,有明确症状或外生性或生长速度>
1-2cm/年的;
(2)血管瘤直径大于10cm;
(3)有并发症,如感染发热、出血及有明显的血液学异常;
(4)对于年龄大于60岁病人,因血管瘤可能不再生长或生长较慢,故指征应更为严格。
(5)鉴于肝血管瘤可能在妊娠期瘤体增大加快,分娩时可致破裂大出血,故对青年女性的巨大肝血管瘤应积极手术切除。
(6)对于从事剧烈运动者,如拳击手、足球运动员等可考虑手术切除。
(7)随访中发现瘤体生长速度较快,不能除外其它病变可能者。
明确临床症状、外生性、生长速度快及伴发血液学异常应是这类病人的手术指征。
在肝血管瘤的治疗方法中,血管瘤剥除术在安全性、彻底性、出血量、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切除术。
在一些位于边缘、外生性以及左肝外叶的血管瘤,可应用腹腔镜切除,以达到创伤小、恢复快的目的。
TAE对小血管瘤治疗有一定疗效和微创的优势,但<
5cm的血管瘤往往不必治疗,而大血管瘤的TAE治疗长期效果差,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增加手术治疗时的难度。
建议即使体检发现肝血管瘤,也要参照手术适应症决定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可在选择性的特殊病例中应用,如高龄、全身并发症手术禁忌、巨大血管瘤无法手术以及患者的强烈要求。
总之,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在不断进步,作为肝脏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临床上要引起重视,治疗的态度应该谨慎和严格,要注意和肝脏其他病变,特别是恶性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