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汇编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915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8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件汇编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文件汇编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文件汇编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文件汇编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文件汇编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件汇编模板.docx

《文件汇编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件汇编模板.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件汇编模板.docx

文件汇编模板

文件汇编

1.内部审计实务指南——高校内部审计(征求意见稿……2

2.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61

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1号——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

………………………………………………………………65

4.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68

5.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73

6.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77

7.重庆大学内部控制审计实施办法……………………………82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号—高校内部审计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高校内部审计,是指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通过对本单位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审查,并进行确认、评价、控制、咨询,旨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创造效益,从而促进本单位事业目标的实现。

第三条高校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规模较大的高校(年收入5亿元以上或教职工人数在3000人以上)应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第四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数量应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

内部审计队伍应由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基建、信息系统等方面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并具备必要的职业资格。

第五条高校内部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高校内部审计应面向学校资金、资产、资源,促进其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审计控制与审计评价相结合,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的过程式审计。

(三)高校内部审计应坚持业务活动审查与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开展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相结合的综合审计。

(四)高校内部审计应着眼解决问题,立足促进机制建设,建立以内部控制审计为核心的内部审计工作格局,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促进学校事业发展。

第六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对所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第七条本指南适用于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其它教育部门和单位可以参照执行。

 

第二章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节一般原则

第一条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保证资金、资产、资源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保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而制定与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保证措施和业务程序。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保证其有效执行而对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所进行的了解、测试和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指南所称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活动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第四条被审计单位的各项业务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组成,对高等学校各项业务的内容控制审计主要围绕这些要素来进行。

第五条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时,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结合本单位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进行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审计与评价,也可以进行对单位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审计与评价。

第六条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与方法。

(一)内部控制审查与业务活动、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

(二)内部控制审查与风险管理审查相结合;

(三)内部控制审查与促进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相结合;

(四)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所需的证据选择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七条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高校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方式之一。

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应充分关注这一有效方式,利用、指导、推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开展,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第二节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条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为保证本单位教学(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教学等)资金的安全完整、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降低单位教学风险、保证单位遵守教学活动相关法律法规,而对单位教学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分析、测试和评价活动。

第二条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应获取的资料主要有:

(一)学校教务部门、招生部门及学生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图,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工作手册;

(二)各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招生、教学实验基地、校际交流、合作办学、助学、助教、助研管理、教学经费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

(三)学生收费许可证,涉及教学活动及学生管理的各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审批文件;

(四)各类学生招生计划,招生广告,自主招生方案,自主生标准,委托招生协议,招生总结报告;

(五)教学实验基地可行性论证,建设标准,合作建设协议,资产移交清单,资产管理办法,建设成果报告;

(六)校际交流协议、合作办学协议、校际交流及合作办学结算报告;

(七)学生管理信息数据库设计文档,升级文档、数据结构、业务流程;

(八)助学金、助研费、助教费发放名册及审批文件

(九)教学管理经费收支报表、会计账簿及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

(十)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条教学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的控制环境

1、是否建立“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并形成相关记录,

2、管理层的分工是否明确,是否严格在授权范围内处理相关事项,分管领导不能处理相关事项时,是否授权其他领导进行处理,授权范围及期限是否明确;

3、是否贯彻教学廉政责任制,是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贯彻遵纪守法思想,并制订了惩防措施;

4、教学管理内容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是否明确,不相容的职责是否进行了分离,相关业务是否有相关的部门进行处理,处理流程是否清晰;

5、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奖惩措施是否得当;

6、是否依照有关程序对员工进行招聘和培训;

7、考核激励机制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严格执行此考核激励机制;

8、是否制订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否明确、切实可行,并得到有效执行。

(二)教学管理的风险管理

1、是否对不同的教学管理业务建立了不同的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目标是否明确并切实可行;

2、是否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的考虑是否全面;

3、是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或风险预案,对风险的管理是否灵活有效。

(三)教学管理的控制活动

1、招生

(1)是否采用各种媒体发布招生广告,是否签订发布协议,是否按发布协议指定的时间和方式发布招生广告;

(2)发布的招生广告内容是否清楚,有无存在误导性语言和虚假陈述;

(3)是否采用委托招生方式,是否签订委托招生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是否明确;

(4)委托招生协议中是否有最低人数限制条款,是否规定了招生达不到最低人数时的处理措施;

(5)是否按委托招生协议结算相关费用,费用的调整是否补充签订相关协议;

(6)是否存自主招生模式,是否有自主招生方案,自主招生计划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制订明确的自主招生标准,是否严格按自主招生标准执行;

(7)是否将捐资办学与招生名额相挂钩,是否存在点招现象;

(8)招生过程中是否收费相关费用,收费标准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是否纳入学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2、实验基地建设

(1)对教学实验基地建设是否进行可行性研究;

(2)教学实验基地建设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存在重复建设情况,是否符合学校的总体战略;

(3)是否签订教学实验基地合作建设协议,协议中双方的责权利是否明确;

(4)协议的签订是否经过授权审批,到期的合同是否及时进行续订,对变化了的情况是否及时对协议进行修改;

(5)实验基地的资产调拨是否履行相关手续;

(6)是否按协议的约定足额从实验基地收取相关费用。

3、校际交流

(1)校际交流单位的确定是否符合学校总体目标,目的是否明确;

(2)是否制订了校际交流协议,交流活动是否有专门部门归口管理,交流协议的签订是否得到授权;

(3)交流单位与交流内容是否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4)交流协议内容是否明确,是否有明确的交流项目及实施措施,交流项目是否有资金及资产的保障并且不违反国家政策;

(5)交流协议是否得到有效执行,执行中是否存在争议,争议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6)交流是否收取相关费用,费用的收取是否按协议执行,是否纳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4、合作办学

(1)是否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协议的签订是否得到授权,合作双方的责权利是否明确;

(2)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否与学校总体目标相符,是否存在低价竞争现象;

(3)合作办学的收费标准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是否按审批的收费标准执行;

(4)合作办学的学生缴费收入是否全额上交学校,并开具正式票据;

(5)合作办学的收入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是否按规定的比例与合作单位结算合作办学价款;

(6)是否存在未缴学费学生,免缴学费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是否制订了适当的措施收缴欠缴学生学费;

(7)是否存在合作办学纠纷,合作纠纷是否得到有效处理。

5、证书管理

(1)空白证书是否连续编号,是否由专人进行管理;

(2)证书发放是否由专人进行审核,审核流程是否清晰,审核重点内容是否明确,已发放证书是否有存根留存备查;

(3)证书是否发放给已完成全部教学计划要求的学生,是否存在未按标准发放证书现象;

(4)证书发放过程中是否收取相关费用,收费标准是否经过审批,所收取的费用是否全部已纳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6、助学、助教、助研管理

(1)是否制订了助学、助教、助研相关实施办法,国家的相关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落实;

(2)助学、助教、助研的挑选标准是否明确,是否按此标准执行;

(3)受资助学生名单是否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公示,该名单是否经相关部门批准;

(4)资助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足额及时发放到受资助学生;

(5)是否建立受资助学生档案,档案内容是否得到及时更新;

(6)资助过程中是否收取相关费用,收费标准是否得到批准,收取的费用是否纳入学校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7、教学经费管理

(1)是否有收费许可证,是否将收费许可证进行公示,并严格按照收费许可证上列明的收费范围和标准收取相关费用;

(2)是否违反规定向全日制学生收取重修费、专升本费、转专业费及旁听费,辅修费的收费标准是否经主管部门审批,是否按已审批的标准执行;

(3)是否收取学生的复印费、上机费及教材代办费,收取代办费的过程中是否有佣金及回扣收入,收取的各项代办费用和佣金、回扣收入是否纳入到单位统一核算与管理;

(4)教学经费是否实行预算管理,是否按预算招待,对预算的调整是否经过审批;

(5)教学管理过程中收取的各项收入是否在校系二级进行分配,是否按一定标准来进行;

(6)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存在教室出租、实验室设备出租情况,是否签订了出租协议,协议的签订是否得到审批,出租收入是否纳入到单位统一核算与管理;

(7)是否取得教学捐赠钱物,有无捐赠协议,专项捐赠的使用是否按协议执行,收取的资金是否纳入到单位统一核算,收取的实物是否已办理过户手续,并纳入到单位统一管理;

(8)教学支出中是否有无专项支出,支出范围及标准是否明确,单位是否严格按规定的范围与标准执行,教学支出项目核算是否准确,教学活动支出与其他支出是否有明确划分,如果不能明确划分,是否与其他支出进行了合理分摊;

(9)学生管理数据库是否与财务部门数据库共享,财务部门是否根据共享数据库对学费收缴情况进行核对与分析,并通知教学管理部门对欠缴学费及时进行追缴,确保学生收费收入的真实与完整。

(四)教学管理的信息与沟通

1、重大决策是否形成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否完整;

2、各项制度及签订的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