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8528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苯乙烯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phenylethylene,Ethenylbenzene,Styrol,Vinylbenzene,Cinnamene,Styrolene,Cinnamol?

  中文名称2:

乙烯基苯,乙烯苯,苏合香烯,斯替林

  英文名称2:

styr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36

  CASNo.:

100-42-5

  EINECS号:

202-851-5[2]

  分子式:

C8H8

  分子量:

104.14

成分/组成信息

  苯乙烯≥99.5%一级≥99.5%;

二级≥99.0%。

苯乙烯反应

聚合级苯乙烯的提纯及保存

  苯乙烯中主要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可以通过减压蒸馏除去。

先用10%NaOH洗一到两次,再用水洗直至检测到水为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一夜,过滤以后再减压蒸馏。

用水泵一直抽,温度大约为68-70度。

纯的苯乙烯是无色液体,如果聚了会变成淡黄色,并且液体黏度也会变大,所以需要低温保存。

危险性概述

聚苯乙烯合成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

高浓度时,立即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出现眼痛、流泪、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继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

严重者可有眩晕、步态蹒跚。

眼部受苯乙烯液体污染时,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

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减退、腹胀、忧郁、健忘、指颤等。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触有时引起阻塞性肺部病变。

皮肤粗糙、皲裂和增厚。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

编辑本段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

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编辑本段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操作处置与储存

粗苯乙烯的分离和精制流程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编辑本段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苯乙烯反应器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40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

OSHA100ppm;

ACGIH50ppm,213mg/m3[皮]

  TLVWN:

ACGIH100ppm,426mg/m3[皮]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5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ETL100mg/m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苯乙烯(mg/m3)一级3;

二级新扩改建5,现有7;

三级新扩改建14,现有17。

  3.苯乙烯的治理方法为喷淋系统+活性炭吸附即可去除,其治理效率高。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一级≥99.5%;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非极性有机物

  pH:

  熔点(℃):

-30.6

  沸点(℃):

146

  相对密度(水=1):

0.9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

  饱和蒸气压(kPa):

1.33(30.8℃)

  燃烧热(kJ/mol):

4376.9

  临界温度(℃):

369

  临界压力(MPa):

3.8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3.2

  闪点(℃):

34.4

  引燃温度(℃):

490

  爆炸上限%(V/V):

6.1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其它理化性质:

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3]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清澈透明,无机械杂质和游离水

  色度(铂-钴色号)≤101530

  苯乙烯的质量分数%≥99.799.599.3

  聚合物/(mg/Kg)≤101050

  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mg/kg)≤100100100

  总醛(以苯甲醛计)/%≤0.010.020.02

  阻聚剂(TBC)/(mg/kg)≤10~1510~1510~115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苯乙烯纯度的测定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

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

10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500mg,轻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即能被特异的菌丛所破坏,亦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苯甲醚、甲醛及少量苯乙醇。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3541

  UN编号:

2055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

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交联剂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后产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中应用得最多的交联剂就是苯乙烯,与聚酯的共聚反应活性高,且用苯乙烯做稀释剂的树脂固化速度快、粘度较低,便于施工。

固化后的产物电性能也比较好,但耐热性较差,实践证明,苯乙烯对固化后的产品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苯乙烯对固化产物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1混溶及其反应活性

  1.1苯乙烯与聚酯的混溶

  苯乙烯一方面在聚酯中做为交联剂使用,另一方面也起到稀释的作用。

适当的稀释过程有助于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一般稀释温度不超过95cI=。

反之就会影响产品的一系列性能,甚至凝胶不能使用。

苯乙烯中含的聚合物应尽可能的少,苯乙烯中含有聚合物也会影响苯乙烯与聚脂的混溶性。

如苯乙烯中含有聚合物较多,要将其蒸馏后再使用,并加入阻聚剂,使苯乙烯中阻聚剂的含量在(5一l5)×

10I6之间,苯乙烯中常用的阻聚剂是对苯二酚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

  1.2苯乙烯的活性

  从苯乙烯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它与其它不饱和单体比较,活性较大。

研究化学性通常用最高放热温度来度量,通过放热曲线的研究可以定性的判断反应后产物性能的好坏。

从放热曲线可以看出(图略),苯乙烯与聚酯反应的放热温度最高,故其反应活性也较大,生产出的不饱和聚酯性能也很好。

另外,放热峰温度也与苯乙烯在树脂中的含量有关。

放热峰温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时也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

  2.1对固化产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固化物的性能不仅决定于树脂分子链结构,而且也与参加交联反应的单体结构及数量有关。

对于浇铸树脂,弯曲强度随着苯乙烯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对于玻璃纤维增强的层压制品,弯曲强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抗张强度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直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加入适量的苯乙烯可使其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

一般模压塑料用的树脂,苯乙烯含量在30%一40%左右为最佳。

在苯乙烯用量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地增加苯乙烯的量对机械性能是有利的。

这是因为固化物即可交联完全。

又有利于提高机械性能,降低收缩率,减小树脂的粘度,便于使用。

  2.2对电性能的影响

  苯乙烯含量对固化产物电性能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苯乙烯含量过高或过低对电性能都是不利的。

苯乙烯含量在30%一50%之间往往可获得较高的综合电性能。

  2.3对吸水性的影响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吸水性主要取决于聚酯分子链的结构、树脂的酸值、羟值等,但与苯乙烯含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总的来说,固化产物的吸水性通常是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的。

  2.4对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影响

  影响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一个因素是分子链结构,如间苯二甲酸型聚酯就比较耐化学腐蚀。

而影响固化产物耐化学性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稀释剂的类型和含量。

用苯乙烯做为交联剂的聚酯,随着苯乙烯含量的增加,提高了交联密度使其能更有效的阻止化学溶剂的“进攻”。

编辑本段苯乙烯的沿革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因易发生聚合反应而倍受瞩目,苯乙烯则是用来制造塑料、树脂、橡胶等由单分子体构成的大分子物质的,同时也可用于制造聚脂和乳胶漆。

  纯净的苯乙烯透明、无色、易燃、略带毒性,沸点为145,冰点为-30.6。

它的方程式是C8H8,早在1850年人们就已知道苯乙烯不与天然树脂发生反应但要发生聚合作用。

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它才被应用于工业生产,苯乙烯是通过对苯乙烷进行除氢作用而生成的(苯乙烷是汽油中提取的乙烯和苯的化合物)。

德国法本公司和美国陶氏化学公司于1937年采用乙苯脱氢法进行了苯乙烯工业化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生产合成橡胶的需要,产量迅速扩大。

战后,由于苯乙烯系塑料的发展,苯乙烯产量直线上升,并出现了一些其他的生产方法。

例如:

1966年,美国哈康公司开发了乙苯共氧化法;

70年代初,日本等国采用萃取精馏从裂解汽油中分离苯乙烯,制得的苯乙烯量取决于乙烯生产的规模。

1981年,世界苯乙烯装置的总能力达17.13Mt,其中90%以上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造的。

  在不受辐射的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乙烯迅速生成一种广泛用于模压制品的塑料,聚苯乙烯,它还可以与丁二烯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异分子聚合物,即合成橡胶,还有一些单分子体(如氯乙烯)可与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生成化聚苯乙烯质量更好的塑料或树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