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8274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雅安解析文档格式.docx

C、男孩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故C错误;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熟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解题关键.

2.(3分)(2014•雅安)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熔化、汽化和升华;

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

凝固、液化和凝华;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该选项说法错误;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3.(3分)(2014•雅安)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为了减小车对路面的压强

人用吸管吸食饮料是靠大气压把饮料“压”进了嘴里

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升力,是应用了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的原理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压强、液体的压强;

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A.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B.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很多,钢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吸盘,抽水机等.

C.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伯努利原理告诉我们: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却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A、大型载重汽车有很多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保护路面,故A正确;

B、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B正确;

C、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深海潜水员必须穿抗压潜水服,是因为海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正确;

D、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故D错.

故选B.

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3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图c中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

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电磁感应;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应用题;

电和磁.

题目给出了四个有关电和磁的实验,首先要弄清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再结合题设要求来进行选择.

A、图a没有电池,验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图b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奥斯特的实验,说明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图c电流大小一定,匝数多的线圈吸引较多的铁钉,验证了磁性强弱与线圈匝的关系,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图d有电池,验证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利用此装置原理制造了电动机而不是发电机,故D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电与磁这一章的书中重点实验装置图要掌握好,记清实验名称和说明的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5.(3分)(2014•雅安)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家庭电路中,可以由铜丝和铁丝代替保险丝

家用电器起火时,应该先灭火,然后切断电源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试电笔上的金属部分

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应接在灯泡与火线之间

安全用电原则.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铜丝和铁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和铁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保险丝越粗,电阻越小,通过较大电流时不易熔断;

(2)家用电器起火时,应该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

(3)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氖管发光的可以判断导线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4)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A、铜丝和铁丝的电阻小、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因此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家用电器起火时,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该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方法,手一定接触笔尾金属体,一定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更换灯泡时易发生触电事故,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安全用电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加强安全意识,不能违反.

6.(3分)(2014•雅安)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热和能.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做功和热传递;

(2)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3)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4)一切物体具有内能.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A正确;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

D、一块0℃的冰具有内能,它的分子不停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7.(3分)(2014•雅安)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3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

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调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首先明确近视镜是凹透镜,然后在明确凹透镜光学性质的基础上,即可确定放上凹透镜后像的位置的变化,然后调整光屏的移动方向.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凹透镜后,蜡烛在凸透镜后面成的像将远离凸透镜,为了使像再成在光屏上,所以要将光屏向右移动.

要确定光屏的移动方向,首先要明确放上的镜片对光线有何作用.

8.(3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在b、d两点动能相等

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机械能及其转化.

(1)动能大小跟质量、速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足球和草地之间存在摩擦力,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减小,内能增大;

(3)重力势能大小跟质量、高度有关,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A、足球在b点时,足球有一定的速度,足球具有一定的动能,动能不为零;

足球在d点时,足球速度为零,足球动能为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草地存在摩擦力,因此从a到d的过程,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机械能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足球从b到c的过程中,足球和草地之间存在摩擦力,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断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足球从c到d的过程中,足球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本题考查了机械能大小变化的分析,抓住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9.(3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甲,在乙杯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F甲<F乙

F甲>F乙

向甲杯中加入盐,鸡蛋所受浮力会增大

向乙杯中加入水,鸡蛋所受浮力会减小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浮力.

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若物体漂浮或悬浮,则浮力与重力相等,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

若物体漂浮,则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若物体悬浮,则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等.

AB、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A、B错误;

C、鸡蛋在甲中漂浮,所以甲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

向甲杯中加入盐,则甲盐水的密度变大,仍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在甲中仍处于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则鸡蛋所受浮力不变,故C错误;

D、鸡蛋在乙中悬浮,乙盐水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向乙杯中加入水,则乙盐水的密度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减小,则鸡蛋会下沉,故D正确;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会根据物体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或密度关系判断物体的浮沉,同时也要会根据浮沉情况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或密度关系.

10.(3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滑向最右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示数变大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A1表示数与A2示数之差变大

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闭合开关S后,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并联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

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根据P=UI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功率和总电阻的变化.

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

因为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移动滑片时,电压表V的读数不变,故A不正确;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移动滑片时,通过灯泡L的电流不变;

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可知,该支路的电流变小;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由R=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故B正确;

根据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小,故C不正确;

因为A1表示数与A2示数之差等于通过灯泡的电流,而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故D不正确.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以及功率的计算,分析电路图确定两电阻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是本题关键.

11.(3分)(2014•雅安)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速度与物体运动;

功的大小比较;

功率大小的比较.

其他综合题.

(1)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v=利用图象形状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2)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3)根据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和在拉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利用公式W=FS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4)根据决定功率的因素即木块的拉力和木块的速度进行分析.

A、从图象中可看出,第一次实验的速度大于第二次的速度.故A错误;

B、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B错误;

C、在相同拉力作用下,木块两次运动的距离相同,由W=Fs可知,以木块两次所做的功一样多.故C正确;

故B错误;

D、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大,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大.故D错误.

①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的条件、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速度的计算等知识点.

②图象是形象描述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常用工具,也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也能使动态变化过程更为清晰.

12.(3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将一个“6V2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

若换一个“6V3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则这个小灯泡(  )

比正常发光时暗些

比正常发光时亮些

恰能正常发光

灯丝将会被烧坏

电路的三种状态.

电流和电路.

灯泡的实际功率是由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决定的,所以要判断第二个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比2W大还是比2W小,我们就需要先判断出第二个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比6V大还是比6V小,那么怎么才能判断出它两端的电压比6V大还是小呢?

本题中,R是定值电阻,先后有两个灯泡与R串联.第一个灯泡与R串联,灯泡分得的实际电压是6V(因为这个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第二个灯泡与R串联,这个灯泡能分多少电压呢?

这就得看第二个灯泡的电阻比第一个灯泡的电阻大还是小了.如果第二个灯泡的电阻比第一个灯泡的电阻大,则就会造成第二次电路的总电阻比第一次电路的总电阻大,电路中的电流就比第一次电路的电流小,R两端的电压就比第一次R两端的电压小,于是就可以得出第二个灯泡分得的电压比第一个灯泡分得的电压多,反之亦然.

所以解答本题,我们还需要先算出这两个灯泡的电阻,算电阻可根据公式R=

来计算.

根据公式R=

可知,当电压相同时,电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故“6V2W”的灯泡电阻比“6V3W”灯泡电阻大;

改接后,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对于定值电阻R来说,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6V3W”灯泡两端的电压将小于6V,所以实际功率小于3W,故比正常暗一些.

本题与我们常见的一道题其实是类似的:

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时,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情况.本题中虽然没有滑动变阻器,但在电路中先后串联阻值不同的灯泡,其实就相当于滑动变阻器,所以本题可以和我们常见的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的题型归为一类.

通过解答本题我们要有所收获:

①在额定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②串联电阻的分压能力与电阻的阻值大小有关,阻值大的电阻分压能力强.掌握了这两点,就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新的解题思路,就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化.

二、填空题(13、14、15题每空2分,16、17、18、19题每空1分,共17分)

13.(4分)(2014•雅安)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音色 ;

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 反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音色;

光的反射.

声与光.

(1)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2)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看电视时“综艺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

漫步在岸边看到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

反射.

本题考查音色和反射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4.(2分)(2014•雅安)如图所示,天平所测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37.4 g.

质量的测量与天平.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天平在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之和.

此时砝码的质量是:

20g+10g+5g=35g;

此时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游码所对的示数是:

2.4g;

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m=35g+2.4g=37.4g;

37.4;

知道并理解天平的正确读数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5.(2分)(2014•雅安)一水箱中贮有10kg水,当水温从20℃升高到22℃时,水吸收的热量是 8.4×

104 J.[C水=4.2×

103J/(kg•℃)].

热量的计算.

已知水的质量10kg,水温升高20℃,根据Q吸=cm△t直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由于水的质量m=10kg,水温度升高△t=22℃﹣20℃=2℃,c水=4.2×

103J/(kg•℃)

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4.2×

103J/(kg•℃)×

10kg×

2℃=8.4×

104J.

水吸收的热量是8.4×

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16.(2分)(2014•雅安)水平桌上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地球北方的那端是小磁针的 N(北) 极;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 南 极附近.

地磁场.

磁现象、电生磁.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水平桌上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

(2)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而且是N(北)极指向北,S(南)极指向南.

N(北);

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地磁场一些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7.(2分)(2014•雅安)小华发现家里单独使用某电器时,电能表的示数在3h内由

变成了

,则他家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1.2 kW•h,该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 200 W.

电功的计算;

电功率的计算.

电能和电功率.

(1)用末时间的示数减去初时间的示数即为电能表该段时间的示数;

注意电能表最后一位是小数而且单位是kW•h.

(2)根据公式P=即可计算出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

(1)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小华家这段时间用电为2139.4kW•h﹣2138.2kW•h=1.2kW•h.

(2)因为3h消耗的电能为1.2kW•h,

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是:

P==

=0.4kW=400W.

1.2;

400.

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能表参数的意义及有关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8.(2分)(2014•雅安)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水平推力以0.5m/s的速度匀速推动重500N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是 1000J ,水平推力的功率是 50 W.

功的计算;

功率的计算.

功、功率、机械效率.

已知水平推力大小和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W=Fs计算该过程中工人所做的功;

又知道物体匀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