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书声朗朗Word格式.docx
《三年级书声朗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书声朗朗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
共四首。
其中第一首最著名。
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
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韵译】: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秋词(唐朝刘禹锡诗作)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秋词》二首诗语言朴素,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诗言志”。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比柳宗元大一岁的刘禹锡,虽然参加政治革新活动同样遭受打击,但心理承受能力却大的多。
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
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1]
刘禹锡也研究哲学,也笃信禅宗,但效果与柳宗元不一样,在怎样用于立身处世这一点上,他也得到了踏踏实实的好处,他能通过哲学的深思,把生活中的愁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
这样,他就能从有限的时空跳出来,在更高的层面上求得心理平衡。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
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乌衣巷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
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
“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自有其深意所在。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
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
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
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
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
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颜仁郁
科场才俊——颜仁郁,字文杰,号品俊。
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
生于唐大和(827~835)间。
祖籍河南温县。
祖父颜景茂,为兵曹参军,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
父颜芳(787~860),随其父入闽,辗转来到永福(今永泰)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怡情当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
仁郁为颜芳第七子。
他幼承庭训,博览经史,饱学多才,擅长文学,胸有抱负。
他所生活的晚唐年代,政治腐朽衰败,农村经济破产,疾病灾荒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
仁郁面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灾难,无限忧虑与同情,寄怀笔端,抒发胸臆,写下许多忧国忧民、揭露时弊的诗篇;
并在“政荒民散”、社会萧条、民不聊生的困难时期接任归德场(德化县前身)场长。
他上任后,勤政爱民,抚慰百姓,解困扶危,安定民心,倡导农桑,兴办陶瓷,发展生产。
“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历经数年努力,给归德场村村带来喜悦与丰收,出现了社会局部的稳定与繁荣。
仁郁看到境内处处丰收,百姓欢乐喜悦,他乐民所乐,兴奋地写下《赞神曲》:
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
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
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啼哭伐桑柘;
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祭春社。
吏不登门白昼眠,老稚雅乐如登仙:
县里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
颜仁郁是古瓷都德化历史上一位关心民瘼的出色领导者。
他博学多才,爱好吟咏,又是当时的知名诗人之一。
其诗篇《谕农》的首章收辑于《全唐诗》。
他长期生活于农村,接触人民最底层,了解百姓的疾苦,与广大劳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谕农》、《贫女》等篇中,写出了贫苦农民的疾苦与呼声,写出封建社会贫女的不幸遭遇、闺妇的痛苦哀怨、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残害以及她们对爱情的憧憬。
如《谕农》:
(一)夜半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八)夏日炎炎如火钻,野田禾秀半枯干;
皇天不雨农家望,何恨龙神不我看!
颜仁郁所写的诗篇富有强烈的人民性,与社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
其《谕农》(又名《桑农》)、《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家》十门百首(各10首),反映了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罪恶的现实,道出人民的心声,同时表达了自己看透现实,寄情田园,娱于山居、闲逸淳朴、洁身自好的思想境界。
因此,这些诗篇很快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称其为“颜长官诗”,并流入京师。
昔曾编入《龙浔志》,惜大多已失传。
夜上受降城闻笛编辑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
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
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4]
桃花溪(唐代张旭诗作)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
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
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创作背景编辑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
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示儿(陆游诗作)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
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4]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
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
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
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
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
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诗词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一共有5首,其中以第一首最为著名。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
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
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作品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
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
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
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秋日偶成》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的作品。
诗歌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又蕴含思辨哲理。
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
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贱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增广贤文一
作者《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
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简介编辑
前人的道德文章,对你起到谆谆教诲的作用,能提高你的品味,为你添加风采,使你的知识和见识都有增长,(值得)多看多听多记。
这句贤文出自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孔子的学生曾子,另一个是东汉时期的东莱太守杨震。
“日勤三省”是关于曾子的:
曾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翻译成现代白话的意思就是: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做事是否敬业?
与人交往是否诚信?
学过的东西是否经常复习?
”
“夜惕四知”出自东汉时期的名士杨震。
杨震被称为“关西孔子”。
他做官后,十分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
他在任东莱太守时,有一次路过山东的昌邑,他的学生王密正在这里做县令。
夜里,王密带着十斤黄金来见杨震。
杨震非常生气地说: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说:
“暮夜无知者。
”杨震反驳道: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也?
”王密听后十分惭愧,只好带着黄金告退。
从此,人们都知道杨震是一个清廉无私的人,杨震也因此而名传千古。
“日勤三省,夜惕四知”要求我们,做人要像曾子那样经常反省自己,修正错误,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还要像杨震那样清正廉洁、远离贪欲。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
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也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在得到荣宠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曾经或将来)收到的屈辱(做好受屈辱的思想准备);
处在和平安乐的环境中,一定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机
增广贤文二
比喻当事人因为身处其境而对利害得失考虑太多,看不清形势,而局外人却比较明了
兼是两面都要顾到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两方面的意见都要听取,然后从中择之才会处于客观的地位,而显出明智
否则只听单方面的意见就有偏爱之嫌,而陷于情感用事的处境,这样是暗昧的。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这句《贤文》出自汉宣帝时的赵充国老将军。
说的是汉宣帝时,西北边境上传来警报,说羌人时常出没骚扰,攻占城池,杀害官吏,情况十分严重。
朝廷得报,立即召集会议,商量对策。
大臣们都主张立即派遣大军,前去攻剿。
可是当宣帝征询谁可以率领大军前去的时候,却噤若寒蝉,谁也不敢作声。
这时赵充国老将军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到西北边境地区去看一看究竟。
宣帝很高兴,少不了赞扬他一番,并且对他说:
“依你估计,羌人实力如何,你需要多少兵马,多少武器和粮草,尽管提出要求。
”赵充国说:
“情况究竟如何,现在还不清楚,因此不便估计,更无法提出什么要求。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要求亲自去看一看。
等我到了那边,摸清了情况,然后草拟方略,再向您详细奏报。
赵充国来到西北甘肃的金城郡,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的形势。
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
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
但是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进兵攻剿。
赵充国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
出兵,失十二利”的理由。
赵充国反复奏报,汉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终于同意了赵充国的方案。
此方案实施以后,果然效果很好,即节省了朝廷的费用,避免了将士流血,而且使汉人和羌人紧张关系随即安靖下来,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耳听为虚;
只听别人说是假的眼见为实;
只有自己见到,才是真的。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意思是说,一只狗会因为见到可疑的影子而大叫,其他的狗听见声音也会跟着叫起来。
意指不辨真相,随声附和.讽刺人们的从众心理
心灵睿智而又有不刻薄苛求的气度,性情刚直而又有不矫枉过正的胸襟;
心地仁慈而又有能明察善断的智慧,清廉纯洁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
增广贤文三
努力学习才能明白世间道理,不学习则什么也不懂。
如果只是纠缠枝节问题,就会迷失普遍性的道理
世上好人是大多数,做好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是正常的,人们一般不会感到奇怪;
而坏事是人们所憎恨的,谁做了坏事是可耻的、理应被指责的,特别是平常被认为是好人(至少不算坏人)的人,一旦做了坏事,人们感到不可理解,会当成新闻去传播。
人的运气好,不会好过千日,总有运气差的时候花会红,但是不会红过百日,迟早一天要凋谢
国家政策清明了有才能的人就能受欢迎受重视,家里富有了家中的孩子生活就会比较安定
俭,勤俭的意思。
奢,奢侈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
先过简朴的生活,然后再过富裕的生活,这样人会感觉很自然,相反人就会感觉很困难。
就是提醒人们要艰苦创业,注意资本积累,富裕之后不要忘记简朴的生活,富于来之不易。
“凡事不可做绝,须留一线生机,为子孙后代积攒福”田不要寅食卯粮,留一些还可以开耕的土地给子孙后代。
用现代观念解读就是重视环保,不要过度开发资源,留一点资源作为后人发展的基础。
该诗句现在以为政府大量引用作为政府的环保宣传口号,温家宝就引用过。
增广贤文四
责人之心责己:
责备别人之前先责备自己!
怒己之心怒己:
意思就是自己做错事时,自己总是会轻易的原谅自己,对待别人时也要一样
这句话其实是要告诉人们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这样急事发生时,这些离你近的人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比远方的亲人对自己的帮助更及时。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的意思是要常常静下来想想自己所做的事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和朋友们闲谈的时候不要去说别人做的这不对那不对.
如何能做到尽善尽美,称心如意呢?
不过是在扪心自问的时候,没有什么惭愧之处。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看到的不如自己去实践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颜氏家训一
四海五湖之八,结义拜为兄弟,也不能随便,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才谈得上。
门外不停留客人。
形容勤于待客。
这是古人看中的礼节。
颜氏家训二
采用了某人的意见却又抛弃了这个人,这种行为被古人认为是可耻的。
凡采纳一个建议、办理一件事情,这就是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表明,不该窃取他人成果,当成自己的功劳。
即使是地位低下的人,也必须要肯定他的功劳。
窃取别人的钱财,会遭到刑罚的处置;
窃取别人的成果,会遭到鬼神的谴责。
颜氏家训三
在古代,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