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738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鲁滨逊漂流记》是西方文学中冒险小说类型的经典作品之一,作家笛福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故事中乐观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勇于创新,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关注作者:

丹尼尔·

笛福(1660-1731),18世纪英国作家。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关注课文组成: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第一部分是梗概,梗概按照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通过作品中代表性事件,概括地介绍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作品的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并依据梗概内容进行拓展阅读,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二部分是节选。

教材选取了小说中讲述鲁滨逊初到荒岛的部分,描写了鲁滨逊刚刚流落到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课文还用表格的形式把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好处和坏处罗列出来,好处与坏处形成的鲜明对比,并通过第一人称的内心独白方式写出了主人公的想法,令读者感受到鲁滨逊复杂的内心情感,从而更加认识到人物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精神。

学生阅读节选片段,整体把握节选内容,抓住鲁滨逊在克服困难时的心态变化,对人物做出评价。

关注插图:

课文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鲁滨逊带着狗到葱郁的森林去打猎谋生的情景;

第二幅图插图描绘的是鲁滨逊从船上取东西的场景。

两副插图为学生了解名著和理解节选的片段提供了帮助。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2.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

3.能就印象深刻的情节交流感受,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的评价,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梗概,把握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2.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并对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3.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学习,对梗概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梗概。

2.通过阅读梗概,把握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视频,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你认识图片上的人物吗?

谁愿意来说一说图片中的人物是哪本小说中的主人公?

你对这本书和书的作者有了解吗?

预设1:

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预设2:

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

出示课件1:

 

2.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课件并总结:

作家笛福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

出示课件2:

〔板书课题: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二、阅读作品梗概,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

1.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的内容和平时看到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

这篇课文有梗概然后是原文。

2.教师追问:

“通过对梗概和节选的朗读,你认为梗概和节选有什么不同?

梗概是大概内容。

节选是选自作品的一部分。

教师小结:

梗概是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

节选是从完整的文章或著作中节取部分段落、章节。

3.教师布置任务: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梗概部分,思考:

“这篇梗概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

”请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先自己思考并试着写一写,写完后小组讨论,并派一名组内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出示课件3:

4.小组代表分享发言——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写了鲁滨逊的哪些事?

鲁滨逊做木筏、搭帐篷”。

教师引导:

小标题的形式是简短的,可以归纳为“建房定居”。

鲁滨逊打鱼、打猎、收麦子。

鲁滨逊做的这些事可以合并为“驯养培育”。

师生共同总结:

小标题可以依次概括为: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驯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出示课件4:

5.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能根据我们总结出的小标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梗概的主要内容吗?

鲁滨逊不幸流落荒岛后开始建房定居给自己建造了安身的住所并驯养动物培育庄稼解决自己的食物问题还救了一个黑人并为他起名“星期五”,最后回到了英国。

看来我们通过小标题能够很快的说出主要内容,总结小标题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办法!

6.教师提问:

通过梗概的了解和梗概的插图,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聪明、勇敢。

不向命运低头。

(设计意图:

学生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受到鲁滨逊敢于冒险、不怕困难等精神,为深入阅读名著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1.把握节选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情节感受人物心态变化,能对鲁滨逊作出简单评价。

3.关联整本书内容,激发阅读名著兴趣。

4.会写“惧、凄”等15个字,会写“流落、凄凉”等20个词语。

一、复习梗概,开启节选片段

哪位同学愿意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名著的梗概。

2.教师引导:

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节选部分。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节选的片段,把表格的前两列“鲁滨逊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补充完整。

鲁滨逊遇到的困难:

没法估算日子,缺乏物资,没有住的地方,心情恐惧、沮丧。

鲁滨逊克服困难的办法:

用刀刻痕记录时间,从船上收罗很多东西,砍木材、加工、打桩、建筑所,记录遇到的幸与不幸,尽可能安慰自己。

3.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像上节课我们合并、归纳梗概的小标题一样,根据表格已填好的内容概括节选的主要内容。

鲁滨逊流落到荒岛,用刀刻痕记录时间,从船上收罗东西,开始修建住所,并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进行理性思考。

4.教师出示上节课的小标题,并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上节课总结出的梗概小标题,再根据刚才对节选片段的概括,想一想节选片段位于小说的什么部分?

在小说的开头部分。

我们根据概括的内容找到节选与梗概相对应的部分,可以判断出节选的片段是在小说的开头。

二、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知人物精神品质

1.教师引导:

梳理完片段主要内容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节选片段,思考:

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他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节选内容自由设计鲁滨逊心态变化图并讨论鲁滨逊心态变化的原因,一会儿全班分享。

预设1:

(忧伤)---(面对现实)---(积极乐观)

鲁滨逊面对扑面而来的问题,他的心态经历了这样一番波折变化。

2.教师追问:

那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结合文中相关的情节说一说。

我从“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很快就习惯了”“有什么必要介意呢”等语句中感受到鲁滨逊能够面对现实,理智应对各种问题的心态。

预设2:

我从他“坚持刻日历记录时间”“到船上收罗各种东西,克服困难建造住所”,可以体会到鲁滨逊聪明难干、不畏艰难、顽强生存的特点。

预设3:

我从“我尽可能地安慰自己”“从中找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等语句中,以及他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所有的幸与不幸,可以感受到鲁滨逊积极乐观的心态,体会到鲁滨逊理智幽默,具有辩证思维特点。

预设4:

鲁滨逊把遇到的“好处与坏处列表”列表对照,我认为这个方法非常好,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值得借鉴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客观的分析情况,明白事物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学会全面的看待并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鲁滨逊特别聪明。

(板书:

聪明难干、不畏艰难、顽强生存)

三、关联整本书,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同学们,我们刚阅读了“流落荒岛”就能学到这么多的东西,感受到鲁滨逊是这样了不起的一个人。

那么你们再来看看小标题,你还对哪部分最感兴趣,为什么?

或者你根据小题目还有哪些疑问?

我对营救星期五感兴趣,星期五是谁?

他怎么也流落到荒岛的?

他与世隔绝这么久,回到英国后会遇到什么事情?

课件出示4: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快快翻开这本书吧!

四、自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学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给生字注音,每个抄写两遍。

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认为哪里需要老师讲解,或者有想和大家分享的,请勾画出来。

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集体交流

生字“贷”易与“货”混淆,一个上面是“代”一个是“化”。

“籍”是上下结构,要注意“耒”是三横,并与“藉”区分。

【作业设计】

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烦恼,仿照文中列表格的方式,把好处和坏处分别写出来。

最后再写一写,通过这种方式分析自己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教学反思】

1.本课“作品梗概+精彩片段”的呈现形式,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还没有出现过,这一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

其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全貌的基础上品析其中的精彩片段,由感知整体到深入部分,读精彩片段后更想读整部的作品,驱动学生读“整本的书”。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内容,通过学习精彩片段体会人物品质,并学会寻找梗概和精彩片段的连接点。

这样,课上读梗概,读片段,课后读原著,不断加强对读“整本的书”的引领力度。

这些学习方法将迁移到下一课的学习中。

2.课堂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觉得几个大的框架和流程走得比较顺利,学生学习状态还是很棒的,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发言非常积极活跃,只是自己太在意教案的过程,在精彩片段的预设还不够精细,在个别环节的连接上,语言不够流畅简洁,绕来绕去废话多了点,太依赖教案的流程。

今后的教学中还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锻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隆重、温馨和美好,反映了老百姓过年高兴的心情。

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原名沈岳焕。

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

其中重点写了八儿等待母亲熬粥的情景,通过八儿和母亲的对话,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望,以及喝粥时的满足。

字里行间展现出作者对于普通百姓的无比热爱,对于家庭亲情的无比眷恋。

3、《寒食》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翊,诗的前两句写寒食节长安城的白天之景,后两句写入夜时分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讽刺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特权现象。

《迢迢牵牛星》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

这首诗描述了牛郎与织女被银河隔断而不能相见的民间故事。

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浪漫气息,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人间别离之苦。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中秋月色的美景,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4、《藏戏》作者是马晨明。

这篇文章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藏戏独特的魅力以及藏戏带给人们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艺术享受。

表现了藏戏强烈、鲜明的民族特点。

第二单元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作者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

本文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按照时间顺序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羊种麦”等情节。

“节选”写的是鲁滨逊来到荒岛的生活情况和面对现实的思索。

这两部分表现了鲁滨逊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怕困难、机智坚强、乐观向上、充满智慧的特点。

6、《骑鹅旅行记(节选)》作者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男孩变成了狐仙,他被动物们纷纷责怪,最后因为不让雄鹅飞走而被带上了天空,表现了童话作品的奇幻想象和美妙的构思。

7、《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由这部名著的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梗概围绕“历险”,介绍了主人公汤姆的五次历险过程:

精彩片段讲述了汤姆和贝琪从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让我们看到他身上所具有的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

第三单元

8、《匆匆》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提醒我们: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溜走,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9、《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文章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

第四单元

10、《马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一首诗,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写的一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11、《十六年前的回忆》本文记叙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形势和处境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坚持党的工作,被捕时处变不惊,在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的情形,表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12、《为人民服务》一文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和搞好团结三个方面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13、《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使我们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第五单元

14、《学弈》一文写了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结果两个人一个学的好,一个学的不好。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围绕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的问题,两个小儿争持不下,连孔子也无法裁决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的精神和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15、《表里的生物》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

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

这使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

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下来主要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将一百多年后的上学情形讲得生动有趣:

专门的教学楼,同样的课程都不复存在,老师被机器人取,纸质书被电子书取代,互相讨论变为独立思考等。

这一切让读者在玩味情节的同时,也对未来和现实的学习进行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