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704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做一名幸福的教师Word下载.docx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

可以这样说:

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己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同仁──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

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的反映。

合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

  带着幸福感做教师,正如揣着理想上路,不仅在做的过程中使幸福变成目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一个副产品,使教育教学变得精彩。

先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知”教育、“好”教育,当然不会厌烦、不会疲倦,不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心情愉悦!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

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们的青春无数次开方。

其实这些都是说对了一半。

因为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

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

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读完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我从书中学到“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心智模式就是阳光心态”。

可以说带着好心情去创造成功、体验过程的心态就是阳光心态。

因此,阳光心态揭示了一种正面的人生观。

  有缘结识阳光心态,操之在我,自我和谐,面对祖国的花朵,春暖花开——打开心灵之窗,迎接灿烂的阳光。

我想,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有健康的平常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

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

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

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

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幸福!

幸福应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

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

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

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五)教育知识

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

般规律与特点。

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七)学科教学知识

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知识

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学设计

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施

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与合作

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与发展

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

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

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

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

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详解

□史宁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

《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

“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三项基本要求”。

“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

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确定了“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等四个领域,提出了十八项基本要求。

这些基本要求指向于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合格教师,既体现了对“学生为本”理念的细化,比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等,也体现了对“师德为先”理念的细化,比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专业知识”维度,从中学分科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确立了国内外学界基本形成共识的教师知识构成的四个领域,即“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提出了有关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十八项基本要求。

其体现了对中学教师把握“专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要求:

在学科知识方面,中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所教学科的内容,并且要“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这是为了保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

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提出“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等,是要求中学教师能够把一般教育知识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并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

在通识性知识方面,提出“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中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更好地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是在素养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基本要求。

“专业能力”维度,从“教学设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五项有关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涵盖了中学教师应有的四方面基本能力。

一是教学能力,这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因此“标准”对中学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以教学能力为中心的,其中涉及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

二是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这些工作是“教书育人”使命所决定了的教师教学以外的基本工作,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此外,拥有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

四是自我发展能力,因为在终身学习社会中,教师只有具有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三、《标准》的基本性质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出明确规定。

《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

《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

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

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

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

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

(史宁中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

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作用

□王嘉毅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标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

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

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

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

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

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多年来,我国由于没有出台教师专业标准,导致教师队伍鱼目混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有了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的招聘、任用过程中,就可以严把入口关,选拔符合专业标准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行列。

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

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

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

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所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

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

这就使得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第四,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的重要指南。

教师的培养培训是影响教师队伍质量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基本内容是什么?

重点是哪些?

怎样才算是好的教师教育?

这都与教师专业标准密切相关。

教师教育的内容、重点,以及教师资格考试等,都应当依据教师专业标准。

在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体现自己的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教师专业标准,不同教师教育机构的教育内容差别较大,使得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基本素质方面也是千差万别,部分机构的教师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从教师的职后培训来看,由于国家要求在职教师每五年要接受一定课时的培训,但对于培训什么并没有特别明确或具体的要求,各地的培训内容也是差异很大,一些地方的培训内容甚至与教师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经费,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有了教师专业标准,不仅可以规范教师教育机构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也有利于对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培训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还有利于各教师教育机构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特色,这对于提高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质量意义重大。

总之,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障,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作。

我们期盼着我国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尽快颁布,尽快实施。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校长)

浅谈办学理念与学校愿景

孝感市教育局 戴旺森

笔者在学习、研究、考察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一些学校对办学理念、学校愿景两个概念的理解,既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刻,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者偏重于对物质条件的改善,过于强调外部环境对师生员工的制约,而忽视了办学理念和学校愿景对师生员工的引领,这不仅会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而且还会使原本应该具有生动性、生命性的育人过程蜕变成机械化的过程。

笔者认为,办学理念与学校愿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办学理念是实现学校愿景的手段,学校愿景是实践办学理念的目的,二者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引领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一、对办学理念的基本认识

理念即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坚定的判断和固定的看法。

这种判断和看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和亲身体验基础上的,是在对事物的性质、功能、价值、以及价值实现途径、发展规律等,进行全面归纳、分析和深入探究后形成的。

1.办学理念的本质。

办学的理想和信念简称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师生员工对所在学校发展的坚定判断和相对固定的看法,是对“怎样办学”和“怎样办好学”的理性思考,是凝聚师生员工长期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力源泉。

所以,办学理念并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一套成熟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一般具有四大要素,即理想、途径、方法和障碍。

如:

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是:

理想——教好每一个学生;

途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方法——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障碍——不适应学生发展的习惯做法。

2.办学理念的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办学理念上。

而思想上的领导,最根本的就在于办学理念的引领上。

这是因为,办学理念具有以下一些主要功能:

一是具有导向性功能。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规定的要求和准则,可以调控师生员工与办学理念不相符合的言行,指导师生员工去做符合办学理念的事情,使师生员工都专心致力于办学理念所指向的办学目标体系,对师生员工的言行有着明显的引导作用。

二是具有规范性功能。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分清了教育活动与其它活动的界限,明确了教育活动与其它活动的关系,使师生员工能够理解和明确自己的责任:

做应该做的和能够做的,决不做不应该做的和不能够做的。

三是具有凝聚性功能。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师生员工的理想和信念,一旦被师生员工所接受,就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以利于形成同心同德的工作局面。

四是具有激励性功能。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师生员工的教育信仰,是理性的智慧,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精神支柱,能够在凝聚全校力量的基础上,进而激励师生员工为实践办学理念而自觉奋斗。

3.办学理念的确立。

  实践表明,确立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需要依序、细致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承积淀。

校长要带领教师在认真钻研、学通、学透某些方面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本校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深刻地反思其失败教训,细心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厘定学校积淀的文化底蕴,进而因校制宜地确立办学理念。

像这样确立的办学理念,就能植根于学校的实践土壤,获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空间。

二是借鉴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地创造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值得借鉴,还有一些成功的实践,也为借鉴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但仅仅借鉴还不够,还需要校长及一班人善于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