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943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批评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学中一般认为:

惩罚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对惩罚教育又界定了新的涵义:

(1)惩罚不等于体罚——不允许任何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惩罚。

(2)惩罚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允许以损害学生尊严,迫害学生自尊心为代价的惩罚。

(3)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以教育为目的——不允许没有达到任何教育目的的惩罚。

(4)惩罚标准应该是确定、适度的——要让受教育者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惩罚,界限在哪里。

通过必要的惩罚教育,使学生学会理性规范自身行为。

由此认

为,惩罚教育是教育者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不良表现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采取的一系列否定性的教育措施。

有个教育专家曾说: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在惩罚中,让学生明白对与错,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权益和责任等作出明确界定。

其中第十六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不敢惩罚的形成原因

有网友提出,批评本来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常用手段之一,何用教育主管部门“赋权”?

阳浦小学特级校长张治认为,通过明文规定,鼓励恢复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一些适当的教育手段,确有必要。

因为时下确实有一些老师“不敢”批评孩子。

有着20年教龄的黄老师透露,时下多数家长对独生子女百依百顺,一些孩子经不起批评、受不了挫折。

有时候由于早恋、同学闹矛盾等,被班主任批评一两句,孩子就会想不通,甚至出现跳楼等极端行为。

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堵住了班主任的嘴。

还有些家长过度维权,本来是班主任为维持班级管理秩序,对孩子进行适当批评和惩罚,家长却找到学校帮孩子“理论”,甚至投诉,弄得老师很委屈。

此外,部分学校将家长和学生投诉作为考评师德的重要指标,有些老师担心因批评“得罪”学生而丢掉职位,索性做起“老好人”。

省泰州中学高一(4)班班主任曹凤珠说,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即使是中小学班主任,也不会有过去那种罚跪、打屁股的惩罚,取而代之几乎都是好言相劝。

“如果给予批评,一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出现负面情况,家长要追问学校,而学校则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市莲花学校二

(1)班班主任易婷婷说,对批评学生,大多数家长都能接受,但有的家长也会很“较真”,“看不惯”教学中适当的批评。

“没了批评、没了惩戒,对教育并不是好事。

应该说,绝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在鼓励赞扬的同时,如果学生犯了错,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恰当的教育方式。

”易婷婷说,现在许多家长都反映孩子难管教,寄希望于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加强教育。

但不少家长又担心老师的批评太严厉,舍不得孩子受委屈。

“说实在的,批评该把握什么样的度,很多老师不知道。

与其惹麻烦,不如少批评。

教师惩罚的失误

1、心态上树立学生会犯错的思想,不要遇到情况就火急火燎的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数十年的教师,我常常问自己:

学校是什么?

学校是干什么的?

当然,我也拜读了许多教育专家、各种教育学专着及相关工具书上的一些不同的解释,但总是难以释怀。

近日在成都举行的《全国中小学教师发展论坛》上,我有幸听到了全国教育专家刘杰在他的精彩发言中给出了如下的解释:

学校是让学生犯错的地方。

刘老师这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为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从教育的本质规律上说,学校应该允许学生犯错。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某教师让自己班里的同学谈个人理想。

平时上课调皮捣蛋被罚站墙角次数最多的东东说:

“我长大了想当一个建筑师。

”老师饶有兴趣地问:

“为什么呢?

”“假如我当上建筑师,我要修建一座圆形的玻璃房,那样我就可以用不着每次站墙角了,而且还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东东的答话在幼稚中透出心酸。

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现实中的学校是一个不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

出错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

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那怕是很微不足道的一丁点所谓的小错误。

重者处罚,轻者说教。

但是,适值生命成长季节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犯任何错误?

换言之,不犯错误的学生存在吗?

“为什么现在许多高智商的人却要去犯很多非常低级的错误?

就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没有犯过这种错误。

”刘老师说的虽是一句玩笑话,但却透着一丝哲理。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犯了错误,适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在惩罚中,让学生明白对与错,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而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部份老师的惩罚早已变了味。

虽然直接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随之而来的“软暴力”却比比皆是。

老师们的啰嗦、冷漠、威胁、监视等行为都在有意无意的摧残着学生的身心,阻碍学生的发展。

刘老师在讲到教育者们“啰嗦”对学生的危害时,给我们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二次大战时,德国士兵把一个犹太人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其中的两句反复播放。

这个犹太人听了一天一夜后,就彻底疯了。

由此可知,教育者们切勿轻看像“啰嗦”之类的“软暴力”。

其实我们教育者应该明白,学生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教师引导孩子成长的最佳契机,都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

犯错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换句话说,我们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也就剥夺了学生成长的权利。

多年前我曾拜读过《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作者黄全愈在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的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黄全愈认为:

创造性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作者通过自己的孩子在美国的小学读书,深入探讨了美国的基础教育,从而有力的论证了他的观点。

他说,创新总是与失败相伴随的,如果没有一种容忍失败、宽容错误的氛围,是没有人敢去创新的。

如果我们不把学校当作是学生犯错的地方,学生势必循规蹈矩、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问题、犯一点错误,那还谈何创造?

因此,从培养孩子创造性的角度来讲,我们必须让学校成为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常被春秋战国那段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所震撼。

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在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之际,能够诞生那么多如老子、孔子、孟子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

后来在一个文化访谈的电视节目中我找到了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自为政、争夺天下,对人的思想控制相对较弱,于是乎,在这样一个无意中营造的宽松的氛围中,各种思想不受束缚的生长开来,最终创造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史,产生了孔子、老子等大思想家。

当代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美国硅谷也正是因为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才造就了它的辉煌。

鲁迅先生在二十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是《未有天才之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譬如想有好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

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

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这说明,培育“花”的土壤更为重要。

2、不要惩罚变味软暴力

3别在学生犯错后通知家长

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体会到学生对教师动辄向家长“告状”的行为最反感,尤其是学生一犯错后就请家长来校或去家访,这最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其它负面影响,同时也最容易给学生一个印象――你这个教师无能,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吧!

有一次我班内有位女生在她犯错误的当天,正好她父亲出差,顺便来学校拜访了我,看望一下女儿。

当时我就想到,那位女生一定以为她父亲是我特地“请”来的。

礼拜回家时,那位女生情绪低落,以为家里迎接她的一定是“暴风骤雨”,结果却“平安无事”。

周一我找她谈了话,明确告诉她:

“你爸是不请自到的,你一定以为我告状了,说真的,这个状我还是要告的,不过不是现在,等你改正了缺点,有了进步,我再‘旧帐’和新表现一起跟你父母讲,我希望时间不太长,你看行不行?

”那位女生非常感激,当即就表了很强的决心,并且很快改正了缺点。

我并不是要否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只是在时间、火候的掌握上很重要,要寻找合适的机会,采用适当的方法,这是不是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

4、案例一:

“偷”东西

讲述人:

某小学五年级曾老师

当时班上有同学丢了钱,经过私下调查,我找到了那个拿别人钱的同学,是一位男生。

放学后,我将他留下来,带到办公室单独教育,做思想工作,同时我也通知家长来学校。

在跟那位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改正的决心。

谈话过程中,他的爸爸也赶到学校,当我将这件事告诉家长时,没想到这是一个急脾气的家长,他对着孩子很粗暴地骂了起来,而且差一点动手打孩子。

小男孩很惊恐,同时又流露出倔强的表情,眼睛直瞪着我们。

看到此情景,我非常后悔自己的做法。

经验谈

不要公开处理

这件事后我也进行了深深的反思,孩子犯错是正常现象,可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处理方法不当将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小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自尊心,出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在班上公开处理,其次要跟家长提前沟通好教育方法,避免家长两种极端表现:

一种是简单粗暴的惩罚,一种是过分保护。

另外,最好单独跟孩子谈,不要“三堂会审”,那样孩子会很紧张,也会失去对别人的信任。

不要随便定性

一般来说,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的原因是很多的:

一种是占有欲的需求,当不能拥有其它人拥有的东西时就会设法取得他想拥有的东西;

一种是爱的需求,当孩子感到被忽视或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就会以偷窃来补偿或希望被关注;

一种是不正常的情绪发泄,行为本身不是因为个人所需或金钱价值,而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从中得到快感。

七八岁的孩子有“小偷”行为出现时多为前两种原因,因此不要把孩子这种行为硬往一个糟糕的方向去定性,他只是不小心“拿”了别人的东西,作为老师应该和孩子一起讨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

比如,引导孩子主动将东西归还给同学,同时引导孩子向父母表达想得到某样物品的愿望,并讲出合理的理由,然后由父母带领孩子去购买。

事后,引导孩子对获得物品的两种方式进行比较,达到纠正行为的目的。

案例二:

恶作剧

某小学一年级陈老师

班上有个小男孩,很调皮,总是不安静,上课时喜欢跟同学说悄悄话、玩文具,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课间时无故欺负其它同学,比如,用脚踢人家的屁股,或者揪揪女同学的小辫子,有时候往同学课桌里放一些很逼真的恐怖玩具,吓得同学哇哇直叫。

正因为如此,班上很多同学都不愿意跟他做朋友,他好像也不在乎,仍然我行我素。

经验谈: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

每一种表象后面都有深层的原因,了解到这种现象后,我首先对其家庭状况做了考察,这名男孩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可由于工作忙,下班比较晚,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亲子之间的交流也少,很多时候,是由保姆照顾他的。

男孩的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他多次无理取闹,故意捉弄人,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

重视孩子的存在

对于这类学生,简单粗暴的批评根本不起作用,可能只会让他更兴奋,我决定让关爱进入他的内心,让他真正得到满足。

我跟家长委婉地谈了这方面的情况,请他们配合,一起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上课的时候,我故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小男孩回答,每当有进步,就大加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

集体活动时,有意和他站在一起聊天,玩游戏,这样其它同学也会主动凑过来,大家的关系也就慢慢融洽了。

案例三:

顶撞老师

某中学初一吴老师

一天下午有节自习课,我在办公室里备课,有位老师突然急匆匆走进来对我说:

“快去你们班上看一下,全教室都炸锅了。

”我赶去教室,在教室门口,我发现班里的“刺头”小王正在高谈阔论,周围的同学随声附和。

见此情景,一股无名火涌上头来,我气汹汹地冲到他前面,手击桌面训斥他。

没想到,他竟然顶撞我说:

“那么多同学都在说话,凭什么只批评我。

”同时,一双眼睛狠狠地瞪着我,此时,我真是尴尬极了,老师的威信也荡然无存。

学生顶撞要“冷处理”

碰到学生犯错,老师免不了会生气、发火,但是,作为具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老师切记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冷静处理,冲动是魔鬼,有时候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遇到学生顶撞,老师还要学会运用“冷处理”策略,就是说要学会容忍,对学生适当让步,这时,一定不要有“师道尊严”的想法,以避免事态扩大或失控。

但是,要有后续措施,可以是课后,也可以是几天过后,看情况而定。

学生犯了错误,适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惩罚还是必要的。

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既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又对孩子成长不利。

  家长蔡女士认为,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教师管教,教师就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学生犯错,老师批评,天经地义。

老师如果姑息纵容孩子错误而不去批评和惩罚,肯定是对孩子不负责。

  “批评和惩罚,与表扬和鼓励一样,都是正常的教育手段。

虽然鼓励是主流的教育方式,但它无法替代批评的功能。

”张治认为,批评也是孩子成长必需的营养。

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教师要细心发现孩子的问题,并适当地批评指正。

这不仅引导孩子改正错误,而且让其知道是非对错的标准。

如果不敢批评、一味迎合孩子,肯定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

如何处罚

批评不粗暴要讲艺术

  “批评权”既保障班主任的权利,又要求老师认真负责育人。

“批评权”并非“尚方宝剑”,老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更要讲究批评的艺术。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康延明认为,教师批评学生前,首先要避免冲动,学生犯错教师难免生气,但一定要冷静下来再进行客观批评。

其次要进行调查,一些问题内情复杂,批评不能偏听偏信失之草率。

再次要奖罚分明,让学生在对比中有学习的榜样。

“学生们最欢迎的批评,是有教育智慧的、善意的、鼓励性的。

”新复兴初中的学生家长石女士介绍,有些教师“反话正说”的批评就很有艺术性:

鼓励学生时,顺便点明不足,比如说“你如果怎么做会更好”,学生会很自然地接受批评建议。

有些批评当众进行,有些批评则课后个别进行,以保护学生自尊。

教师批评时真诚、态度和蔼,往往更有效

汤新业老师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汤老师有个特点,那就是她“处罚”学生的花样特别多,而且特别奏效,处罚方式可由学生自选。

  她带过的高一年级有些同学爱说不文明语言,汤老师每发现一人就让这个同学向全班每个同学收集一句文明用语,并装订成册,供同学阅读。

对一些经常迟到的同学,汤老师要求他们向数学老师提问,每天至少一个,而且要任课老师签字才算数。

这些工作非常繁琐,很多同学不想做,就很快改掉了毛病。

  违反班规后,同学还可自选处罚方式,比如背诵《论语》,为班级倒一周垃圾等。

有时,汤老师还会因人而异采取游戏性处罚手段。

班上有个男生乱扔废纸团,她就安排这个同学到操场上投篮,还组织一批同学做评委。

由于这个同学投篮不准,在同学的笑声中,他表示以后再不乱扔废纸团了。

学生最怕被建违规档案

  做了10年班主任,汤老师总结出一个经验,学生最怕建违规档案。

平时,她对犯错误的同学以提醒为主,但个别同学总是不在乎,她就把经常违规的同学记录在册,每隔一段时间,找对方谈一次话,并出示记录册提醒他违规的次数。

这个办法非常奏效,因为绝大部分同学都爱面子,生怕自己被排在“黑名单”榜首。

  当然,发现个别不自觉的同学,她又会配合别的方法,比如“激将法”、“缓兵计”,花样不断翻新。

她说,处罚学生不能让学生有抵触情绪,同学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教育,改正了缺点。

因此,很多同学既敬她又怕她。

扬长避短挖掘学生潜力

1、班主任要加强“师道尊严”意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班主任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

他们怕背负上体罚学生的包袱,怕学生离家出走,怕学生寻死觅活,怕学生家长“上告”,怕学生在评价老师时打叉,怕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正面评价,怕学生在社会上关系深后台硬……怕这怕那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自流;

或者一旦出事忙于推卸责任,向恶意犯规者举起白旗,

自动缴械。

因此一方面学校要严格选好班主任队伍,严格班主任队伍管理;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责任感;

给予班主任更大管理权限,保证班主任的操作空间;

德育处给班主任以更大支持,做好班主任的坚强后盾。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在学生面前要挺起腰板,要讲究师道尊严,不能以小恩小惠笼络人心;

要一身正气,使恶意犯错者感觉到班主任凌然不可侵犯。

威信树立了,则该罚不手软,该奖不吝啬。

我们不要求学生在你面前战战兢兢,但至少要让他知道班主任不是“软柿子”,不能随便拿捏。

2、教育过程中惩罚要及时合理。

班级管理中,有恶意犯规者当及时处理,一旦拖延,效果就会打折扣。

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善于抓住契机“穷追猛打”,使犯错者接受应有的处罚和教育,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使惩罚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以便今后可以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时也可以起到警诫其它仿效者的作用。

当然,惩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公正合理是前提,否则会引起恶意犯规者更大的逆反心理,弱化惩罚的力度,损伤班主任的权威,就会得不偿失。

3、教育惩罚要适度艺术。

教育惩罚不是体罚,更不能心罚。

不能损害恶意犯错者的身心健康,不能讥笑嘲讽恶意犯错者的智力能力。

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把握好学生心理承受的能力,要针对恶意犯错学生的“薄弱”环节展开猛烈的“攻击”,抓住恶意犯错者的“知错”的心理让他原形毕露,一举击溃他的心理防线,然后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让他心服口服,没有怨言。

同时,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在惩罚的措施和手段上不断创新。

尤其在决定惩罚前,多与德育处沟通,告诉德育处惩罚的方法,以获得德育处的最大支持,或做红脸,或唱白脸,相互配合,保证惩罚取得应有的效果。

当然,惩罚时要留有余地,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惩罚学生万不可把话说绝,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因为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不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一旦没有回旋余地,则上下都将为难,最后受损的还是班主任的权威。

4、自选惩罚方式

一、分析根源,认识错误危害。

当学生承认自己错了并一定要改正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教育已经结束,可以万事大吉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唤醒犯错学生心目中的沉睡的、真善美的巨人,与自己身上假、恶、丑的思想进行斗争。

因此,班主任不要轻易放过,而要因势而导,究问他错在哪里?

帮他仔细分析犯错的原因,理清他在整个事件中的所作所为,所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

让学生明白,他为什么会在这件事上搞砸了,应该汲取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只有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因为知错贵在改错,重在以后少犯甚至不犯类似错误,这才是教育犯错学生的最终目的。

这是学生能过改正错误的思想基础。

学生所犯的错误,分属多种类型,有的是无心之过,所谓好心办坏事,如行为过当,引发不必要的事端;

有的是受到某种氛围的影响,情不自禁所为,如跟着他人一起起哄、闹事;

有的是在特定环境下,意气用事,情绪失控,如因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造成严重后果:

有的则是陋习难改,老毛病一犯再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能产生自我教育、主动教育的主体意识,教育才能真正富有成效。

对于学生所犯的各类错误,要通过反复分析,让学生触及灵魂,彻底反省,努力做到不找借口,不卸责任,不怪他人,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充分认识到所犯错误的危害性,才能痛下决心加以彻底改正。

二、讲究策略,指出改错方法。

巴尔扎克说:

“爱不只是一种感情,而且是一种艺术”。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基于爱的教育,当然应当特别强调教育策略。

学生犯错后,班主任首先应当想到的,是怎样用真情的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

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方法,从教育矫正的目标出发,而不是生气的指责,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的犯错,班主任的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就要注意到,首先,批评时只对事不对人,虽口气严厉却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谈现在不翻旧账,对已经“结案”的错事不再牵扯,不要让学生以为老是记着他以前的“劣迹”而无法翻身,那样只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在批评他时不忘肯定他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不是只盯住他的错处,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仍然给予肯定,然后再指出做错的地方,同时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这样,学生才能口服心服,认错才能真正到位。

当然,批评仅仅是手段,重要的如何改正错误。

因此,在批评的同时,进一步要求学生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改过的决心和勇气。

要给学生指出改错的途径,改错的步骤,帮学生订出改错的计划,并按计划一步步去做,直到彻底改正。

学生有了改错的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

三、分清责任,承担错误后果。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

我们平时太习惯于“勇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只要诚心认错就不再追究责任”来无原则地宽恕学生,这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犯了错,只要认认错,写写检查,就可以轻松走过场,学生觉得有机可乘,视犯错如家常便饭,缺乏责任意识和纠错的压力。

这样的教育缺乏力度,学生会觉得无足轻重,教育的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其实,必要的理性的惩戒,可以让学生在成长历程中少走弯路,这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关爱。

对学生的惩戒,在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基础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在一定的场合作检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