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71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Word格式.docx

1、国家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监控和价格监管9

2、供求关系造成价格波动9

3、棕榈油勾兑现象抑制了豆油的市场价格10

3、原油、大豆价格上涨推动大豆色拉油价格上涨10

(三)、猪肉的价格走势分析10

1、供求关系造成价格下降10

2、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10

3、猪肉的消费需求减少11

4、猪瘟和各种猪疾病爆发导致猪源短缺11

四、大米、大豆色拉油、猪肉的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11

(一)、大米、大豆色拉油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11

(二)、大豆色拉油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12

(三)、猪肉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13

1、影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13

2、影响居民家庭“菜篮子”支出13

五、关于稳定物价的建议13

(一)、稳定大米、大豆色拉油的建议:

正常购买14

(二)、稳定猪肉价格的建议14

1、国家集中资金,增加猪肉供给14

2、发展规模养殖,给予个体养殖户补贴15

3、合理利用粮食资源,降低中间成本15

4、必要时要适当采取农产品限价措施15

参考资料16

《北京市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影响分析》

摘要:

近期,北京市物价上涨明显,在我们的调查中,55.6%的人认为月支出比起以前有所增加,50.9%的人认为现在的物价水平偏高,有58.4%的人认为现在的物价水平不合理,因此分析近几年北京市物价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很有必要。

伴随着北京市物价水平的上涨,更多的消费者(47.2%)选择在娱乐方面缩减消费,在生活必需品上,比如粮食、食用油以及猪肉的消费缩减并不明显。

57.2%的人认为2008年物价上涨状况最为明显,所以我们研究的时间段为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时间跨越3年,包含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间段,力求研究的合理完善。

我们选择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粮食,食用油和猪肉为研究对象,又再粮食、食用油中选取了大米和大豆色拉油为代表,目的是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具体。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了大米、大豆色拉油以及猪肉的价格走势、价格走势的原因分析、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等,并提出了我们关于物价稳定的建议。

关键词:

大米、大豆色拉油、猪肉、价格走势、原因分析、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关于研究对象

(一)、为什么选取大米、大豆色拉油以及猪肉为研究对象

1、为什么选取粮食、油脂、猪肉为研究对象

首先,粮食、油脂、猪肉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我市居民一年四季都在食用,而比如蔬菜、水果等,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其次,以粮食、油脂、猪肉为研究对象,方便我们做市场调查。

上图为我们小组成员,王云捷、王希琳、樊斌于7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沃尔玛购物广场北京建国路分店做了关于物价上涨的市场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每一次调查均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北京市猪肉价格状况及对其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目前北京市大米价格状况及对其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目前北京市大豆色拉油价格状况及对其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及京市物价状况及对其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特别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为目的。

赴实地进行考察,精心选择典型市场,深入市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其中有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北京建国路分店、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乐天马特公益西桥店。

这些点均匀分布在北京的东部,西南,西北。

分别位于既有商务中心区CBD,又有城乡结合部,新城市建设的朝阳区,南城发展和物资集散地的丰台,高新技术集中,新城密集的海淀。

具体由居住在附近的成员前往调查,记录,核对,由王云捷统一汇总,录入,完成总簿。

2、为什么选取大米、大豆色拉油以及猪肉为研究对象

关于大米、大豆色拉油以及猪肉研究对象的选取,我们主要是从数据的来源方面虑的。

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调查统计,通过赴实地进行考察,精心选择典型市场,深入市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在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这三点均匀分布在北京的东部,西南,西北。

具体由居住在附近的成员定期(两周)前往调查,记录,核对,由王云捷统一汇总,录入,完成总簿。

同期比较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粮食局和首都粮网的统计数据。

粮食以及食用油方面,大米和大豆色拉油的统计数据最为完整,因此我们将大米和大豆色拉油定为我们的研究对象,目的是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具体、准确。

(二)、为什么选取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为研究对象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52.7%的人认为2008年物价上涨最为明显。

另外,众所周知,

2008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的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以2008年10月为界,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经济过热走向经济衰退,物价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所以我们的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时间跨越3年,包含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间,力求研究的合理完善。

所有数据为本研究小组记录消费者对北京市物价状况的具体认识和反映,地点为新沃尔玛购物广场北京建国路分店、家乐福中关村广场店、乐天马特公益西桥店,作图时以每一个问题为单位,是为研究第一手资料。

二、大米、大豆色拉油、猪肉的价格走势

(一)、大米的价格走势

自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的零售市场大米的价格一直增长,虽然有的月份会有所下降,但是幅度较小,所以总体的趋势为增长。

所有数据为本研究小组记录北京市大米价格状况(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地点为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作图时以月为单位,是为研究第一手资料。

同期前往物价局及农业局,北京粮网进行数据比对,了解政府方面物价状况现状;

得到相关数据。

(二)、大豆色拉油的价格走势

大豆色拉油的价格走势较为复杂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价格上涨;

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价格下降;

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价格基本稳定。

因此2007年12月至2009年5月,价格波动最为明显。

所有数据为本研究小组记录北京市大豆色拉油价格状况(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地点为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作图时以月为单位,是为研究第一手资料。

(三)、猪肉的价格走势

与2006年同期相比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度上升,特别是2007年7月,猪肉价格竟比2006年7月增长了105.1%,当月均价达到19.1元每斤。

从2007年8月到2007年10月,在价格指数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猪肉价格环比有了一定的回落,从2008年3月开始猪肉价格环比以下降为主。

2007年7月到2008年6月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震荡。

有6个月一度冲破20元,最高于2008年2月达到21.57元。

2008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猪肉价格从2008年7月开始,同比一直在下降,在2010年扣除物价因素,猪肉价格达到最低的12.2元每斤,与最高的21.57元相比,相差达到9.37元。

2010年7月在物价全面上涨时(价格指数达到204)猪肉价格有了一定的回升。

所有数据为本研究小组记录北京市猪肉价格状况(以一周为单位时间),地点为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作图时以月为单位,是为研究第一手资料。

三、对于大米、大豆色拉油、猪肉的价格走势分析

(一)、大米的价格走势分析

之所以大米价格的长期增长会伴随着较小的上下波动,是因为大米在北方并不是四季生长的农作物,所以大米的价格可能会受到季节更替的影响,如果在大米收获的季节,价钱就会相对降低一些,否则反之。

2010年北京市场的大米批发价格从六七月份的疲软行情中走了出来,价格有所上涨,主要由于今年以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价格上涨较为明显,部分地方发生水灾等会从心理层面上影响到农户售粮的积极性。

北方六七月份正处于大米市场青黄不接的时候,市面上大米流通数量大幅减少,新米还没有成熟,加工企业面临收购困难。

目前距离新大米上市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待10月份新粮全面上市后将会对市场行情产生一波影响。

具体分析可得以下四条原因:

1、土地价格上调推动价格上升

大米涨价的主因是产地价格上调和运输成本增加,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以及农业生产服务费用上涨推动了粮价上扬。

2、大米价格受到国家监管和管理

尽管大米作为粮食是国家的社会保障物资,其价格受到了较大的监督和管理,但由于其他的因素,零售市场大米的价格整体上涨的变化情况势不可挡。

大米价格上涨是国家考虑到农民种粮成本持续上升,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决定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

稻谷收购价的提高,带动了大米价格的回暖,有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认为目前大米价格上涨是呈恢复性上涨,应该说是合理的。

3、天灾因素

我们还发现在2010年大米价格同比上涨较大,可能是由于2010年南方发生了大面积的干旱导致市场大米供给的减少,最后引发价格的较快上涨。

今年我国西南五省遭受严重的旱灾,南方等地又遭遇到暴雨水灾袭击,越来越多的极端气候影响了小麦的生产。

众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才造成时下大米和面粉价格的上涨。

4、期望因素

农户看涨待售心理增强,一些种水稻的农民认为,小麦遭受旱灾,势必会影响到小麦的收成,小麦价格肯定上涨,这一因素也影响到种植水稻的农民从心理层面看涨待售。

(二)、大豆色拉油的价格走势分析

1、国家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监控和价格监管

2007年12月起,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多项措施,加强食用植物油市场监控和价格监管。

这一措施可能导致了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大豆色拉油价格上涨。

2、供求关系造成价格波动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大豆色拉油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12月,我国大豆主产区受需求增多、产量减少的影响,收购价格一涨再涨。

12月中下旬,受到国际市场海运费用上涨的直接影响,我国各港口都有价格逐步攀升,并很传递到北京在内的各大销售区,导致北京大豆色拉油价格明显上涨。

同时,这一时期正处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消费者对于食用植物油的需求增加。

需求增加,供应减少,导致了大豆色拉油价格的攀升。

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大豆色拉油价格下降,其中原因可能为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大豆色拉油价格上涨时,有一定的库存,在这期间以消耗库存为主,不敢轻易进货,造成了市场有价无市的冷清局面。

3、棕榈油勾兑现象抑制了豆油的市场价格

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大豆色拉油价格下降,在这期间棕榈油勾兑现象比较严重,这一行为可能抑制了豆油的市场价格。

4、原油(食用油)、大豆价格上涨推动大豆色拉油价格上涨

原油(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再次推动植物油价格上涨。

同时,粮食价格上涨,对于大豆色拉油的价格上涨形成支撑。

(三)、猪肉的价格走势分析

1、供求关系造成价格下降

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大于求必然造成价格下降。

2007年,随着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的逐步落实,各地发展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很高,社会资本大量进入生猪饲养业,各地新增规模养殖场较多。

2007、2008年生猪价格走高,养猪利润较高,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适当增加猪肉价格有助于增加养猪人员的收入。

很多农民开始投身于养猪事业,一些投资无门的企业家也开始在农村建设养猪场养猪。

这样经过积累,猪的供给量大增,造成猪肉2008年到2010年猪肉价格的持续走低。

2、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

由于最近国家扶持农业发展,提高粮食价格,尤其玉米价格上涨,而玉米是猪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也促使饲料在涨价,而2008年到2010年猪肉的价格却持续走低,于是不少养猪户,纷纷减少养猪数,甚至退出养猪行业。

3、猪肉的消费需求减少

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粮食、蔬菜、水果等的价格不断上涨。

居民在猪肉消费上受到了一定影响,猪肉需求量有所减少。

需求减少,猪肉价格相应会有所下降。

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证实,当消费者面临猪肉价格上涨时,有61.10%的人选择了减少购买。

4、猪瘟和各种猪疾病爆发导致猪源短缺

猪瘟和各种猪疾病爆发,最直接的原因则是猪的疫情超出了预期,特别是猪链球菌病疫情,今年部分生猪主产区又发生猪高热病,造成全国猪源出现严重短缺,这是200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养猪场损失严重。

四、大米、大豆色拉油、猪肉的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大米、大豆色拉油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大米涨价意味着居民生活必需品费用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

生活必需品涨价对高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较大,甚至可能造成生活水准的绝对下降。

粮食价格上涨往往会带动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

虽然调查者中的大部分人面对粮食价格上涨依然会照常购买,但是却让人们明显感觉到物价的上涨,进而影响人们的其他消费行为。

政府应该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兼顾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制定合理的涨价频度和幅度,尽可能减小涨价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

生活必需品涨价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最大。

要降低对涨价的社会敏感度,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如果政府能在决定涨价的同时,对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家庭进行针对性的救济,也许不无小补。

(二)、大豆色拉油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一方面,面对大豆色拉油价格的上涨,72.2%的人选择了照常购买,这和大米涨价的情况类似,生活必需品涨价对高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较大,甚至可能造成生活水准的绝对下降,同时可能造成生活必需品价格全面上涨。

另一方面,有25%的人选择了减少购买,这一数据超过了粮食价格上涨时,减少购买的人数13.9%。

我们认为这一情况对于人们的健康水平更有利。

从营养学上来讲,炒菜时油放多了,对健康并没有好处。

油脂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

油脂摄入过多可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使某些癌症发病率升高。

由此可知,当以大豆色拉油为代表的食用食物油价格上涨时,适当减少炒菜时放入的油脂,会对人们的健康更加有利。

(三)、猪肉价格变化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1、影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

猪肉价格变动,对消费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影响猪肉消费量。

以猪肉价格上涨为例,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价格弹性较小的诸如猪肉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当猪肉价格上涨时有61.1%的消费者表示会减少购买,而食用油价格上涨后只有25.0%的消费者表示会减少购买,对于粮价上涨,只有13.9%的人会减少购买,可见在在消费者心中,猪肉价格相对价格弹性更大一些。

消费者由于猪肉价格上升,必然会减少猪肉的购买量,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

2、影响居民家庭“菜篮子”支出

猪肉价格变动,也往往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用于购买猪肉方面的支出,从而影响其它方面的消费,进而影响消费结构。

假定工资不变,居民用于饮食支出不变,有38.9%的消费者选择照常购买,这样的话,居民势必会减少其他方面的开支。

猪肉价格的过快上涨,也会对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从其它方面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从而进一步影响居民家庭“菜篮子”支出。

五、关于稳定物价的建议

正常购买

我们对于居民们关于购买大米、大豆色拉油的建议是:

面对价格波动时,应该正常购买。

大米和大豆色拉油属于生活必需品,无论生活在各个阶层的人都必须购买,它们的需求弹性较小,因此它们在居民的生活水平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由于其特殊地位,政府会严格地监控其价格变动,会出台相关办法不让其超出居民承受范围太多,所以面对大米的短期涨价,我们建议居民不必冲动抢购,没有必要大量囤积粮食,应该正常购买。

通过我们的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面对大米价格波动时,都会选择正常购买。

(二)、稳定猪肉价格的建议

不同于大米和大豆色拉油,猪肉的需求弹性较大,所以我们给出的建议更多是从政府层面上考虑的。

1、国家集中资金,增加猪肉供给

在不同的区域,建立大型种猪养殖企业,实现集约化规模饲养,培育优良品种的仔猪,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育肥养猪是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将宏观调控和市场结合起来,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增强了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保证市场猪肉供应,从而稳定猪肉价格。

2、合理利用粮食资源,降低中间成本

政府应该充分保证玉米等饲料的供应,合理利用粮食资源。

同时适当降低饲料销售环节、屠宰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暴利。

坚决打击哄抬猪肉价格的违法行为,尤其是防止一些猪贩子、肉贩子故意进行虚假宣传,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的行为,防止肉制品经营者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经营者借机搭车涨价,牟取非法利益。

3、发展规模养殖,给予个体养殖户补贴

在积极发展规模养殖业,增加猪肉供给的同时,必须照顾到广大的农民个体养殖户。

农民个体养殖户是市场的猪肉供给的重要力量。

对此,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调动散养农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

在养猪集中的乡镇,建立人工授精繁育技术推广站,帮助提高农民生猪品种的质量和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采取经济补贴的办法,鼓励农民饲养母猪,以保证仔猪货源。

当发生重大疫情或突发情况时,出台类似粮食最低保护价的政策,保护农民养殖户的利益。

4、必要时要适当采取农产品限价措施。

猪肉价格过高的涨幅,毫无疑问会影响其他禽畜类产品以及相关制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增加。

这势必会增加人们生活负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必然会感到生活的压力。

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当消费者面临猪肉价格上涨时,有61.10%的人选择了减少购买。

特别是对于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下的36%的接受调查者,他们对猪肉价格的需求弹性远远高于其他群体。

政府应该加大对其的猪肉价格补贴力度,或发放低价猪肉购买劵,以保证近三分之一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

对于月消费额在1000到2000元之间的受调查者,他们的对猪肉价格的敏感度低于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猪肉价格上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远远低于低收入群体,对此政府应当适度关注。

而肉价上涨,对月消费额在2000以上,消费水平较高的人群,则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政府可以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消费人群上。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松对猪肉价格的调控,物价当局应根据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适时纠正偏离价值的价格,使人们不至于因为价格上涨,带来生活水平下降。

同时,有必要支出,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的数据来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2733元。

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农村居民,在猪肉价格上涨中受到严重的冲击,政府应该侧重于增加对农村居民的支持力度,全力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资料:

1、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

作者:

黄朗辉,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2、价格分析:

思维与方法:

作 者:

吴宝森,出版社:

中国物价出版社

3货币理论与物价理论研究:

陈其人,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4、对于当前物价上涨的几点看法:

作者:

段红飚 罗惠玲,文章来源:

搜狐网

5、央行调查显示近半居民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

文章来源:

腾讯网

注:

本次调查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调查统计,通过赴实地进行考察,精心选择典型市场,深入市场,在新发地市场、绵绣大地市场、朝阳东郊市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具体由居住在附近的成员前往调查,记录,核对,由王云捷统一汇总,录入,完成总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