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64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松柏说明书出图1.docx

松柏说明书出图1

设计简介

省道白茨线神农架林区松柏过境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已列入湖北省干线路网“十一五”改造计划,是神农架林区松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出口道路。

现有白茨公路横穿松柏镇,是松柏镇城区的唯一出口道路,主要担负着进出城区和城区内的交通量。

现有道路路幅较窄、行车条件差、交通拥挤、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能力,无法最大程度的服务进出城区和城区内的车辆。

为了保证省际干线公路307省道的安全畅通,改善松柏镇交通环境,同时拓展城市新的发展空间,扩大城市人口容量,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307省道松柏镇过境公路的修建十分紧迫。

路线全长3.080km,路线起点位于松柏镇松柏村狮象坪(K0+000),终点位于松柏镇人民政府(K3+080)。

1、概述

1.1任务依据

主要依据以下有关内容进行:

(1)《白茨线神农架松柏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神农架林区松柏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

(3)交通部及建设部颁布的现行“规范”、“规程”、“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有关文件规定;

1.2设计标准

本项目路线位于松柏镇青阳河以南,按照交通量预测结果、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松柏镇城区规划以及建成后对沿线土地开发的带动作用等方面的要求。

此次,采用路基宽度22米,路面宽12米,人行道10米。

设计车速考虑拟建项目区地处山地河谷,地形气候复杂,自然生态环境较弱,工程建设不宜大填大挖;同时兼顾白茨线西段技术标准均为基本二级标准,且设计车速也为40公里/小时。

研究认为本项目路线全长不足3.080公里,并兼有城市道路功能,独立路段提高标准不宜,采用设计时速为40Km/h。

其余各项技术指标采用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具体技术指标见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项目

规范要求的指标

本次设计所达到的指标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

计算行车速度

40公里/小时

40公里/小时

路基宽度

10米

公路部分12米+市政部分10米=22米

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BZZ-100KN

BZZ-100KN

路幅布置

2×3.5m(机动车道)+2×1.5m(硬路肩)=10m

2×6(行车道)+2×5(人行道)=22m

桥宽

10m

22m

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Ⅱ级

公路-Ⅱ级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1/100、其它1/50

大中桥1/100、其它1/50

圆曲线最小半径

60m

110m

最大纵坡

7%

1.803%

凸竖曲线最小半径

450

6000

凹竖曲线最小半径

450

8000

竖曲线最小长度

35.00

35.00

净空

5m

5m

服务水平

三级

三级

1.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执行情况

1.3.1技术标准

全线采用设计速度为40km/h的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类型建设。

路基宽度22米,行车道宽度为12.0米,桥涵与路基同宽,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有关规定执行。

1.3.2建设规模

起点为于松柏镇狮象坪K0+000处,经变电站,林区福利院,止于松柏镇人民政府K3+080。

全长3.080公里。

1.4路线走向、起讫点、中间控制点

1.4.1路线方案

路线起点位于起点为于高桥村狮象坪K0+000,路线从起点向西为本项目与307省道成Y平面交叉,在长坪新建一座2-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大桥,跨越青阳河路线在青阳河左侧继续向西,经过狮象坪、变电站坡脚后,在K1+248处新建一座1-5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桥后再向西行,在K1+448处新建一座1-5m钢筋混凝土矩形板桥后再向西行,经林区福利院后山再向西行,在青阳河新建一座2-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中桥,跨越青阳河与白茨线(S307)相接,与307省道Y平面交叉,终点桩号为K3+080,全长3.080公里。

1.5占用土地、拆迁情况

本项目共征用土地125.4亩,其中农用地111.8亩,建设用地13.6亩,其它用地17.1亩。

拆迁房屋共计2590.0m2

1.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和计算机应用情况

本项目测量平面控制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建立本项目控制网,提高了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

中线放样采用了全站仪,提高了施放速度和作业精度。

1/2000地形图测绘,通过地形图测量等方法,形成了工程通用的数字化地形图(DTM技术),提高了地形图的质量和精度,为勘测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方便的测设基础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采用工程地质雷达、工程物探、声波测井等手段,查明岩层走向、倾角,提高了勘察质量,缩短了作业周期。

设计中,全面采用了CAD技术,构造物计算分析全面采用商业结构分析软件。

软件包括路线大师、路线与互通立交CAD系统JSL-RoadV5.1版、桥梁通、桥梁大桥等。

1.7松柏镇人民政府及当地人民群众对本项目的意见

本项目的建成后过境松柏镇车辆可通过白茨线神农架松柏镇过境公路绕城路快速通过,减轻城区交通压力,避开城区交通不畅的状况。

对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改善项目影响区投资环境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随着本项目的建成,必将提高松柏镇的整体形象,从而全面带动神农架林区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位于松柏镇城区,沿线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高。

由于本项目对沿线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很高,有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并且,松柏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表示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各个方面给予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沿线干部群众也表示积极支持本项目的实施,为工程提供方便。

2、工程建设条件

2.1自然条件

2.1.1自然地理概况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地处川鄂两省交界的长江与汉水之间,位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周边与房县、兴山县、巴东县、竹山县和四川省的巫溪县接壤,以秦巴山脉东端的神农架山系为版图构成主体,为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区域。

它将中国西部高山区与东部丘陵平原区联为一体。

2.1.2气象

神农架林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亚热带季风环流控制,一般温湿多雨、多云雾。

但河谷、低山、中山、高山气候不同,由于境内山势高峻,溪谷深切,立体小气候十分明显,海拔每上升100m,季节相差3~4d。

同一山体随海拔高度的不同,从河谷到山峰,可由暖温带过渡到温带到寒带,甚至因气候急剧变化,形成6月飞雪,呈现出“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的奇妙气象。

更为奇特的是神农架松柏镇38km冰洞山的“夏日冰宫”,冬季洞中温暖如春,热气蒸腾;而盛夏时节,洞口昼夜结冰,冰帘、冰柱洁白如玉,入秋方化。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1.0℃~12.2℃,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5.8℃~3.6℃,极端最低气温-21.2℃~-8.5℃;最热7月平均气温21.2℃~26.5℃,极端最高气温达36.4~40.5℃。

年平均风速为2.1m/s,无霜期144~241天,多年平均日照率为42%,相对湿度为73~75%

2.1.3水文

神农架林区总水量为24.9亿m3,无过境客水资源,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3.16万m3,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7倍,亩均占有水资源量2.0万m3。

林区年径流连续5个月(5~9)最大量,东北部占年径流量的67.9%,西南部占年径流量的63.2%。

以丰枯水的年最大与最小水量比较,各流域比值在3.53~4.80之间。

全区年径流量以1983年41.9亿m3为最大,以1966年10.7亿m3为最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92倍。

2.1.4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内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区,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拟建项目中的中桥构筑物将按基本烈度Ⅵ度进行设防,一般构造物按基本烈度为Ⅵ度考虑。

2.2工程地质

项目所在区域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准地层区的大巴山——大洪山分区。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除上志留统一石炭系外,元古界至第四系多有分布,尤以上前寒武系及下古生界最为发育。

第四系多见于河谷之中和阶地之上。

项目所在区域受新构造时期强烈侵蚀而水系发育,主要的岩性为板岩、千枚岩、轻微变质的砾岩、砂岩、页岩、硅质岩白云岩、变质火山岩以及少量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等。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局部碳酸盐岩岩溶较为发育,可见溶洞、暗河等;局部山体岩层破碎,岩堆分布广泛、局部出现滑坡、崩坍迹象等。

2.3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沿线筑路材料比较丰富,四季宜采,运输方便,以购买为主。

石料:

沿线及附近筑路材料丰富,但品质差异较大。

沿线料场,储量丰富,以灰岩、辉绿岩为主,可开采成块、片、碎石,用作路面、桥涵及其它构造物材料,主要石料场集中在八角庙石场。

砂:

沿线路用砂料较丰富,路用砂料主要来源于阳日湾,部分含较多卵砾石,需筛分,筛分后的卵砾石经破碎后用作路面结构层。

料场运输方便。

钢材、水泥、木材:

钢材、钢材可从宜昌或十堰市采购;木材可就近解决;水泥可从兴山等地购买。

工程用水及用电:

路线经过地区,水源分布、储量及水质可满足施工和生活用水需要。

沿线电力情况供应良好,工程用电可与地方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建议准备一定量的自发电,以备急需。

3、总体设计

3.1交通量分布、公路功能、服务水平及总体设计原则的确定

3.1.1交通量分布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的特征年设定为2009年、2014年、2019年、2024年,预测工作的基年为2009年。

本项目的远景交通量为:

2009年8113辆/日,2014年8226辆/日,2019年10603辆/日,2024年11443辆/日。

3.1.2总体设计原则

本项目施工图设计遵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及相关规范、规定精心设计;

合理运用技术标准,选择简捷、顺适的平面线形,注意路段的平纵配合和沿线景观相协调。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投资增加不多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标准,以提高本项目的服务水平;

设计中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对地形、地物、地质条件、桥位、交叉、地方规划及水利设施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协调,做到统筹兼顾,力求本项目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路线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土地管理、环境和文物保护、水土保持等规定要求。

设计中尽量少占良田好地、少拆迁,妥善处理与沿线经济开发区的关系,尽量减少对原有自然景观的破坏;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交通量对路面强度的要求,结合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质、路基工程特点、筑路材料、实践经验以及施工和养护条件等多方面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进行综合设计;

桥梁、涵洞结构型式的选定,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材料来源、地基条件、施工经验和使用要求进行。

设计中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综合比选,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和施工作业工业化,并注意造型美观,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2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

本路段采用二级公路40km/h计算行车速度标准,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2m,路面宽度12m,人行道10m。

有关路线、路基路面、桥涵、路线交叉、环境保护、交通工程等设计标准均符合相应的二级公路标准。

具体指标详设计文件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路线设计突出“标准、地质、地形、环保”选线,不片面追求平纵高指标,力求尽可能适应地形条件,同时,尽可能提高道路服务和运营安全水平,慎用路线平纵极限指标,做到平、纵指标连续、均匀。

3.3设计路段的划分及其与前后路段的衔接

本路段全线范围内及与前后路段的衔接处,预测交通量及地形均无显著变化,设计时采用相同的设计标准。

3.4路线起讫点与其他公路的衔接方式

白茨线(S307)神农架松柏镇过境公路改建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