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6076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文档格式.docx

在1776年后的100年内,美国领土几乎扩张了10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力大增。

1607年—1733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建立时期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

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

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流域下游大潮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

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

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1个殖民据点—詹姆士城,此后在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西欧贫苦的劳动人民,也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

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者,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

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

几年后英国的清教徒纷纷来到美洲躲避因他们反对英国教会而遭到的宗教迫害。

1620年,清教徒们在后来成为马萨诸塞州的地方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它是北美第二个,新英格兰第一个永久性的英国人定居点。

在新英格兰,清教徒们希望建造一座"

山丘之城"

,即一个理想社会。

从那时起,美国人将自己的国家视为一个伟大的试验,一个值得其它国家效仿的模式。

清教徒们认为、政府应当遵守上帝的道德规范他们严厉惩罚离经叛道者、通奸者酗酒者和违反安息日规矩的人。

尽管他们自己追求宗教自由,但他们实行的却是某种形式的排斥异己的教条。

1636年,一位名叫罗杰.威廉斯的英国神职人员离开了马萨诸塞州,创建了罗得岛殖民地、他的思想基础是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后来《美国宪法》制定者们接受了这两个理念。

  殖民者从欧洲各国纷至沓来,但英国人在美国的地位要有利得多。

到1733年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从北方的新罕布什尔到南方的佐治亚,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在北美的其它地方,法国人控制了加拿大和路易斯安那,包括广大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18世纪期间,法国和英国之间进行了几次战争,每次战争都将北美拖入了漩涡。

1763年结束的七年战争使英国人控制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北美全部地区。

  此后不久,英国与其殖民地发生了冲突。

殖民地的母国征收新的税收,部分是为了支付七年战争的军费,还期望美国人能让英国士兵在自己的家中住宿。

殖民者们对新的税收表示不满,并且拒绝让士兵们住宿家中。

他们坚持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殖民地议会才可以向他们征税,这些殖民者在"

无代表,不纳税"

的口号下团结了起来。

  除茶叶税外的其它所有税收都被取消,但在1773年,一批爱国者以筹划成立"

波士顿茶党"

来进行反击。

他们装扮成印第安人,登上了英国商船,将342箱茶叶倾倒在波士顿港海中。

这招致了英国议会的镇压,包括关闭波士顿港不许船只通行。

  英法为争夺海上霸权和掠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告终。

英国在北美接管了加拿大,控制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对北美殖民地全面加强控制,宣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为王室产业,禁止殖民地人民染指;

并征收重税,严厉缉私,限制经济活动,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经济利益。

从1619年弗吉尼亚建立议会起,各殖民地相继成立议会,与英国相抗衡,1765年9个殖民地举行抗议印花税大会,掀起反抗怒潮。

18世纪70年代英国进一步执行高压政策,1770年波士顿惨案发生。

1773年通过了茶税法,引起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2-1774年,各殖民地普遍成立通讯委员会,领导抗英斗争。

  “五月花”号(Mayflower)

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

“五月花”号载重约180吨,长90英尺。

以运载一批分离派请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该船上制定《“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

分离派是英国清教中最激进的一派,由于受英国国教的残酷迫害,1608年8月离开英国到荷兰。

其中一部分教徒决定迁居北美,并与弗吉尼亚公司签订移民合同。

1620年9月盟日,在牧师布莱斯特率领下乘“五月花”号前往北美。

全船乘客l02名,其中,分离派教徒35名,余为工匠、渔民、贫苦农民及14名契约奴。

11月21日,到达科德角(今马萨诸塞州普罗文斯敦),于圣诞节后第一天在普利茅斯地方上岸。

在登陆前,即11月21日由分离派领袖在船舱内主持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五月花:

号公约》,有41名自由的成年男子在上面签字。

其内容为:

组织公民团体;

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

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1774年—1783年独立战争时期

  1774年,殖民地的领导人召开了第一次大陆会议,讨论殖民地反抗英国统治的问题。

1774年颁布了5项不可容忍的法令(诸如封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

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的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1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和英国断绝一切贸易关系的决议,继而通过“关于殖民地权利和怨恨的宣言”,向英王呈递请愿书。

1775年4月18日,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殖民地爱国者打响了反抗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5年4月19日,英国士兵与殖民地反叛者在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发生遭遇战,战争爆发了。

5月,第2届大陆会议召开。

次年7月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独立战争开始时,双方实力悬殊,战争进行了8年。

最初,美国人在"

革命战争"

中一败涂地。

由于供给很少和缺乏训练,尽管美国军队总的说来还算勇敢善战,但在人数和火力上却被英国人压倒。

战争的转折点出现于1777年,当时美国士兵在纽约的萨拉托加击败英军。

法国一直秘密地帮助美国人,但却不愿公开地与其结盟,直到美国人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随着美国人在萨拉托加的胜利,法国和美国签署了同盟条约。

法国向美国提供了军队和军舰。

  美国革命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于1781年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打响。

到1781年10月,美、法联军攻下英军最后据点约克镇,独立战争基本结束。

美法联军包围了英国人,迫使他们投降。

战斗在某些地区又持续了两年。

1783年签署巴黎和约,以英国人承认美国独立正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独立战争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如大陆军的总司令G.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人T.杰斐逊、外交家B.富兰克林、文化战士T.潘恩。

  印花税条例(StampAct)

1765年英国国会为转嫁沉重的军费负担而向英属北美殖民地直接征税的条例。

七年战争后,英国政府为进一步控制殖民地和镇压印第安人,派遣一万名军队常驻北美,由当地负责全部开支。

1765年3月22日,英国国会通过的印花税条例规定,北美殖民地的印刷品包括报纸、书刊、契据、执照、文凭、纸牌、入场券等均需加贴印花税票,税额自2便士到几英镑不等,违者罚款或监禁。

条例直接侵犯每一个人的利益,遭到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对。

殖民地人民坚持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议会才能作出征税决定。

自由之子、自由之女等秘密会社纷纷出现,带领群众捣毁税局,焚烧印花税票,把税吏身上涂满柏油、粘上羽毛、游街示众。

11月印花税法生效前,全殖民地税吏都被迫辞职。

1765年10月,在纽约召开全殖民地反对印花税法大会,会上通过拒绝向英交纳印花税等14项决议。

为抵制印花税条例,全殖民地展开抵制英货运动,从而导致英国对殖民地的出口额大幅度下降。

英国30个城市的商人和制造商联合向议会上书请求废除印花税法。

在殖民地人民的坚决斗争与英国商人的强烈要求下,英国议会于1766年3月18日,通过废除印花税条例的决议。

  波士顿惨案(BostonMassacre)

1770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屠杀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的流血事件。

1765年,驻营条例颁布后,英国政府派遣军队驻扎北美。

驻扎在波士顿的第14团和第29团胡作非为,引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军队和当地人民的冲突不断发生,1770年3月达到高潮。

3月5日英军侮辱学徒,冲突再起。

晚8时,钟声大作,人们手持棍棒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兵”(蔑称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

聚集在英王街税关周围的人情绪更为激昂。

英军前来镇压。

当场打死3人,伤6人,其中2人因伤势过重,次日死去。

第一个被打死的是种植园奴隶出身的黑人群众领袖C.阿塔克斯。

史称波士顿惨案。

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

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

  大陆会议(ContinentalCongress)

英属北美殖民地13州的代表会议,独立战争期间的革命领导机构。

第一届会议在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的过程中,1774年春英国议会通过的《强制法令》,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

7月间,马萨诸塞通讯委员会倡议召开13个殖民地代表会议,得到各殖民地的响应。

9月5日至10月22日会议在费城举行,史称第一届大陆会议。

除佐治亚外,12个殖民地的56名代表出席会议。

G.华盛顿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激进派代表P.亨利和S.亚当斯等人同温和派分子J.迪金森、J.杰伊等人展开了斗争。

妥协派占据优势。

大会向英王递送请愿书

  独立战争(Waroflndependence)

独立战争的前奏

七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和掠夺,限制殖民地工商业的发展。

使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

1774年9月5日,除佐治亚外,12个殖民地的代表会议选派56名代表在费城召开第1届大陆会议,通过宣言,并建立大陆协会。

新英格兰的人民组织了民兵。

马萨诸塞的代表会议任命J.汉考克为安全委员会主席。

马萨诸塞总督T.盖奇得悉民兵在距波士顿21英里的康科德设有武器库,于1775年4月18日夜派遣一支英军奔袭康科德。

波士顿安全委员会得知消息后,当晚派人驰赴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报信。

翌日晨5时左右,英军遭到列克星敦的民兵阻拦,英军突然开火,民兵淬不及防,死伤十多人。

英军抵达康科德后,遭到民兵和农民的伏击。

英军在返回波土顿的路上又不断遭到民兵的袭击。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的战斗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

在北美殖民地爆发武装起义的形势下。

第2届大陆会议于1775年5月在费城召开,会议任命G.华盛顿为总司令。

独立战争全面展开。

武装起义阶段

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斗后,大陆军为解除英军可能由加拿大直下纽约、控制哈得孙河流域的威胁,远征加拿大。

1775年11月12日占领蒙特利尔。

1776年初进攻魁北克失利,退出加拿大。

由于大陆军出击加拿大,英国被迫将半数军队留驻加拿大,战斗力被削弱。

在波士顿,英军被围困达11个月之久,1776年3月被迫撤出。

6月,大陆军在南方击退英军对南卡罗来纳的查尔斯顿的进攻,粉碎英军在南方建立基地的企图。

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通过了《独立宣言》,正式宣布13个殖民地独立。

战略防御阶段

1776年8月,W.豪接替盖奇任英军统帅。

以3.2万兵力进攻纽约。

英军首先在长岛登陆,经过激战,美方死伤1500人,英方伤亡不到400人。

为避免全军覆没,大陆军撤退。

英军于9月15日占领纽约城。

1777年9月26日英军占领了费城。

华盛顿被迫率军退守费城附近的瓦利福奇(福奇谷)过冬。

在战争第2阶段,美军以攻击孤立的敌军支队的战术来摆脱所处的被动境地。

1776年圣诞之夜偷袭特伦顿的黑森雇佣军,1777年1月3日击溃在普林斯顿的英军3个团。

英军在控制了重要城市和海岸线后,力图速战速决。

留驻加拿大的英军大举南下,试图以钳形攻势,全歼华盛顿的军队。

B.圣莱杰部在莫霍克谷遭民兵袭击,退回加拿大。

J.伯戈因部沿尚普伦湖北上,到达哈得孙河上游c他派往佛蒙特的一支1000人的分遣队,在柏宁顿被佛蒙特绿山青年义勇军全歼。

伯戈因行动迟缓,为新英格兰民兵和大陆军所困。

在1777年9月19日和10月7日在弗里曼农庄的两次战斗中惨败,只得退往萨拉托加,旋为大陆军和民兵包围,10月17日伯戈因率6000英军,携大量辊重投降。

战略相持阶段

萨拉托加大捷,促成美法于1778年订立同盟。

1779年西班牙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身分在海上参加反英战争。

荷兰于1780年也加入反英战争的行列,削弱了英国封锁北美海岸的力量。

英、美双方力量趋于平衡。

英军担心法国舰队封锁特拉华河,于是撤出费城,集中兵力退守纽约城。

1778年接替豪任英军统帅的H.克林顿在南方发动攻势。

1780年5月攻陷查尔斯顿。

克林顿以为南方胜局已定,率军返回纽约,派C.康沃利斯固守查尔斯顿。

但北美游击队配合大陆军,在金山地区考彭斯和吉尔福特重创英军。

战略反攻阶段

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战略反攻。

N.格林率领大陆军南下转战南卡罗来纳,迫使英军退守海岸线。

康沃利斯于4月25日北上弗吉尼亚,追击拉法耶特侯爵率领的一支大陆军。

拉法耶特摆脱了英军的追击。

康沃利斯移守约克镇(一译约克敦)。

华盛顿利用康沃利斯的战术错误,制定了从陆上和海上协同围歼英军的计划。

华盛顿说服法国海军司令F.J.P.德格拉斯伯爵,将法国28艘战舰由西印度群岛调来,进入切萨皮克湾。

华盛顿部大陆军和罗尚博部法军在弗吉尼亚与拉法耶特部大陆军会合,包围约克镇。

1781年10月19日8000名英军投降。

约克镇战役之后,英国议会被迫赞成议和,战争事实上停止。

1783年9月美英签订了《美英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

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宣布独立的纲领性文件。

1775年北美殖民地爆发了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是日定为美国国庆日。

资产阶级民主派T.杰斐逊是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宣言继承和发展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理论,阐述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理论根据。

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们诸如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让与的权利。

指出,为保障上述权利,人们才建立政府,任何政府一旦损害这些权利,人们就有权改换它或废除它,建立新政府。

宣言列举和痛斥了英王对殖民地实施的暴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8由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独立宣言》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原则——人权原则。

1781年—1814年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的建成时期——一个新国家

  《美国宪法》的制定和美国的创立在第4章中有详尽阐述。

《美国宪法》通过将政府分为三个部门─立法(国会)、行政(总统及联邦机构)和司法(联邦法院)─以及包括旨在保障个人自由,称为"

权利法案"

的10条修正案。

基本上缓解了美国人对中央权力过于集中的担忧。

但有人仍然对权力的增长感到不安,这体现在美国革命时期两位伟大人物的不同的政治理念中。

乔治.华盛顿是独立战争中的军事英雄和首位美国总统,他领导的党主张有一位强有力的总统和一个中央政府。

托马斯.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主要作者,他领导的党倾向于分给各州更多权力,因为从理论上讲,州政府要更多地向人民负责。

在战争过程中,大陆会议制订了邦联条例,1781-1787年13州组成了邦联国会,宣布成立美利坚共和国。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大州和小州的代表经过争论,同意每州均选出两名参议员;

在蓄奴制问题上,北部对南部作出了重大妥协,默认奴隶制存在,在征税及分配众议员席位方面,南部黑奴均以3/5的人口计算。

会议最后制定了宪法草案。

这是世界上第1部成文宪法。

1788年6月由9个州批准生效。

根据宪法,美国建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联邦制国家。

后又增加了宪法前10条修正案(后即以“权利法案”著称)。

该法案于1791年12月,经11个州批准生效。

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

4月,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总统(1792年连任)。

在国内外政策出现分歧的过程中,财政部长A.汉密尔顿派组织了联邦党,主张中央集权,外交上亲英,控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国务卿T.杰斐逊派主张维护国内人民民主权利,同情法国革命,组织了民主共和党。

1793年华盛顿在欧洲列强联合干涉法国革命时,采取中立政策。

次年11月,联邦政府和英国签订了损害美国主权的杰伊条约。

亲英和亲法成为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在外交政策上的分野。

在内政方面,联邦政府制定关税条例,建立银行,稳定经济。

1801年,民主共和党T.杰斐逊出任总统。

杰斐逊政府废除上述4项法令,削减开支,减轻税收,取消酒税,鼓励农产品出口。

尽管他倾向于限制总统的权力,但政治现实却显示出情况正好相反。

除其它强有力的行动外,他于1803年从法国手中买下了广阔的路易斯安那地区,几乎使美国的面积扩大了一倍。

"

路易斯安那购置"

使美国增加了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将美国的疆界向西一直扩展到科罗拉多的落基山脉。

英国一直不甘心丧失北美殖民地。

英舰在公海上继续拦截美国船只,强制征用美国海员。

为维护航海自由,1812—1814年美国进行了第2次对英战争。

除海战外,优势在英军方面。

1814年8月,英军曾攻占华盛顿首府,焚烧总统府及会。

但随后美国取得胜利。

1814年12月,英美在今比利时的根特签订和约。

这次战争使美国得以摆脱英国政治上的控制和经济上的渗透,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英巴黎条约(TreatyofParise,1783)

1783年9月3日,美国与英国在巴黎签署的和平条约,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殖民地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欧洲一些强国与英国的矛盾,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等国先后结成联盟,争取俄国等国实行武装中立,增强了自己的力量。

英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失败,使国内反对派加强了对政府的攻击。

在约克镇惨败以后,英国不得不与美国谈判。

英国托利党内阁倒台,辉格党执政,促成了巴黎和谈。

自1782年9月始,英国代表奥尔瓦德同美国代表J.杰伊、B.富兰克林、J.亚当斯等人正式谈判。

此外,还有法国、西班牙的代表参加谈判。

会谈中美国代表察觉西班牙、法国居心叵测,漠视美国利益,遂撇开法国与西班牙,直接与英国密谈。

英国则想离间美、法,然后全力对付欧洲宿敌。

美、英拟定了草约,并于1782年11月30日字。

1783年9月3日正式签署和约。

根据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只承认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

划定了美国与英、西在北美属地的边界;

美国保有原来享有的在北美领海内捕鱼的权利;

双方公民对债权人所负债务有效;

邦联国会保证劝告各州议会,完全恢复效忠派的权利并发还其财产;

停止敌对行动,英国撤出全部海、陆军。

这是美国以平等原则与英国缔结的和约,为争取国际上的承认创造了条件。

  美英战争(1812)(Warofl812)

美国为确保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同英国进行的战争。

美国史称“第二次独立战争”。

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仍然受到英国在贸易、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压制。

1807年英舰袭击美舰“切萨皮克”号事件发生后,两国关系更趋紧张。

美国对英国舰队在公海上袭击拦截美国船只、劫捕美国海员、封锁美国港口并从加拿大以武器供给反抗美国人的印第安人部落深感不满,美英矛盾不断加剧。

1809年美国J.麦迪逊政府通过同英法断绝贸易条例。

1811年5月16日英美海军发生冲突,英军战败。

1812年6月18日美国向英国宣战。

战争初期美军在加拿大边境一带接连失利,北美东岸被英国舰队封锁。

1813年秋,美军在伊利湖等地先后获胜。

但在大西洋沿岸的战斗中英军仍占优势。

英国在战胜拿破仑一世后,于1814年夏季派遣大批军队来到北美。

8月下旬曾占领华盛顿,焚毁国会大厦等建筑物。

美国军队在A.杰克逊的指挥下奋力抗击。

1814年3月和8月,美军在佛罗里达境内大败英军。

1814年12月24日双方在根特(今比利时境内)签订《根特和约》。

英国再次确认1783年《巴黎和约》中规定的美国独立权利和地位,划分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边界。

和约签订后西部地区仍有战事。

1815年杰克逊在新奥尔良再次大败英军,并粉碎“联邦党人”分裂联邦的阴谋,全面结束美英战争。

  奴隶制与美国内战

  在19世纪头25年中拓展疆界向西移至密西西比河和更远的地方。

1828年,安德鲁.杰克逊成为首位"

外地的"

当选总统,他来自边远的田纳西州,出身贫寒,也不在大西洋沿岸文化传统的圈子内。

  从表面上看,杰克逊时代是美国一个乐观向上和充满活力的时期,但这个年轻的国家当时正陷在一个矛盾之中《独立宣言》的响亮口号"

人人生而平等"

对150万奴隶来说毫无意义。

  l820年,南方和北方的政客们就奴隶制在西部领土是否合法的问题展开了辩论。

国会达成了某种妥协:

在新建立的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允许实行奴隶制,但在密苏里地区西部和北部的所有地方则禁止实行奴隶制。

1846-1848年墨西哥战争的结果是,更多的领土落入了美国人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是否要推广奴隶制。

1850年又达成了一项妥协,承认加利福尼亚成为自由州,允许犹他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居民作出决定,他们是否想在自己的疆界内实行奴隶制(他们不想实行)。

  但是,这一问题继续引起怨恨。

1860年,奴隶制的死敌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

11个州脱离联邦,宣布它们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美国南部邦联。

这11个州是南卡罗来纳、密西西比、佛罗里达、亚拉巴马、佐治亚、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

美国的内战爆发了。

南部邦联军队在战争初期打得相当出色,它的一些指挥官,特别是罗伯特.E.李将军,是位杰出的战术家,但是,联邦在人数上占有优势,并有充裕的资源可供利用。

  南北战争前南北经济的不同发展(1814—1861)

19世纪上半叶,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

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北部发展海上贸易,扩大航运业。

进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

早在1790年就在罗得岛建立了第l座棉纺厂。

此后,陆续出现其他工厂。

从19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