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573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旅lǚ组词:

旅行

2、出示:

蒲、降、娃、纷(认读出示拼音)

蒲:

图片、组词蒲公英。

降落伞:

图片组词。

娃:

音节、组词。

纷:

出示句子: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3、出图:

带刺的苍耳

苍、洼、啪、炸、蹦(出示音节认读、组词)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它让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出示: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

4、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说一说这类的词语)

5、读生字歌谣。

小小蒲公英娃呀,乘者降落伞飞呀,纷纷旅行到山洼呀。

小小苍耳娃哟,带刺铠甲穿呀,挂住皮毛跑山洼呀。

小小豌豆荚呀,啪的炸开蹦跳离开哟。

小朋友们细观察,探究植物奥秘呀。

6、考考你。

降 蹦 苍纷洼娃蒲啪旅炸察识

“洼、娃”比较异同,编字谜说说和圭字相关的汉字。

“有女就是娃,有水成坑洼,有手把画挂,有口是好哇,有虫变青蛙,有人是最佳。

7、我会正确地、流利地读课文。

(单独读、合作读、小组读等)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4)看植物名称读出相对应段落。

五、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今天老师要教大家4个生字,是哪四个字呢?

2、指名读,组词。

3、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已—己,字形相近,提示编儿歌区别。

4、师范写“识”这个字,学生仿写,练写这四个字。

师生评价。

六、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七、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

1、4、6

板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苍耳豌豆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会写6个生字。

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蒲公英旅行娃娃纷纷苍耳山洼炸开蹦跳观察

降落伞就得知识乘着带刺铠甲豌豆不信豆荚

已经如果准备好办法啪的一声四海为家许许多多

2、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大自然中植物传播种子的奥秘。

3、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用“?

”标出)

(2)重点理解:

“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

孩子:

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

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旅行:

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四海为家:

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

为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

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

(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

(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

)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

用准备说一句话。

这里为什么说“准备”?

(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3)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意思:

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

(画√)

a)搭坐公共交通工具。

b)表示利用条件。

C)登,由低处到高处。

d)进行乘法运算

(4)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5)小结:

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

板书:

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

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

(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

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

板书(豆荚、太阳晒)。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利用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三、总结:

学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课后检测:

完成小状元P5:

2、3、7

          蒲公英──风

          苍耳──动物

          豌豆──太阳

 

《植物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高2014级生物集备组崔永波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植物激素的调节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是极其重要的。

其中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产生和运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几部分是能够较好考察学生能力的知识载体,因而受到各级考试包括高考的重视。

特别是在生长素的发现中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教材内容:

“能够适应环境”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

”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

本节内容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产生影响的部位、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化学性质、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

3、新旧知识的联系:

“植物的向性运动”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相联系。

胚芽鞘的“生长”联系到第三章《新陈代谢》中的“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相互关系”。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是在第二章《细胞》中的“细胞膜的功能”中学习过。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联系。

“其它植物激素”的内容与第五章植物的个体发育及第一章的细胞分裂相联系。

二、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想:

以学生为本。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

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植物的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即从现实生活中植物的向光生长和根的向重力生长确定探究主题——植物的向性运动,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

整个教学过程中共设计了四个具体的探究环节: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弯曲部位;

感光部位和弯曲部位是否有关;

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设计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植物向性的原因。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生物意识的养成,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不强,但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初中曾学过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植物向性运动原因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启发指导,使植物向性运动及其原因等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植物的向性运动;

⑵生长素的发现

2.能力目标:

⑴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方法;

⑵理解植物向性运动实验的基本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⑶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介绍,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作风,求实的科学态

度,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教材没有直接提出,而隐含在“生长素的发现”中)

(3)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难点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六、教学媒体

1、现代教学媒体:

计算机、投影仪等。

用于展示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2、传统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挂图等。

用于板书本堂课的要点、难点,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使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七、教学实施步骤

[导课]首先用多媒体配乐展示宋朝诗人叶绍翁作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由“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出本节内容植物激素调节。

教师讲述:

动植物体都有着复杂多变的生命活动,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

观看幻灯片1.向日葵的图片2.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3.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的玉米种子。

教师:

“同学们,这些现象我们都曾见过。

但是,大家想没有想过,向日葵幼嫩的花盘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

放置于窗口的盆栽植物,为什么会向光源方向生长?

竖直放置的培养皿中的萌发玉米种子的根为什么向重力生长?

同学们现在阅读教材,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阅读教材,回答出是单侧光和重力的作用。

“单侧光和重力是作为一种外界刺激,这些外界刺激在方向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要求?

植物在这种外界刺激下的运动有没有规律性?

学生思考得知:

外界刺激必须是单一方向的。

在单一方向的刺激下,植物的运动是定向的,朝向刺激的方向或与刺激方向相反。

这种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教师提出向性运动的概念,同时强调一下此概念中的关键词:

单一方向、定向运动。

“根据刺激的种类,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

同学们思考一下,除此之外,

你还能举出哪些向性运动?

单一方向的刺激是什么?

”学生们思考讨论。

有的同学说出

了向水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水;

有的同学举出了向肥性,单一方向的刺激是肥料。

么,我们能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亲自观察一下吗?

(以前的实验都是书本上写好的方

法步骤,这一次我们要求同学们亲自去设计。

教师提问:

“植物有很多向性运动,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就向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肥性,

学生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植物的向性运动在植物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向光性是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

向重力性使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样,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植物的向性运动对于植物体的生活是有利的。

那么,植物体为什么会表现出向性运动呢?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有其内因和外因,因此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同学们考虑,向性运动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

”得出向性运动的内因是生长素。

“生长素是什么?

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

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多媒体演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动态变化过程)

实验一:

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

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

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让学生在不看文字的情况下,简单解释一下四个实验中,金丝雀虉草胚芽鞘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

学生们讨论几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别回答。

最后总结:

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鼓励学生从科学家的用词教育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要有事实求是的态度。

学生们继续思考胚芽鞘尖端真的会产生某种物质吗?

这种物质怎么会影响下面部分的生长呢?

(多媒体演示温特实验动画)”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并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放琼脂的对侧弯曲生长。

“现在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想是正确的吗?

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

有的学生说是正确的;

有的说是不能说明,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影响。

教师总结:

不能。

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

动画演示对照实验。

(介绍实验的设计原则:

1、单一的变量2、要有对照组

由此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材,得出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

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

后来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其他植物激素(学生了解内容)包括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

总结植物激素的概念,并强调关键词:

调节作用、微量有机物。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分布和运输。

产生部位:

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情况:

生长旺盛部位。

运输方向:

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向。

课堂练习

(___全国理综)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一、材料、用具:

胚芽鞘、琼脂、刀片等

二、方法、步骤与结果:

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

(一)制备琼脂块

空白琼脂块

(二)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三)取步骤

(二)下面琼脂块(a)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三、结论:

以上实验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我们认为,仅用该实验步骤

(一)、

(二)、(三)还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方法、步骤和结果。

答案:

(2)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

(一):

(4分)另取一段胚芽鞘中间部分倒放。

上面放含IAA的琼脂块,下面放空白琼脂块

补充方法、步骤与结果

(二):

(4分)取补充步骤

(一)下面琼脂块(b)的一部分放在去尖的胚芽鞘一侧

结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并讲述了实验的设计原则及思路: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预期结果4、设计实验方案5、得出、并分析结果6、总结归纳。

还介绍了生长素的分布和运输,这些都与生长素的作用有关,也是下节可我们将讨论的问题。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大家熟悉的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入课题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实现了文理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起学生共鸣,增强了课堂吸引力。

2、课件的制作非常精美,其中包括了许多精美图片和实验动画,让学生轻松突破重难点,并留下深刻印象。

3、教师努力营造愉悦、和谐、合作的课堂氛围,以问题引导为主,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合作的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5、由于时间限制,学生训练还不够,课后应加强训练以巩固所学内容。

6、缺乏让学生亲自动笔设计、绘图,以强化基础知识。

九、板书设计

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向性运动

1.概念:

植物受到外界环境单一方向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意义:

向性运动是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通过对比观察提出了假设:

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在光的刺激下对下面的部分产生了影响。

2.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了达尔文的假设:

确实存在某种物质。

3.郭葛分离并鉴定出了产生影响的物质:

吲哚乙酸,即生长素。

4.植物激素的概念

三、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部位:

2.分布情况:

3.运输方向:

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