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519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docx

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备案版

 

德令哈二期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

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目录

1建设单位简介1

2建设项目概况2

2.1项目地址概况2

2.1.1项目地址2

2.1.2自然条件2

2.1.3社会条件4

2.2占地面积、规模4

2.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5

2.3.1总平面布置5

2.3.2建筑结构5

2.4电气系统6

2.4.1电气一次6

2.4.2电气二次7

2.4.3电气设备布置8

2.4.4过电压保护及接地9

2.4.5电站主要设备10

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1

2.5.1给排水11

2.5.2消防系统11

2.5.3采暖、通风11

2.5.4照明11

2.6电站定员12

2.7主要经济指标12

3危险、有害因素14

3.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14

3.1.1乙炔14

3.1.2六氟化硫14

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14

3.3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14

4安全条件论证16

4.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16

4.2建设项目与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居民生活的相互影响16

4.3自然环境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16

5安全条件论证结论19

附件A安全条件论证依据20

附件B其他23

附件C专家组审查意见…………………………………………………………………24

1建设单位简介

德令哈二期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由青海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本公司是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13日,注册地址为德令哈市格尔木西路17号新世纪花苑2-3-311室,注册资本壹亿贰仟万圆人民币。

专业从事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研究、制造、销售、设计安装和售后服务;太阳能电力能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太阳能电力生产和销售;太阳能电力设备制造、设备检修与调试;太阳能电力技术开发、咨询;太阳能电力工程、电力环保工程承包与咨询等。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地址概况

2.1.1项目地址

本项目场址区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市城区西出口德令哈光伏规划园区内,距G315国道北侧约3km,距市中心约17km处,周边交通运输便利。

本项目为力诺德令哈30MWp并网光伏电站(一期30MWp工程)的扩建工程,场址位于一期30MWp工程北侧,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图2-1德令哈二期2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地理位置图

2.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本项目场址位于德令哈市西的野马滩,场址以北为宗务隆山,地貌单元为宗务隆山洪积扇,地貌类型为草地,地表分布有大量耐旱植物,如骆驼刺等。

场址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不大,场址冲沟极度发育,冲沟一般南北向发育,贯穿场地,各冲沟间距约60~70m,冲沟一般宽0.5m~1.5m,深约50cm~90cm。

(2)区域水文条件

本项目站址区域内为巴音郭勒河水系。

巴音郭勒河及支流查干·乌苏•郭勒河在场址东侧流过,平水期流量较少,雨季流量相对较大,季节性较强。

场地地下水埋深大于15m,场址冲沟极度发育,冲沟一般南北向发育,雨季有季节性流水。

(3)工程地质条件

场区10m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角砾,根据其力学性质差异,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二层,各层分别叙述如下:

第①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角砾层,杂色,稍湿,中密,含粉土透镜体,锹镐不易开挖。

角砾含量约50%~60%,偶见次圆状卵石和碎石,充填细砂及粉土。

层内可见白色盐碱结晶物,卵石磨圆相对较差,角砾成分以砂岩、花岗岩、灰岩为主,厚度一般0.5m~2.Om,层底相应标高2974.08~3006.80m。

第②层: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角砾层,杂色,稍湿,密实。

角砾含量约50%~70%,混有圆状卵石和碎石,充填细砂及粉土,砾石成分以砂岩、石英岩、花岗岩为主,该层未穿透,厚度大于8m。

场区内地下水埋深大于15m,基础设计和施工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场地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其主要类型属氯盐渍土,场地土0~4m属弱盐渍土土中硫酸钠含量不超过1%,不考虑盐胀性和溶陷性。

本项目场地环境类型为III类,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腐蚀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属于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本项目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地基土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场地地下水埋深大于15m,地基土不存在地震液化问题。

(4)气象条件

距本项目最近的气象站为德令哈气象站,主要观测业务有地面观测、气象辐射、沙尘暴、酸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等基础观测。

本项目选择德令哈气象站作为参证气象站,现已收集到该站1987~2007年的太阳总辐射量的计算数据。

德令哈市基本气象要素见表2-1。

表2-1德令哈气象站基本气象特征值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统计年限

1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4.02

1973年~2000年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4.7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32.9

2

气压

多年平均

kPa

70.88

3

相对湿度

多年平均

%

34

4

冻土深度

多年平均

cm

196

5

积雪厚度

多年最大

cm

18

6

风速

多年平均风速

m/s

2.0

多年极端风速

m/s

25.4

7

多年平均天气日数

大风

d

24.1

雷暴

d

19.3

沙尘暴

d

3.6

8

地区含氧量

多年平均

%

70

本项目所在区域日照充足,整体上近30年的太阳总辐射年际变化相对平稳,历年的总辐射量在6300MJ/m2~7100MJ/m2之间,30年平均值为6780.5MJ/m2;近30年间的日照时数变化在2790h~3300h之间,30年平均的年日照时数为3082.9h。

项目场区太阳能资源属“资源最丰富”地区,非常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

2.1.3社会条件

(1)周边环境

本项目位于一期30Wp光伏工程北侧,场址以北为宗务隆山,场址地貌单元为宗务隆山洪积扇,地形开阔,场地北高南低。

地貌类型为草地,地表分布有大量耐旱植物,如骆驼刺等。

场地内光照充足,规划场址内无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和其他环境敏感点;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本项目不在重点勘查区,无矿业权设置,无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不压覆重要矿产资源。

(2)交通运输

本项目厂址位于德令哈西出口处,距市区仅17km,厂址位于国道G315北侧,位于德令哈光伏规划区内,周边交通运输便利。

2.2占地面积、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45万㎡,场址区周边有G315国道、青藏铁路通过,德令哈市机场建设也正在准备中,交通便利,施工条件方便。

公司在该地区最终规划容量为100MW,一期建设30MW。

本项目为二期工程,拟装机20MW,新增一台20000kVA主变压器,光伏阵列共10个光伏逆变单元,分四回10kV集电线路,本项目预计多年平均年上网电量为3294.95万kW·h,平均年利用小时数为1642h。

2.3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

2.3.1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一期项目的北侧,场地地势开阔,场区内布置逆变器室10座,计划安装太阳能总装机容量20MW,布置10个光伏阵列,整个光伏阵列呈矩形布置。

每个发电单元为2MW,相应的逆变器布置于光伏阵列的中间位置,由逆变器的10kV出线电缆通过直埋汇集到整个光伏发电站的10kV屋内配电装置室,然后通过110kV送出。

变电站布置于一期光伏电站南侧中间区域。

本项目外围四周做简易铁丝网式围栏,围栏高1.8m,围栏总长1800m,选用成品铁艺,将一期北侧围栏拆除。

(2)场内道路置

整个光伏电站场区道路呈环形布置,路面采用低级泥结碎石路面,道路路面宽度为4m,转弯半径为6.0m,全站道路长为5000m。

(3)升压站总布置

一期工程南侧中间区域为变电站,以南北向站内道路分为两个区域,道路西侧区域为变电站综合办公楼、深井泵房、生活消防水泵房、污水一体化装置;东侧布置无功补偿装置、10kV屋内配电装置室、主变及110kV屋外配电装置等设施。

本项目只扩建变电站生产区10kV配电室及110kV屋外配电装置。

其余设施一期已建好,无增设。

2.3.2建筑结构

(1)逆变器室

逆变升压室共有10座,单层砖混结构,平面尺寸为6.0m×12m,层高4.70m,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平屋顶挑檐式样,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50m。

(2)10kV配电装置室

10kV配电装置室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5.3m,平面尺寸(轴线)为6.0m×8.4m,纵向柱距6m,共1个柱距,横向跨度为8.4m,考虑到有电缆沟道,基础埋深-2.60m。

(3)变电架构区构筑物

室外无功补偿设备基础、设备支架基础采混凝土用C30混凝土,110KV出线架构采用直径300mm,壁厚50mm混凝土离心杆,杆基础采用杯口基础;布置主变压器基础、事故油池各一个。

(4)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方阵

本项目固定式支架朝正南方向放置,方阵倾角选为34°,光伏组件采用横向或竖向布置方式,每个光伏方阵由2×40块组件构成,长40.38m,宽3.32m,为了便于安装和检修,基本光伏方阵之间留有2m的通道。

2.4电气系统

2.4.1电气一次

(1)接入系统方案

本项目扩建一台20MVA主变,接至已建110kV母线,通过一期建设的线路并网,不增加出线。

(2)电气主接线

本项目装机规模20MW,通过10个光伏逆变单元整流升压后接入光伏电站内10kV配电装置,共布置四回10kV集电线路,将站内原有110kV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改造为单母线接线,并新建10kV配电装置Ⅱ段母线,经一台新建20MVA主变压器升压至110kV后,利用一期已建的一回110kV线路送至附近110kV柏树变电站。

(3)防雷汇流箱

本项目采用二级汇流方案,电池组串首先经过一级汇流箱汇流后再汇入到二级汇流箱,最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侧。

选用8路二级防雷汇流箱(直流配电柜),每路额定开断电流为200A。

主要特点如下:

1)额定功率:

500kW;

2)提供8路直流输入接口,与光伏阵列汇流箱连接;

3)每路直流输入回路配有直流断路器和快速熔断器;

4)直流输出回路配有光伏专用防雷器;

5)直流输出侧配有电压显示仪表;

6)柜体尺寸(W×H×D):

600×2180×800mm;

7)接线方式:

下进下出。

(4)站用电接线

升压站内电源已建成,已有站用电系统为双电源供电,一路引自站内10kV母线,一路引自附近10kV电网线路(德五路),站用变容量为400kVA。

正常时站用电由10kV母线提供,事故时,由站外提供电源。

光伏场地另设两台160kVA箱变为逆变升压单元内负荷提供电源保障,电源引自站内10kV站用电段。

(5)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本项目在升压站内新设两根架构避雷针对站内设备做防直击雷保护。

站内设一个总的接地装置,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形成复合接地网。

一期已在升压站变电区采用间距为8~10m的接地网格,生活区采用间距为12~15m的接地网格,接地干线采用热镀锌扁钢,截面为60×6mm2。

经计算升压站接地电阻可达0.358Ω,本项目新增设备接地与升压站原有接地网络可靠连接即可。

光伏场地内将箱变外壳、电池设备支架及太阳能板外边金属框与一期工程地下接地网可靠相连,利用太阳能板支架基础的螺旋钢桩作为垂直接地极,接地电阻满足电池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