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4681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文档格式.docx

1、借助拼音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指导正确书写“抹、价钱、购”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四小节,读好行人纷纷夸赞的话。

3、朗读体会戴嵩作画技术的高超,从而感受戴嵩的“著名”,为下一课时体会戴嵩谦虚的这一人物质品质做好好铺垫。

4、结合“夸赞、称赞、赞扬”等词语教学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一、读题观图,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吗,我国有很多画家以画动物出名,这些画家往往只用水和墨就能把动物画得像真的一样,想看看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绝妙之作。

2、课件出示中国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师简单介绍:

看,这是齐白石老人画的虾,栩栩如生。

这是徐悲鸿画的马,有的奔腾,有的跳跃。

这是李苦禅画的鹰,虽然它静静地站立在画中,但同样惟妙惟肖。

这是戴嵩画的《斗牛图》……课件停留在《斗牛图》。

戴嵩,这两个字有点难读,谁会读?

指名读。

“戴”还是生字呢。

这个字,除了当姓,它还可以用做动词,比如我们天天早上都要戴——红领巾,戴——黄帽子也是这个“戴”。

明白了吧,“戴”字可以作为我们的姓还可以是一个动作呢!

让我们再读读这个名字吧!

——戴嵩

3、戴嵩特别喜欢画牛,画出的牛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这幅《斗牛图》就是他的代表作。

说起这幅画,传说还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就是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21画家与牧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4、师随机引导说完整、简洁。

(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大家都称赞他,只有牧童批评他,画家虚心接受批评。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先走近画家戴嵩,来领略他高超的画技吧!

三、精读课文,探究发现

(一)自己读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他高超的画技的?

预设1、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预设2、出示: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重点交流“一……就……”

你还能学着说说戴嵩的画是怎么受欢迎的吗?

出示句式: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_______。

预设3、出示: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重点交流“没有不点头称赞”、“争着”

戴嵩的画技这么吸引人啊!

谁来夸夸?

评价预设:

真了不起!

听出来人人都在称赞哪!

听出来大家还要争抢着买画呢!

预设4、画什么呢?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好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思片刻”

(1)预设:

“沉思片刻”:

思就是——(思考)思是思考,在前面加上一个沉字,你猜猜是怎样的思考呢,(把心静下去,很用心地思考)片刻就是,“沉思片刻”就是只静下心想了一会儿。

师:

戴嵩沉思片刻就想好了要画一幅《斗牛图》,可见(戴嵩构思很快,画画水平很高)

(2)预设:

“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A、“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中国画中两种不同的画法,有位美术老师用这两种方法画了一幅《鱼戏荷叶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你看到他是用哪种方法画的就说出来。

你们可要睁大小眼睛看仔细了!

B、出示课件,现在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两个词了。

C、这个句子你们肯定也能读好了——指导朗读句子

2、戴嵩不仅想得快,画得也很快很好,画画的技术这么娴熟,难怪说他是著名的画家呢!

所以围观的人看了,都怎么样呢?

(纷纷夸赞)听听他们都怎么夸赞的?

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①听着围观人的夸赞你知道了什么?

小朋友,受到夸赞是快乐的,夸赞别人也同样快乐。

②不信,你们也来夸一夸吧!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自己先练一练,如果还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③谁愿意当商人来称赞一番?

指名读商人说的话。

理解“绝妙之作”

④谁还愿意当教书先生来赞扬赞扬?

师读叙述部分,师生合作分角色读这三句话。

⑥小朋友,你们刚才也领略了戴嵩的绝妙之作,再看看他的画,你们这些围观的人,也来夸一夸呀!

⑦像这样你夸一句,我夸一句,他夸一句,就叫——。

相机理解“纷纷夸赞”。

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里还有两个和它不一样的词呢,你能找出来吗?

(称赞、赞扬)你瞧,咱们祖国的语言多丰富啊!

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画家的时候,一个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认读儿歌,巩固生字。

这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老师还编了一首识字歌呢,读一读,横线上的词你会填吗?

画家戴嵩本领高,   

浓墨涂抹大手笔,  

轻笔细描精勾画,   

富人高价把画购,

众人纷纷点头赞。

 

2、“抹”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会写的一个生字?

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提示:

提手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末,上横长,下横短。

3、还有“购”你可以编个顺口溜记住它吗?

(花钱购买宝贝)你想提醒大家不能写错哪里?

(右边里面不能写成了“点”)

4、“价”就自己写好它吧

5、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再写一个。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一、旧知导入

二、读文品悟

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1、同意老师这种写法的小朋友,你们来夸夸戴嵩。

2、不同意老师这种写法的小朋友,你们来说说理由。

3、学习第5自然段。

牧童进来喊了什么?

他这一喊,大家都怎么样啦?

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2、深入思考: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画家,怎样的牧童?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

四、总结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欣赏作品。

2、认读戴嵩。

3、齐读课题。

1、赶快打开书95页,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在读课文时还要特别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尽量读通顺读正确,开始吧!

2、让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吧。

其他小朋友,你们的任务是仔细听,还要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1、自己读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他高超的画技的。

2、说得这么好,读得一定会更好。

男孩子和女孩子来比一比,怎么样?

男女生赛读。

3、理解“沉思”。

4、齐读句子。

5、看课件,读词。

6、朗读句子

7、听读了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如果你把“一会儿……一会儿”读得快一些,这句话会读得更好了。

8、学生自由炼读。

9、分角色读。

10、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1、认读儿歌,巩固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1、指导书写。

2、练习写字。

3、评议学生写的字。

说优点,提意见。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生读1-4段。

2、说理由。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3、诵读全文。

1、观察生字,写好这些字应注意什么。

2、描一描,写一写。

1、收集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的资料。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预习22我为你骄傲。

(注:

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作业分配、布置情况)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大人小孩

著名画家牧童

画画放牛

谦虚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

课后反思:

22我为你骄傲教材页码100---103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合作识字,抓住关键词句、情感变化线索,品读感悟。

联系实际,讨论交流:

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出示“骄傲”一词,理解“骄傲”的意思,朗读课文,填补便条内容,了解“我为你骄傲”的原因;

讨论交流老奶奶的做法,体会她的宽容与慈爱。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了解“我”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

课文中的主人翁小时候的事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也有发生,相信同学们在读了课文之后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一、理解“骄傲”,导入揭题

1、老师带了个词语老朋友来见见大家,还认识它吗?

(出示词语“骄傲”。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骄傲”有关。

(出示课题──我为你骄傲)

3、读了课题后,你的小脑袋里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大家提的这些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想读课文吗?

老师布置自学要求:

1、自由地、小声地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3、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

三、创设情景,学习新词

1、刚才大家读课文真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大家读课文的时候画出了生字新词吗?

2、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这些词语真高兴!

看,它们都蹦到信封上来了!

谁愿读?

(课件出示八个信封和一个信箱,上面有本课带拼音词语)

3、课件演示:

    词语上拼音变成邮票。

    谁还会读?

这回你读对了信就可以塞进邮箱了。

4、谁来读给大家听?

    

5、邮递员来了,把信取出来了。

    (教师拿出八个与课件相同的信封状的词卡)

    现在这些信要坐上火车送走了,火车火车往那开?

谢谢你们安全地把字宝宝送回家!

四、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信封把词语宝宝们送回了课文中,你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四人小组读一读吧。

先说说你们小组准备怎么读?

  (“我”在课文中是指老奶奶,“你”在课文中是指小男孩,……)

五、写字

1、本课要学写哪些字?

2、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描一描,写字时有什么体会?

4、需要老师教写哪些字?

适时指导“璃”。

5、巡视,个别指导,评价。

六、作业布置

一、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出示骄傲一词。

3、朗读课文的展示。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1、听教师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后采用教师领读、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形式,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读后交流,可从中体会到“不自在”的感觉。

4、分段读、男女读。

指名读、小组读第六段。

5、“我”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老奶奶为什么还为他高兴、自豪呢?

想知道原因吗?

6、到课文中找一找吧。

找到后同桌交流一下:

读一读;

三、延伸拓展,领悟真情

四、作业布置。

1、谁能用这个词说句话?

(相机指出“骄傲”的两种意思。

2、学生齐读课题。

3、读文质疑。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

2、标自然段序号。

3、自主识字。

1、指名学生读,课件演示:

每读对一词信封就塞进信箱。

2、开火车读生字。

1、各小组说说读课文方法。

2、读后交流。

1、读生字。

2、观察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注意什么。

4、描一描,写一写。

5、评价书写的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1、读生字词语卡片。

2、回顾“骄傲”一词的意思。

3、朗读课文。

1、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后学生互评:

是否加字漏字,是否通顺。

3、全班齐读。

4、介绍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和几个小伙伴扔石子玩,不小心打破了老奶奶家窗户的玻璃。

5、理解并读词:

风和日丽。

换一个词语说说:

(如“阳光明媚”、“春光灿烂”等)

6、学生自然找到两个比喻句: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1、多种方式读,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

1、默读三自然段。

分组读六自然段。

﹙1﹚ 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

﹙2﹚ 想象: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在便条上写些什么呢?

﹙3﹚“我”真诚地向老奶奶道歉后,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4﹚比较句子:

    我心里感到一阵轻松。

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从“顿时”这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们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交流。

﹙2﹚指名学生读、齐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 学生发挥想象,以各种态度的道歉帮助理解“真诚”的含义。

﹙4﹚体会“─阵轻松”。

﹙5﹚ 体会句子:

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

齐读第5自然段。

1、读到这,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2、大家说得真棒!

让我再次端起课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吧。

3、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今后你会怎么做?

4、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有多种体会,如:

知错就改、诚实、勇于认错、不玩不恰当游戏……

5、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6、自由说说。

1、抄写自己认为有用的好词佳句。

2、学学课文中的样子,写写打比方的句子。

23三个儿子教材页码:

104---107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朗读示范,感受人物说话的语气;

讨论探究,研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心情;

小组合作,角色表演,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运用自己积累的方法自主识字;

抓住“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一问题,讨论交流,理解内容,体会道理。

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课文7—13自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分主要写三个妈妈拧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

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悟出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平时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

2、妈妈是怎么夸你的,谁来学一学?

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

预设:

生:

你真是个好孩子。

评:

妈妈这样夸奖你,你一定很高兴吧?

你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评:

你学得真像,你的妈妈真会夸奖你。

3、过渡:

有三个妈妈也和你们的妈妈一样,要来夸夸她们的儿子,她们是怎么夸的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

23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梁老师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那读的效果怎样呢?

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词语,句子。

这是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

(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读

4、学习词语:

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同桌的表扬,来,展示一下!

(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嗓:

形声字,摸一摸嗓子的位置,嗓子在口里面。

晃是多音字,在这里我们读第四声。

沉甸甸:

甸单独读第四声,放在这个词里读第一声。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

红彤彤黄橙橙

拎:

读准字音,读词卡后的词语

桶:

换偏旁,如涌通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用既――又――说话。

4、写字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字,你们认识吗?

出示课件:

“胳膊”在田字格中。

看这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左右结构、月字旁、和身体有关系)

(2)你还知道哪些月字旁的字?

(学生说)

课后还可以查字典和更多月字旁的字交朋友。

(3)我想写写“膊”字,哪位小老师能给我提个醒儿,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提醒写字时的要点)

(4)老师范写“膊”,学生书空。

5、接力读文:

刚才小朋友不光词语读得好,写字也特别认真,下面咱们来一个“朗读接力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三、细品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最后一段,(“三个儿子?

”老爷爷说,“不对吧?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自读,读完后问: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我真不明白了,明明是三个儿子啊!

过渡:

到底是不是像老爷爷说说的那样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2、第1自然段

出示第1自然段。

3、第2—6自然段

妈妈们一边打水一边聊天,她们还在夸自己的儿子呢。

(1)、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想想,这位妈妈在夸奖她儿子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把你的体会放到你的朗读中去。

你真会夸。

(2)、又一个妈妈是怎么夸的?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你真会学习,比那位妈妈还会夸人呢!

(3)、听了这两位妈妈的话,你觉得她们怎么样?

总结她们的共同点:

很得意。

那第三个妈妈是不是也这样呢?

找到第三个妈妈的反应,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到什么。

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觉得这位妈妈怎么样?

她的儿子真的没有让她自豪的地方吗?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4、分角色读三位妈妈的话。

三位妈妈在夸自己儿子的时候,语气都不一样。

5、学习第7、8自然段

(1)引读第7自然段:

三个妈妈打了水……

(2)三个妈妈提着水可辛苦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出示第8自然段,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4)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中的一个,这个时候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结束:

那三个妈妈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指导书写生字

教师范写重点字。

如:

“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点不要忘记了。

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交流,理解内容,体会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学习书写“晃荡、甸、停、甸”

生字。

一、复习生字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生字词语还记得吗?

老师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孩子们读读词语吧,看谁读得又响又准。

嗓子直晃荡沉甸甸聪明

胳膊腰酸拎着水桶

2、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9~~11自然段)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位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往回走,如果此时你看到了你的妈妈也正提着水,向你走来你会怎么做呢?

看看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

想说些什么?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