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38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西省新余四中鹰潭一中等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

B.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

C.T2噬菌体内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没有生物膜系统的细胞不可能是真核细胞

【答案】B

【解析】A.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核细胞,A错误;

B.低等植物的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分别与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若破坏低等植物的中心体或高尔基体,均有可能得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B正确;

C.T2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寄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C错误;

D.高度分化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由于没有细胞核,细胞内也不含各种细胞器,所以不存在生物膜系统,D错误;

答案选B。

2.下列关于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探究2,4—D促进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先做预实验,目的是让结果更精确

C.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D.用健那绿染液处理口腔上皮细胞,只有活细胞内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答案】D

【解析】A.分离色素时选用层析液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A错误;

B.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B错误;

C.逆转录和RNA复制是RNA病毒的特征,而病毒是非细胞生物,C错误;

D.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教材中相关生物实验,解题要点是识记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

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随层析液的扩散而分离;科学家在研究某些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时,发现了RNA复制和逆转录过程,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细胞生物范畴。

3.如图表示某二倍体植物的花粉母细胞(2n)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每个小孢子经有丝分裂产生成熟花粉粒(n)的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0—d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c、g两点都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的一分为二

C.f—g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

D.h点和a点相比,染色体组数不同,DNA数也不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解题要点是对题图的分析。

A.细胞周期是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的过程,因此图的0-d点不能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

B.c、g两点时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都由2变为1,这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关,与细胞分裂无关,B错误;

C.据题干分析,f—g表示小孢子经有丝分裂产生成熟花粉粒(n)的过程,小孢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据题干分析,图中0~d段表示减数分裂,d~h段表示有丝分裂,a点时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NA数为4n,h点时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DNA数为n,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坐标图的分析:

a.先看横、纵坐标,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b.联系题干信息,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特别是一些拐点:

a~b段和e~f段表示DNA复制;c、g两点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都由2变为1;0~d段表示减数分裂,d~h段表示有丝分裂。

4.某园艺师用二倍体番茄和四倍体土豆(在体细胞内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都有四条)进行有性杂交,产生种子。

种植后得到植株C,发现不能结籽。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植株C是一个新的物种

B.植株C不能结籽的原因是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C.理论上要植株C结籽,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获得可以结籽的植株C采用的是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答案】C

【解析】A.由于植株C不能结籽即不能产生后代,故不能算是一个新物种,A错误;

C.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植株C细胞中染色体组加倍,从而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

D.获得可以结籽的植株C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的方法,D错误;

答案选C。

5.电影《战狼2》中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的RNA病毒,根据所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影高潮时我们会心跳加快,这主要是由于激素调节的结果

B.影片中陈博士的女儿Pasha感染该病毒后,通过自身的细胞免疫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C.战争中有些人头部遭受重伤后,出现了多尿的症状,主要与垂体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有关

D.正常人的下丘脑神经元中都有DNA分子的解旋、代谢产生水和消耗水这些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A.观看电影并在高潮时出现心跳加快,这主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A错误;

B.抗体是通过体液免疫中的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

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C错误;

D.正常人的下丘脑神经元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中能合成有氧呼吸酶,可以发生DNA分子的解旋转录出mRNA,在核糖体上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翻译蛋白质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细胞中发生的生理活动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提取,抓住关键词,找出与教材的衔接点:

如在看电影中人出现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

因此,当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时,这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6.江南素称“水米之乡”,农民设计“稻田养鱼”的生态经济模式,利用稻田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可使水稻增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稻田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农民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该稻田生态系统中其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错误;

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7.萌发的大麦种子中存在着两种淀粉酶:

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

α—淀粉酶耐热(70℃处理活性不受影响,但在100℃高温下失活),β—淀粉酶不耐热(70℃处理15分钟即变性失活)。

现将发芽3天的大麦种子加蒸馏水研磨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得到淀粉酶提取液,以验证常温下α—淀粉酶的活性大于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过程中测定淀粉的剩余量,具体过程不要求描述)。

(1)酶催化作用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写出:

①实验思路:

将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提取液均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

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

乙、丙试管淀粉剩余量的差值大于甲、乙试管淀粉剩余量的差值;

实验结论:

α—淀粉酶的活性大于β—淀粉酶的活性。

【答案】

(1).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甲组放在常温下,乙组放在70℃恒温水浴锅中处理15分钟后取出,丙组高温100℃处理相同时间取出;在常温条件下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淀粉的剩余量,记录并比较甲、乙试管的差值与乙、丙试管的差值大小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酶活性的实验,解题要点是识记实验原理,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并设计实验步骤。

(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促进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实验目的“验证常温下α—淀粉酶的活性大于β—淀粉酶的活性”,以及应遵循的对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思路是:

将适量且等量的淀粉酶提取液均分为三组编号甲、乙、丙,甲组放在常温下作为对照组,可衡量总淀粉酶的活性,乙组放在70℃恒温水浴锅中处理15分钟后取出(目的是使β—淀粉酶失活,即乙组中只有α—淀粉酶有活性),丙组高温100℃处理相同时间取出(丙组中两种酶都失活),在常温条件下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淀粉的剩余量,记录并比较甲、乙试管的差值与乙、丙试管的差值大小。

甲、乙试管的不同与有无β—淀粉酶的活性有关,其差值大小反应β—淀粉酶的活性,乙、丙试管的不同与有无α—淀粉酶活性有关,其差值大小反映α—淀粉酶的活性。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此类题目解题关键是:

1.明确实验目的(验证常温下α—淀粉酶的活性大于β—淀粉酶的活性);2.理解实验原理(酶活性不同对底物的分解量不同);3.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淀粉的剩余量),控制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4.设计和完善实验步骤。

8.研究发现,植物的开花与接受光照的时间长短有关。

实验小组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如图一A、B、C、D四组实验。

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表明该植物在________(器官)接受________时开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从实验推测光照引起该植物开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将用H2l8O配制的完全培养液栽培的该种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入密闭的玻璃小室内,适宜条件下置于室外一昼夜,测得瓶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值如图二。

则图中C、E点对应时刻,该植物的光合速率________(填“>”“<”“=”)呼吸速率。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鼠体内细胞的有机物中出现了放射性,分析可能的转化途径是:

补充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叶

(2).短日照(3).有利于种群繁衍(4).短日照刺激叶产生某种物质作用于顶端导致开花(5).>(6).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光反应(7).l8O2(8).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解题要点是对题图的分析判断。

(1)据图一中A与C、B与D对比可知,当该植物的叶接受短日照时才开花,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由实验现象推测,在短日照刺激下,叶细胞产生某种物质,作用于顶端导致开花。

(3)密闭容器内的CO2来自植物细胞呼吸和小鼠的细胞呼吸,而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图二中曲线C点后容器中CO2减少,说明C点时植物吸收CO2量=植物呼吸产生CO2量+小鼠呼吸产生CO2量,即C点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

同理,E点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植物的呼吸速率。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2l8O光解产生18O2,18O2释放到容器中,参与小鼠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H2l8O,H2l8O参与小鼠细胞中有机物的代谢,最终在小鼠体内细胞的有机物中出现了放射性。

[点睛]:

本题借助生物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和实验设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对题图所示实验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