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请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请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即语文审美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应用能力。
那照这样上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如何真正提升呢?
难道这样就能克服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慢”“费”“差”吗?
我们要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还是要回到语文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上来。
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的教师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不是历史课,不是政治课,更不是音乐课,美术课。
如黄厚江老师所说“如果什么都是语文,那语文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请尊重语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平时口头上说的叫口头语言,写在书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然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就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抓住语文的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
一、书声琅琅
多媒体的介入确实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与其放一段视频或录音来代替语文老师的亲身示范,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味道。
有的老师可能对自己的普通话信心不足,不敢示范。
但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老先生读文章的片断: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几十年过去了,鲁迅还能记起先生读文章的样子,或许就是先生读文章时那种情感陶醉,对学生情感上的感染。
梁实秋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梁启超先生;
读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时隔二十年,梁启超先生的朗诵还深深印在梁实秋的脑海里,不可以不说是梁启超先生深情演读的结果。
当我们现在回想起我们的语文老师,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恐怕也就是他们朗读的那种情态。
二、舞文弄墨
汉字的美就在于它的方方正正,一撇一捺之间蕴藏的都是古人的思想结晶。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看不见刚劲美观的板书,看得见是幻灯片上的五颜六色的,有的老师在课件上进行复制粘贴,出现了错别字也尚未发现,在给学生读的时候才惊慌失措。
学生感受不到汉字本身的美,更感受不到汉字的意美,又从何处感知文美呢。
难怪学生现在字越写越难看,老师都“惜字如金”,以电脑做替代,如何去要求学生认认真真的写汉字,探求汉字的意义呢。
另外,学生要加强写作练习。
学生除了要写好字,还要写好文,言而无文行之不远,高中生每学期要求写8篇作文,可受各种考试和放假影响,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只能写6篇作文,这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够。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只有勤写也可以促读。
每位学生一周至少写一篇文章。
3、咬文嚼字
我们都读过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知道我们读文章时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文学艺术进步的根本途径,咬文嚼字是精读文章的一个基本方法,咬文嚼字有助于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
朱先生教我们精读的方法,教我们阅读严谨创新的精神。
如初中时学过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诗里,是否可以把“绿”字改为“满”、“入”、“过”、“到”呢,经过咬文嚼字,我们发现只有用“绿”字才能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作者兴奋的心情。
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
虽然我们现在力倡新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但在语文教育发展的路途上,我们还要还原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否则只会越走越远。
听课有感(语文问题设计的可行性)
听过一位年轻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锦瑟》,众所周知,专家们对这首诗主旨的界定莫衷一是,它是一首典型的朦胧诗。
作为初上讲台的年轻老师要公开讲这首诗,我对他的勇气很佩服。
这位老师备课很充分,大家知道公开课是展示教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的舞台。
从教学设计上课看出他要用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们全面深刻的讲授这首诗。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介绍鉴赏诗歌的四个步骤:
知、读、品、赏;
二、知人论世;
三读懂诗歌教学设计显示这节课的起点很高,知识架构很全,关于作者,关于写作背景,教者用两张幻灯片显示,强调了这是作者感伤身世之作。
叫同学们起来回忆了李商隐的作品。
诵读环节用录音代替教师示范。
到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即感受诗意阶段,教者叫学生们举手说一说每一联的意思。
老师等了二分钟,动员了一分钟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
我对同学们的反映没有感到吃惊,反而为他们的诚实感到欣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把这样一个高难度问题抛出来,对于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恐怕也是个高难度的问题,更何况高一学生。
看没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教者点名语文课代表站起来回答。
这位学生照着参考资料褶褶巴巴念了一遍,算是给了老师面子,诗意的讲解也算过去了。
教者随后也没有再讲诗意,而是去讲诗的表现手法:
起兴,用典等。
又讲了用典的好处。
就下课了,我想问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