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3144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应变片的粘贴文档格式.docx

3、了解电测应力、应变实验原理与电桥接线方法。

4、测量不锈钢的弹性模量。

 

二、电测法实验原理

电阻应变测量技术(简称电测法),就是将物理量、力学量、机械量等非电量通过敏感元件转换成电量来进行测量的一种实验方法,又称非电量电测法。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应变片也随之一起变形,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桥将电阻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经放大处理及模数转换,最后直接输出应变值。

电测法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

(1)尺寸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对被测构件的应力分布不产生干扰。

(2)精度和灵敏度高,最小应变读数为1με。

(3)测量范围广、适应性强,既能进行静态测试也能进行动态测试,频率响应范围从零到几万赫。

还可以在高、低温及高压、水中等特殊条件下进行测量。

(4)可测量多种力学量。

采用应变片作为敏感元件制成各种传感器可测力、位移、压强、转角、速度、加速度、扭矩等。

但电测法也有局限性,其缺点是:

(1)只能测构件表面的应变,并且是有限个点,测量数据是离散的,难以得到整个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全貌。

(2)对于应力集中和应变梯度较大的部位,会引起比较大的误差。

三、实验仪器及试件:

1、电阻应变片。

2、试件。

3、万用表、兆欧表。

4、电烙铁、镊子、丙酮、细砂纸、药棉等工具和材料。

5、502胶水、连接导线、704胶。

6、烘干设备。

四、电阻应变片

1、工作原理 

由物理学可知,金属导线的电阻为:

(2-1)

式中:

ρ为导线材料电阻率;

L为导线长度;

A为导线截面积。

当金属导线因受力变形引起电阻相对变化,对式(2-1)两边取对数再微分得:

(2-2)

为导线材料电阻率;

L为导线长度;

当金属导线因受力变形引起电阻相对变化,对式(2-1)取对数再微分得:

;

C为与材料种类和加工方法相关的常数;

V为体积;

为应变;

D为导线直径;

为导线材料泊松比。

由式(2-2)得

(2-3)

由式(2-3)得

(2-4)

式(2-4)表明,金属导线受力变形时,其电阻相对变化率

与导线的应变ε成一次性函数关系,式中,K为比例系数,又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

因此若将一根金属丝粘贴在构件表面上,当构件产生变形时金属丝也将随之一起变形,由金属丝电阻的相对变化,就可得知构件表面应变的变化。

电阻应变片就是利用金属丝的电阻应变效应这一原理制成的传感元件。

2、构造 

电阻应变片通常由敏感栅、引线、基底、盖层和粘结剂组成,其构造简图如图2-18所示。

敏感栅是用合金丝或合金箔制成的栅,它能将被测构件表面的应变转换为电阻相对变化,由于它非常灵敏,故称为敏感栅。

它由纵栅与横栅两部分组成,纵栅的中心线称为应变片的轴线。

敏感栅的尺寸用栅长L(横栅为圆弧形时,指两端圆弧内侧之间的距离;

横栅为直线形时,则为两端横栅内侧之间的距离)和栅宽B(与纵轴垂直方向上,敏感栅外侧之间的距离)表示,参见图2-19,栅长尺寸

般为0.2~100毫米。

引线是由敏感栅引出电信号的金属线,以便与导线焊接。

一般用直径为0.15~0.3毫米的镀锡铜线或铜带制成。

基底的作用是保持敏感栅的几何形状和相对位置,并起一定的绝缘作用,而盖层是用来保护敏感栅的,它们的材料常用的有纸、胶膜及玻璃纤维布等。

粘结剂是用来将敏感栅固定在基底上,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和酚醛树脂类粘结剂。

在安装应变片时,也是用这些粘结剂将应变片的基底粘贴在被测试件上。

2、分类 

电阻应变片分类方法较多,通常根据敏感栅材料、形状、数量,应变片标距、基底、工作温度等分类。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按敏感栅的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金属电阻应变片按敏感栅的制造方法又分为金属丝式应变片(图2–20(a))和金属箔式应变片(图2-20(b))两种,按敏感栅的结构形状可分为单轴应变片(图2-20)和多轴应变片,即应变花(图2-21)。

4、主要工作特性 

包括阻值R、灵敏系数K和绝缘电阻。

阻值是指应变片在未粘贴和不受力情况下,于室温时的固有电阻值,通常为120欧姆。

灵敏系数是指应变片粘贴在单向受力试件表面后,应变片电阻相对变化率dRR/与试件表面沿应变片轴向的应变ε之比值,即

K是应变片的重要性能参数,由应变片厂家进行抽样标定,并在包装上注明。

K值通常为2.0~2.4。

绝缘电阻是指应变片的敏感栅及其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值,绝缘电阻不够将影响测量的灵敏度,甚至无法测得实际应变值,通常要求在100兆欧以上。

5、应变片的选择、粘贴、防护方法 

(1)应变片筛选:

选择外观无损伤的同一批号的电阻应变片,用万用表逐片测量电阻值,选择电阻值相差在0.1欧姆以内的应变片供粘贴试验用。

(2)试件表面处理:

为使粘贴牢固,在试件待贴片位置用砂轮或锉刀打磨平整,再用细砂纸打磨与应变片粘贴方向成45°

交叉纹,处理面积应大于应变片面积的三倍。

然后用浸有丙酮或无水酒精的棉球将该部位及其周围擦洗干净,用钢针画出贴片定位线,再用棉球擦一下,以后不能再用手触摸待贴片的部位。

(3)贴片:

待丙酮或无水酒精挥发干燥后,一手用镊子镊住应变片的引出线,另一手在应变片基底底面上涂抹一层502胶水,立即将应变片放在试件贴片处,并使应变片基准线对准定位线。

用一小片聚四氟乙烯薄膜(或腊纸)盖在应变片上,一手捏住引出线,另一手用食指滚压挤出多余的粘结剂和气泡,切记要垂直用力,不能滑动或转动。

手指保持不动约一分钟,待应变片粘牢后再松开。

从应变片无引出线的一端开始向有引出线的一端轻轻揭掉薄膜(腊纸)。

检查有无气泡、翘曲、脱胶、移位等现象,若有则需重新粘贴。

注意胶水不能过多或过少,过多使胶层太厚,影响应变片性能,过少则粘贴不牢、不能准确传递应变。

应注意不要被502胶粘住手指,如被粘住可用丙酮浸洗。

粘结剂固化前,用镊子把引出线轻轻拉起,使它不与试件接触,以保证绝缘。

(4)干燥固化:

502胶可在室温下固化,自然干燥15~24小时。

为加速固化,可在自然干燥数小时后,用红外线灯烘烤,温度控制在40~80℃范围。

切勿骤热。

(5)粘贴质量检查:

用万用表检查应变片阻值是否正常,观察应变片位置是否正确。

用兆欧表测量电阻应变片与构件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在100兆欧以上。

绝缘电阻偏低时,应变片的零飘、滞后等现象都较严重,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

(6)导线的焊接与固定:

焊接前在引出线下面粘一层绝缘层(可用透明胶带),以保证引出线焊点处的绝缘。

将测量导线用胶布固定在试件上,使导线一端与应变片引出线靠近,并事先将导线塑料皮去掉约3mm且涂上锡,然后用电烙铁将应变片引出线与测量导线焊牢,防止虚焊。

焊接要迅速、准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产生氧化物,降低焊点质量。

导线连接后,把应变片接入应变仪,调平衡后观察几分钟,如读数有较大变化,表明粘层中有气泡或局部剥离,这都要采取措施或重新贴片。

(7)防潮保护:

粘贴好的应变片,会因受潮降低粘贴性能,甚至脱落。

因此接好导线后应立即涂上防护层,短期防护可用中性凡士林,长期防护可用704胶、环氧树脂、氯丁橡胶等。

保护层厚约1~2mm,周边超出应变片10~20mm。

2、温度补偿 

粘贴在构件上的电阻应变片除了机械变形的影响外,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时,电阻值也将随之改变。

而由温度引起的电阻变化与变形引起的电阻变化的数量级相当,因此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干扰和影响,为了消除温度影响,采用“温度补偿”法。

(1)外补偿法 

六、本实验的实验原理

1、由于试件可能会有初曲率,另外试验机夹头难免会在存在一些偏心作用使试件两侧面应变不相同,即试件除产生拉伸应变外,还附加了弯曲变形,因此在测量中需消除弯曲变形的影响。

因此可选择全桥接法测出由轴向拉力引起的正应变。

具体方法如下:

按如上图所示方式连接成全桥,其中R1和R2分别代表前后两个电阻应变片;

Rt1和Rt2分别代表两个温度补偿片。

则有:

其中:

联立得:

七、数据记录与处理:

试件尺寸:

长:

12.30mm;

宽:

1.41mm;

横截面积:

17.34mm2

数据记录表格:

二、安全预评价荷载(N)

第二节 安全预评价

F(N)

正应力增量(MPa)

应变(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200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内容。

400

200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和基本内容11.54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

119

59.5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600

C.可能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400

(4)跟踪评价的结论。

23.07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238

800

600

34.61

355

177.5

1000

46.14

473

236.5

1200

57.67

591

295.5

1400

69.21

710

1600

80.74

828

414

1800

92.28

946

由图易知:

=195GPa

八、误差分析

测量该不锈钢试件的可能的误差分析:

(1)应变片粘贴位置。

应变片没有严格沿着试件轴向粘贴或者两个应变片粘贴的前后位置不一致;

(2)应变仪测量的读数误差;

(3)横截面积的测量误差。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预习

(20分)

操作及记录

(50分)

数据处理与结果陈述20分

实验总结与思考题

10分

报告整体

印象

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