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7217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docx

强烈推荐小学五年级思品下册教案

教师活动

课题

1、揭开地球的面纱——宇宙中的小行星

备课人

金丹

知识技能:

引导学生宏观地了解地球在广阔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小行星,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与愿望。

过程方法:

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道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初步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情感,产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愿望。

 

一、谜语导入

1、出示地球的谜面

2、揭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

1、出示银河系图片并讲解

2、出示太阳系图片

围绕太阳旋转的星体都有哪些?

(引导学生了解八大行星)

3、小结: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的天体,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4、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特殊的位置)

5、探讨延伸:

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存在?

6、小结

三、总结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按照教材第5页小实验中要求的那样,来验证一下生命存在的所需要具备的条件,认真做好记录。

宇宙中的小行星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教师活动

课题

1、揭开地球的面纱——蔚蓝的星球

主备人

金丹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过程方法:

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知道世界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一、古诗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但它的表面是什么样呢?

我想起来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来说说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出示杨利伟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二、活动:

1、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2、看图回答。

想一想:

1、通过观察地球卫星照片,你还知道什么?

2、学生还可观察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你知道人类是怎样了解地球的形状的吗?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8页的内容思考:

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

三、说一说

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蔚蓝色的星球

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大部分陆地被浩瀚的海洋包围着。

蓝色是海洋色,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星球。

教师活动

课题

1、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地球上的大洋和大洲

主备人

金丹

知识技能:

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知道世界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过程方法:

认识地球仪,了解地球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及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情况。

情感态度:

初步体会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激趣导入:

(出示地球仪)谁知道我拿的是什么?

对人类来说,地球很大,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可能观察到地球的全貌,为此,科学家们模仿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了一种仪器——地球仪,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

在地球仪上又发现了什么?

1、地球仪为什么是可以绕着一根轴转动的?

2、地球仪上有不同的颜色和符号,它们都分别表示什么?

3、地球仪上横向和纵向的线是什么?

它们有什么作用?

4、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地球上的大洋和大洲。

二、研讨新知

1、出示大洲、大洋分布图: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名称。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几大洲,几大洋,还发现了什么?

2、观察东西半球的划分图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图,你可获得什么信息?

三、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地球上的大洋和大洲

大洲:

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南极洲、大洋洲

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课题

2、大自然的力量

主备人

金丹

1.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力量,知道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感受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拒性,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

2.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3.体会科技的发展在与自然灾害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出示生的美术作品《大自然》)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

生自由汇报。

二、讨论交流,获取新知

师:

你知道大自然中蕴藏着哪些巨大的力量吗?

生自由发言。

三、归纳总结,激发情感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对奥妙无穷、充满巨大力量的大自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吗?

生自由发言。

四、共同探究,讨论求知

师介绍自然灾害调查表。

多发地区:

灾害类别:

水灾

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河堤决口,冲垮房屋,很多人被淹死,很多人无家可归

多发地区

多河流的地区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课题

3、我们的家园

第1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自然资源与我们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方法:

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

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自然资源的课件

学生准备: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如何节约自然资源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也给我们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让我们一起欣赏。

(大屏幕播放)

二、探究新知

1自然资源如此丰富,那它又是如何分类的?

2、家乡有哪些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大屏幕补充说明)

3、自然资源与人类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举例说明。

5、人类应如何保护、节约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资源?

三、课堂总结

节约是一种习惯,让我们从我坐起、从身边坐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师活动

课题

3、我们的家园

第2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有关食物链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地球,你知道吗?

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它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节课一块学习。

二、认识生态系统

1、指导、帮助理解。

2、补充材料,播放有关生态系统的小例子。

3、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

4、如果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会有什么后果?

三、课堂总结

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呀,让我们从小做起,共同努力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我们的家园

第3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交流、汇报、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相关资料

一、谈话导入

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很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有些就无法重建,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把你知道的现象说一说。

二、研讨交流

1、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土地沙化、河流污染、空气污染、森林被砍伐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补充材料讲解、说明

3、实情回放

4、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一幕,你有什么感想?

三、课堂总结

黄色警灯已经亮起,地球面临着严重危机,人类要高度警惕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我们的家园

第4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调查、访问、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

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分工明确地准备

一、布置任务

调查家乡有哪些环境破坏的现象,写一份调查报告。

二、指导方法

1、启发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白色污染、一次性筷子、水源污染、空气污染、室内装修污染、沙尘暴等。

2、指导分工

3、按计划实施调查

4、课堂交流

三、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3、我们的家园

-----活动课

教学反思

课题

4、共同的责任

第1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

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教学

准备

歌曲光碟、图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同在一片蓝天下》。

你听过这首优美的歌曲吗?

歌曲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想法?

二、交流探知

1、了解人类面临着哪些重大的灾难?

2、补充材料

3、我们家乡面临哪些污染问题该如何治理?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4、共同的责任

----污染没有国界

教学反思

课题

4、共同的责任

第2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保护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初步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

教学

准备

课件、相关图片和资料介绍

一、谈话导入

人类为了保护地球环境,让环境得到恢复,各国已经开始携手治理环境。

二、探究、研讨

1、课件播放京都协议书相关资料

2、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为此做出了努力?

3、请你为家庭设计一个环保节能的方案。

4、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和“地球日”吗?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4、共同的责任

-----来自京都协议的信息

教学反思

课题

4、共同的责任

第3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能源紧张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

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教学

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问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人口的问题,你想不想知道在我们每上一节课的40分钟的时间内,全球要增加多少人?

二、认识人口剧增问题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了解人口剧增问题

2、补充材料帮学生认识人口剧增带来的问题

3、认识可持续发展及其重要性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4、共同的责任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教学反思

课题

4、共同的责任

第4课时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过程方法:

培养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