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1714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门诊规章制度诊疗常规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上岗,仪表端正,室内保持整齐、洁净、卫生,定期紫外线消毒。

三、对病员认真负责,检查仔细、准确,门诊病历书写及门诊日志登记清楚完整。

四、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员要热情接待,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耐心解答问题,简化手续,缩短候诊时间,对危重病人应及时汇报,积极抢救,急诊病人优先就诊,做到有秩序,有轻重缓急。

五、询问病史:

详细了解发病经过及症状、妇科检查时应排空膀胱,未婚妇女应做肛查。

六、男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应有第三者在场。

七、经期出现不明原因出血,检查前应进行消毒,每次检查需要换臀垫,防止交叉感染。

 

八、白带多且异常者需取白带做特殊化验。

九、初诊者应尽可能均做阴道涂片(未婚除外),如有可疑应做宫颈活检。

十、危重病人或年老体弱者应提前就诊,诊断不明时立即请示上级医师复查,必要时需要紧急会诊,专人护送入院。

十一、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检查时做到一人一垫,及时更换,严防交叉感染。

十二、凡需住院治疗的病人由医师填写住院证,住院前应完成必要的检查及化验。

十三、注意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及指导。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一、接诊人员应具有医师资格,并持有执业医师证书。

二、医务人员遵守医德规范,仪表端庄,衣帽整齐,监守岗位,佩带胸卡。

三、接诊室内清洁卫生,设备仪器摆放整齐完好备用。

四、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法》早孕建卡(或产科门诊病历),规范填写保健卡门诊登记及处方。

根据《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认真全面详细检查。

五、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按期进行高危评分。

对高危孕妇实行专册登记并在保健卡(病历)上作高危妊娠标记。

六、筛查出的高危妊娠孕妇应转入“高危妊娠门诊”诊治。

七、凡属妊娠禁忌者,应尽早动员终止妊娠。

八、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指导与咨询。

九、做好产后42天复查及母乳喂养宣教工作。

十、做好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工作。

计划生育门诊工作制度

一、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热情接待群众,关心体贴就诊者,工作人员要举止庄重、衣帽整洁、态度和蔼、文明礼貌,服务语言和服务行为要规范,积极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和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知识。

二、门诊各科室内外环境应每天清扫,定期消毒,保持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保持良好的就诊秩序。

三、建立健全门诊登记制度,凡来就诊者均按门诊登记册项目完整、准确地填写,字迹清楚,并签全名。

四、对就诊者要详细询问病情,认真细致的检查,诊断处理恰当,用药科学合理。

对需要服务站(所)手术和治疗者,由门诊医生刑具住院手续。

五、认真、及时、全项、规范地书写技术服务各种文书。

六、对门诊手术者,应观察2小时,交代注意事项,若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医院,对重症、急症、体温超过38摄氏度的服务对象应优先安排就诊。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八、男医师对女服务对象进行妇科检查时,必须有第三者在场。

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妇产科主任工作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产房、新生儿室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妇产科主治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

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三年内)实行住院医师值班,担任住院、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2、带领实习医师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巡视病人至少2次,对危重症病人应多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3、书写病历(第一年写大病历,以后写入院录)应于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

及时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病程录及其他各项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并将病案整理编号交上级医师审查。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诊断及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撰写会诊、转科、出院等记录。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前做好交接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人除书面交班外,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或巡视病人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的会诊情况,并记录巡诊后的意见,临床病例讨论会上要汇报病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指导或亲自操作各种重要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主动登记。

8、有危重病人时不论家住院内院外,必须等接班者到位后才能离去。

如因交接班不严而发生差错事故,要追究责任。

9、住院医师期间(毕业后第二年)参加全院“住院医师继续教育”轮转。

10、住院医师期间每年参加本科产、妇、门诊、计划生育组织轮转,每年轮转结束后须进行学习、工作小结,交本科上级医师签署意见后交科室保管,作为晋升时参考。

助产士工作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正常产妇接产工作,协助医师进行难产的接产工作,做好接产准备,注意产程进展和变化,遇产妇发生并发症或婴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报告医师。

适时做好产妇母乳喂养宣教及指导。

3、经常了解分娩前后的情况,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注意保护会阴及妇婴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4、保持产房的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5、做好计划生育围产期保健和妇婴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进行技术指导。

6、负责管理产房的药品器材。

7、根据需要,负责孕期检查、外出接产和产后随访工作。

8、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接产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1.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2.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有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3.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4.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5.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6.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7.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8.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

1、妇产科新录人员须进行医学法律、法规、文明礼仪及专业技术考试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如为执业医师,须交合格住院病历2份。

3、对全科人员,每半年进行专业考试或考核,成绩不合适者不得上岗。

4、全科人员每月进行业务学习1次。

5、定期对全科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6、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妇保院、卫生局、医学会等进行市、省、国家级专业项目培训。

7、鼓励进行医学再教育活动,累计学分。

手术室工作制度

1、手术室必须保持清洁、肃静、禁止吸烟。

丹参加手术室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无菌规范,进行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参观实习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鞋、口罩;

服务对象进行手术室,一律更换手术室的拖鞋。

手术室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闲谈、不准会客,与手术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不得携带与手术无关的物品进入手术室。

2、手术前按手术类别准备各种器械及敷料,查验手术包灭菌在有效期内。

手术后如数清点,立即清洗干净,并送消毒。

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应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3、坚持术前查对受术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等;

术中细致操作,严密观察受术者体征;

手术完毕后,术者应当立即完成记录,填写手术登记。

4、人工流产的药品,器械和物品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使用电动吸引器,必须先测试负压,吸宫时,负压应维持在400mmHg~500mmHg。

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做到稳、准、轻、细及无菌操作,遇有疑难或意外时,立即停止操作,请示上级医师。

术后要仔细检查吸出的胚胎及绒毛组织是否完成整、是否与妊娠月份符合,并及时检查清理器械,处理污物。

受术者术后观察半小时,无异常方可离院。

5、手术中遇有意外情况,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或业务院长汇报,及时组织抢救,并作详细记录。

定期分析术后感染和并发症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切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

6、手术室抢救设备、器械及抢救药品等必须齐备,存放位置应符合卫生学要求,并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麻醉及剧毒药品应有明显查标志、专柜加锁,专人管理,使用要遵医嘱并仔细并仔细复查核对。

7、精密仪器应专人保管,手术包及器械定期消毒、定点存放,严禁使用消毒过期和未消毒的手术包和器械;

手术室物资不得外借。

8、认真做好清洁卫生,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彻底清理消毒1次。

门诊(小)手术室工作制度

计划生育手术室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及《消毒技术规范》,室内布局合理、整洁。

2、手术室内除必需用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各种器械专人保管,定期消毒。

3、手术室应备有氧气,抢救药品齐全,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组,不得外借。

4、受术者排尿后进入手术室查对姓名、术前三部(末次月经、末次分娩、末次手术),三查(子宫、附件、化验单),术后三查(绒毛及胚囊、出血量、受术者情况)。

5、每日清扫室内,空气消毒。

每月对手术室空气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监测并记录。

6、术后记录登记表册填写完整、准确、专人保管。

7、手术后留观一小时,告诉注意事项、进行避孕指导。

门诊手术室手术人员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

2、热情接待病人,提前作好术前准备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术中禁止闲谈与手术无关事宜。

关心体贴病人,交待术后注意事项。

4、作好手术记录,负责各种登记准确无误。

5、保持手术间整洁,各种物品归放合理有序。

6、负责带教进修、实习生、认真讲授,正确指导。

7、下班前关水、关电、关机器、关好门窗,协助手术室消毒。

药品管理制度(包括常用、特殊、急救药品)

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内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2.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退药和保管工作。

3.每日清点并记录,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中心药房对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期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

5.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有定位图示,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6.特殊及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

7.需要冷藏的药品(如:

冰干血浆、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患者专用的药物,停药后及时退药。

9.病房毒麻药管理要求:

9.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9.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9.3医生开医嘱及专用处方(淡红处方)后,方可给该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9.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正楷签名。

9.5如遇必要时医嘱且当患者需要使用时,仍需有医生所开的医嘱、专用处方,并保留空安瓿。

10.高危药品的存放有规范,在病区不得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化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并有使用剂量的限制。

11.对夜间、节假日的临时紧急用药应能及时从药剂部门获得。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1、根据产科病房的特点,产房及抢救室应备齐常用的抢救药品,还应根据产科危重病种备齐产科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保存一定数量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等分别放置,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取用。

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取及保管。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并保持一定基数,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每日检查核对,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保证随时应用。

5、抢救药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l、建立健全避孕节育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转诊制度。

2、正确指导和帮助育龄夫妻选择和使用避孕药具。

3、加强避孕节育随访服务,认真收集、分析信息,通过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避孕节育全程服务信息系统→避孕节育健康系统→生殖健康监测系统,逐步完善服务信息化管理。

4、坚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发现副反应、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上报,对严重者及时转诊,分析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和发生率,定期将信息准确上报区、县计生局、省“避孕节育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项目小组”。

仪器管理制度

诊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建立诊疗仪器设备档案和固定资产登记册,每季进行一次清点;

诊疗仪器设备的原始资料应集中统一、妥善保管。

2.各有关操作人员要熟悉仪器的性能,、操作注意事项及其保养,严格按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完毕后应对仪器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将仪器复位,清洁台面,并认真填写诊疗仪器使用登记。

3.爱护诊疗仪器设备,定期检查、校正,按规定保养,填写保养记录;

精密仪器专人管理;

诊疗仪器设备损坏要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说明情况,由负责人向站长报告,酌情处理。

4.遇诊疗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要及时汇报,进行维修;

不能排除故障或需打开设备进行保养时,立即报告负责人,联系供货方或供方委托的专业人员维修或保养;

记录维修情况。

5.仪器设备室应保持整洁,仪器设备位置要固定,不得随意挪动,未经允许不得转借其他科室或个人。

精密仪器注意防震。

6.入室操作,必须按规定要求着衣、帽、鞋、手套等;

仪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操作人员不准擅自离开。

7.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入室后和离室前均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负责人报告,离室前关闭电源、水源开关,关好门窗。

8.仪器设备室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易挥发、强氧化、强酸碱、腐蚀性的试剂以及其他无关的物品。

9.验收人员对新购入器械的注册证书、合格证、生产日期、台号编号、数量、规格、质量等逐一进行验收,一旦发现数量不符、质量不合格等情况,及时退还。

10.仪器设备的质量检测,按技术质量监督有关规定进行。

器械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采购部门反馈,并报告站长,对所购同类产品进行复检;

严禁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器械。

11.无关人员未经准许不得进入仪器设备室。

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人员必须定期接受消毒灭菌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标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手术室内应定期通风每天术前和术后进行平面和地面消毒(500mg/L有效氯),保持清洁。

手术前用紫外线(30W/10m2和1.5m高)(或低温等离子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1~2小时(1.5W/m2),消毒照射时间、培养结果应分别进行登记。

(30W紫外线灯累计使用不超过1000小时)。

每季由县级疾控中心做一次细菌培养和空气、手术包、术者刷手后抽样检测。

手术包灭菌时必须内置指示剂,指示剂未达消毒标准的手术包不得使用。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柜或无菌容器内。

未经消毒标准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保持器械台整洁,持物罐(干罐)应4小时更换一次。

各种容器、敷料均有明确、正规的标记机灭菌日期,每日擦拭,每周消毒、更换1~2次。

使用无菌手术包时应查对名称、灭菌日期及指示剂、指示剂未达标或消毒过期等不符合无菌标准的严禁使用。

受术者应按手术室人员的要求更换拖鞋、隔离衣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

手术人员应按无菌手术规范进行刷手,穿手术衣和手术操作。

对受污染的物品和地面可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浸泡、擦拭处理后清洗,对墙壁可洒消毒液后清洗

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凡能耐高温高压的高危险度器材,必须高压消毒。

2、各类物品必须严格按无菌、清洁、污染、定点放置,无菌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及消毒日期或过期日期,定期检查。

3、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4、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

5、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按规定配制,不合格不准使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浓度,使用时间及影响因素,做好合理使用消毒剂。

6、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瓶应每日更换灭菌水;

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7、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

严格执行灭菌技术操作规程。

各种引流管,导管,吸引器,体温表,皮试针,注射器做到一人一支一管一用一消毒。

患者知情选择查对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