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1640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线电缆各工序作业指导书Word下载.docx

7.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网,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丝网。

8.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

四个调模芯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个)、模芯模套一付、模套压盖一个。

9.主机加温:

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20℃、二区140℃、三区145℃、机头140℃)。

主机加温可采用自动控制。

10.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仪、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绕两圈(2.5mm2-6mm2只一圈)后再从同步轮牵出。

11.将导体装上放线架,将收线盘上好。

三、开车

1.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头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2.校模:

塑料自机头挤出后,观看塑料塑化情况,待塑料塑化正常后,即可进行校模。

挤塑模具均为挤压式,初步调好后,先挤包一小段,在绝缘表面做上标记,检查是否偏心。

停顿时从包在导体上的绝缘层瘤子也能看出多的一面为厚了,少的一面则薄了,如里面一面厚了把侧面右边调整螺丝松一点,再把左边调整螺丝紧一点,如外面厚了则相反调整,如上面厚了就松上面螺丝紧下面螺丝,如下面厚了则相反调整;

必须先松后紧。

3.绝缘层不能偏心,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0.9-0.1mm。

4.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测量外径,观察表面,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竹节和杂质物,其横断面上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等缺陷。

5.绝缘线芯在挤制过程中应承受工频火花机耐压试验。

6.包完一盘线缆或挤到一定的长度,要复检线缆的厚度及外表情况。

7.加工好的收线盘要贴上工序标签。

一个线盘中不允许挤包不同规格的线缆,每盘线的最外层与电缆盘外缘应有一定的距离,收线盘直径为500mm-630mm。

8.由于各种原因而停车,如停车时间不超过15min,在温度达到挤出要求的情况下可继续开车,如停车时间过长,必须拆卸机头、挤出余胶、更换滤网、清理模具,按开车要求重新开车。

9.收线力必须均匀,防止导线或电缆拉断拉细,排线要整齐。

10.成品电线电缆的表面要根据工艺流程卡上规定要求印字,要求字迹清晰耐擦。

四、停车

1.依次断掉加热器、牵引、螺杆等电源,机身鼓风冷却,拆卸机头,清除胶料,将螺杆余料排净,螺杆无料时不准空转,机头应待机头和主机冷却后方可装上,以免机件腐蚀,停车后切断总电源,设备如暂时不用,机头螺杆、传动和易锈蚀部分均应涂抹油脂。

2.螺杆定期清理,一般一星期清理一次,换下的模芯、模套必须清除焦料,擦拭干净,涂上油脂。

模芯口、模套口避免碰伤,送模具柜保存。

3.将印字轮缷下来清理干净,如果第二天再用就存放到工具柜中,否则必须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将剩余油倒进油墨桶里,盖好桶盖。

4.将工、量具放在工具箱,并打扫机组卫生,做好本班生产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注意事项:

停车后电位器必须归零,防止再次启动时,扭断料杆。

SJ65挤塑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生产围;

LW-J-03

2.设备为右手机

3.专挤PE同XLPE绝缘;

5.挤包后外径2.2mm—4.6mm绝缘及护套;

4.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电线电缆的规格适当选配模具。

5.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绝缘塑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6.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网,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丝网。

7.装好机头,机头结构为:

8.主机加温:

主机分3个加热区,自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50℃、二区170℃、三区185℃、四区195℃、机头190℃)。

9.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仪、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绕两圈后(2.5mm2-6mm2只一圈)再从同步轮牵出。

10.将导体装上放线架,将收线盘上好。

11.配好色母料,将塑料倒进塑料桶,再加进色母用手搅拌均匀。

1.把线芯穿过模芯于引线相接。

2.各加热区全部达到加工温度后即可低速开车,待塑料挤出机头后,可根据情况将螺杆加速。

3.校模:

挤塑模具均为挤管式,初步调好后,排料在绝缘表面做上标记,将空管拉细后放水槽冷却,待冷却后用刀片切断检查是否偏心。

如里面一面厚了把侧面左边调整螺丝松一点,再把右边调整螺丝紧一点,如外面厚了则相反调整,如上面厚了就松上面螺丝紧下面螺丝,如下面厚了则相反调整;

4.绝缘层不能偏心,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0.9-0.1mm。

5.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测量外径,观察表面,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竹节和杂质物,其横断面上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等缺陷。

6.绝缘线芯在挤制过程中应承受工频火花机耐压试验。

7.包完一盘线缆或挤到一定的长度,要复检线缆的厚度及外表情况。

8.加工好的收线盘要贴上工序标签。

9.由于各种原因而停车,如停车时间不超过15min,在温度达到挤出要求的情况下可继续开车,如停车时间过长,必须拆卸机头、挤出余胶、更换滤网、清理模具,按开车要求重新开车。

10.收线力必须均匀,防止导线或电缆被拉断拉细,排线要整齐。

1.依次断掉加热器、牵引、螺杆等电源,机身鼓风冷却,拆卸机头,清除胶料,将螺杆余料排净,螺杆无料时不准空转,待机头和主机冷却后方可装上,以免机件腐蚀,停车后切断总电源,设备如暂时不用,机头螺杆、传动和易锈蚀部分均应涂抹油脂。

3.将工、量具放在工具箱,并打扫机组卫生,做好本班生产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SJ50/35挤塑机操作规程

LW-J-02

3.专挤网线PE绝缘;

4.挤包前直径0.51mm—0.52mm;

5.挤包后外径0.9mm—1.0mm绝缘;

6.出线速度每班(10h)180000M-200000M。

4.准备好符合工艺要求的导电线芯和绝缘塑料、颜料,并对待放品自检。

5.滤胶板前放1—2层180目钢丝网,一般情况下,每班调换一次钢丝网。

6.装好免调机头,机头结构为:

机头、分流器带锁紧螺母一套、免调模芯模套一付、加热器一块、模套压盖一个。

7.主机分4个加热区,自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85℃、二区235℃、三区230℃、四区238℃),注条机分3个加热区(-区175℃、二区195℃、三区210℃)。

8.牵引绳经过第一节水槽、吹干机、测径仪、第二节水槽、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绕两圈后再从测速轮牵至涨力架上,再以绕8字形式绕完两组涨力轮,牵出涨力轮至计米轮,最后到收线盘上。

9.将导体装上主动放线架,将收线盘上好。

10.配好色母料,将塑料倒进塑料桶,再加进色母用手搅拌均匀。

4.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观测径仪显示的外径,观察表面,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竹节和杂质物,其横断面上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等缺陷。

5.包完一盘线缆或挤到一定的长度要检查绝缘的外表情况。

6.加工好的收线盘要贴上工序标签。

一个线盘中不允许挤包不同颜色的线芯,每盘线的最外层与电缆盘外缘应有一定的距离,收线盘直径为500mm。

7.由于各种原因而停车,如停车时间不超过15min,在温度达到挤出要求的情况下可继续开车,如停车时间过长,必须拆卸机头、挤出余胶、更换滤网、清理模具,按开车要求重新开车。

8.收放线涨力必须均匀,防止导线被拉断拉细,排线要整齐。

模芯口、模套口避免碰伤,送模具盒中保存。

LW-J-04

3.专挤PVC、丁晴绝缘同¢8mm及以下PVC护套;

4.挤包前直径1.0mm—8.0mm;

5.挤包后外径2.2mm—11.2mm绝缘及护套;

6.出线速度每班(10h)10000M-40000M。

四个调模芯螺丝(外侧两个,上下各一个)、模芯模套一付、

模套压盖一个。

主机分4个加热区,自加料口至机头温度递升(-区130℃、二区140℃、三区145℃、四区155℃、机头150℃)。

9.牵引绳经过水槽、吹干机、测径仪、工频火花机再至牵引轮,牵引绳在牵引轮上每个槽绕两圈后(2.5mm2-6mm2只绕一圈)再从同步轮牵出。

10.将导体或缆芯装上放线架,将收线盘上好。

1.把线芯穿过模芯于引线相接(挤管式不用穿)。

4.绝缘层或护套层不能偏心,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0.9-0.1mm。

护套层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0.85-0.1mm。

5.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测量外径,观察表面,绝缘层或护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竹节和杂质物,其横断面上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等缺陷。

LW-J-05

2.设备为左手机

如里面一面厚了把侧面右边调整螺丝松一点,再把左边调整螺丝紧一点,如外面厚了则相反调整,如上面厚了就松上面螺丝紧下面螺丝,如下面厚了则相反调整;

4.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测量外径,观察表面,绝缘层或护绝缘层或护套层不能偏心,绝缘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0.9-0.1mm。

5.套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竹节和杂质物,其横断面上不应有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等缺陷。

3.将印字轮缷下来清理干净,如果第二天再用就存放到工具柜中,否则必须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将剩余油倒进油墨桶里,盖好桶盖。

JS-500高速双绞束丝机操作规程

一.设备用途:

LW-S-01

2.本机适用于网线两芯对绞。

3.设备规:

束合节距mm

10-39(16种)

进线直径mm

¢0.9-0.92

出线速度M/10h

30000

放线盘尺寸mm

PND500

收线盘尺寸mm

PL500

二、开车前准备

1.检查设备所有部分是否正常以及传动部分润滑,一切安全装置是否良好,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

2.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单线并符合工艺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将单线装到自动退扭放线架上,单线装好后将上升平台下降到起始位置,关上门。

3.左右单线分别绕各自方向轮至揺篮上导轮,由上导轮穿过退扭弓至下导轮,由下导轮穿至最底下导出轮,由导出轮牵出至外面底下导轮,由底下导轮牵至调速架上上导轮,由上导轮牵至主动放线调速杆上导轮,在调速杆上导轮与上轮绕双8字后牵到分线板外,其中外面一芯在计米轮上绕-圈,两线芯分别从分线板中间任意两个孔中穿出再经过¢2.5mm钨钢模具引进绞线机右导轮,由右导轮穿过绞线弓至左导轮,由左导轮牵至牵引部分,线在牵引轮上卷绕5圈,然后绕排线轮后固定在收线盘上。

4.根据工艺要求调换节距齿轮。

计米器归零。

三、开车及技术要求

1.首先启动绞线机,使设备低速运转将线牵至收线盘,也让退扭机调速杆处于中间位置,再启动左右退扭机,待绞合-段线后停机检查绞合节距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都符合要求后加速。

2.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观察收排线情况,观察表面。

3.一次束合成型的线束绞合方向为左向。

4.束合时单丝断头可以扭接外套热缩套管;

绞合时不能过扭、松散、不能划伤绝缘。

5.收线排线应平整、不能高低不平轧死等。

6.上下收线盘时要注意绞线弓是否在平衡位置,防止把弓顶断。

7.收线盘上挂上填写好的标识。

四、停车及其他

1、停车时各开关拔回到起始位置,并切断总电源。

2、保持安全防护设施良好,卸下来的空盘具按规定送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3、将工、量具放在工具箱,并打扫机组卫生,做好本班生产记录及交接班记录。

特别强调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停车后电位器一定要归零,重新开机时应从零开始调节。

4.设备编号:

LW-S-02

5.本机适用于网线两芯对绞。

6.设备规:

5.检查设备所有部分是否正常以及传动部分润滑,一切安全装置是否良好,加油润滑所有传动部分。

6.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单线并符合工艺要求。

7.左右单线分别绕各自方向轮至揺篮上导轮,由上导轮穿过退扭弓至下导轮,由下导轮穿至最底下导出轮,由导出轮牵出至外面底下导轮,由底下导轮牵至调速架上上导轮,由上导轮牵至主动放线调速杆上导轮,在调速杆上导轮与上轮绕双8字后牵到分线板外,其中外面一芯在计米轮上绕-圈,两线芯分别从分线板中间任意两个孔中穿出再经过¢2.5mm钨钢模具引进绞线机右导轮,由右导轮穿过绞线弓至左导轮,由左导轮牵至牵引部分,线在牵引轮上卷绕5圈,然后绕排线轮后固定在收线盘上。

8.根据工艺要求调换节距齿轮。

8.首先启动绞线机,使设备低速运转将线牵至收线盘,也让退扭机调速杆处于中间位置,再启动左右退扭机,待绞合-段线后停机检查绞合节距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9.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和产品质量,经常观察收排线情况,观察表面。

10.一次束合成型的线束绞合方向为左向。

11.束合时单丝断头可以扭接外套热缩套管;

12.收线排线应平整、不能高低不平轧死等。

13.上下收线盘时要注意绞线弓是否在平衡位置,防止把弓顶断。

14.收线盘上挂上填写好的标识。

JS-800高速悬臂单绞机操作规程

LW-C-04

2.本机适用于网线绞合。

绞合节距mm

100

¢1.9

30500

PL800

2.-切正常后打开绞线机移动门,松开制动阀,将弓调到平衝状态,再将主机手动右排到底,推进¢800mm专用收线盘,启动上升按扭使平台至最高位置,再将主机手动左排到3/4处停下装上顶锥,扭进锁紧丝杆,再将主机手动左排到底,启动下降按扭使平台降至最低位置,再将收线盘锁紧丝杆锁紧并销上定位销,关好移动门。

3.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单线并符合工艺要求。

根据工艺要求将每组线芯装到指定放线架上固定好。

4.左右各两组线芯分别自线盘拉出,先从上导轮牵至上导轮,由上导轮牵至主动放线调速杆上导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