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1584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

代表人物,赫兹。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2)粒子说:

代表人物,汤姆孙。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思考:

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能通过实验现象来说明这种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还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如果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电磁波,如果出现其他什么样的现象就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高速粒子流,并能否测定这是一种什么粒子。

2、汤姆孙的研究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从高压电场的阴极发出的阴极射线,穿过C1C2后沿直线打在荧光屏A'上。

(1)当在平行极板上加一如图所示的电场,发现阴极射线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向下偏,则可判定,阴极射线带有负电荷。

(2)为使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则请思考可在平行极板区域采取什么措施。

在平行极板区域加一磁场,且磁场方向必须垂直纸面向外。

当满足条件:

时,则阴极射线不发生偏转。

则:

(3)根据带电的阴极射线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知,其速度偏转角为:

又因为:

根据已知量,可求出阴极射线的比荷。

利用磁场使带电的阴极射线发生偏转,能否根据磁场的特点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来计算阴极射线的比荷?

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方法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是相等的。

这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并由实验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

若这种粒子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的电荷量机同,则其质量约为氢离子质量的近两千分之一。

汤姆孙后续的实验粗略测出了这种粒子的电荷量确实与氢离子的电荷量差别不大,证明了汤姆孙的猜测是正确的。

汤姆生把新发现的这种粒子称之为电子。

电子的电荷量e=1.60217733×

10-19C

第一次较为精确测量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的。

密立根通过实验还发现,电荷具有量子化的特征。

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电子的质量m=9.1093897×

10-31kg

课堂例题

例题1:

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径迹向下偏,则:

()

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

C.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

D.电子束的径迹与AB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例题2:

有一电子(电荷量为e)经电压为U0的电场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d,电压为U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穿过电场,求:

(1)金属板AB的长度

(2)电子穿出电场时的动能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

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中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

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在于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葡萄干布丁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述:

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点评:

用动画展示原子葡萄干布丁模型。

1.

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

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生提出的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

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

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

如果

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

研究高速的

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

体会

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

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

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

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

粒子散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直接演示,希望借助多媒体系统,利用动画向学生模拟实验的装置、过程和现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切身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多媒体重点指出,荧光屏和望远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运动,从而可以观察到穿透金箔后偏转角度不同的

粒子。

并且要让学生了解,这种观察是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所用的时间也是相当长的。

动画展示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动画展示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的观察结果

必须向学生明确:

入射的

粒子分为三部分。

大部分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提问学生,师生共同用科学语言表述实验结果。

2.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投影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讨论。

其中第1、2个问题学生基本上能讨论出,第三个问题,通过师生共同分析,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原子的结构。

三个问题是:

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大角度散射?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后造成的?

(2)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

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的大角度偏转?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互相提问,解答。

(2)教师小结:

对于问题1、2:

按照葡萄干布丁模型,①碰撞前后,质量大的

粒子速度几乎不变。

只可能是电子的速度发生大的改变,因此不可能出现反弹的现象,即使是非对心碰撞,也不会有大角散射。

②对于

粒子在原子附近时由于原子呈中性,与ɑ粒子之间没有或很小的库仑力的作用,正电荷在原子内部均匀的分布,

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原子两侧正电荷将对它的斥力有相当大一部分互相抵消,使

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所以

粒子大角度散射说明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师生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推理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对于问题3:

先通过课件师生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推理分析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

教师小结:

实验中发现极少数ɑ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ɑ粒子在原子中某个地方受到了质量、电量均比它本身大得多的物体的作用,可见原子中的正电荷、质量应都集中在一个中心上。

①绝大多数

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②少数

粒子发生较大偏转→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③极少数

粒子被弹回  表明:

作用力很大;

质量很大;

电量集中。

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方法教育:

模型法

(实验现象)、→(分析推理)→(构造模型)

(通过汤姆生的原子结构模型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既渗透科学探究的因素教学,又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并将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行星结构相类比,指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美,渗透哲学教育。

通过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讨论与交流,顺理成章地否定了葡萄干布丁模型,并开始建立新的模型。

希望这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总结,总结时,突出汤姆生原子模型与

粒子散射实验之间的矛盾,可以将

粒子分别穿过葡萄干布丁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不同现象用动画模拟,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破难点)

联想在以前的学习中有哪些进行了模型法的教学,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中可以应用模型法来研究。

得到卢瑟福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后再展示立体动画

粒子散射模型,使学生有更清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认识。

3.原子核的电荷与大小

关于原子的大小应该让学生有个数量级的概念,即原子的半径在10-10m左右,原子核的大小在10-15~10-14m左右.原子核的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举一些较形象的比喻或按比例画些示意图,同时通过表格展示,对比。

半径大小(数量级)

类比

原子

10-10m

足球场

原子核

10-15m~10-14m

一枚硬币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作业:

课本P55第1、3、4题

教学体会

本节课在未准备前,本人开始和大部分的老师一样,均认为该课很容易上,也没什么多少内容可教学,作为上公开课不合适;

因为传统的教学中,只是告诉学生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一节课15分钟就可以讲完了。

传统的教学中只是“授人以鱼,并未授人以渔”,学生并不知道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并没有学会卢瑟福通过推理分析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方法,可以说,这节课最精华的所在:

科学研究方法如模型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法,学生并没有从中体会到,是舍本求末的教学法。

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有:

(1)通过动画展示了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本实验不够条件做,只能通过图片介绍的不足;

使难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生动,更容易。

(2)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三个问题:

有关用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能否解释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一步一步得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从而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有利用培养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并掌握到研究原子内部结构(未知世界)的三种方法:

模型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基本思想。

(4)探索在扩招情况下,进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是本节课的试验主题之一,也是我校开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节课在有些学生的能力要求太高的地方,采用小步跑的方法,将难点的梯度设置为几个台阶,如三个问题的回答讨论,就采用这一方法,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在小组中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学会在小组学习中进行协作团结。

(5)在教学中虽然不能进行真实的实验,但同样处处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的科学探究思想;

例如:

根据原子里面的结构是怎样的?

(提出问题)──电子的发现──原子呈电中性──汤姆生因此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猜想与假设)──是否正确?

可以解释一些实验现象,有其一定的正确性──但无法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进一步实验验证)──根据ɑ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在原有葡萄干布丁模型基础上进行修正,卢瑟福提出新的原子的核式结构──建立新的理论(新的猜想与假设)──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电子云

教学之中要注意的地方和教学中的火花:

在学习的回答三个问题中,教师要灵活地处理学生问到的问题,不要回避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也许是思想的火花,有的是学生理解中的误区,教师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而这些就更要求新课程下的教师要更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和质量,要能及时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进行研究,而不是单一提供现成的答案;

(1)学生可能在分析问题同时,

粒子能将电子打出,那么在屏上就能看到的是电子的亮点,这样打在屏上的亮点就不一定是散射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

粒子打出电子后,根据碰撞的相关知识可知,

粒子的速度几乎不变;

又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

粒子的质量较大,当电子碰撞到屏上时,能量较小,体积较小,不易观察到,从屏上观察到的应该是

18.3氢原子光谱

1.了解光谱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巴耳末系。

3.了解经典原子理论的困难。

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科学发展与进步的坎坷。

培养我们探究科学、认识科学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经典理论的困难

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但电子在核外如何运动呢?

它的能量怎样变化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实验事实。

1.光谱(结合课件展示)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如图所示)

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

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1)发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

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学生回答: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

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

教师讲述:

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

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如图所示。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

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的光谱。

实践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2)吸收光谱

教师: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课件展示,氢、钠的光谱、太阳光谱

投影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知识结构图:

(3)光谱分析

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的化学组成。

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反映出原子结构的不连续性,所以光谱分析也可以用于探索原子的结构。

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氢原子是最简单的原子,其光谱也最简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1页有关内容。

(课件展示)

3.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困难

(讲述)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

教师总结:

按经典理论电子绕核旋转,作加速运动,电子将不断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它的能量不断减小,从而将逐渐靠近原子核,最后落入原子核中。

轨道及转动频率不断变化,辐射电磁波频率也是连续的,原子光谱应是连续的光谱。

实验表明原子相当稳定,这一结论与实验不符。

实验测得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谱线。

课本P62第1、3、4题

18.4玻尔的原子模型

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

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复习提问: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1.玻尔的原子理论

(1)能级(定态)假设: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

(2)跃迁假设:

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为普朗克恒量)

(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3)轨道量子化假设: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

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

轨道半径:

n=1,2,3……

能量:

式中r1、E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n、En分别代表第n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3.氢原子的能级图

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氢原子的大小:

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n:

rn=n2r1,

r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1=0.53×

10-10m

例:

n=2,r2=2.12×

(2)氢原子的能级:

①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En称为原子的能级。

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n(包括动能和势能)En=E1/n2n=1,2,3,·

·

E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E1=-13.6eV

注意:

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电子的动能为电势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

n=2,E2=-3.4eV,n=3,E3=-1.51eV,n=4,E4=-0.85eV,……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基态和激发态

基态:

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

激发态:

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

(2)原子发光:

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之差。

说明: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核外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在某个可能轨道上,或者说在某个时间内,由某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可能情况只有一种。

可是,通常容器盛有的氢气,总是千千万万个原子在一起,这些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就会有各种情况出现了。

但是这些跃迁不外乎是能级图中表示出来的那些情况。

5.夫兰克—赫兹实验

(1)实验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913年,玻尔将普朗克量子假说运用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的两个重要概念:

原子定态能级和能级跃迁概念。

电子在能级之间跃迁时伴随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电磁波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能级间的能量差。

随着英国物理学家埃万斯对光谱的研究,玻尔理论被确立。

但是任何重要的物理规律都必须得到至少两种独立的实验方法的验证。

随后,在1914年,德国科学家夫兰克和他的助手赫兹采用电子与稀薄气体中原子碰撞的方法(与光谱研究相独立),简单而巧妙地直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为玻尔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25年,由于他二人的卓越贡献,他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6年于德国洛丁根补发)。

夫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在近代物理实验中,仍把它作为传统的经典实验。

(2)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理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