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156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砼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7、混凝土表面的处理16

5.8、混凝土的养护16

5.9、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17

5.9.1、测温的意义17

5.9.2、测温点的布置17

5.9.3、测温管理制度18

5.9.4、测温仪器的选择及预留方法18

六、商品混凝土的运输19

七、混凝土的泵送19

7.1、泵的选型19

7.2、混凝土泵布置要求19

7.4、泵送混凝土的浇筑20

7.5、泵送的要求21

八、质量标准22

8.1、原材22

8.2、试验22

8.3、混凝土施工23

九、成品保护及安全文明施工23

9.1、成品保护23

9.2、安全措施23

9.3、文明施工24

十、混凝土泵数量及混凝土运输车辆计算25

10.1、混凝土单位时间最小浇筑量确定25

10.2、混凝土泵数量确定25

10.3、砼输送泵实际输出量确定25

10.4、砼运输车辆数量确定26

 

大体积砼浇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364-2011

5、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281-2012

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T50107-2010

8、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2012

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1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12、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

13、普通混凝土用卵石或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14、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5、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DBJ/T01-64-2002

16、混凝土中掺用粉煤灰的技术规程DBJ01-61-2002

17、预防混凝土结构工程碱集料反应规程DBJ01-95-2005

二、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建筑设计概况

成都市成华区双桥子(1宗)新建商品住宅、商品用房、绿化工程及附属设施项目共7栋高层/超高层住宅34~47层和8栋独立商业2~3层,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6万m2,地下室2层(局部1层)。

地下负一、二层的大地库(局部为地下商业),包括设备用房及停车场。

地下室面积为42832.46平方米(含楼体地下室面积)。

二标段包括8#楼三层商业、9#楼三层商业、10#楼三层商业,11#楼三层商业、12#楼三层商业,6#楼47层住宅,7#楼47层住宅,13#楼40层住宅。

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楼基础采用筏板基础、地下车库及商业采用独立柱基+抗水板基础。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499.60m。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设防类(简称类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地下室框架抗震等级为:

三级。

2.2、结构设计概况

主楼地下两层及以上剪力墙和框架梁、框架柱抗震烈度七度;

商业地下及地上均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本工程主楼范围内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度2.0m、2.3m,主楼以复合地基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fak≥560kPa,fak≥650kPa;

主楼外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及抗水板,以松散卵石层作为地基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除图纸注明外)。

基础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抗水板、筏板、基础采用C30,主楼剪力墙为C60、C50、C40、C30,梁、板、楼梯C30及其他构件为C25,主楼外纯地下室周边挡墙、柱、顶板、梁为C30,框架柱位C35,抗水板、筏板、周边墙体、地下室顶板的梁、板砼均采用防水砼,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6。

2.3、本工程基础特点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设计防水等级地下部分为二级,地下商业、地板、侧壁、顶板为一级,因此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混凝土的防裂尤为重要。

2.1.1、施工场地十分狭小,地下室开挖边线距离红线很近,基坑四面均为护坡为钢筋混凝土护壁较深。

基坑周边要避免集中荷载,给混凝土泵的布置和混凝土的运输带来很大困难。

2.1.2、根据进度安排,整个地下结构均在2015年12月份完成,基础底板将在9~10月份进行。

根据往年成都市今年气象资料预测,9~10月份室外大气温度适宜,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有利。

2.1.3、周边环境:

工地位于成都市双桥子立交旁边,紧邻二环高架桥,离居民区较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运输等对周边环境有影响。

对安全、文明施工较为不利。

2.1.4、工程量大: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总量约为17000M3左右。

2.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

“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美国混凝土学会(ACI)规定:

“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

  从上述的定义可知:

大体积混凝土不是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的,但水化热的大小又与截面尺寸有关。

由于对大体积混凝土没有统一定义,以截面尺寸来简单判断是否是大体积混凝土的现象比较常见,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大体积砼在硬化期间,水泥水化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使砼中心区域温度升高,而砼表面和边界由于受气温影响温度较低,从而在断面上形成较大的温差,使砼的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称为内部约束应力)。

  当砼的水化热发展到3~7d达到温度最高点,由于散热逐渐产生降温产生收缩,且由于水分的散失,使收缩加剧,这种收缩在受到基岩等约束后产生拉应力(称为外部约束应力)。

  控制大体积收缩裂缝常用的有效方法有:

在砼中掺加缓凝型外加剂;

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

控制砼浇筑时的入模温度;

及时的蓄水保温养护等。

2.4.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的主要来源。

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热聚集在结构内部不宜散失,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大多发生在浇筑后的3~5d,当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温度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抵抗温度应力时,便开始产生温度裂缝。

是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2.4.2、约束条件

结构在变形时,受到一定的抑制而阻碍变形,当早期温度上升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形成压应力,由于混凝土弹性模量小,应变和应力松弛度大,使混凝土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因而压应力较小,当温度下降时,产生较大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混凝土就会出现垂直裂缝。

2.4.3外界气温的变化

混凝土内部温度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情况三者叠加。

外界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

外界温度下降,尤其是骤降,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产生温差应力,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2.4.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20%是水化热所必须的,其余80%被蒸发。

大量水份的蒸发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从而会产生裂缝。

三、施工部署

3.1、质量目标

3.1.1、整体质量方针:

塑造精品工程,提供满意服务。

3.1.2、工程目标:

合格。

3.2、混凝土工程部署

3.2.1、成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领导小组。

选择、确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方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裂缝产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

3.2.2、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必须选择离施工现场近、交通便利、质量稳定、质量体系通过认证、服务信誉好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搅拌站使用的原材料进行考察,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经过考察确定两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其产品。

3.2.3、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的问题,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每区域配备2台混凝土HBT90型拖式泵机,每台实际输送速50m3/h,混凝土通过水平输送管输送至作业面。

3.2.4、在施工技术上,要求商品砼站提前从选料、配合比设计加以考虑,从砼源头有效控制和克服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3.2.5、加强内部协调,各部门提前做好工作部署,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先提出解决的办法。

施工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搞好各项工作。

3.2.6、提前做好与建设单位、周围居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外部协调工作,确保施工保质保量连续施工完毕。

3.2.7、提前与交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做好浇筑时混凝土运输车辆的协调管理工作。

3.2.8、现场配备完善的无线对讲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问题及时传达、沟通、解决。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项目技术部门提前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资质备案。

并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时匀速进场不断档。

要求搅拌站按“优质结构杯”标准,提供其全套商品混凝土技术保证资料。

4.1.2、技术质量部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图纸中不明确点进行汇总后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确定。

针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保证混凝土浇筑均衡性和连续性。

4.1.3、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峰值、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切实有效的温控技术措施,将混凝土的应力值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按专项方案执行)。

4.1.4、由专业测温单位提前作出测温方案并绘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将测温传感器布置到位,并进行保护,确保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

4.1.5、工长对混凝土输送泵操作人员进行上岗操作知识培训。

对混凝土工人提前进行泵送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接管人员及后台混凝土人员加强培训,勤于检查混凝土输送泵及泵管连接,确保泵管连接安全可靠,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操作者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

建立责任制,分工周密,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

混凝土罐车进场后,由现场专职人员收取、填写混凝土运输单,其余技术资料由现场试验人员收取转交技术部门。

4.2、人员准备

4.2.1、施工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部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现场协调、混凝土工长、质检员、试验工、放线工、电工、测温记录等人员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

4.2.2、施工操作人员:

选择具有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配足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混凝土工40人、振捣手8人、混凝土泵工4人、架子工6人、抹灰工12人、现场指挥2人、交通指挥4人、电工4人、养护工8人。

4.2.3、人员要求:

4.2.3.1、管理人员:

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行生产主管负责制。

4.2.3.2、施工人员:

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完善,听从指挥。

排出管理人员值班表、劳动力轮换计划表,为保证底板防水砼的连续浇筑,组织操作人员分成三班轮换,24小时连续作业,每班安排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值班。

4.2.3.3、试验工:

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的试验工作资格。

4.3、机具及材料准备

4.3.1、搅拌站准备

4.3.1.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确保站内机械设备完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连续、稳定。

4.3.1.2、原材料储备充足,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

4.3.1.3、如搅拌站使用散装水泥,为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水泥要提前24小时进入搅拌站筒苍,杜绝随上料随使用的情况发生。

4.3.2、施工单位准备

4.3.2.1施工所需各种设备、材料按计划组织进场。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4.3.2.2、主要机具及材料

混凝土拖式泵机HBT90型2台、混凝土泵管125mm300m、塑料布0.1mm4000m2、架管Ø

48*3.0mm10t、对讲机5对、振捣器插入式20根、3m10根、铝合金大枋4m10根,塑料布及麻袋等保温材料。

4.3.2.3、其它工具:

手推车、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标尺(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电闸箱、串筒、溜槽等。

4.4、现场准备

4.4.1、施工前混凝土工长带领班组操作人员熟悉工作环境,确定振捣位置,保证振捣棒等工具落实到位。

4.4.2、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的模板支设,止水钢板等安放就位。

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

各工种自检合格后,办理隐检、预检、交接检,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方可浇筑。

4.4.3、浇筑前检查并清理基础底板内残留杂物。

4.4.4、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

标高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4.4.5、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4.4.6、浇筑混凝土的架子、马道搭设完毕,并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4.4.7、计量器具、试验器具、振捣棒等检验合格。

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4.4.8、浇筑申请得到批准,汇同监理、技术、质检部门对第一车混凝土进行质量鉴定。

4.4.9、混凝土拖式泵和水平及竖向泵管安装到位、牢固可靠,泵管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4.10、混凝土泵设置处,要求场地平整坚实,供料方便,尽量靠近浇筑地点,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在混凝土泵作业范围内,用杉槁脚手架围护室外高压线。

4.4.11、材料部门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4.12、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4.13、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避免车辆拥挤堵塞。

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人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

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

浇筑场内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在适宜的拖式泵边,以防出现窝泵,抢泵的情况。

五、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5.1、工艺流程

搅拌站供货→泵机试运转→核实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混凝土运输单→检查混凝土质量、坍落度→输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输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抹面→扫出浮浆、排除泌水→养护→测温→成品保护。

5.2、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预防碱集料反应要求

5.2.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设计要求: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5;

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

最大氯离子含量≤0.2%;

最大碱含量≤3.0Kg/m3。

水泥:

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现行国家标准。

本工程拟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控制水泥中发热量和发热速度最快的C3A的含量在7%以下。

搅拌站需提供该水泥质量证明书、复试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等级、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加强批量复试。

所用于拌合混凝土的拌合用水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不应产生以下有害作用:

①、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

②、有损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③、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

④、污染混凝土表面。

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B类低碱活性天然中砂。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现行标准,其含泥量不大于3%、细度模数:

2.3~3.0,这样可减少用水量,水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可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要求搅拌站对进厂砂进行材料试验。

石子优先选用5~25mm的低碱自然连续级配的机碎石或卵石。

其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能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要符合《普通混凝土所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含泥量不大于1%,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要求搅拌站对进厂石子进行材料试验。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现行标准,其应用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等均需选用绿色环保型、无污染、无毒害等并经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的由北京市建委备案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

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矿粉选用S75级磨细矿渣,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

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0.7kg/m3,氯离子含量控制在0.02~0.2kg/m3,氨含量≤0.1%,游离甲醛≤0.5g/kg,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200g/L,并要求搅拌站对混凝土放射性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安全。

5.2.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裂缝必须控制,即:

混凝土温升阶段由内外温差导致的表面裂缝;

由混凝土失去水分形成的收缩裂缝;

由碱集料反应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的裂缝等。

针对上述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取技术措施。

水灰比:

控制在0.40~0.50;

砂率:

控制在40%-45%范围内;

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中的规定;

对于砂、石的含水率,根据实际所用砂、石的具体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对水用量进行调整;

采用“双掺法”;

控制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总量在420kg/m3以下;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

混凝土的最大碱含量≤3kg/m3;

混凝土放射性指标内照射指数IRa≤1.0,外照射指数Ir≤1.0;

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0.2%;

水泥水化热不宜大于335kJ/kg;

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5h~8h之间(以商品砼站具体配合比为准);

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30±

20mm;

加入粉煤灰掺合料时,粉煤灰中的高活性Si02、A1203能与水泥浆中的Ca(OH)2进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消耗吸收混凝土中的碱,从而降低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消除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碱集料反应产生的裂缝;

另一方面,粉煤灰可以在很大程度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泵送浇筑。

同时,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从此降低了水泥的水化热,达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抑制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目的。

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高效减水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加坍落度,将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节约水泥,减少用水量。

且后期强度增长明显提高,可大大改善和提高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适量掺入磨细矿粉,发挥其填充作用、火山灰效应及微珠效应;

配合比要求搅拌站进行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在系列试配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针对提出的试验室配合比,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以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技术指标和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通过外加剂来调整,根据当时的大气温度条件、混凝土运输距离、施工要求等调整混凝土的初凝及终凝时间,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灌不出现施工冷缝。

5.2.3、预防碱集料反应要求

使用B种低碱活性集料(指膨胀量大于0.02%,小于或等于0.06%的集料)以及低碱水泥(碱含当量0.6%以下)、掺加矿粉掺合料及低碱、无碱外加剂。

同时,混凝土碱含量不超过3kg/m3。

配制混凝土时,严格选用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粉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

基础工程用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由成都市具有技术监督局核定的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含有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数据的检测报告,无碱含量数据的检测报告在混凝土施工中禁止在本工程上使用。

混凝土碱含量阐明: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来自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粉掺合料中游离钾、钠离子量之和。

以当量Na2O计、单位kg/m3(当量Na2O%=Na2O%+0.658K2O%)即:

混凝土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等当量Na2O百分含量×

单方水泥用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

5.3、浇筑方法的选择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要求较高,应此要求一次性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该工程选用斜面分层浇筑,利用混凝土的自然流淌形成斜坡,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了混凝土泌水处理。

相对于平面分层来说一次浇筑量较小,能够保证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间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利用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施工,预先规定各个泵的运输能力、流水段和浇筑区域和顺序。

明确分工、互相配合、统一指挥,保质保量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5.4、混凝土的浇筑

5.4.1、基础底板浇筑

地下室基础筏板浇筑分为主楼筏板、除主楼外地下室筏板分段进行施工;

以主楼周围后浇带为施工分区界限,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砼浇筑按先主楼筏板基础浇筑,再浇筑周围筏板基础。

砼浇筑利用分层、分段、分条、先厚后薄层推进,先浇筑筏板基础,后浇筑抗水底板的砼浇筑缩短施工时间,砼的不同等级交接处采用密目钢丝网拦截。

每个浇筑区域由二台地泵负责划区浇筑,每个流水段均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高度以尺杆衡量。

遵循“斜面分层,一个坡度(泵送混凝土为1:

6~1:

10),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原则,以1800mm厚筏板基础为例说明浇筑控制方法;

每层厚度为400~500mm,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浇筑。

1800mm厚底板两端分三层到顶,以后依次薄层浇捣、一次到顶。

施工时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将所有泵管支设到位,浇筑时各排输送管定点,各负其责。

利用泵管或泵管前连接的软管在底板上皮钢筋的表面上直接布料,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