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1366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品培训讲座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教学中没有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还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政治课,满堂空洞的道理说教。

3.教育理念陈旧,对教材把握不准,在教学中贪多求全、总想面面具到。

由于没有专职教师,缺少教学骨干,老师们平时缺乏交流,都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加之对新的课程标准学习、钻研不够,教学中不能对整个教材体系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品德与学科的教学目标。

总觉得讲得不够,结果是什么都提一下,该讲的没讲够,讲透,不该讲的又讲一大窜。

一节课后,学生什么也不知道,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既没做到让学生“明理”,也就更谈不上课后学生在生活中的“导行”作用了。

4.学生课前调查活动得不到保证

课堂上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课前去准备或课后去调查,但从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他们个人手头的资料很少。

这就需要他们走进社会调查,然而社会上的公民、社区的服务人员的相对不配合给他们的调查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如野外调查,家长、学校怕学生不安全,学生不能亲近大自然;

社区调查时,家长没有时间相陪,学生自己搭伴,但又怕学生年龄小,安全出状况,有太多的担心,因此,学生的调查不能深入。

即使在学校内进行实践调查,效果也不理想。

比如,在和一位思品课教师交谈中,她就说到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荣誉感。

在上课前,她安排了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走访其他老师和校长,但这一活动却没收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是我们的校长和老师都不配合。

课堂上老师只好再讲解,这样的情况就使学生失去了一次自我学习、自我调查的机会;

失去了一次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机会……

以上说明这些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现状”。

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仅需要去争取家长乃至社区等社会力量的支持,还要认识到:

我们不能以理想化的社会环境为基础来设计我们的社会实践和调查活动。

(我将在下面作解释)

……虽然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还是得上好这门课!

新教材的内容以生活为其取向,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都非常有益。

所以,不容置疑,我们必须上好这门课!

但不是我们的优质课,也不是示范课、观摩课,是要思考,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如何上好品德课的“常态”课。

老师们都知道,我们的任务是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学生学会学习。

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有德有才的人是最优秀的人,无才无德的人是无用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是有用的人,有才无德的人是最可怕的人”。

可见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二、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常态”课

(一)首先,我们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就教师而言,

1.熟悉教材是第一步

说到熟悉教材,我想起我参加2005年人教版全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文科室主任赵昕老师就曾说过:

老师们从开学拿到教材后,就先利用两到三个周的时间把教材认真的看一遍,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重组教材,知道哪些内容需要调整;

每一个单元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资料,提前告诉学生,学生会利用闲暇时间做准备,或告诉学生留心生活,遇到了就随时保存下来等;

这样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专门搜集资料或做调查。

老师也用同样的方法做准备。

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运用,可以引发有价值的争论,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后得到延伸,引发新一轮的发现和探究。

老师对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多作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根据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适当延伸拓展,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课活起来。

2.其次是课前活动要及早安排

对教材的设计心中要早有计划,尤其是学生的课前调查活动要及早作安排。

这又回到了我们前面所谈的焦点话题“调查较难实现”的问题上了,这确实反映当前品德课教师的困惑,我觉得造成“调查较难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⑴关照学生的参与能力

我曾经在上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我们的家园后,分组让学生就“我为家乡环保献一计”进行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我为家乡环保献一计”调查表

班级

小组

姓名

■你家附近有哪些环境污染?

■这些环境污染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你认为怎样才能治理好这些环境污染?

请同学们认真开展好调查活动,并认真填写调查表。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调查一个班安排的调查作业,有30%的学生按要求完成了,其中只有10%的学生完成质量高。

”反馈到这次调查作业的信息后,我就在思考,除去学生调查活动时遇到的困难,甚至阻力外,这一“调查作业”本身有没有问题呢?

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调查活动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参与能力,那就是无意义的活动。

教师要关照学生的参与能力,不能丢了70%的学生。

老师们,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是这一理念带来的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需要教师与学生逐步适应。

安排调查作业就是变化之一,学生必然经历从不会到会,从不行到行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适应的过程中,能否考虑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从小成功到大成功呢?

⑵注重结合学生生活

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我觉得,在调查活动中遇到困难正是生活的开始、教育的开始。

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

我们可以设想某些生活,但他在学生面前是模糊不清的。

例如:

去年我在我们学校听了一节课,时间太久内容给忘了,大概意思是“爷爷辈、父辈(或长辈)们的童年与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看出老师没有布置学生在课前做调查,课上,老师只管自己讲:

爸爸、妈妈小时候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玩的什么、而我们现在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玩的什么等,在这期间就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

而且老师在讲授期间还把父辈与爷爷辈等人混为一谈。

老师们试想“其一、我们这一辈、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爷爷辈童年能一样吗?

其二、老师在课堂上告诉学生爸爸、爷爷童年时吃不好、穿不好、住的房子很破、出门步行等等”像这样的生活,老师是告诉学生了,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是模糊不清的。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

试问这样的教学教育意义又在哪里呢?

我们说学生调查难,确实如此。

但是,像这样的内容调查也无法进行吗?

可以看出老师事先就没有看过教材,学生更是没有准备了。

说起这样的课每位老师都比我清楚应该怎么做,但就是缺乏认真对待的态度,我知道老师们确实忙、没时间、课头多、工作量大。

但有些教材中的内容可以随机应变,我们一再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例如就刚才所说的内容,大家试想想:

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我们校园里的老师就是教学资源啊,如果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事先让学生明确调查的内容、目的等,并做提早安排,让学生在课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查了解、同时教会学生收集调查中的一些相关资料,如照片、图片等。

调查完成后,老师在课上引领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感悟、提升,可能孩子们讲述的比老师介绍的会更精彩,学生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其体会和感悟才会更深刻,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就很好的解决了老师就教材教教材和老师说教式的教学问题。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调查不要强求家长、社区等社会力量的全力支持,不要等待社会治安的完全好转。

我们要更多地认识到:

这就是我国学生所面对的现实生活环境。

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在现有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对于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社会教学资源,通过它,我们正好可以启迪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的认识。

明白它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明白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要做一件事不是那么单纯的,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不正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所追求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的理念吗?

这不正好让我们把“真正教会学生怎样生活”的教学目的落到实处了吗?

(二)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要体现生活性

“从生活出发的德育是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德育的起点。

”新教材力求站在小学生的立场,展现用学生的眼睛看到的、心灵感受到的人、事、物,学生从教材中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感受到的是同龄小伙伴的所思所想。

教材与学生的距离缩短了,所以许多学生爱看爱读。

 

但教材依据的学生生活是常规下儿童的生活,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生活还是有区别的。

学生是生活在特定的区域内的,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条件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千差万别。

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为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了道德。

因此,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充实教学内容。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空洞的教育方式。

因此,要上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就要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在以往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本身,这样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达到加强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要注意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生活,不能把教育内容完全同等于生活而失去育德的目的。

就生活性而言,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听到,我忘记了;

我看到,我记住了;

我动手,我理解了。

”所以,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反映儿童的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生活中感悟生活,以生活为基石,点燃学生情感,引导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寻找学生“生活中遭遇的、体验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自己“遭遇、体验”到的社会性、道德性问题。

但是,我们知道,课程源于生活,因此,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

请老师们看看这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

《我会好好吃》(一年级)

师:

小朋友们,今天早上你吃了什么早餐呀?

生1:

我吃了三个小包子,一碗稀饭。

生2:

我吃的是油条、豆浆。

生3:

我吃的是小馄饨。

生4:

我吃的是羊肉粉。

你们认为谁吃的早饭最好?

生5:

×

因为他吃的多。

生6:

他喝了豆浆,豆浆有营养。

生7:

吃的早餐最好,因为她的早餐是在外面买的,比较贵。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一些事物的理解也处于表面层次。

老师在备课时,也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想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渗透有关营养学的知识,所以用了常用的“好”来代替“有营养”等说法,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对“好”的理解与我们设想的不一样。

在一年级学生的经验中,他们认为花钱多的早餐是好的,从饭店买来的早餐是好的,吃的多就是好的,还不会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认识早餐。

经过反思,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请看修改后的教学片段。

我吃的是炸油条。

还有什么?

还有豆浆。

我吃的小笼包子。

只吃了小笼包子吗?

还有一碗稀饭,一个鸡蛋。

对呀,我们只有好好吃早餐,身体才会健康!

我吃的是面条,还喝了一杯牛奶。

我吃的是粉……

孩子们各自都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第一次设计的问题“你们认为谁吃的早餐最好”,无疑会引导孩子对不同的早餐进行比较,无意之中会助长在吃穿方面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第二次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展示原原本本的生活,教师再相机引导。

我们不是要求每一个孩子的早餐都喝牛奶、豆浆,吃鸡蛋,而是初步形成营养早餐的概念,认识早餐的重要性。

教学片段2:

《新朋友、新伙伴》(一年级)

现在,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

朋友见了面,应该怎样打招呼呢?

朋友之间相互表示一下,好吗?

你好!

Hello!

(边说边和朋友握握手)

还可以鞠躬。

(边说边做动作)……

老师提示:

“朋友之间能不能拥抱一下?

学生:

哈哈哈!

女同学和女同学,男同学和男同学才可以拥抱。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们觉得“问好”“握手”等礼节太成人化,感受朋友在一起的快乐之后,大家来个拥抱,会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但没想到经过幼儿园的教育,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男女同学之间不会再像幼儿园那样搂搂抱抱了。

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接受熏陶。

(三)以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源在于主体与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活动或实践。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

只有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才能提高学习者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构成的。

严格起来说,课堂上的每时每刻师生都处于活动之中,有的是内部的思维活动,有的是外部的实践活动;

有的是内心的体验活动,有的是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

有的是个人的认知活动,有的是小组的合作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实际的接触,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

那么,说到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品德课的一些活动形式。

1.活动形式

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走出教室,走进社区,到社会实践基地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去参观。

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

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

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

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那些不道德、不讲诚信、破坏环境、猎杀动物、审判那些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诠释小学生的思想境界;

走上街头当一次交警,走到田间当一回农民,走回家庭当一天家庭主妇…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

老师们,“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

”这是小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

但是,我们要注意: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活动目标决定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内容又决定活动形式的选择,每种形式都是服务于内容的,每个环节都相对应落实活动目标,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

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有梯度,这样使学生的价值观不断得到提升。

比如早晨胡丹老师那节课的活动设计就遵循了这一规律,整个教学结构简洁清晰,具有层次性,切合学生的发展阶段。

环节

活动内容

主要形式

环节目标

1.

买东西看什么

谈话;

现场表演;

引出主题

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利用现场资源,初步了解买东西看什么。

2.

学会买东西

看商品包装

观看视频;

讨论

1.学习购物的基本常识:

买食品懂得看包装;

2.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能力。

3.

买东西要理性

看广告视频;

生活实例

学会理性消费。

(主要落实“不能光看广告,要看它的实效”。

4.

学会选择

购物点

生活实例;

师生、生生互动;

选择在正规商场、超市购物。

3.初步树立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落实“索要购物发票或保留电脑小票,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5.

完成

“购物提示卡”

小组合作;

课后实践

引导拓展延伸,实践运用,培养意识,形成能力。

教学流程:

课前体验,初步感悟——合作学习,体验生活——升华感悟,引导生活——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2.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动静交替。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性的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既要有教学游戏、角色表演、歌舞表演、练习等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又要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讲授、欣赏、讨论、交流等让学生的身体静下来的活动。

这时,学生的身体静下来了,但是他们的思维是在积极活动的。

教学片段3:

例如,在教学《新朋友、新伙伴》(一年级)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和朋友一起玩

看到大家都在找朋友,和朋友在一起这么快乐,一些小动物也赶来了。

它们想和大家一起找朋友。

大家欢迎它们吗?

生:

欢──迎!

看──他们来了!

(戴头饰的同学出场)

我是快乐的小猪。

我喜欢唱歌、跳舞,我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喜欢我吗?

我是调皮的小猴。

我最喜欢画画,我想和大家做朋友。

……

我们一块儿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游戏规则:

大家围成圈站好,边唱边拍手,五位戴头饰的同学做“找朋友”的游戏。

他们找到朋友后,把头饰交给朋友,让朋友再去找朋友。

自己回到“快乐小屋”等待朋友。

当快乐小屋内有两名同学后,可提示他们再去找新的朋友。

朋友的范围不仅是同学,还可以是老师、家长。

我的朋友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大家都是好朋友!

好朋友在一起,想做什么呢?

我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

我们想跳绳。

老师准备了大家喜欢的玩具,藏在你们的抽屉里,拿出来和朋友一起玩吧!

(学生一起玩小猫钓鱼、摆积木、跳皮筋、拼地图、照镜子等游戏。

) 

刚才,我看到大家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能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吗?

《新朋友、新伙伴》一课,整个教学过程由“我们认识一下”“我们在一起”“怎样交朋友”三个教学游戏组成的。

教学游戏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做《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初步接受“你是我的朋友,你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这样一个观点,学会一种交朋友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认识新朋友,体验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体验到朋友一起玩,要团结、友爱、合作。

低年级的孩子好玩,最喜欢做游戏,所以教师一说完要求,他们就迫不急待地玩起来。

但是怎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的设计目的呢?

教师在“动”的活动之后,又设计了“静”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朋友之间是怎么玩的,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所以d都有话可说,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初步懂得朋友在一起应怎样相处。

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

活动应该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应该是有条不紊进行的,不能乱而无序。

在听课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表面上很热闹的课,看起来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但仔细分析,孩子们的动与活动主题没有关系,或者只是身体的动,没有思维的动。

品德课程是一门重视情感熏陶的课程,如果活动不能打动孩子,这种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无效的活动。

3.活动的设计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

我们所理解的“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提出要求。

尊重学生体现在课堂的每个环节,表现在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之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教学片断。

教学片段4:

《你棒我也棒》(二年级)

活动:

小小闪光卡,连接你我他

刚才,我们为同学找到了那么多的优点,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已经做好的闪光卡,我们一起看一看。

(学生观看实物投影)

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闪光卡?

(学生制作、欣赏、送出闪光卡)

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举手,老师为你们高兴,因为有同学佩服你们,你们真得很棒!

有没有同学收到了两张或两张以上呢?

这位同学收到了这么多闪光卡,谈谈你现在的感受吧!

(学生谈感受)

都有谁没有收到闪光卡?

(几位同学不情愿地举起手)

没收到闪光卡的同学请站起来。

他们身上难道没有优点吗?

现在每个小组领一位同学回去,找找他的优点,为他制作一张精美的闪光卡。

老师们,请你们换位思考一下,站在没有收到闪光卡的同学的角度想想,本来没有得到卡就已经非常的难过了,现在还要在众人面前站起来,还要被分到一个个小组中去,让其他同学评头论足,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即使最后拿到手的闪光卡也已经没有任何的教育意义了。

4.活动的设计要有梯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