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
《ISO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管理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
制造零件、元件、组件、装配产品、机械、建筑物。
(3).软件:
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全心创作。
信息、程序、规则、信息。
(4).流程性材料:
将原料转化成某一预定状态的产品。
液体、气体、线体。
(5).服务:
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在接触时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旅游、交通、金融、医疗、教育、咨询、公共事业等。
(6).任何一个组织提供的产品,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组成。
二、过程Process(回页首)
1.定义(ISO84021.2)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资源可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
2.要点:
.过程有输入和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
.完成过程必须投入适当的资源和活动,过程的质量取决于资源活动。
.质量管理通过过程的管理来实现,所有的工作要通过一个过程来完成。
.确保过程的质量,对输入的信息要评审,输出的信息要验证。
.建立质量体系,必须识别过程,确定资源和过程,确保资源和活动的质量。
三、程序Procedure(回页首)
1.定义(ISO84021.3)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规定的途径。
(1).在很多情况下,程序可形成文件(如质量体系程序)。
(2).程序形成文件时,通常称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3).书面或文件化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
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
(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2).质量体系程序通常要求形成文件。
(3).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为“书面程序”或“文件化程序”。
(4).文件化程序通常包括:
5WIH
Who(谁来做)
Why(为什么做)
When(何时做)
Where(何地做)
What(做什么)
How(怎么做)
四、质量quality(回页首)
1.定义(ISO84022.1)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1).在合同情况下,或是在法规规定情况下,如在安全性领域中,需要是明确规定的;
而在其他情况下,隐含的需要则应加以识别并确定。
(2).在许多情况下,需要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3).一般根据特定的准则将需要转化为特性(见质量要求)。
需要可包括,例如,性能、合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环境(见社会要求)、经济性和美学。
(4).术语“质量”不应作为一个单一的术语来表示在比较意义上的优良程度,也不应用于定量意义上的技术评价。
为了表达这些含义,应使用恰当的形容词。
例如,可使用下列术语:
a.“相对质量”,表示实体在优良程度和比较意义上按相对的基准排序(不可与等级相混淆)。
b.“质量水平”和“质量度量”(如验收抽样),表示在“定量意义上进行精确的技术评价”。
(5).取得满意的质量涉及到质量环中的所有阶段。
这些不同阶段对质量的作用有时为了强调而加以区别,例如,有关确定需要的质量产品设计的质量、符合性质量和全寿命周期产品保障的质量。
(6).在某些文献中,质量是指:
“适用性”、“适合目的性”、“顾客满意”或“符合要求”。
按上述定义,这些仅表示了质量的某些方面。
2.理解要点:
(1).实体:
实体是指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ISO8042-94)。
实体可以是:
a.某项活动或过程;
b.某个产品(产品包括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及服务);
c.某个组织、体系或人;
d.或者是它们的任何组合。
(2).需要:
需要是指对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通常要转化成有规定指标的特性。
需要在合同或法规环境下应是规定的,而在其它环境中需要则须标识和确定,以避免理解上的差异。
a.需要是动态的,很多情况下随时间变化,因此应对质量要求进行定期评审。
b.需要一般可转化成有指标的特性,并包括如特性、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要求、经济性和美学等方面。
(3).明确需要:
指在有关文件或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要求。
(4).隐含需要:
a.尚未明确规定,但实际已包含的;
b.不言而喻或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
(5).特性:
主要指产品的内在特性。
主要表现在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时间性等方面。
(6).企业应追求的是“最适合某些顾客的条件”的质量,而不是绝对意义上最好的质量。
五、质量方针qualitypolicy(回页首)
1.定义:
(ISO8402.30.1)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1).质量方针体现了组织对质量总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是该组织质量工作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2).质量方针必须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并正式颁布执行。
(3).要保证组织的全体员工对质量方针能正确理解和执行。
(4).质量目标应紧密联系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及人员状况等实际合理制订,既要追求高水准,又要能够实现。
(5).为了便于全体员工掌握,通常质量方针选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
六、质量体系(qualitysystem)(回页首)
(ISO8402.3.6)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1).质量体系的内容应以满足质量目标的需要为准。
(2).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内部管理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比特定顾客的要求要广泛。
顾客仅仅评价质量体系中的有关部分。
(3).为了合同或强制性质量评价的目的,可要求对已确定的质量体系要素的实施进行证实。
2.要点
(1).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有四个部分:
即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质量管理需通过质量体系运作;
质量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保证。
(3).质量体系两个方面:
a.内部质量管理方面-范围广而且全面。
b.外部质量保证方面-不是全部。
(4).一个组织只有一个质量体系,但可以同时存在有若干个不同的质量保证体系。
七、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回页首)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质量控制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互相关联的。
.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结果无能使被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作业技术:
是指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作为控制手段和方法总称。
.质量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所有环节)。
.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以预防为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来排除质量环各个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以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环节、各因素制订相应的计划和程序,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八、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回页首)
(ISO8402.3.4)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1).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
a.内部质量保证:
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向管理者提供信任。
b.外部质量保证:
在合同或其他情况下,质量保证向顾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
(2).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互相关联的。
(3).只有质量要求全面反映用户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
质量保证的目的是提供信任,获信任的对象有两个方面:
是内部的信任,主要对象是组织的领导。
二是外部的信任,主要对象是客户,由于质量保证的对象不同,所以客观上就存在着内部和外部质量保证。
信任来源于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均处于受控状态),建立减少、消除、预防质量缺陷的机制,只有这样的体系才能说具有质量保证能力。
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要求:
过程要求、体系要求),必须反映顾客的要求才能给顾客以足够的信任。
证实的方法:
a.供方合格声明。
b.提供形成文件的基本证据。
c.提供其他顾客的认定证据。
d.顾客亲自审核。
e.由第三方进行审核。
f.提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据。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某些活动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九、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回页首)
(ISO9402.3.2)
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来领导。
质量管理的实施涉及到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2).在质量管理中,要考虑经济因素。
(1).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
a.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b.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
c.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2).是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3)一个组织要搞好质量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管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激励全体职工积极参与。
(4).应在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质量成本等经济因素。
十、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yement)(回页首)
1.定义(ISO84023.7)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全员”是指该组织结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
(2).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省的。
(3).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4).“社会受益”意味着在需要时满足“社会要求”。
(5).有时把“全面质量管理”(TQM)或它的一部分称为“全面质量”、“公司范围的质量管理(CWQC)”、“TQC”等。
(1).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一种途径。
(2).“质量”的概念扩充为实体全部管理目标,即“全面质量”,可包括提高实体质量(产品、工作、质量体系、过程、人的质量),缩短周期(生产周期、物资储备周期F),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3).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通过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组织成员和社会持续满意和受益。
(4).成功的关键在于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全员教育和培训,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5).建立并实施质量体系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
(qualityplanning)(回页首)
1定义(ISO84023.3)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质量策划包括:
a.产品策划:
对质量特性进行识别、分类和比较,并建立其目标、质量要求和约束条件。
b.管理和作业策划:
对实施质量体系进行准备,包括组织和安排。
c.编制质量计划和作出质量改进规定。
2.理解要点:
.为满足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供方应进行质量策划。
.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工艺、检验和试验技术、生产进度等做全面的策划。
这种策划的文件表现形式就是质量计划。
(qualityplan)(回页首)
1.定义(ISO84023.13)
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1).质量计划通常参照质量手册中适用于特定情况的有关部分。
(2).根据质量计划的范围,可以使用限定词,如“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管理计划”。
(1).编制质量计划的对象是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
(2).质量计划的内容是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具体为:
应达到的质量目标,该项目各阶段中职责和职权的分配;
应采用的特定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书;
有关阶段的试验、检验和审核大纲;
随项目进展而修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方法;
为达到质量目标必须采取的其它措施。
(3).质量计划是质量手册的补充,是质量文件的特殊形式,因此可以参照直接引用质量手册中所适用的部分内容或条款。
iso简介
ISO9000族标准是现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结晶,它提供了建立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按ISO9000族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能发挥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功效,同时也为顾客和第三方认可打好基础,提供认可。
ISO9000族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
ISO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其成员国有100多个国家。
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专门从事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在英国标准BS5750,加拿大标准Z299和其他一些国防及核工业标准的基础上,ISO专门从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技术委员会TC176(ISO/
TC176)于1979年开始着手制定ISO9000族标准,并于1987年正式发布。
ISO9000族标准在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技术性修订换版,目前普遍使用的标准就是ISO9000:
1994版。
ISO9000族标准主要由5个相关的标准组成:
ISO9000-1: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1部分:
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
1994质量体系-设计、开发、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94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
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1部分:
指南
ISO9000-1 为选择和使用指南,该标准阐明了基本质量概念之间的差别及相互关系,为企业选择和使用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提供了指南。
ISO9004-1是一个用于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指南性标准,不拟用于合同、法规或认证。
该标准阐述了一套质量体系基本要素,供企业根据各自所服务的市场、产品类别、生产过程、顾客及消费者的需要,选择使用。
ISO9003:
如果供方仅通过最终的检验和试验来保证符合规定的需要时,采用这一标准。
ISO9002:
该标准不仅包括了ISO9003的全部要素,而且还更深入地扩展了ISO9003条款的细节。
ISO9002的目标是防止制造不可接受的产品(服务),防止不正确的安装。
它还提供了反馈机制,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ISO9001:
就质量保证模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全面的标准。
该标准除了各项要素的要求同ISO9002一致外,还增加了设计要素。
ISO90019002和9003包含着一些共同的要求,如:
定期校准试验和测量设备
使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的体系
保存记录的体系
产品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运输的体系
检验和试验的体系及处理不合格品的体系
充分的人员培训。
iso管理及认证机构
法律地位与政府授权
CNAB 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于1992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第一家认证机构认可组织,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和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三个政府部门联合授权,依法从事中国进出口领域认证机构认可工作和相应的认证评审员注册工作。
CNAB 按照国际标准
ISO/IEC
导则61《认证/注册机构评定和认可的基本要求》与国际认可论机构认可论坛
(IAF)
的相应指南文件进行机构建设并开展认可工作。
CNAB 对认可机构认可与对评审员注册完全以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要求为依据。
CNAB 办公室设在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职责任务
CNAB
经政府授权,其职责是:
对在中国进出口领域从事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注册机构进行评定认可;
对评审员培训教材和培训机构进行评定认可;
对从事认证工作的评审员进行资格注册;
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统一进行协调、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
统一协调对外工作,参加国际间相互认可活动,发展与国外相关认可组织的关系。
ISO认证机构
1.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2.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SAC)
3.
兴原质量认证中心
4.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CSQA)
5.北京新世纪质量体系认证中心(BCC)
6.北京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
7.广东质量体系认证中心(GACC)
8.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XQC)
9.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CGW)
10.东北质量体系审核中心(NAC)
11.中国电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CQE)
12.QCCECC赛宝质量体系认证中心(QCQSCB)
13.浙江质量体系审核中心(ZQAC)
14.中国机械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CMQS)
15.北京新世纪质量体系认证中心(BCC)
16.北京兴国环球质量认证中心(XGQC)
17.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巴蜀认证中心(BSC)
18.四川三峡质量保证中心(STC)
19.中国兴轻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CXQ)
20.北京九千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CQS)
21.北京中建协质量体系认证中心(JCC)
22.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质量认证中心(CQM一QCC)
23.深圳质量认证中心(SQCC)
24.中国冶金工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MIQC)
25.中国建材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JCCC)
26.北京天一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BTQC)
27.北京中设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DSC)
28.8·
1质量体系认证中心(8.10CC)
29.江苏质量保证中心(JQAC)
30.邮电通信质量体系认证中心(PTQC)
31.北京华欣德机械质量技术检验中心(VMOTI)
32.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
33.北京三星九千质量认证中心(SQC)
34.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CAQC)
35.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36.北京世标质量认证中心
iso9000族国际标准简介
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1995年提出了“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面对我们质量认证事业的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个事业有着光明的未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以来,已被百余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个系列标准在全球如此广泛深刻的影响,有人称之为ISO9000现象。
ISO9000现象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采购商和供应商对标准的普遍认同,并将符合ISO9000标准的要求作为贸易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石。
我国早在1988年等效采用,1992年转为等同采用ISO9000标准。
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累计有8117家企业持有8245张带有国家认可标志的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效证书),其中江苏省1153家企业,占14。
20%;
广东1051家企业,占12。
95%;
上海675家,占8。
32;
北京673家,占8。
29%,我国已有34家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约占全世纪认证机构总数的十分之一。
1998年1月,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17个国家签署国际认可论坛多边互认协议(IAF/MLA),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制度正式加入国际互认;
1998年8月,中国认证人员国家注册委员会(CRBA)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首批签署了国际审核员培训和注册协会互认协议(IATCA/MLA),加入了国际互认制。
至此,决定我国质量体系认证水平的两大体系均已经与国际接轨,并获得国际互认。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成立于1947年,由供应商各国政府(P成员国,O成员国)国际组织代表组成,中国是ISO的正式(P)成员国。
*迄今为止,已有约90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成员国采用了ISO9000族国际标准。
的成员国和其它国家则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采用这些标准。
*欧共全或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已作出规定,要求现有的18个成员国必须采用这些标准,而ISO的成员国和其它国家则可采取自愿的方式采用这些标准。
*尽管有些国家没有采用ISO9000族的编号系统,但现在的大多数采用国正努力保持与ISO9000族的编号系统一致。
*英国已将他们的BS5750,第一部分(ISO9001的等同采用标准)改为BSENISO9001:
1994而现存的BS9000标准正是一个内容与质量完全无关的标准。
某些国家采用了如下的编号系统:
—丹麦:
DS/EN
1994
—挪威:
NS-EN
—瑞典:
SS-EN
—美国:
ANSI/ASQCQ9001:
—瑞士:
SN/EN
由于各个国家的标准编号系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在这里也需将所有采用的标准编号一一列出。
一、国际标准的制定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176技术委员会通过其分技术委员会(SC)中的工作组(WG)制定质量体系标准。
分技术委员会由各国技术委员会的代表组成。
标准制定有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确定新的工作项目
国家技术委员会可提出建立新工作项目的建立,ISO/TC176的所有任务都登记在ISO的年度报告上。
2.制定建议草案
工作组制定出标准的建议草案,并汇同专家,提交所有文件(工作组文件,WD)。
3.委员会批准草案
在对ISO/CD草案进行投票时,各P成员国(P——参与)的委员有权对草案身材表决。
IS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