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86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3、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4、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

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预习要求:

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准备好制作简易太阳能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

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

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

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

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

”说的就是太阳。

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

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画了谁?

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

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

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

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

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教师总结:

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

(见过)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

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

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

(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

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

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

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

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

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制作材料:

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

(2)制作步骤:

出示课本第13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

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

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

(5)展示学生制作好的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师肯定并加以表扬,并鼓励学生回家后试一试,看看效果怎么样。

2、太阳的礼物

1、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那么太阳送给我们最重要的两样礼物是什么呢?

(光和热)是的,光和热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礼物。

2、出示课本第13页下面三幅房屋的图片,同学们请看一看,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平房,甚至于是茅草屋,他们都有窗户,大家想过没有,窗户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教师引导:

(1)同学们数一数,我们教室一共有几扇窗户?

学生数一数,然后回答。

(2)如果我们把这些窗户全都堵上,或者用窗帘全部蒙上,那么我们教室里面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面会很黑、很暗)

(3)教师再次引导:

仅仅是很黑吗?

如果是冬天,我们把窗户全都蒙上,教室里面不但黑,还会怎么样呢?

(里面还会很冷)

3、教师小结:

是的,如果我们教室没有窗户,或者我们把窗户全都蒙上,那么我们的教室不但会很黑,而且会很冷。

这些窗户的作用很大,帮我们把太阳的光和热从外面透进来,使我们的教室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温暖。

五、研究太阳位置的变化。

1、出示两幅图,第一幅图是第12页的下面一幅图,第二幅图是第14页的上面这幅图,把两幅图并排出示,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看一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老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太阳的位置,老人和小孩的位置。

学生仔细观察两幅图,并且思考问题

2、全班交流讨论。

第一幅图上,老人和小孩在屋前,而第二幅图,老人和小孩虽然在屋前,但是已经跑到了离屋子更远一些的地方。

3、引导学生思考,老人和小孩为什么会从原来的位置挪到现在的位置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太阳的影子,注意太阳的位置。

哦,原来是他们原来坐的那个位置,已经晒不到太阳了,所以他们就把位置挪了一下,是为了更好的晒太阳。

为什么他们原来坐的位置本来能晒到太阳,现在却晒不到太阳了呢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太阳位置的变化。

大家想一想,一天当中太阳的位置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小结:

是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他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早晨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的时候,太阳已经跑到我们头顶上了,到了晚上,太阳跑到西边,从西边落下去了。

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所以古人经常利用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方向。

5、出示:

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

南。

(1)学生自由读一读,并了解儿歌的内容。

(2)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做,看看是不是如这句话所说的,“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晒太阳》这一课,了解到了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给我们送来了最重要的两样礼物,光和热。

并且我们还知道了太阳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

其实关于太阳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多去阅读课外书,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

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月亮,请大家课后预习第五课《看月亮》。

 

看月亮

教学目标

1、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画月相、剪月相、贴月相经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

月相变化的原因;模拟实验中各种材料所代表的是什么,明确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模型。

教学准备:

月相变化的课件、月相模拟材料(每小组黑白球一个、圆纸片16个)、小组地面画好圆圈、汇报卡、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探明前概念,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月球的基本知识,那么关于月球你了解哪些知识呢?

2、学生回忆月球的基本知识。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月球不发光、不透明,他反射太阳光---)

3、了解学生对月相的前概念。

(1)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月亮?

(2)学生画出自己印象中的月相变化的顺序。

(3)课件演示不同的月相,呈现月相的概念: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4)出示古诗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提问:

月有阴晴圆缺

说的是那种自然现象呀?

4、出示课题:

我们都知道,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那么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研究月相变化,板书课题:

《月相变化》。

二、画月相

1、提出问题:

出示弯月图,你所见到的这种月相是在月圆前,还是月圆后?

(引起学生争论,师:

有不同的意见了,月相变化是怎样的顺序呢?

每个人都说来不及,这样吧,让我们把见过的月相画下来)

2、分组活动,画月相、剪月相并按顺序贴在汇报卡上:

把见过的月相画下来,再排排顺序,看看你们头脑中的月相是怎么变化的?

(课件演示画月相的方法,用一条线勾勒出你看到的月相,多余部分用剪刀把它剪下去就行了,按照你影响中的顺序贴在汇报卡上。

每个小组信封里有八个圆纸片,商量能不能剪出八种不同的月相,剪下来,汇报卡上已经画好了圆圈,标好了农历的时间,就把你剪下的月相贴在相应的圆圈里就行了)

3、交流展示:

把汇报卡贴在黑板上展示。

4、观察分析:

引导全班观察分析。

看看各组的月相图,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这些月相相同吗?

有哪些不同?

三、模拟月相变化

1、提问:

同一时间的月相,亮面大小不一样,亮面的朝向也不一样,谁画的对呢?

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

想不想弄清楚?

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模拟实验,观察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

2、讲解实验方法:

我们把教室的正前方作为阳光照来的方向,小组地面画好了圆圈,表示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

同学们作为地球上的观察者,一会要站在中间“地球上的观察点”,另一名同学举着一个黑白球来模拟月球,沿着大圈转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公转一个月。

3、提问:

为什么要用一半黑一半白的球来代表月球呢?

(师引导学生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塑料小黑球模拟月球实验观察)

黑白球白色表示被照亮的一面,黑色表示暗的一面,模拟试验中要注意:

月球公转中,亮面始终朝向太阳。

4、推测:

月相变化与什么有关?

5、指导学生实验。

一名学生模拟月球,把球举到头顶,亮面始终向着太阳。

从初一的位置开始逆时针转一圈,其余同学站在中间观察并记录。

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的亮面始终对着“太阳”,全组的同学都观察过月相后,模拟月球的同学再移动到下一个观察的日期,保持亮面朝前。

(记录方法:

各小组再拿8张圆纸片,跟刚才一样勾勒出我们自己看到的月相,黑的部分也就是太阳光没有照射到的部分用阴影表示,一会用剪刀剪掉,亮的部分标上日期,一是怕忘了哪个时间的月相,另外也可确定月相的上下,因为它是圆的,如果上下颠倒了,它的方向就颠倒了,最后吧你们记录好的月相剪好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展示。

6、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记录,重新画月相,贴在汇报卡上。

观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月相亮面大小的变化。

月相亮面方向的变化。

7、展示汇报卡

8、分析比较:

这是我们通过模拟实验之后画的月相,与前一次画的比较,两次一样吗?

9、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朝右,下半月,由圆

到亏,亮面朝左。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提问:

现在你们能说说月相变化与什么有关吗?

2、思考、交流。

3、小结:

跟我们在地球上观察月球的角度有关、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4、拓展延伸:

今天开始,请同学们持续观察一个月真实的月相,看是否和我们在模拟实验中看到的一样,还有其他规律吗?

今天是农历的()老师建议大家()时间去观察,每天观察时间最好固定,

如果当晚找不到月亮,第二天早上再去观察,作好记录,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预祝同学们在观察中有更多的发现。

(下课)

 

板书设计:

月相变化

上半月:

由亏到圆亮面朝右

下半月:

由圆到亏亮面朝左

 

数星星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天上有无数颗星星,他们大小不一、亮度不同、远近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