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533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心理学练习试题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A、提供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性B、提供了发展的物质条件

C、提供了发展的决定因素D、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二、概念题和问答题

1、关键期P40“铭印作用”是指发展中的动物个体,在其出生时,会把最初所看到的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动物(不管是不是与自己同种的动物)很快的“铭印”在脑子里,记为自己的双亲动物而跟随,长大后仍然一起生活,并可能选择以这样铭印下来的动物作为交配对象,铭印发生的时期叫做关键期。

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P34-38一、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的头尾法则、从中心到边缘的远近法则、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发展的大小法则,这种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是不可逆和不可逾越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即个体的发展是从连续的量变积累到阶段性质变的过程。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即个体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系统的发展不是等速发展的。

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即每个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及优势领域有千差万别的。

3、简述影响和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P51-54一、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尤其是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为深远,一方面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第二方面是社会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三、社会生产方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四、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五、个体需要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

4、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哪几方面?

P52-531、物质环境为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水分、空气、阳光、养料等,为儿童的生存作保障2、社会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因素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会变成现实的。

3、社会环境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三、材料分析题

1970年在洛杉矶的郊区,一名义工发现了一位名为吉妮的13岁女孩,她出生后一直被父母关在家里的小房子里,她的童年与世隔绝。

被发现时,她几乎不能维持身体平衡、无法独立行走、不会说话,智力年龄相当于18月大的婴儿。

语言学家苏珊对她进行了几年精心的教育,吉妮学会了大量的词汇,也能够把词汇串联起来,说出“买更多苹果酱店”的句子,意思是“在店里买更多的苹果酱”。

要把各种词汇连成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以及各种连接词、疑问词、代词的用法,她却一直没有学会。

请你从这个案例来谈谈心理发展的性质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P40-41个体在其发育过程中,要学习某一特殊技能学,在特定的发育阶段才能较易于学习,有时此关键期虽然很短,但功能很大,错过这一学习阶段,则再也不易学习。

这就是所谓的“关键期”的观念。

也就是说,个体成长过程中,其行为、习惯形成的最合适的时期就是所谓的“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由于吉尼错过了此关键期,所以学习效果不理想。

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证明,在整个幼儿时期,特别是在5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

当前,我国发现的许多超常少年儿童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整个幼儿时期的教育问题,应该引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

第3章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1、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对称,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左脑是图形优势半球,右脑是言语优势半球。

(×

2、大脑皮层各区域发育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

3、小学儿童如果连续学习的时间过长,学习难度较大,就会使大脑疲劳,大脑的兴奋转为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降低,使大脑细胞暂时休息,避免大脑陷入功能衰竭。

这种现象称为(C)。

A、动力定型B、镶嵌式活动C、保护性抑制D、始动调节

二、概念题

动力定型P72将条件刺激按固定不变的顺序重复多次后,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由此建立的条件反射也会越来越稳定、准确,人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称为动力定型,即通常说的习惯。

第4章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1、学生对背诵乏味的英文单词不感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C)。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2、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这种现象是(C)。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错觉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

4、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A)。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

6、有位历史老师教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C)。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C、自由联想策略

7、老师教学生用顺口溜“横戌点戍,戊中空”来记忆“戌、戍、戊”三个形近字,这种记忆方法属于(D)。

B、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自由联想策略D、精加工策略

8、黑色的箱子给人笨重的感觉,白色或者其他浅色箱子却没有沉重感。

9、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呈(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抛物线关系D没关系

10、下列哪一个观点不属于维果茨基所论及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B)。

A、最近发展区B、提倡让自主探索

C、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D、学习有最佳时期

11、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重点并相应作出标记,以便于日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特性。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2、短时记忆的容量是(B)个组块。

A、9B、7±

2C、12D、5±

2

13、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D)。

A、推理B、判断C、综合D、概念

14、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A)。

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属于(A)。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抽象思维D形象思维

16、“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映了思维的(B)。

A.发散性B.概括性C.间接性D.社会性

17、学生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这属于(D)。

A、注意B、记忆C、思维D、想象

18、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发现了人类的遗忘的进程呈现出(B)规律。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匀速D、高原态势

19、在人脑中把同类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是(A)。

A、抽象B、概括C、归类D、具体化

1、有意注意P107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意识程度比较强。

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不仅可以指向人乐意关心的事物,而且可以指向虽然不乐意关心但又是应当关心的事物。

聚合思维P142聚合思维又叫做辐合思维或求同思维,它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利用熟悉的规则,朝着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结论的思维。

即从给予的多个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

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他有方向、范围、组织性和调性。

知觉的恒常性P120所谓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当中表现最为明显。

除了大小恒常性,还有形状恒常性,他另外还有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也是过去经验作用的结果,当然,并不不是知觉条件的任何变化都能够保持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被破坏。

再造想象P153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P139-1401、合理地安排复习的时间,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要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2、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3、防止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4、学习方式多样化,尽量将多种分析器参与学习。

3、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P146-147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年级儿童(10到11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2、元思维的发展从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过程过渡到能自觉意识的过程。

4、小学阶段儿童记忆能力发生的本质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P136-1371、从记忆的态度来说,有意识记和有意重现逐渐占主导地位。

2、从记忆的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3、从记忆的内容来说,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的发展着。

5、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对儿童的注意力分散进行避免和控制?

P1121、给予信号,如教师举目凝视分心的学生,同学变化语调语气或忽然停止言语,或作出特定手势、摇头示意等。

2、提出问题,教学结合教学内容面向全班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3、特殊安排,教师针对有可能分心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任务或安排不同的活动。

4、表扬与批评,通过表扬专心听课的学生来促进分心学生自动转入听课状态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6、维果茨基提出的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表现为哪些方面?

P1001、心理活动随意机能。

2、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能。

3、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高级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1、皮亚杰曾做过一个实验:

当着儿童的面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倒入同样高度的水,并问儿童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实验者把其中的一杯水倒入另一个较高且细的杯子中,然后问儿童这两个杯子中的水是否一样多。

结果发现,3~6岁的儿童大多数回答细高杯子中的水比较多,而7岁以上的儿童则回答两个杯子中的水一样多。

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儿童认知发展分别处在什么阶段,具有哪些特点。

PP91-94所用的心理学知识点,一、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到6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7岁以上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二、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思维相对的具体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刻板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如下特点:

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完成守恒任务;

掌握了类包含的概念;

能完成序列化的问题;

思维的去自我中心;

掌握了群集的概念。

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略)

2、小学教育专业的林同学去小学见习的第一天,到三年级教室听课,王老师上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王老师导入新课时,呈现的是在公园游玩的情境,给两个小朋友平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

通过讲解平均分蛋糕引出“一半”在数学上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让学生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分数的表示方法,然后要求学生折纸表示

,通过“用分数表示下面几何图形的涂色部分”和“看分数、涂颜色”反复进行练习。

林同学觉得分数概念并不难,老师用不着这么费劲,直接告诉学生分数的定义和写法就行了。

请你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给林同学分析王老师这样进行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3、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利用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了识记同一材料在不同时间内重学时的保持量,他的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有什么规律?

据此,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P132-13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过程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的速度比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直到不在遗忘,即“先快后慢”;

据此,我们在识记后要有规律的复习,复习时也是要先从频繁间隔的复习到牢记。

 

第5章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选择题

1、内部言语是与逻辑思维、独立思维、自觉行动相联系的一种高级言语形态。

下列哪一点不能反映出内部言语的特点。

(B)

A、语音的隐蔽性B、情境性C、片段性D、简略性

2、识字是小学儿童掌握书面言语的感知阶段,识字的中心环节是(C)。

A、读准字音B、掌握字形C、理解字义D、学会组词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相互作用论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主要观点。

P174

2、简述认知相互作用论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主要观点。

P1731、语言是儿童的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现象或符号特征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

2、认识结构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

3、个体的认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6章小学儿童的智力与学习

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有两种智力,其中先天的、神经性的,是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是(B)。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一般智力D、特殊智力

2、农丽接受了一次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结果显示她的智商为108。

她的智力这属于(B)。

A、迟钝B、中等C、智力D、极优秀

二、概念题和简答题

1、与传统的智力理论相比较,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有什么特点?

P198-1991、多元智力理论扩大了治理概念的外延,把传统上不算作智力的一些能力都纳入和智力的范畴,如音乐智能。

2、多元智力理论认为这8种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例如一个人可以有突出的音乐智能,但在数学方面却十分无能。

3、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在某种情况下,多种平庸智力的组合将胜过仅有一种特别发达的智能。

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类的智力有两类,它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曲线,如图,请指出图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哪种智力,各有什么发展特征。

P197A指的是晶体智力,B指的是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随生理成长而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

晶体智力的衰退很慢,它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能够保持,而且还能有所增长,一般到60岁左右才开始缓慢衰退。

3、简述韦克斯勒和塞斯顿等人提出的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P204-205一般趋势是,感知能力,特别是反应速度,测试表明达到高峰和开始下降的年龄都较早,而较为复杂的推理能力发展较晚,下降的年龄也较晚。

第7章小学儿童的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1、“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属于(A)。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2、李红看到前面的老人突然摔倒,想上前扶老人又担心老人误会为是被自己碰倒的。

这种内心冲突属于(C)。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

3、“前怕狼,后怕虎”这种冲突矛盾是(B)。

A、多重趋避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趋冲突

4、、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状态称为(A)。

A、心境B、激情C、应激D、意志

5、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称为(B)。

1、移情P340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能力。

自我控制P277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

P2421、经常帮助儿童全面分析和提高自我认识,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2、教育小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3、适时地教给儿童调控情绪的策略和手段。

如听音乐、宣泄、转移注意力等。

3、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

P251-2531、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小学儿童行动的自觉。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儿童的自制力。

3、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小学儿童的耐挫力。

4、创设困境,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第8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

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

2、某学生精力旺盛、行动敏捷、思维灵活、鲁莽冒失。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俗语为人格的(A)做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面临的发展危机是(C)。

A、主动对内疚B、自主对羞怯C、勤奋对自卑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5、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D)。

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

6、根据弗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结构中的“超我”的行事遵循的是(D)。

A、快乐原则B、伦理原则C、现实原则D、至善原则

1、社会化P257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自我控制P277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2、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受欢迎儿童通常具有哪些特征?

(课堂上讲过)

3、你认为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哪些性格?

请按重要性降序列出五个,并说明理由。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北大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某企业家的故事,企业家的一个家境较富有的同学,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但从来没有和同学分享过他的苹果。

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他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里来。

但后来大家一商量,没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第二个故事是俞敏洪自己的故事,他大学的时候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和打开水。

过了十年,当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希望找合作者,他就到美国和加拿大去找大学同学。

当他的同学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时,他们说:

“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

”他们说:

“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

”这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谈谈性格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P258

答案要点:

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人的性格对个体为人处世方式的影响,从而导致个体的事业影响。

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在个性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核心意义。

这是因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总是和他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区别,具有评价意义。

不同的行为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因而也会影响个人学习和事业的成败。

(结合材料进行相应分析)

第9章小学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一、概念题:

性别角色认同:

P297从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为标准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某种性别模式的过程,叫做性别角色认同。

二、材料分析题

有人曾经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性别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如下图。

男性

女性

总计

出现次数

75%(177人次)

23.3%(55人次)

课文共计149篇,涉及人物232人次

主人公

81.8%

19.2%

职业

事业型、知识型、权威型

家庭型、辅佐型

活动场所

社会、职业

家庭

请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所呈现的性别角色有什么特点?

这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形成有什么影响?

P316-317(课堂上讲过)

★第10章小学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1、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D)。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道德行为习惯D、积极的道德情感

2、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D)。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3、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依据行为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该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C)

A、无道德观B、自律C、他律D、契约

4、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B)。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5、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东西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A)。

A、甲同学错误大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D、两者错误一样大

6、一学生决心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