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139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学思考题答案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路径依赖”是历史制度主义的一个主导性范式和话语。

方法论特征是归纳法。

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产生于对美国国会立法行为的研究,理性选择制度学派虽然重视制度安排的作用,但还是坚信行为这既有的偏好的力量,认为政治结果其实就是行为者策略性计算的结果。

提出著名的制度创新理论。

“路径替代”。

》补充—两者区别:

一.研究的层次和方法不同。

历史制度主义关注宏观,在国家层面上研究制度,采用归纳方法,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个人层面上研究制度,采用的是演绎方法。

二.对时间的态度不同。

历史制度主义是历史的,它们认为政治发展必须被理解为一种随时间而展开的进程,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不特别注重时间,制度既可以是历史上的,也可以是刚刚形成的,只要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三.对制度与偏好关系的理解不同。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塑了人们的偏好,制度是历史演变的结果,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则主张偏好是起点,其来源是不重要的,偏好决定了制度,制度存续的基础是使大多数人获益。

四.对制度变迁的机制理解不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注重个人在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学习的影响下对制度的重新评价,而历史制度主义更强调这些变化对政治、社会组织或集团权力平衡的影响。

重要概念和流派:

1、政治p6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3)权威性的分配必须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2、博弈p9

3、零和博弈p11

4、非零和博弈、消极的非零和博弈、积极的非零和博弈p12

5、古典主义政治学p19

6、旧制度主义政治学p20

7、行为主义政治学、理性选择主义政治学p21

8、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新古典主义政治学p22

9、行为主义p29

10、理性选择主义p30

11、新制度主义p34

第二章政治权力

1、政治权力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38三点

政治权力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2、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

p39

3、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及合法性权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强制力权力p41

功利性权力p42

操纵性权力p42

合法性权力p44

4、如何理解权力、权威和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p44

5、如何看待政治权力的制度基础?

p51

6、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有哪些特征?

p54

7、我国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56

重要概念:

1、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作用p38

2、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人格性权力p41-44

3、合法性p44

第三章政治文化

1、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概念:

政治文化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基本特征:

(P64-65)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

相对的稳定性

结构性

2、政治文化有哪些构成要件(P65—P66)认知性、情感性、评价性成分

3、政治文化与国民性是什么样的关系?

政治文化的定义

国民性的定义:

国民性,即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

这种结构形态反过来又是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

两者发福交错影响,经历历史积淀,就形成为国民性。

国民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

两者都是集体概念,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是国民性的一部分,是与政治相关的部分

4、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什么样的关系?

意识形态的定义:

是一种信念体系(思想及其它)。

它来源于物质、精神生活,包含对历史的认识,对未来的向往,以及不同人群最基本的价值观

意识形态是一种认知世界的信仰体系,与行为密切相关。

不同的认识维度

——个人

——阶级、团体

——国家

——国际社会

意识形态的特征一是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二是提出未来理想的模式;

三是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

政治文化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

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

政治层面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有重合的部分。

但政治意识形态不仅涉及认知、情感和评价,并且是更高的信念层面的,对政治行为的指导作用也更为直接、明显

5、社会资本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P68)

概念: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任和规范,它们能够提高社会效率和社会收益。

——提高了物质和人力资本的收益

——需要创造和建构

——有自我增强和积累的趋势

——是一种公共物品、一种道德资源

——通过国家和市场发挥作用,与其形成互动而非代替它们

6、政治文化与制度建设和制度运转有什么关系?

影响政治制度模式(P702、)

决定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P713、)

7、政治文化与政治变迁有什么关系?

(P724、)

第四章意识形态

1、马克思和韦伯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何异同P74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74

3、当代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基本类型有哪些P79

4、如何认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P83

5、滞后性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P89

第五章政治社会化

1、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是什么?

(P92)

政治社会化:

社会的政治意识积累、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学习

——塑造

——传递和延续

2、如何认识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个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P93第一。

3、如何认识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P96)

4、大众传媒和政治社会化是什么样的关系?

5、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制度的维护有什么样的关系?

(P99第二第三)

概念

政治文化国民性意识形态社会资本横向和纵向的社会网络(P69)统治政治文化和大众政治文化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参与型文化(P66)

“公民文化”(研究发现,所调查的国家的民众虽然表现各有不同,但实际上既没有预想中那样一种积极的政治表现,也不会主动地获取各方面的有关信息。

阿尔蒙德和维巴提出,应该用“公民文化”(civicculture)这一概念替代原来的“理性积极分子模式”,以强调公民的义务意识“理性积极分子模式”(therational-activistmodel)。

地域型政治文化

参与型政治文化公民文化稳定的政治体制

(占据主导)

顺从型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的特点:

其一,个人的政治意识强烈,关心政治与政府事务,对政治过程的知识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

其二,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政府当局的政策有着较高的期望,能够主动参与政治过程,具有较高的政治效能感;

其三,社会成员对宪法、民主、自由、平等持有很高的评价,并愿意实践上述价值。

⏹积极的个人和消极的臣民的混合。

甚至参与者角色也是对臣民角色和村民角色的叠加

⏹公民文化有时明显包含矛盾的各种政治态度,这似乎特别适合于作为矛盾混合体的民主政治系统

⏹民主政治中的公民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是卷入政治的也是不太卷入的,是有影响力的也是服从的

政治社会化

第六章国家

1、什么是国家共同体说和国家形成的社会契约说?

P105

2、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P107

3、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P109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危机是什么?

P110

4、如何认识一般性国家目的和国家目的的矛盾性?

P114如何认识国家能力与国家目的的关系?

P116

5、什么是议会主权理论?

P140议会的基本职权有哪些?

P142

第七章政府

1、如何认识三权分立学说和“议行合一”学说对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

P151-153

2、新古典学派和福利经济学派在政府观上有什么不同?

新古典学派:

认为政府作用:

——制订和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界定产权,保护私人财产权

——监督合同的执行

——维护本国货币价值

福利经济学派:

政府对经济干预:

——提供公共物品(国防、环保、社会保险)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减少经济的外部性

——限制垄断

——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3、共和制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P158

4、总统制和内阁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P160-162

5、官僚制的特征是什么?

如何认识官僚制与官僚主义的关系?

P167

6、什么是部门政治理论?

官员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169-170

7、行政机构的作用有哪些?

P172

第七章其他可能的考点

“议行合一”:

马恩的观点。

直接民主思想,制定法律的人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法律应怎样执行或解释。

直接运用于巴黎公社“公社是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监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

”我国目前仍旧是该体制,“党决策,人大和国务院实施”。

第八章政党

1、政党与其他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有什么不同?

1)政党是将国家机构与社会机构联系起来的机制

2)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与政治纲领(取得政权)

3)政党具有系统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

4)政党的存在受到法律的保护

2、如何认识政党的使命特征?

使命政党:

以吸引人们信奉其理念为主要目的,不以扩大选民支持为主要目标

掮客政党:

以赢得选举为核心目的,政治理念不固定

3、政党在政治过程的地位是什么?

P184-187

4、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

政党适应性的分析要素

——党内精英群体

——政党对环境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环境(国内、国际)的性质

5、两党制和多党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P194-195

6、同思考题十

7、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有哪些?

P196-197

第九章社会力量

利益集团?

其和群体利益的关系?

利益集团:

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

通过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互动关系反映和维护本群体的利益

利益:

特殊或有广泛社会意义

活动范围与方式:

多样

关系:

严格意义上的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质,代表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它作为社会力量,通过言论和行动,通过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互动关系,反映和维护本群体的利益。

具有互益性。

大多数的利益集团都属于群体利益型利益集团,这样的团体主要为某一性质的群体利益而斗争。

群体利益型利益团体:

政治利益:

种族利益、妇女利益、纯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工商业联合会、劳动利益集团、农业协会、专业利益集团

特殊利益:

持枪、生命权利

利益集团基本类型:

P204

组织角度:

按组织规模:

小型、中型、大型

按组织程度:

非正规性的、非社团性的、机构性的、社团性的

利益角度:

群体利益型、集团利益型

利益集团在资本主义政治中的作用P207

1.集中各种利益

2.协助政府

3.制约政治权力

4.利益集团的弊病:

影响民意表达渠道;

分裂化

我国新兴社会组织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P211

市场发育所引起的社会分化过程。

经济改革导致社会主体分化……

我国新兴社会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P214

作用:

影响政府决策,推动决策民主化

增进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增强政治认同感

协助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

基于共同利益的潜在利益群体影响政府行为P215-218

新闻媒体与政府的关系P221

关系涉及新闻自由的限度、政府管制媒体的边界两方面的问题

新闻媒体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P222

传播信息

影响舆论

设置议程

政治社会化

监督政府

第十二章公共治理

治理和公共治理的内涵

治理:

是运用政治权威管理和控制国家资源,以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具体而言,是由不具备明确等级关系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合作以解决冲突的工作方式。

它灵活地反映着多样化的规章制度甚至个人态度。

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

行动主体多样化、调节协作、互动过程、国家主导。

P272

公共治理:

全球化下的新型模式:

“没有政府的治理”。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过节社会之间跨越组织障碍实现的公民自组织管理。

P273

公共治理基本原则P274-277

基本原则:

参与原则、透明原则、责任原则、回应原则、协作原则、合法性原则。

(原则的要素和内容。

如何认识公共治理的参与性原则P274

是民主政治治理的基本原则。

平等互动、公共利益

三要素:

授权、基层自治、对话协商

如何看待多中心治理P280

奥斯特罗姆等人提出。

多治理中心:

地区自主治理。

包括政府、市场组织、社区、公民的共同协作治理。

它确认了不同地区自主治理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性,为去集中化后的新的治理方式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思路,对惯于集权化、统一化管理的国家和地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是一种授权的、平等的、分散化的和网络协作的智力,通过授权,将决策权下放到更多的组织中,通过加强组织间的协调和合作,多中心成为一个活跃的、互相配合的多元主体。

是复杂地区实现良好治理的关键选择。

其他名词:

市场化治理:

引进企业管理的3E”标准:

效率(efficiency)、经济(economy)、效益(effectiveness)

经典方式:

私有化和契约外包

批评:

缺乏公共服务的责任、缺乏公平P278

弹性化治理:

p279

公民治理:

绝大多数公共服务功能将由公民委员会参与并监督管理。

委员会成员作为被任用的负责某一特定功能领域的志愿者,与关心社区事务的公民沟通

第十三章政治参与

一、如何认识政治参与的含义。

291-2923

二、如何认识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

294-297

三、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渠道有哪些?

298

四、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301-302

五、政治制度和政治参与是什么样的关系?

304

六、如何认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中的政治参与?

七、结合东亚国家政治发展的过程,如何认识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四章政治现代化

1、什么是政治现代化317-318

1.一般认为,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所经历的巨变。

这一过程开始于西欧,扩展于北美和欧洲其余地区,蔓延到亚非拉美。

2.现代化研究兴起的原因。

(1)二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立。

(2)二战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变迁,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与历史学等都开始了现代化研究。

2.政治现代化的涵义。

(1)沃德与拉斯托所说的现代政治特征:

第一、政府职能的专门化与分工;

第二、政府组织的统一性;

第三、政治决策的理性化与世俗化;

第四、政治决策的范围广与效率高;

第五、国家认同;

第六、人们的政治参与;

第七、政治职务分配依据个体成就;

第八、独立的司法制度。

(2)派伊认为,民族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成功处理五种危机之后才能成为现代化国家,即:

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性危机、整合性危机。

(3)亨廷顿认为的政治现代化所包含的三个方面:

第一、权威的合理化;

第二、政治功能专门化;

第三、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政治。

亨廷顿认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有赖于两个前提:

一是国家适应能力强,不断推进社会的经济改革;

二是国家有能力将新生社会力量纳入制度之内。

(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就是合法性政治、有限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参与,三者相辅相成,合法性有赖于政治参与,合法性政治才能保证有限政府或宪政的正常运行,有限政府或宪政是政治参与的保障。

2、英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319-320

这是一条渐进改革的道路。

英国自光荣革命之后总是通过改革而完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的长期斗争迫使统治者适时让步,由此完成了由专制王权向寡头政治、进而向民主制度的过渡。

旧的制度外观得以保留,而被注入新的内容。

英国现代化的总特征:

保护私有产权的代议制政府.

3、德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321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旧的专制势力大量存在,最终倒向法西斯统治,使自己和世界蒙难。

德国道路的特点是:

旧有的专制势力对政治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国家灾难。

国家在民族大失败之后才走上真正的民主道路。

4、政治革命323

革命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领导权、政府政策及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发生了迅速的、根本的、暴力的全国性变革。

根据列宁的解释,政治革命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与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上层建筑。

2.革命的特点。

(1)革命是一种暴力行为。

(2)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3)政治革命仅仅是社会革命的开端。

政治革命产生的条件325

1.经济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往往发生于经济发展的同时,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要求国家家政权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2.社会阶级之间的严重冲突

3.在严重冲突时期,国家统治机器软弱无力,统治阶级衰败。

4.大批知识分子远离了革命前的政权。

5、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327【需要根据书上内容阐发】

革命实现了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因而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6、革命与改革的关系328

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革命意味着社会和政治体系的各个方面的都发生重大的变化。

而那些范围和速度上都受到限制的变化则是改革。

同时,改革还意味着方向性的变化,是朝着社会、经济户政治上的更平等,社会和政治参与扩大的方向发展的变化。

一场真正的革命和一场全面的改革都会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但改革是对革命后社会有条件的扬弃,体现着社会变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7、改革是一项比革命更加艰巨的工程的原因330

十五章政治民主

■重要名词

民主:

现代国家一般都把民主视为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序与制度。

普选制:

普选制是指所有成年公民除依照法律被强制剥夺选举权之外,不收任何资格限制,普遍地享有参与选举的权力。

三权分立:

指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关系。

协商民主:

是指政治共同体的自由、平等的公民和团体,通过协商或公共协商而参与立法和决策等政治过程,以对话、讨论、辩论、审议等具体形式而达成政治共识,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的治理形式。

“民主巩固”或“巩固的民主”:

①精英行为上,当国家、社会、经济、政治或制度的重要行动者,不再动用重要的资源,通过建立非民主政体或外部干涉以分裂国家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时,民主政体得到了巩固②在公众态度上,当绝大多数民众深信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是管理集体生活的最合适方法时,当反体制方案得不到支持或者被亲民主力量所孤立时,民主制度得到了巩固。

③在宪政结构上,只有在权威政治遗产不再对民主制度构成威胁时,当权势阶层和政治决策者的行为不再能超出民主的宪政规则所限定的范围的时候,民主制度才算是巩固的。

■思考题

①什么是古典民主主义、精英民主主义和多元民主主义?

书335—340页。

书上介绍得特别长,需要再精简一下…

②什么是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与其他形式的民主是什么样的关系?

上面名词解释第四个

协商民主是对远程民主或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

因为简单的多数原则、代议制、远程通讯都无法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无法形成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决策。

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治问题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其他方式所不能取代的。

③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341—342

④如何认识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P344

·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制度的协调程度并不总是成正比例关系。

另一方面,民主形式的变化和民主程度的高低,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促成的:

首先商品经济决定民主实现的程度;

其次市场经济决定了利益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既体现了社会自治,又体现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尊重。

社会经济条件对民主的程度与民主制的形式有着重大影响。

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商品经济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⑤法制与民主是什么样的关系?

P345

民主以法制为基础。

一方面,民主制度需要法律来保护,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保障民主制度。

法律与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民主所依赖的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都蕴涵在法律之中。

只有在健全的法制下,平等和自由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