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8018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docx

高速铁路接触网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全解

高速铁路接触网

重点设备施工及技术指导意见

技术指导意见

一、接触线

1.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技术要求,时速200km/h及以上正线采用120mm²或150mm²锡铜或镁铜合金线;时速160-200km/h可采用120mm²银铜合金线。

2.铜合金接触线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硬弯、扭曲、折边、锈蚀、裂纹、毛刺、擦伤;沟槽应是均匀无扭曲;在双沟内无折边、剥片和锐利的刃口等与良好工业产品不相称的任何缺陷。

3.每个线盘只允许圈绕一根接触线,在线盘上应用箭头指明放线方向,并注明收盘张力和放线张力的建议值。

4.按照规定数量送部抽样检验。

二、承力索

1.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TB/T3111-2005《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的技术要求,正线采用截面为95mm²或120mm²的铜镁合金承力索。

2.铜合金绞线中单根铜合金线不允许有接头且承力索在约定的制造长度内不得有焊接头。

3.按照规定数量送部抽样检验。

三、附加导线

1.尽量不采用正馈线、加强线、供电线电缆设计,困难情况下必须使用电缆尽量采用架空电缆安装。

2.回流线尽量不使用针式绝缘子进行安装;架空地线尽量不从硬横梁上跨越整个站场股道,避免断线时搭在承力索上。

3.供电线采用变电所到接触网一根线,避免接头或“T接”上网;设计应从远期考虑,采用双支供电线、采用铜质绞线或加大截面。

4.产品抽样检验合格。

四、接触网钢支柱及吊柱

1.格构式钢柱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应满足TB/T2921.1-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支柱第1部分:

格构式支柱》的要求,下锚柱高度高于其他中间柱500mm。

2.不采用分节式格构式钢柱,采用一体化钢柱。

3.钢柱热浸镀锌均匀无锈蚀、主副角钢无弯曲。

4.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按GB/T2694-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锤击试验后,锌层不凸起、不剥离。

5.吊柱采取方型结构并有防底座滑动措施。

6.吊柱安装限界不得侵入本线或邻线列车限界,根据速度需要不得侵入受电弓的动态包络线。

7.站场中锚吊柱容量加大,连接螺栓相应增大。

五、H型钢柱

1.H型钢柱其主要技术参数符合TB/T2921.4-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钢柱第四部分H型钢柱》中的相关要求。

2.H型钢柱应整根制作,不允许拼接,即中间不允许有横向或斜向焊缝。

六、绝缘子

1.棒式瓷绝缘子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400mm;悬式瓷绝缘子的绝缘距离不小于1600mm;纵向下锚、分段绝缘、绝缘锚段关节和重污区、隧道口的接触网采用硅橡胶绝缘子,且绝缘距离不小于1600mm。

2.一般不使用针式绝缘子,困难情况下采用针式绝缘子应用同材质缠绕后并进行十字交叉绑扎。

3.厂家提供的绝缘子机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出具试验报告。

七、关节式电分相

1.电分相位置应设置在线路纵坡平缓、且列车通过速度较高的地段,应避免设置在6‰以上的大坡道上,应避免设置在车站列车出站加速区段或区间限速低速区段。

2.电分相施工前,应组织铁路局运输、机务、工务、电务、供电部门现场核实确认安装位置后,方能组织实施。

3.列车通过电分相采用自动断电过分相方式,按设计安装地面电磁感应装置,并测量电磁感应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4.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要求,按规定距离在两个方向设置“T断”、“断”、“合”、“DH合”标志。

八、分段器

1.使用具备引弧功能的消弧型分段绝缘器,宜采用两段空气绝缘式分段绝缘器,主绝缘爬距不小于1600mm。

2.厂家提供分段器各项出厂试验报告。

九、整体吊弦

1.线夹材质采用铜镍硅或硅青铜。

2.施工单位计算好长度,压接端子与吊弦线间的压接由厂家出厂前进行压接。

3.整体吊弦宜采用可调式安装。

十、隔离开关

1.根据铁道部《关于高铁接触网隔离开关全面纳入供电远动的通知》(运装供电电〔2010〕2791号)要求,供电线上网处设置隔离开关,连同分相(关节式分相)、绝缘锚段关节隔离开关纳入供电远动系统控制。

改变供电运行方式的隔离开关应设置负荷隔离开关。

2.瓷柱绝缘距离达到1400mm以上,额定电流1250A以上。

3.抽样检查开关机械强度,并检查传动机构连接部件焊接情况,由厂家出具拉力试验报告。

4.安装前进行高压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十一、电连接

1.采用软铜绞线进行安装,正线电连接软铜绞线截面积应与接触网载流能力匹配,否则应增设电连接,电连接线夹采用螺栓式连接。

2.线岔非支延长一跨落锚时需在下锚跨距内设一组电连接,防止转换柱腕臂受流。

十二、避雷器

1.采用带有过电压脱落装置的氧化锌避雷器,上网引线处与脱落器间加装一组肩架对引线进行悬挂,防止引线烧断后搭接在接触网上。

2.施工单位提供安装处的支柱型号,厂家提供所有类型肩架安装图。

3.安装前进行高压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

十三、补偿装置

1.站场采用防断不防窜中心锚结时,采用棘轮补偿。

2.桥上下锚采用棘轮补偿。

3.隧道内锚臂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转向滑动灵活无卡滞,非支带电部分与隧道壁的绝缘距离不小于350mm。

4.承力索、接触线下锚不采用锥套式线夹,采用楔型线夹。

十四、接触网支撑装置

1.采用旋转腕臂结构。

2.采用腕臂支撑,严禁使用铁线上网。

3.各部螺栓均有防松措施。

4.定位线夹采用硅青铜或铜镍硅材质。

5.镀锌层均匀无锈蚀,敲击不脱落。

6.上下行间支撑错开并安装方式相反,两线间腕臂及定位管距离大于2.0米,以保证V型天窗的需要。

7.承力索座内嵌铜垫块或加预型保护条,并在设计中明确承力索座的各部厚度。

8.定位器与定位支座的连接等位线为软铜绞线,不得断股及散股。

十五、电缆及电缆头

1.电缆及电缆头电压等级要符合接触网27.5KV单相工频要求,并纳入建设指挥部统一采购,不得将采购权下放到下属项目部或施工单位,产品应为国内、国际有良好运行业绩的知名品牌。

2.电缆头采用预制式安装,由生产厂家进行现场安装,现场安装时注意天气及工艺标准。

3.厂家提供日常检查注意事项及标准资料。

4.出具耐压试验及泄漏试验的报告。

十六、接触网器材管理

1.接触网器材供应商应是铁道部高速、客专相应的认定企业,并具有相应良好的供货业绩,所供器材的名称、种类、型号、规格应与认定书一致。

2.接触网承力索、导线应按部规定进行抽样送检,并出具检测报告。

十七、供电段设计

1.结合劳动资源整合需要,生产设施按以下原则优化:

接触网、电力工区合建;牵引变电所、电力(变)配电所合建;给水、管道工区合建;有条件下以上专业工区应全部合建,合理选择工区建设所在地。

2.当新建铁路里程超过250公里,应设置设备检修、抢险基地,配备适度设备检测试验、施工和抢险机具。

3.非安装设备中安排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带检测)、汽车、照明设备、工器具、检测仪器。

4.各工区按专业分别配置必要备品备件。

施工工艺指导意见

施工单位确定后,由建设指挥部组织机务处、所属供电段、设计院、施工单位、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一、接触网放线

1.承力索、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放线,由厂家提供线盘绕线张力,放线张力不小于线盘绕线张力,银铜导线最小架线张力不宜小于8kN,镁铜、锡铜导线最小架线张力不宜小于工作张力的70%。

2.为克服线索初伸长的影响,放线后进行超拉。

⑴坠砣超拉法:

铜合金承力索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5倍,时间为3小时。

银铜接触线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8倍,时间为5小时。

镁铜、锡铜接触线超拉张力一般为额定张力的1.5倍,时间为168小时。

⑵额定张力超拉法:

铜合金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后,在额定张力张拉4周,镁铜、锡铜接触线张拉6周。

3.超拉完毕后方准安装悬挂。

4.放线时使用放线滑轮,严禁使用S钩,安装悬挂时禁止踩踏导线。

5.接触线平直度应满足受流要求,不得有扭面、硬弯、波浪弯等缺陷出现。

二、支柱、基础及埋入杆件施工

1.首先对杯基外观检查,施工单位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杯基进行清理干净后方进行立杆,立杆后混凝土灌注符合施工标准。

2.锚拉基、H型钢柱基础、硬横梁直钢柱基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布置符合要求并不得锈蚀,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3.立杆后各螺栓紧固并带有副帽,垫片不超过三块,支柱(等径圆杆除外)不得扭面并符合挠度标准。

4.隧道内打孔时不得打在缝隙中;采取化学埋入杆件时,要清理孔内灰尘后进行安装;抽样检查,由施工单位出具拉拔力试验报告。

5.硬横梁施工时各部螺栓紧固,横梁具有一定的负驰度,吊柱安装垂直,腕臂底座下有防滑措施,且不得侵入本线及邻线的垂直、水平限界和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三、中心锚结

1.防窜不防断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压接必须牢固,回头符合施工标准。

2.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比相邻吊弦高出20mm左右。

3.中心锚结线夹与接触线、承力索、中心锚绳接触面应涂电力复合脂。

四、悬挂安装

1.施工人员不得踩踏接触线,悬挂安装符合施工工艺和设计标准。

2.各部螺栓紧固,有色金属螺栓严格使用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3.腕臂露头符合标准,并满足上下行2.0米的V停安全距离。

4.腕臂支撑、定位管支撑垂直斜腕臂。

5.定位坡度在1/5~1/10。

6.整体吊弦布置符合设计要求,整体吊弦的长度采用吊弦计算软件计算,工厂化整体预制,软件应考虑预留驰度及因竖曲线引起的预留驰度增减量因素,载流环压接由厂家出厂前压接。

导高、结构高度符合设计标准,相邻吊弦导线高差≤5mm,导线坡度控制在≤2‰,定位点两侧第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施工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形。

7.限位定位器止钉间隙为10mm左右。

8.各零部件均不得侵入受电弓动态包络线。

200km/h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为16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00mm;200~250km/h区段,受电弓动态抬升量按200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250mm,曲线区段为350mm。

五、电连接

1.电连接安装地点符合设计标准。

2.电连接线夹应砂除腐蚀面后涂刷导电膏,使用扭力扳手按照标准力矩进行紧固。

3.电连接如采用盘圈方式,盘圈为三圈,并在受力后不得偏斜、下垂或低于导线。

4.供电线上网电连接按照门型安装,避免接头或“T接”上网。

六、补偿装置

1.棘轮补偿缠绕钢绞线符合安装标准,棘轮垂直不偏斜,弹簧补偿刻度牌与当地、当日的环境温度所对应的a值相同,或测量补偿绳伸缩长度a值是否符合补偿绳a值安装曲线。

2.坠砣上下滑动不卡滞,坠砣块完整,安放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度,重量符合张力补偿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2%。

3.滑轮补偿的补偿绳不得擦双环杆。

4.棘轮、滑轮转动处应涂油。

七、锚段关节(含关节式分相)

1.锚段关节两支抬高及水平距离符合运行要求,下锚抬高不小于500mm,下锚支在下锚跨内严禁形成负驰度。

2.关节式分相过渡平滑,转换柱至下锚逐步抬高,符合安装工艺,中性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八、隔离开关

1.隔离开关安装工艺符合标准,闭合成“一”字,打开成90度,触头接触良好。

2.操作机构转动灵活,金属构架热浸镀锌无锈蚀,各部螺栓紧固。

3.远动通道稳定,远程操作可靠。

4.带地刀的开关分合瞬时绝缘距离满足要求。

5.开关引线驰度符合要求,不得过紧或过松,在温度急剧变化时均能满足运行需要。

九、避雷器

1.安装前进行耐压试验,技术标准符合要求。

2.上网引线处与脱落器间加装一组肩架对引线进行悬挂,防止引线烧断后搭接在接触网上。

十、线岔

1.线岔始触区内无线夹。

2.线岔非支延长一跨落锚时需在下锚跨距内设一组电连接,防止转换柱腕臂受流。

十一、电缆及电缆头

1.采用预制式电缆头,现场预制时有专门的监理进行检查。

2.预制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防雨、防尘、防腐蚀措施,安装完毕后现场进行绝缘试验,天气湿度大时禁止进行现场预制安装,施工监理部门应重点进行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