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题答题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政治大题答题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大题答题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
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环境友好型: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绿色科技为动力。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为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仁2肖2)
一: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方针: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根本性质),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标),把效益放在首位(根本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动力)。
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创造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指导(灵魂),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科学体系、巨大实践指导作用;
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开放理论体系,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理性决定行动,历史和实践的必然结果,社会共识
弘扬以爱国主要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思想基础,文化软实力核心,兴国之魂,先进文化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二为:
以马克思主要为指导,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6
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7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8
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9
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为什么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思想保证
人民的热切盼望
(三)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风1仁2肖4)
对先富与共富的认识
允许一部人先富,先富带动共富,实现共同富裕。
共富不是完全平均,也不可同时富裕,有先有后,有快有慢
共富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榜样,促进共同富裕
如果只谈先富,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
只谈共富,回到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
二:
收入差距扩大原因:
劳动者个人禀赋,家庭负担不同
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社会成员富裕程度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下优胜略汰,竞争能力不同
城乡、地区、脑力体力、不同部门客观上存在差异
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
分配制度改革落后,劳动报酬再分配税收
三:
解决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初次分配注重公平与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共存;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增强调节力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
大力帮助困难群体:
加快城乡低保,完善社会救助
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首位。
(四)对外开放
(仁3
肖1)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改革的前提,发展改革是稳定的基础。
要保持其在动态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协调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要结合点。
改革开放的依据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总结,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国实行开放政策,进行交流合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历史的深刻总结,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3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相辅相成: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要作为立足点;
对外开放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四: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对外贸易质量,扩大自主知识产权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培育我国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完善对外投资风险管理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的预测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坚持自主创新
政治大题重点(史纲)
辛亥革命(仁1风1肖2)
意义
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历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
推翻清朝封建腐朽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带来思想解放,推动民族觉醒
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发生积极变化,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失败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资本主义建国方案行不通
主观:
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弱点和错误:
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依靠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的社会现状需要有一支队伍;
历史证明种种方案行不通;
必需找到先进的力量和社会力量。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思想基础。
与孙中山:
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去世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
成绩:
三件大事;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革命新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肖4)
必要性
中国具体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压迫
农民占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可靠同盟军
敌人长期占据城市,农村薄弱
可能性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根本原因)
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客观原因)
相当力量正是红军,党的领导和正确决策(主观原因和条件)
意义:
反应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
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三)统一战线
(仁3风3)
必要性:
两头大,中间小;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不平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
可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
民族压迫(分析各个阶级)
第一次国共合作
形成原因: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矛盾深化,打倒列强军阀人民的愿望;
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的教训;
国民一大的召开标志正式形成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
民族突出反帝,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强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政策的灵魂;
反帝反封建目标一致
经验教训:
统一战线必需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
存在复杂矛盾和斗争
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国民党全国共产党局部
没有正式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
临时协商
经验:
1独立自主原则:
力争成为领导权,成为中坚力量,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巩固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尽可能扩大第二联盟
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四)资产阶级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仁2风2)
时代条件: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俄国对中国的帮助
中国形势:
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也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国民党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违背人民根本利益
民族资产阶级自身:
两面性,不能带领中国取得胜利
(五)党的建设
(仁4肖3)
整风运动
为什么:
党的历史上出现右倾和左倾的错误,根源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
怎么整: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
使毛泽东思想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为党的七大奠定基础。
加强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少,共产党成员多是农民、小资产阶级;
长期游击战,存在非无产阶级思想;
改革开放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严峻复杂,精神懈怠风险,能力不足风险,脱离群众风险,消极腐败风险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更加繁重,紧迫。
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克服无产阶级思想
加强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保持强大生命力原因:
马中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改革创新自身建设
如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展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根本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推进马中化
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
政治大题重点(思修法基)
道德(仁1仁2肖1肖2肖3风2)
为什么要加强道德建设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功能和作用,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精神力量,主要功能是认识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综合国力的体现。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道德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发展。
道德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道德最突出最重要的功能是调节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的力量。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何建设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对待传统道德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部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反对文化复古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与市场经济关系:
应建立在我国的经济制度基础之上,反映这一经济基础的要求,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
A保证市场经济沿社会主义轨道健康有序发展;
B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有两方面的作用(提高意识、开拓创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
C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举措:
A把提高生产力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共富。
核心:
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原则:
集体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前提,国体政体是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前提。
要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指引方向,要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反映社会主义道德本质要求;
指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方向;
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国家社会:
良好的国际形象,经济活动的基本道德准则,正常秩序的基本保障;
企业:
宝贵的无形资产,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个人:
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高尚的人格力量;
大学生:
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全面发展的前提,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复杂性、多样性。
有序的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维护公共秩序既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两者目标一致,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前提,道德是法律的补充,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深入社会各个方面。
社会公德的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要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友;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政府要加快立法,保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基本原则:
A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B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
C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规范相协调。
最终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
A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积极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B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道德修养,学思并重,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C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完善行业信用体系,推动面向社会的信用服务。
10
健全法规加强监督和惩罚力度。
理想与现实
(仁4)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工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必然选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伟大复兴必由之路。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想与现实
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立志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不屈服于一时的困难和挫折,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个人理想要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联系。
崇高的理想需一点一滴的努力,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学习和工作。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顺境:
利表现在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使人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弊表现在使人滋生骄傲心理,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逆境:
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利表现在磨练人的意志,丰富阅历。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顺境的学问;
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逆境的学问。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A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基础
对立与统一: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因素;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B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C用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A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辩证统一:
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人指明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个人理想必需服从社会理想。
B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统一:
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爱国主义
(仁3风1)
爱国主义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实现个人价值的力量源泉
新时期爱国主义具体要求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热爱社会主义中国:
历史发展的必然
拥护祖国统一:
所有人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青年要树立的爱国主义观念:
A人有地域和信仰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原因:
A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国家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B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需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民族利益。
C爱国主义具有时代价值
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A承担对国家应尽义务;
B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C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内容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B弘扬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妥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
政治大题重点(政经)
(一)世界形势
十七大对国际形势的判断: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方向,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扩大,传统安全威胁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在一起,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
国际格局的多级化:
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世界各种力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
利于广大发展中国际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世界经济力量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
美国建立单级世界的主张和行为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有利于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有利于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
有利于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
但经济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各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特别是当发达国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