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7188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分支学科Word文档格式.docx

1884年F.恩格斯根据摩尔根这部书中的某些结论和实际材料,以及马克思的批语,写成了《家庭、私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把家庭制度与社会制度统一起来考虑,阐明了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家庭关系发展的特点,并对家庭的未来作了预测。

此外,对家庭问题还提出过许多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一夫一妻制就是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无所谓群婚存在;

有人认为在父权之前有个母权是不真实的,父权才是原初的。

  ②20世纪初至50年代,从注重家庭历史的研究转向对家庭现状的研究。

20世纪初,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流动加速,人际交往频繁,妇女就业率上升,离婚率增高,出生率下降,于是社会学界着重探讨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危机等问题。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西方现代家庭社会学的开创者E.W.伯吉、T.帕森斯、G.P.默多克等人。

1926年伯吉斯首先提出:

“家庭是相互作用的人格统一体”。

帕森斯认为,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对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并指出工业化对家庭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默多克通过对家庭的抽样调查,首次提出了核心家庭的概念。

从研究方法看,这一阶段家庭社会学的特点,一是注重微观的经验研究,二是引进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③20世纪50年代以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转向宏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反映在家庭问题上是家庭结构趋于多样化,家庭功能有的在强化、有的在淡化。

这些变化不仅引起社会学,也引起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各界学者的注意,推动家庭社会学向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

美国第39届总统J.卡特为解决家庭中出现的诸如虐待、自杀、非婚生子等问题,曾组织力量进行讨论。

苏联在恢复社会学研究以后,家庭社会学也日趋活跃,各界学者就离婚问题、家庭解体问题、闲暇时间问题、犯罪问题分别发表了许多见解。

研究方法上的多学科、多层次,研究内容上的面向未来,是这一时期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显著特点。

  研究的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的各个方面;

有的学者认为研究有关家庭的所有侧面是家庭学的任务,家庭社会学应侧重于家庭的社会方面;

还有不少学者把家庭社会学视作社会学关于小群体研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对于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家庭制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制度。

家庭制度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又能传递人类文化。

通过对家庭制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家庭行为模式和社会行为模式,从而促进社会控制的实现。

  家庭结构 构成家庭的要素很多,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家庭的不同结构和不同类型。

家庭社会学研究各种家庭类型的产生、变化和特点,从而促使人们自觉地把握各种家庭类型的优劣和兴衰。

  

家庭功能 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

家庭功能决定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影响着家庭功能。

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各种功能的消长及其原因,推动家庭的健康发展。

  家庭关系 家庭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社会初级群体,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桥梁。

家庭成员间的交往构成家庭关系。

家庭社会学注重研究面对面沟通、交往的家庭关系,研究制约家庭关系的各种因素,寻找协调家庭关系的最佳模式。

  家庭角色 主要是指家庭成员在承担家庭义务和享有家中权利方面所表现出的一定行为模式。

家庭社会学研究家庭角色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家庭管理 家庭的建设涉及衣、食、住、行,包含家务劳动、娱乐休息、安全等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作为家庭社会学前身的家政学曾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现代的家庭社会学包容了这一内容,为人们提供管理家庭的技巧和艺术。

  家庭观念 家庭的存在产生家庭观念,家庭观念是家庭变化的先导。

家庭观念包括婚姻观、道德观以及法律观念。

20世纪中叶以后,各种观念的变化加快,东西文化冲突,对家庭观念的探讨愈来愈成为家庭社会学的重要方面。

  家庭的演化 家庭是历史的产物。

在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第一阶段侧重于研究家庭的起源和演化。

当代家庭社会学注重于对家庭未来的研究,着力探索未来家庭的模式。

  主要理论流派 在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大多是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有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家庭的,有从系统综合性的角度研究家庭的,还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研究家庭的,等等。

这些从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未在体系上形成有重大分歧的学说或学派。

家庭社会学的不同学说,较多的情况是触及到它的理论研究,在家庭理论上出现分歧。

 制度论 从控制个人行为的社会规范来研究家庭,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种。

宏观研究是探讨家庭制度在不同社会中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微观研究是剖析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规范的变动。

  结构功能主义 家庭社会学中影响较大的流派。

它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中研究家庭。

认为家庭是具有稳定性的社会组织,个人服从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冲突论 注重从冲突角度研究家庭。

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系统的存在和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调解上。

  符号互动论 一种受社会心理学影响较深的微观分析理论。

认为家庭与社会、家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沟通的;

强调个人对家庭的顺应,强调家庭内部的协调;

认为夫妻之间的行为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

  社会交换论 认为家庭关系或家庭行为是一种彼此交换的关系。

当一方表现出一种行为时,另一方则以相应行为作为互换。

掌握这种互换的度是协调家庭关系的关键。

  发展论 认为家庭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和自然结束的运动过程,这就是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

  家庭社会学在中国辛亥革命时,秋瑾等提出过“家庭革命”的口号。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家庭社会学开始进入中国高等学校的课堂。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鲁迅、向警予等都曾就家庭理论问题发表过文章,抨击封建家庭观念。

在30年代,社会学家孙本文、李景汉、言心哲、潘光旦等对家庭社会学的研究都作出过贡献。

40年代,费孝通出版了《生育制度》,代表了当时中国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水平。

1930~1948年,中国社会学界共举行过9届社会学大会,每届议题都讨论到家庭问题。

193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届社会学大会,则以婚姻家庭理论为中心。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以后,探讨家庭理论的文章激增。

随着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建,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与教学也在中国逐步恢复。

1981年10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1983年出版了中国重建社会学后的第一本家庭社会学专集。

从此,有关家庭问题的报刊、书籍猛增。

1981年以后,对城乡家庭的调查在许多省市展开。

1982年中国社会学工作者对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成都等5大城市的4000余户家庭进行调查、研究。

这项研究被列为“六·

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项目,其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及有关实际工作部门的好评。

老年社会学(sociologyofaging)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老龄化和老年社会群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既是老年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产生与发展 人的老龄化是老年社会学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条件。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的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种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已成为发达社会必然出现的一种趋势。

据联合国1980年《社会统计概览》公布的数字,从1960~1985年全世界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1.5676亿增加至2.7449亿。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将由5.25%增加至5.69%。

在187个国家和地区中,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的国家及地区已达38个。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预计在21世纪还会加速。

同时,现代社会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结果,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老年人赡养关系,并使老年人的社会显著度大为增加。

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老年社会学的系统研究。

  早在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有学者开始从事现代老年医学与老年保健研究,并出现了老年医学这一名词。

40年代西方国家生物学家借用希腊文合成gerontology(老年学)一词,老年学逐渐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

社会学界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老年社会学的研究。

1948年美国社会学家O.波拉克撰写了《老龄的社会调整》一书。

美国社会学者E.W.伯吉斯在该书的前言中指出:

“该书之所以重要,因为它给社会学家提供了一个指导未来研究的基础”。

到80年代,欧洲、北美、日本和苏联等一些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的国家,有关老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

中国老年社会学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

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和地方老龄问题委员会、中国老年学会和地方老年学会陆续成立以后,有关老年人和老龄问题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

  研究对象与范畴 人的老龄化是一种生物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过程。

老年社会群体的存在与发展,实际上是这种过程的产物。

老年社会学就是研究这种过程的社会方面以及老年群体的各种社会特征与活动规律。

研究内容和范围大体包括:

①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人口老龄化是人的老龄化作用于整体人口的一种结果,同时又是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优化状态。

它的最重要的指标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老年社会学根据这一比重及相关指标,研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及其发展的规律与特征。

②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学家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它涉及到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口的关系;

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与社会人口负担及赡养负担的关系;

对建设规划的影响等。

当代西方国家的一些老年学学者,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过悲观的推断。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对此则给予了相反的论断。

大会认为:

“年龄在60岁及其以上人口的增长和儿童数量的相对减少,将显著地改变社会和经济许多结构。

人口老化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经济障碍”。

③老龄化与家庭。

老年人的家庭虽然会受整个社会家庭演变的影响,但由于男女寿命的差异,老年人的家庭必然具有本身的特点,如鳏寡老人增加、代际关系、赡养关系问题等。

④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险是近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也是老年劳动者生活保障的主要依靠。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老年社会保障及保险制度的建立、基金的征集、享受的范围及条件,以及基金的管理等问题。

⑤老年人就业与人才开发。

社会愈发展,老年人的寿命就愈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老年人可承担的工作也多起来。

因此存在着老年人就业或重新就业的问题。

⑥老年人的教育问题。

教育的终身性已经得到当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承认。

老年人的教育不仅有助于老年人自身生活的调整,还有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发挥老年人在科学技术上的作用。

⑦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机构。

在现代社会中,对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将更多地由社会承担。

老年人的扶养与服务机构的建立、组织管理将愈来愈重要。

⑧老年人闲暇时间利用与文娱保健活动问题。

老年人闲暇时间将比过去多,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实施,老年人用于闲暇时间的消费也比过去多,如何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学者将上述问题归纳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医5个问题。

此外,有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还有老年人的住房问题、犯罪受害问题、自杀问题等。

青年研究(researchofyouth)

泛指以青年为对象的多学科理论研究活动。

  历史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心理学家G.S.霍尔。

他在1904年发表的《青年的心理和他们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一书,开启了后人对青年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思路,也引起了青年研究究竟以哪一学科为“母学”的理论纷争。

  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青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的“红卫兵”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东京的学潮、美国青年的反战浪潮等等,表明青年对社会进程的意义在强化。

面对这种势态,各国政府、理论界对青年研究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除政策、对策性研究外,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建立青年学的问题,70年代起陆续有青年学专著问世。

  内容和方法 主要有几种理论研究模式:

①心理学模式。

它是最早界入青年研究的一种理论观点。

其理论基点集中在青年的个性心理发生、发展过程。

心理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它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青年的认识、情感、意志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就此而言,可以称为微观的青年研究。

②社会心理模式。

界于社会学、心理学之间。

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

其理论基点集中在研究社会、环境、群体、人际关系对青年个性心理形成的制约作用。

它运用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青年自身之外的宏观世界揭示青年这一特殊生命阶段的心理属性是由社会决定的。

③文化人类学模式。

它的理论基点是把青年视为文化载体、文化的体现者,研究青年在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中的意义、作用。

强调“代沟”论和3种文化模式论,即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并存文化。

其理论特色是突出青年在后工业社会中的文化主导地位。

④社会学模式。

它是青年研究中起步早、涉及广、发展快的学科。

其理论基点在社会与青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基本问题是青年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对青年发展的责任和认同程度。

  青年研究在中国 中国现代意义的青年研究始于五四运动时期。

有的学者把其历史进程划分为4个阶段:

①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研究的特点是从民主与科学的角度唤醒青年,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

代表作有陈独秀的《敬告青年》和李大钊的《青春》。

②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研究的主题是青年如何投入社会革命运动。

代表作是毛泽东的《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

这一时期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开始走向学科化。

1925年杨贤江的《青年问题》,1933年沈履的《青年期心理》两部著作,反映了中国青年心理学和青年社会学的研究深度。

③发展和曲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50年代初,青年研究涉及内容丰富而广泛,如青年的特点、培育目标、自我修养、成长道路、共青团建设、青年工作等。

1957年以后,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使青年研究的思想僵化,视野狭窄,囿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注释。

“文化大革命”使青年研究陷于停顿。

④繁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期。

研究的主要特征是:

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视角的多元化──调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学科的力量,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青年研究工作者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步使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一个重要标志是提出并着手建立青年学理论体系。

1971年,波兰学者阿达姆斯基创建青年学,1982年罗马尼亚学者F.马赫列尔的《青年问题和青年学》问世,1983年中国年轻学者唐若昕著文论述建立青年学。

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青年学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内容。

1986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召开了全国首届青年学专题研讨会。

一些青年学理论专著相继问世,竭力融多学科知识于一炉,提出了关于青年研究的方法、范畴、规律和理论体系的构想。

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的探讨与争论。

妇女研究(womenstudy)

一个以女性为对象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领域。

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妇女研究,主要探讨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等领域中的问题,即研究妇女的社会属性。

广义的妇女研究,除了研究妇女的社会属性以外,还研究妇女的生理问题,即研究妇女的自然属性。

有些学者认为,妇女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妇女研究就是妇女学、女性学。

也有些学者认为,对妇女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不能称为妇女学。

西方流行的女性学定义是:

从尊重女性人格的立场出发,跨学科地研究女性及女性问题,并以女性的观点重新审视已有的妇女理论。

  简史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妇女研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

美国在60年代举办过女性学讨论和讲座。

70~80年代,世界不少国家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有关妇女问题的课程。

美国、西欧、日本等国还成立了有关妇女研究的学术组织和团体。

80年代后期,在妇女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分支学科。

例如,妇女社会学,侧重探讨妇女群体与各种社会因素的关系;

妇女史学,研究从古至今的妇女状况和妇女理论;

妇女人类学,研究女性解剖、生理、病理、心理;

妇女未来学,对妇女前途作出预测并提出对策方案。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兴办女学。

辛亥革命前后,曾创办妇女报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特别是成立之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瞿秋白、张闻天等人都曾就妇女解放问题发表文章。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各个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积累了不少妇女运动的经验,对妇女理论的探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法律上肯定了男女平等。

在妇女理论的研究方面,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探讨了妇女受压迫的私有制根源;

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妇女受压迫的阶级实质,阐明了妇女解放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妇女斗争与社会斗争、妇女运动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指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和斗争策略等。

全国先后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妇女理论研究团体,出版了多种妇女系列丛书;

创办了数十种妇女报刊;

举行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理论研讨会。

特别是社会学在中国恢复以后,妇女社会学和妇女理论其他领域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

  妇女研究的范围 妇女研究属于社会科学,随着妇女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它需要运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家庭学、人类学、人口学、美学等学科的成果,探讨男女之间的社会共性和社会差异性,阐明妇女与立法、妇女与婚姻家庭、妇女就业、妇女生理卫生与保健、妇女心理与成才、妇女教育、妇女道德、女性美、妇女与人口诸方面的问题,从而找出提高妇女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途径。

  中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妇女研究在知识框架中是人类学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科学的具体因素之一。

文化社会学(culturalsociology)

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特殊规律与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

  来源及演变文化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名称,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P.巴尔特在《社会学的历史哲学》(1897)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H.斯宾塞只说到了“自然时代的社会学”,而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文化时代的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有两个来源:

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

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

由于来源不同,涵义也不一样。

主要有作为新的综合社会学和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两种涵义。

  ①作为新的综合社会学的文化社会学。

主要形成于德国和法国,特别是德国。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出现了动荡和危机,当时的哲学社会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危机造成的,他们转向了文化研究,并重新确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神圣的日尔曼文化中心论破产了,德国社会学家不得不重新看待德国文化并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德国G.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和法国□.迪尔凯姆的“集团表象”社会学随之出现。

  齐美尔把社会学分为一般社会学、形式社会学和哲学社会学三类,认为形式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点,它研究社会现象的纯粹形式。

由于“纯粹”的形式比较抽象,不易把握,L.von维泽和A.菲尔坎特以“关系”取代形式,称社会学为关系学。

M.韦伯、W.桑巴特、M.舍勒等人修正形式社会学、关系学,提出了以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学,这就是新的综合社会学。

德国文化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上不同精神状态的发展,O.斯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中,将人类历史上的高等文化划分为8种不同的类型,研究它们不同的情欲、观念及其生长、发展、死亡的原因;

M.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1920~1921)研究世界六大宗教(孔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以色列教、犹太教)的不同伦理精神及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等。

因此,德国的文化社会学也可以看作是文化哲学或历史哲学。

它虽然主要以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在舍勒的《知识社会学研究》(1924)一书中,文化社会学就包括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

  迪尔凯姆以“集团表象”的概念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化社会学。

他的“集团表象”与广泛的文化概念很近似,包括集团意识、行为方式、制度等等。

这些都是超越个人心理的,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他认为社会学应该以“集团表象”作为研究对象。

  ②作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的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由研究原始文化转向研究现代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演变形成,可以看作是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

特别是在美国,随着都市化、移民等现象的出现,要求社会学“美国化”,也要求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点转向现代社会生活,从而促使美国的文化社会学的产生。

F.博厄斯在《人类学与现代生活》(1928~1938)一书中认为,只有深入研究每个民族的文化及其理想,并把不同的文化价值列入客观的研究,才能建立严格的科学。

A.L.克罗伯、R.H.洛维等也主张,社会学应该研究超有机体的文化现象,以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

W.F.奥格本的《社会变迁》(1922)是用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研究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变迁的代表性著作,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是起源于文化,唯有重视社会中的文化因素的研究,方可得到解决。

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另一个来源是民族社会学。

G.列朋在《文化社会学与民族社会学的领域和问题》(1934)一文中认为,文化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一般的文化,而民族社会学是研究民族社会中特殊的文化,后者为前者提供研究材料,前者对后者进行综合研究。

  英国的文化社会学起源于功能学派的社会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是B.K.马林诺夫斯基、A.R.拉德克利夫—布朗。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说:

“科学的人类学应当知道它的首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